(三)「我相信安拉真實存在,是我們的救世主」
生日過後,我跟漢娜提起了最近認識的一個男生。每次見面她都迫不及待跟我打聽。奈何身邊總是同事,我支支吾吾打起了馬虎眼。她似乎瞬間就領會我的意思,拉起我的手,「走,我們去上面說。」
她說的上面是穆斯林的祈禱室。
門口的隔間特別安靜,也沒有人打擾。我把後來發生的事情簡單回憶——漢娜便全明白了。
這時手機跳出提醒,該做禮拜了。
離真主安拉又這麼近,是個吐露真心的最佳窗口。
傳說中的祈禱室,我從未有機會真正走進去過。
一半出於膽怯,一半出於無知。
漢娜給我普及,她們每天都需要做五次禮拜,時間並不固定,只要確保自己在特定的一段時間裡完成禮拜就行了。
推開普通的木門,是一處四方的門廳,向左是單人洗手間,向右是衝洗間,供女士坐著清洗雙腳。正對著的一扇門,徑直走進就是禱告室。門口一側是一排立櫃,供大家擺放鞋子。
漢娜把我先拽進洗手間,讓我洗手洗臉。
我很好奇問她這是為什麼?
開始禱告之前,你需要洗滌你的身體和靈魂,只有乾淨的教徒,安拉才會聽得見你的聲音。那一瞬間,漢娜虔誠得像一個小孩兒,褪去無謂的繁雜世俗,嚴肅又可愛。
我認認真真地洗淨了雙手,把鞋留在門口的鞋柜上,跟著漢娜走進了禱告室。空間並不是很大,有一間四四方方的臥室大小。牆邊有一個木製書架,上層擺放了幾本不同版本的《古蘭經》,下層疊了幾條深褐色的山羊絨披巾。
裡面沒有人,漢娜把我領到書櫃跟前,從裡面取出一本阿拉伯語的《古蘭經》。
她告訴我,阿拉伯語的版本如果不是穆斯林千萬不能觸碰,只有真正的伊斯蘭教教徒才可以拿來誦讀。說到這兒, 她翻開書的第一頁,裡面全是密密麻麻繞著圈的阿拉伯語字母。
我雖學過一些阿拉伯語的基本發音,但離宗教的認知還相差甚遠。漢娜捧著書,指尖一字一句划過經文,緩緩地讀給我聽。
我問她,為什麼要做禮拜,為什麼要讀古蘭經?
她告訴我,這是唯一能和真主安拉對話交流的機會。安拉是救世主,他能幫助每一個人擺脫煩惱。跟安拉傾訴完苦楚,那個時刻,她能感受到真正的放鬆和解脫。
我試圖從她陌生的語調中找到一些熟悉的音符,我試圖把自己浸入這個嚴肅寂靜的環境,把自己的感知交給那個特定時空下的特定空間,讓自己去體會這種超乎科學的精神觸碰。
我情不自禁地盯著《古蘭經》,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受到信教是一件神聖不可侵犯的事情。
它不是一個符號,也不是一個目標。
它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是一段旅程,它是一份源源不斷的收穫。
我屏住呼吸,靜靜站在她旁邊。
不知道她正在跟我解釋,還是已經開始了她的禱告。
她漸漸地,漢娜從那個和我相處的空間淡出,移到了一個平行的空間。
她,一字一句認認真真讀著,突然情緒越來越激動,像是打開了一瓶瘋狂搖晃的碳酸飲料。打開瓶蓋的一瞬間,所有的情緒都徹底爆發了。
漢娜,你還好嗎?我著急地詢問道。
她沒吭聲,只是抬頭 45 度仰望著天花板,把幾乎奪眶而出的眼淚又咽了回去。
「琳,你知道嗎?我真的能感受到,當我讀古蘭經的時候,我在和安拉交流,他能聽到我的聲音,他能感受我的煩惱,他能減輕我的痛苦。」
等她情緒稍稍緩過來之後,我問她剛才為何突然情緒如此激動。
「琳,我記得我跟你說過,我和家裡的關係不太好,我試圖做過很多努力,但還是解決不了問題。我知道我自己的脾氣很糟,總是管控不了我的壓力。這個時候,我就會找安拉傾訴。我剛才一瞬間,就是把情緒宣洩給真主安拉了。」
這是漢娜的原話。
我聽明白了她的意思,卻直言不諱:為何不自己嘗試管理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壓力呢?我反問漢娜,難道這樣做不更能直接地解決問題嗎?
不不不,漢娜打斷我,這兩者之間有本質的區別。
漢娜告訴我,當她情緒很糟的時候,她首先還是會先竭盡全力,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很多結局並不在自己掌控之內。這個時候,她的煩惱就會不斷堆積,在胸口不斷膨脹,別無他法。最好的解決途徑就是向安拉傾訴。傾吐之後,她感覺沒有那麼緊張了,也不會那麼有壓力了。人也就釋然了。
「我相信安拉是真實存在的,是我們的救世主。」
漢娜無比真誠地點點頭,指著書架上的一些英譯讀本說道,你感興趣的話也是可以翻讀的,這些就是給所有對伊斯蘭教感興趣的人準備的,隨時歡迎你們來了解我們的教義和信條。
我問她,是什麼讓你變成了現在的你?
做自己。
這是漢娜的回答。再簡單不過了。
就像她曾經跟我說過,她知道自己很漂亮,也從不忌諱別人談論她的美貌。她爭強好勝,所以她不掩飾自己想要取得成功的想法。她心地善良,於是她總會情不自禁地主動提供幫助。她猶豫糾結,因此在我面前有時候也擺出一副無助彷徨的模樣。
「你知道做自己意味著什麼嘛?」
漢娜問道。
「意味著承受非議。」
我一臉真誠地告訴她,這也是藏在我內心深處的一個聲音。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活著,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精心呵護著自己在不同社群面前搭建起來的形象。每一次收穫的認可和嘉獎,甚至演變到如今每一次社交媒體上的點讚和留言,都成了往一個既定的身份上」添磚加瓦」的工具。
慢慢地,大家便不會在意你做對了什麼,而是你做錯了什麼。
為了不犯錯,我們迷失了自我,不知道真正的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該怎麼做回真正的自己。
而漢娜,我認識的這位中東姑娘,卻給了我最好的詮釋。
她把真實的自己完完全全展現在大家面前,好的,壞的,積極的,消極的,有趣的,無聊的,統統都擺在面前。
人生來挑剔,生來喜歡評頭論足。
人們總是津津樂道那些瑕疵。
漢娜承受住了這些,所以變成了現在的漢娜。
好壞皆如此,有時候我真的特別羨慕她如此灑脫的性格。或許是從小養尊處優的家庭環境,或許是佔儘自然優勢的宏觀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現在的她。但終究是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她自己選擇做自己。
我問她,我說的對嗎?她先是沒說話,沉默了幾秒之後,她點點頭。
她應該認可了我的觀點。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