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大山走林子,最怕什麼?最怕瑪達。
瑪達可能是滿語,譯意:迷路。東北話,在山裡迷路都說「瑪達山」。瑪達山太可怕,比豺狼熊虎可怕,比狂風暴雪可怕。
讓一屯人寵著、慣著,娜仁出落成大姑娘。已為娜仁定下婚事,只等日子一到,獵手鐵英大馬花轎就來接她。阿媽、阿爸對娜仁下了死令:跟別的男孩子說話、玩耍都可以,就是不能再見鐵英。為啥?這叫規矩,祖祖輩輩的規矩:入洞房之前,你得是乾淨身子黃花姑娘,不能連連黏黏,不能貼貼扯扯,不能引出難聽閒話。阿媽說:閨女呀,要玩,只能往東去,不能往西去——西邊是鐵英家。
太陽從東邊升起,到西邊落下。太陽紅紅的,大大的,熱熱的,就是摸不上手。娜仁站到高處看鐵英家,青煙從房脊上升起,搖著扭著,一股一頓,在紅霞裡融化。娜仁身體從內往外冒火,她要摸鐵英燙石頭一樣的胸脯子,她要捧上鐵英的臉,在草地打滾兒,往死裡親他咬他。
娜仁假裝出屯,從屯東繞到屯西,用口哨叫出鐵英。
娜仁說:等不得拜天地了,憋到那一天,我得憋成蛤蟆氣鼓。
鐵英說:我也是。
娜仁說:明天這時,咱到北山,最高那棵大紫椴樹底下。
鐵英點幾下頭。
娜仁:那,咱可就定死了。大紫椴樹底下。
怕有人看著,二人只能分手等待明天了。
臨走,鐵英說:可別忘了,擺齊眉花。
這不能忘,這哪能忘。娜仁興奮地應著。
進山打獵,要擺齊眉花,就是將花朵一路擺在與眉眼齊高的樹杈上,這是規矩。齊眉花告訴別的獵人,不要前進了,這裡已經有人打獵。這樣做,一是避免誤傷,二是不浪費別人時間,三是自己可以順花朵找到歸路,不至於瑪達山。齊眉花自然是越鮮豔越好,鮮豔的花容易被看到,看著也開心、舒坦。
鐵英、娜仁真是聰明,擺了齊眉花,就不會有人打擾,就可二人世界盡情痛快。
最長的一夜終於過去,最熱的太陽漸漸西斜。娜仁鼓起勇氣,說聲出去玩耍,就朝東去了,就轉道上北山了。
娜仁開始擺齊眉花,她折枝山荊子,她想找更好看的,可是沒有。娜仁拿山荊子輕輕地擺在山槐杈上,又正了正,又正了正。娜仁的心亂跳亂蹦。
就這樣,她一路擺著,山荊子、石竹、刺玫,她挑好看的,挑開得旺的,一枝花,是鐵英的黑眼仁兒;一枝花,是鐵英的熱嘴唇兒。抬頭看北山,北山那麼遙遠,大紫椴樹總是那麼矮小。過第三個小山,遍地是草,娜仁只能撅不及指甲蓋大的防風花,只能掰不算花的狼尾巴草。娜仁抱怨上了,她好像一大片紅紅火火的,一大抱一大抱的。
過了窪地,花多了,股股奇香,不遠處一片紅。紅花朵如芍藥,清香卻是地榆的,沒什麼風,那花也一扭一晃的,順著山開了一線。娜仁頭一回見這種花,她叫不出名來。娜仁喜得不行,摘一朵,掃掃自己的嘴唇,掃掃腮,插進領口子,痒痒的,熱熱的,辣辣的。那回,鐵英送她的花,就這感覺,一模一樣,沒有二樣。
望白雲縷縷,緩山綠綠,歌就憋不住了。娜仁唱:先看我,還是先看花?先抱我,還是先聞花?好看的是我,還是花?這些花幾天就蔫了,我要與你同老,我是你的家……
鮮豔的花,插了滿頭,塞了滿懷,娜仁親它們,跟它們說話,提出問題硬讓花兒回答,像打鐵英一樣拍它們。紅蓋頭來了,大花轎來了,騎大馬的鐵英哥哥傻笑著來了……
再也攜帶不了這麼多的花了,娜仁這才想起來,得找北山了,得找大紫椴樹了,可是,座座山,都像北山,又都不像;棵棵樹,都像大紫椴,又都不是。娜仁姑娘害怕了。
三天後,鐵英一個人回來了,獵手鐵英成了毫無精氣神的衰老的人。聽他一說,整整一屯人大驚:娜仁姑娘,這是瑪達山了。
男女老少進山尋找。
在一片鮮花叢中,有一大束鮮花。
老人家說:壞了!娜仁姑娘,遇到了瑪達花。她讓瑪達花弄瑪達山了!
老人家說:可憐的孩子喲!光顧採花,失了方向,她瑪達山了呀。
多年後,林業大學的學生要進山採集瑪達花標本,斷定這一物種的科屬種。
教授說:其實呀,世上根本沒有一種叫瑪達花的花。愛到了痴迷,人就容易忘記路途,能讓人迷失歸途的,都是瑪達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