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半句話( 民間故事)

2020-09-03 泉湖二月八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7期

■尹全生

民國初年,霧蒙山一帶土匪猖獗,打家劫舍,殺人越貨,民不聊生。那時的官府只管向百姓攤派所謂的「太平費」,並不真心剿匪,象徵性地派兵到村寨串串也就是了。若真剿滅了土匪,「太平費」更難收繳了。

百姓災難深重。

霧蒙山下有個本分的農民叫王五,當老婆被虐待致死後忍無可忍,吆喝起一幫親朋好友,持斧頭菜刀與土匪拼命,消滅了幾股散匪。百姓們看到了希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支持王五。

王五便成立了個菜刀會,成員呼啦啦增加到幾百人。他帶領這支隊伍,把匪首胡大瓜及其一幫嘍圍在霧蒙山老巢。

菜刀會成員同王五一樣,都是不堪忍受土匪糟踐的農民,為父母妻子而戰,同仇敵愾,人人玩命。土匪抵擋不住,作鳥獸散,胡大瓜被生擒活捉。

對這個罪大惡極的匪首,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王五親自操刀行刑。

王五的斷魂刀揮起時胡大瓜說話了:「你們可以砍斷爺的脖子,可爺幹的營生……」話沒說完胡大瓜便人頭落地。

菜刀會取得了徹底勝利。勝利後自己幹什麼?菜刀會的兄弟們幹什麼呢?俘虜的土匪該殺的殺、該放的放,可胡大瓜的三個壓寨夫人怎麼辦?繳獲的錢財怎麼辦?許多問題擺到了王五面前。

王五坐在胡大瓜的交椅上,再三琢磨,琢磨再三,琢磨出了道道:自己就住在霧蒙山上,霧蒙山上有吃有喝,怎麼說也比回鄉臉朝黃土背朝天種地強;菜刀會的兄弟們也都留在霧蒙山上,一可看守山門,二可作為隨從使喚;胡大瓜的三個壓寨夫人都年輕貌美無家可歸,乾脆歸自己受用算了,分給眾兄弟狼多肉少沒辦法分;繳獲的錢財存放在山寨,自己和眾兄弟共同享用……

王五成了霧蒙山山寨之主,出入有滑竿轎子,起居有嘍侍候;餐餐大酒大肉,夜夜換一個「夫人」……日子過得舒心極了。他常自語道:我王五原來為民,辛勤勞作、衣食無著不說,還要受官衙勒索、土匪劫掠,而今在霧蒙山佔山為王,天不管地不收,想怎麼逍遙就怎麼逍遙,想如何自在就如何自在,真他奶奶的就是活神仙嘛!給個皇帝爺爺我也不當嘍!

但胡大瓜所留錢財畢竟有限,坐吃山空,不到半年,山寨就沒有什麼積蓄了。王五又坐在胡大瓜的交椅上琢磨出了道道,對手下吩咐:「霧蒙山一帶百姓半年來有了太平日子,為什麼?還不是爺兒們解救了他們又保護了他們?如今爺兒們有了難處,百姓理應表示點孝敬。」

一道令下去,王五手下便三個一幫五個一夥,到各村寨收繳「保護費」。起初還好,百姓出錢出糧無怨言,但漸漸有了不守規矩的百姓反抗交錢糧了。王五訓斥手下道: 「你們手裡的傢伙難道是吃素的?連刁民都對付不了,你們還算闖江湖的漢子?」

手下就根據王五的意思,對不繳納錢糧者直接行搶,搶劫時遇到反抗乾脆開了殺戒。多搶有賞,搶不夠指標懲罰,因此王五手下人人奮勇,個個爭先,霧蒙山一帶百姓重陷水火。

幾百個漢子聚集在山上,不光要吃要喝,還需要女人,搶劫時也就順手牽羊搶些女人。嬌嫩的娘們兒上山,硬把王五的壓寨夫人比成了醜八怪,乖巧的手下就將嬌嫩的娘們兒孝敬給王五。

有酒有肉有女人,山寨歲月依然快活賽神仙。

轉眼過了五個年頭,百姓中有人像王五當初那樣,操刀而起了。王五大驚,惶惶不可終日,令手下拼死抵抗。可是晚了,不過一個月工夫,王五被生擒活捉了。

勝利者將對王五行刑時,王五突然想到了胡大瓜說過的話,並猜想到了胡大瓜沒來得及出口的後半句話。

人頭落地之前,王五搶著把胡大瓜的話說了出來:「你們可以砍斷爺的脖子,可爺幹的營生是砍不斷的!」

選自《小說月刊》2016.12

(段明 圖)

相關焦點

  • 石母峪(民間傳說故事)
    石母峪(民間傳說故事) 黎青屏顏萍搜集整理王母娘娘派九女下凡,管理人間,交待:風颳到山裡,雨下到川裡。九女聽成了:風颳到川裡,雨下到山裡。王母娘娘親自下凡察看,風颳在川裡,雨下在山裡。擰住九女耳朵,一擰,用勁大了點。一隻耳朵擰掉了。
  • 河曲民間故事(7) 馬尾巴
    ​河曲民間故事(7)馬尾巴 清·光緒三年,河曲大旱,顆粒無收,百姓少吃無穿,城裡人們吃了上頓沒下頓。正在災難危重之時,也是糧店的掌柜發財機遇。>圖片來源網絡責編:盧未娟(著作權屬於作者,轉載請署名)大美忻州法律顧問:趙麗18636016677
  • 故事: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經典民間故事)
    想必很多朋友,都聽說過劉海戲金蟾的故事,作為經典民間傳說故事,本故事最早本是道家典故,出自《列仙全傳》,用來宣揚遁世修仙的妙處。在民間,金蟾寓意財富,所以劉海戲金蟾又添加了喜慶色彩,寄託了人們渴望發財致富的淳樸觀念,成為了受人喜愛的旺財祥瑞之物,被製作成各種工藝品,擺放在店鋪之中,希望以此財運亨通,招財進寶。
  • 蠟人(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上 2017年6期■孫興運選自《遼河》(段明 圖)
  • 靈異事件與民間癔病 科學並不能解釋大千世界的所有疑問(續集)
    本文續(1月23日)本文只記錄民間趣聞軼事,只闡述一些記載和傳聞,也有自己所見所聞,我的意圖不是讓觀眾盲目相信,也不想搞封建迷信,意在增長民間知識,若有一天您有緣經歷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能想起這篇文章足矣。昨天講述到,深夜的白狐神秘的消失,向它開槍,槍居然沒響......我知道一定有人懷疑說我胡編亂造,你見過槍長什麼樣子嗎?
  • 滿族民間故事(爺爺講給我的故事)
    滿族民間傳說(爺爺講給我的故事) 滿族民間傳說老罕王努爾哈赤小的時候在明朝末年首輔(相當於宰相)家裡當書童,叫小罕子,有一天首輔上朝了,小罕子和首輔的小老婆聊天,小罕子問首輔的小老婆,為什麼咱家老爺能在朝裡當官,小老婆告訴小罕子說,這都老天爺註定的,因為老爺的腳底下有三顆紅痣,相當於腳踏三星所以能當首輔,皇上腳底上有七顆紅痣,那是腳踏北鬥七星,是天子,小罕子聽後說,那我的腳底下也有七個紅痣呀
  • 民間故事:鄭氏的故事(一)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8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定場詩:緣來緣去緣如水,情散情聚情何歸。緣已逝而情難止,生有涯而思無盡。念罷一首傷感的開場白,咱今天這則民間故事就要開講了。今兒咱這則民間小故事的主題思想同樣是宣傳正能量: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多行善事,切莫被金錢迷了雙眼,而莫做害人害己之事!
  • 宿州民間的朱洪武神話傳說行將湮滅(38)
    筆者現文抄《酸甜苦辣》中一段文字,助說筆者傳太祖殺牛在宿州山窩裡的神化故事非筆者臆造:「解放前後的一段時期,農村文化生活很是貧乏,因此農閒時常常有一些說書的藝人(大多是盲人)來到村上唱絲弦,說大鼓和洋琴,他們一唱起來就是十天半個月。每天晚上吃罷飯後,全村男女老少,抱兒攜女趕到村中心去聽書,有時唱到熱鬧處,不聽雞叫決不罷休。孩提時代我就好聽故事,絲弦大鼓和洋琴類的曲藝演唱,一有機會我是場場必到。
  • 命案只因荷花戒(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8年4期■木瓜清朝末年,福靈寺是巴縣(今屬重慶)有名的寺廟。選自《傳奇故事》2016.9(段明 圖)
  • 「雙面人」奇事(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上 2017年1期■婁尉一清朝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官庫中丟失了玉器選自《民間傳奇故事》2016.7下
  • 河曲民間故事(9) ​ 知縣與紳士
    河曲民間故事(9)知縣與紳士 河曲縣城關原來叫「河保營」 是明代駐軍的兵營之地,這「河保營」 戍邊的軍人大都沒有返鄉,在當地娶妻安家。責編:盧未娟(著作權屬於作者,轉載請署名)大美忻州法律顧問:趙麗18636016677
  • 貓殺(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4期■李卻咎1半夜,偌大的肖大將軍府邸一片死靜。在這滴水成冰的冬夜,只有屋簷下的燈籠散發著暗淡無力的光,就連巡查的士兵也躲屋內烤火去了。選自《民間傳奇故事》2015.01上(段明 圖)
  • 絕釣(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7期■行吟水手蟬街上的手藝人不多,有絕活兒的就更少,除了拉麵的老梅外,數來數去,還就是釣魚的老海了。這兩人都住蟬街,一在東,一在西,無事時常相互走動。蟬街人都稱他這一手為絕釣(明明是捉,卻稱釣,不知什麼道理。也許是因為老海平常就是個拿著釣竿釣魚的吧,還送他一個綽號:魚老鷹,意即他和魚鷹有得一拼。蟬街有人眼紅老海,問他,你釣魚可沒少掙吧?老海說,哪裡?我有幾個錢?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3(王二捉蠍太多命喪的故事)
    蒲聊齋民間故事3(王二捉蠍太多命喪的故事)今晚沒有月亮,天穹掛滿星辰,偶爾有賊星從天空划過(流星我們當地人叫賊星),我早早的趕到大槐樹下,佔好有利位置,等老奶講故事,老奶蹣跚的來到大槐樹下,看著等她的人們說,今晚有點不好受,但說好今晚要給大家講故事的,不能說話不算數,老奶拿著把蒲團扇子,不停的扇著蚊子,就慢慢的到來:話說在我們東山裡有個村子,有個人好吃懶做,不好好種莊稼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一(蒲先生深夜出診遇險故事)
    蒲聊齋民間故事一(蒲先生深夜出診遇險的故事)講故事的是位老奶奶,村裡人大人小孩都叫她老奶奶,老人家也不識字,但滿肚的故事,據她說,是她的父親和鄰居的一個秀才講給她聽的,也可能和當時的環境有關係,人們沒什麼業餘的活動,不像現在,電視,電影,手機,電腦,業餘時間都用在這方面了,那時沒這東西,聽前輩人講故事,就成最大的享受,老人們也都娓娓道來,講的有聲有色,深的大人小孩的喜愛。
  • 河曲民間故事(10) 梁龍頭關帝廟的由來​
    河曲民間故事(10)梁龍頭關帝廟的由來責編:盧未娟(著作權屬於作者,轉載請署名)大美忻州法律顧問:趙麗18636016677
  • 申冤(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9年3期■萬芊當官府進退兩難、陷於僵局時,歸有光決不氣餒,以筆為刀槍,連續撰寫了《張貞女獄事》《張氏女子神異記》《祭張貞女文》《招張貞女辭(並序)》等一大批文章,並廣為傳播。歸有光的這些文章,不只澄清了冤案的事實,為張貞女申了冤,討回了公道,揭露了罪犯的滔天罪孽,逼著官府公正判決,更揭露了當時世風日下、道德淪喪、毫無廉恥、官場昏庸的社會現狀。
  • 醫道(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上 2017年6期■丁新生清朝光緒丙申年間,新鄭縣選自《百花園》2016.6(段明 圖)
  • 鐵蝴蝶(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8年8期■劉建超老街有了新的俗語:鐵掌柜送禮── 福(斧)從天降啊!
  • 追兇十三年(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8年3期■王金生1944年,在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勝利的前夜,唐州城仍盤踞著一百多號日本鬼子,和近二百名賣國求榮為日本人做事的漢奸。「一斤半重,二十四兩(舊秤,十六兩等於一斤)。」女子仍不慌不忙。「說得倒還挺準,」黃局長道,「可你知道這尊銀佛身上藏著的秘密嗎?」「什麼秘密?」女子有點兒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