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保姆拿幾千元衣服來典賣,兩年後女兒又買走,真相讓店主感動落淚

2020-07-17 水塵


故事:保姆拿幾千元衣服來典賣,兩年後女兒又買走,真相讓店主感動落淚

配圖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弘揚社會正能量,感謝評贊支持!

溫茹芳在大學城附近開了一家服裝專賣店,來她這兒買衣服的大多是一些老師和學生,生意很不錯。

這天傍晚,天上飄起了雪花,街上行人稀少,溫茹芳以為不會再有生意了,正要關門時,來了一位女顧客,從穿著打扮看,這女人像是一位鄉下來的大嫂,她在店裡轉了轉,最後在掛羽絨服的貨架前停下了。

溫茹芳迎上去,熱情地招呼,可那大嫂說話吞吞吐吐的,只見她從隨身攜帶的包裡掏出一件跟貨架上一模一樣的女式羽絨服,小聲說道:「託您幫個忙,幫我把這衣服賣掉,行嗎?看,挺新的。」

溫茹芳開服裝店已經好些年了,這種典當衣服的事倒是第一次碰上,她本想拒絕,恰在這時,她認出這件衣服正是前天賣出去的一件,記得買這衣服的是師範大學一位姓童的女教師。想到這裡,溫茹芳心裡一驚:不會是銷贓吧?莫非這大嫂是個小偷?不像啊!但她還是多了個心眼,試探道:「你打算賣多少錢呢?」

大嫂一聽這話,頓時舒了口氣,笑道:「你看著給吧,我也不識貨。這種衣服你的標價好像都在1000塊以上,你給我200塊行嗎?」

看來她是急於脫手了,溫茹芳接過衣服,說:「好吧,你先放我這兒,等賣掉了我再給你錢。」大嫂一下急了:「不行,我急等錢用。」說著,她就從溫茹芳手上奪回衣服,轉身要走。

這下輪到溫茹芳急了,心想:不能讓她這樣走掉。便一把拽住她,說:「我可以給你付現金,不過你得告訴我,這衣服是哪來的?這不過分吧?」大嫂愣愣地看著溫茹芳,說:「原來你把我當小偷了,好吧,實話告訴你,這衣服是師範大學的童老師送我的,我看還跟新的似的,捨不得穿,就拿你這兒來,看能不能換點錢……你要不信,我給你看身份證。」說著,她真的掏出了身份證。

看過大嫂的身份證,溫茹芳相信了她的話,二話沒說,付給她200塊錢。大嫂拿到錢後很感激,連聲說:「謝謝,謝謝你啦!」

等大嫂走後,溫茹芳突然覺得還是有點不對勁:照大嫂所說,這衣服本來就是童老師送給她的,那她完全可以稍稍打點折,怎麼會這麼便宜賣了呢?

溫茹芳怕背上銷贓的罪名,立即和童老師取得聯繫,以「售後服務」的名義和她聊起了那件羽絨服:「童老師,前天你買的那件羽絨服質量還行吧?」

「我想應該行吧,對了,我剛剛送人了。」童老師很健談,接著她告訴溫茹芳:她家有一個保姆,是鄉下的一位大嫂,這保姆心眼好,人勤快,童老師一家都很喜歡她。前幾天,大嫂因為家裡有事,要辭工回家,臨走前兩天,童老師想對她表示點什麼,大嫂知道後生了氣,說啥禮物也別買,買了她也不會要。

正巧那幾天寒流來了,童老師看大嫂穿得單薄,便決定給她買件羽絨服,但想到大嫂那犟脾氣,決不會接受這麼貴重的禮物,童老師便使了個小心計:臨送大嫂出門時,說天氣太冷,讓大嫂添件衣服,說著就從柜子裡裝模作樣「翻」出了那件新買的羽絨服,謊稱是自己穿過的,因為不合身,一直放在家裡,不如送人算了。大嫂信以為真,這才接受了那件衣服。

聽完童老師的電話,溫茹芳愣在了那兒,和童老師相比,她覺得自己的心黑透了。從這天起,她就把那件衣服隨意地掛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失去了向人推銷的興致。

這衣服一掛就是兩年,兩年後的一天,一位姑娘走進了店裡,溫茹芳認識她,知道她是一位留校不久的大學畢業生,是中文系的,曾以學習刻苦而名揚大學城。

姑娘想買件衣服,她意外地發現了那件掛在角落裡的羽絨服,仔細看了看,非常滿意,喜形於色地叫道:「再合身不過了,我就要這件,多少錢?」

面對這件衣服,溫茹芳的心隱隱有些作痛,她沒有了開價的勇氣,只是說道:「隨便給吧。」姑娘有點吃驚,但她倒是很痛快,說:「我打聽過了,這種衣服售價也就是800塊左右,給你800塊吧。」說著,她就從包裡掏出錢來,遞給溫茹芳。

溫茹芳有些遲疑,但還是接在手中,數也懶得數,直接放在了包裡。姑娘提醒道:「你怎麼不數一下?還差你100塊呢。」溫茹芳說:「沒事。」說著她就把衣服取下來,要給姑娘裝進提袋裡。沒想到姑娘一把攔住她,說:「別這樣,繼續掛你這兒。」溫茹芳不解,望著姑娘,問:「啥?還掛我這兒?」

「對,就掛你這兒。」姑娘說,「待一會兒我會帶我媽來你這裡買衣服,我媽這人啊,在自己身上花一分錢心都疼,這些年節衣縮食供我上大學,吃了不少苦。我現在有了工作,第一次拿到工資,想給我媽買一件好一點的羽絨服,讓她穿個暖和,可我媽怕花錢,我就說現在羽絨服便宜了,她死活也不相信,所以我只好讓她親自來。待一會兒你就說這衣服減價了,才賣100塊,只有這樣,我才能說服我媽買下這件衣服,這也就是我為什麼剛才只給你700塊的緣故。」

溫茹芳聽了,心裡頓時湧起一股暖意,她答應了。

天底下的事情居然真有那麼巧,下午,姑娘帶著她的母親走進溫茹芳的店,溫茹芳一眼就認出了她——這位讓自己負疚兩年的大嫂!溫茹芳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倒是大嫂顯得格外平靜,她笑著衝溫茹芳點點頭,巧妙地暗示道:「這麼好的服裝店,我還是第一次進來呢。」溫茹芳會意地笑笑,而心裡卻突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戲」就這麼開始演了:姑娘隨手取下早已買下的那件羽絨服,拽著讓母親試穿起來,她母親嫌貴,不肯穿,溫茹芳在一旁就說,這衣服不貴,才賣100塊。大嫂顯然不相信這麼便宜,她拿過衣服,左看右看,似乎發現了什麼,最後抬頭盯著溫茹芳,問:「真的才賣100塊錢?」

溫茹芳知道大嫂認出了這件衣服,她突然生出一個大膽的主意,也許只有這樣才能誘使大嫂買下這件衣服,於是便不慌不忙地說:「大嫂,老實跟你說吧,這是我兩年前進的貨,當時進價200塊,可不知為什麼,一直賣不出去,所以我只好自認倒黴,折價一半賣掉算了。」

姑娘急得乾瞪眼,這哪叫配合?簡直是胡鬧,可讓她意想不到的是她母親聽了那席話,沉吟片刻,突然對女兒說:「好吧,這衣服我買下了。」

這一招果然見效,溫茹芳衝姑娘笑了笑,姑娘這時高興壞了,等不及溫茹芳把衣服裝進提袋裡,就急著掏出100塊錢塞給溫茹芳。

這時,大嫂在一旁發話了:「人家做生意也不容易,進價200塊,哪能讓人家虧本?平常我把錢看得太死,但也不能昧著良心做事。」說著,她從自己口袋裡摸出一張百元鈔票,按在了溫茹芳的手心裡,並意味深長地說了句:「妹子,謝謝你啦!」

姑娘也不在乎母親額外多付的那100塊錢,只要母親接受這件衣服,她就心滿意足了。可她哪裡知道,兩年前的那個風雪夜,母親給她送去的200塊錢,就是用這件衣服換來的。

送走母女倆,溫茹芳來到郵局,填寫了一張700塊錢的匯款單,收款人就是剛才替母親買衣服的那位姑娘。溫茹芳同時還給她寫了一封信,訴說了一件浸潤著濃濃親情的羽絨服的故事……許申高

相關焦點

  • 故事:女兒失蹤三年後,父親買件衣服少一顆扣子,竟因此找到女兒
    (原創民間故事,圖片來源於網絡)劉老漢的女兒名叫香草,在18歲那年,有天去鎮上趕集,竟再也沒回來。之後劉老漢四處尋找,可也沒能找到,為此,劉老漢整日以淚洗面。劉老漢每天接送孫女上學,還要下地幹活,雖然很累,但他只要一有空,就會出去尋找女兒。這日,劉老漢到鎮上趕集買農具,他走在集市場裡,目光四處搜尋著,一心盼望著奇蹟出現,能夠在這裡遇見女兒。結果走著走著,他忽然聽聞不遠處傳來一陣叫罵聲,走了過去一看,只見一滿臉橫肉的婦女,正跳著腳罵一賣衣服的商販。
  • 故事:侄子滿月我包八百紅包,哥哥卻沒收,他說的話讓我感動落淚
    侄子滿月我包八百紅包,哥哥卻沒收,他說的話讓我感動落淚侄子滿月,我湊了八百塊錢包了個紅包,可哥哥卻沒收,隨後他說的話讓我感動落淚,這才是親情,讓我感動,能遇到這麼善良的哥哥,我感覺很幸福。我叫小玉,有兩個哥哥,從小到大,不光父母,而且兩個哥哥都很疼愛我。
  • 農村老太太8元賣了豬仔,又掏28元買回來,多年來一直被蒙在鼓裡
    後來就尋思著到豬市上賣掉,重新買頭稍大一點的豬來養。第二天起個大早,用籃子提著豬就來到豬市上。一位三十多左右的農村媳婦主動上前來搭訕,在閒聊中此人基本了解了老太太的意圖。以豬身上的泥巴太髒為由大砍價,最後通過討價還價以8元成交。老太太是個講究人,買東西也十分的挑剔,既要身段好、還要求緣分。
  • 故事:兒子拿母親的5萬養老錢買汽車,母親知道真相後,感動落淚
    王老太太有一個孝順的兒子,自從兒子劉強在城裡安了家後,多次向王老太太提出讓她搬到城裡一起生活。但是王老太太都以在城裡住不習慣為由拒絕了,劉強深知母親執拗的性格,所以也沒再強求,但每隔幾天就會給王老太太郵寄一些吃的、用的,連郵局的人都誇獎劉強孝順。王老太太是從舊時代走過來的人,老伴去世得早,她心裡有個觀念,「手裡有錢,心裡不慌」。
  • 故事:弟弟談的媳婦要40萬,父母「你掏錢,不然拿你女兒換錢」
    他只是想起隨身沒帶筆記本,而明天要開會,所以他才打算買一本筆記本,結果付錢的時候硬被店主塞了一本古色古香的筆記本,說是買一送一。而且店主還神神秘秘地說,「記得要經常看,會有意外的驚喜的。」回到家,廖美枝從房間裡拿出一套衣服遞給鍾雨,「這是之前我給我女兒新買的衣服,買大了一碼,你應該合適,去換上吧。」鍾雨咬了咬下唇,看了袁東升一眼,抱著衣服進了衛生間。
  • 故事:老人無人贍養,無意買彩票中獎後,兩個兒子都趕來孝順親爹
    老伴走後,兒子們建議他把房子賣了,把錢分了,就跟著他們生活。可時間一長,兒子兒媳就有了怨言。無奈之下,張大爺只好搬了出來,靠自己那點微薄的退休金過日子,自那以後,他的兒子就再也沒來看過他。女兒雖不滿哥哥的做法,但她說了也沒用。一天,張大爺散步時,路過一家彩票店,摸了摸口袋,拿出十塊錢買了五注雙色球。都說財運來了,擋都擋不住,他買的彩票中了一等獎,幾十萬獎金。
  • 故事很長,也很真實,36歲被事業單位裁員,深夜賣起了小龍蝦
    這份收入,不足以給女兒一個體面的未來。他說,他沒有背景,「不可能像那些年輕人,開幾十萬的車上班,掙幾千塊的工資,只求一個穩定。」女兒出生後,是留在成都,還是回綿陽老家,陳爽和老婆意見相左。更重要的是,留在成都,「彤彤將有更高的起點和眼界,更好的成長環境,將來不會走我老路。」陳爽認為,外來者來到一座城市,要經歷三代人,才能算真正紮根。為了女兒,他要當一個「蓉一代」。開拓是辛苦的,但他規劃清晰,意志堅定。他研究了積分落戶規則,2021年,他就能落戶成都,那時女兒3歲,可以在成都上幼兒園。
  • 故事:讓人感動的黃昏戀,男主人和保姆一起在養老院養老的故事
    讓人感動的黃昏戀,男主人和保姆一起在養老院養老的故事。堂哥堂姐為伯父請到一位保姆,沒想到一向刻板嚴謹的伯父居然和這位保姆擦出了愛情的火花,演繹了一段老年人的愛情故事。1,孤獨悽涼時你來到我身邊。伯父慢慢地從痛苦當中走出來,並且知恩圖報的對待方阿姨。看她沒有什麼衣服穿,就為她買新衣服。不但每個月給她工資,還額外的給她一些零花錢,讓她把工資存起來,以後年齡大了再花。兩個人有說不完的話,慢慢的產生了感情。終於有一天,伯父鄭重其事向她求婚,兩個人結成夫妻。
  • 母親癱瘓在床兩年,女兒精心照顧,偷聽到母親電話女兒崩潰
    都說父母偏愛兒子,這話用在有些人的身上,真的一點都不假,在長達幾千年的封建思想的薰陶下,大部分父母都覺得兒子是自家人,女兒是外人,兒子待自己再不好,再不孝,也是自家的兒子不予計較,女兒待自己再好,那也是摘取別家的果實,心安理得。
  • 小說:保姆照顧父親10年,父親去世後我房子被賣,存摺只剩1塊錢
    街坊鄰居看到這一幕,都紛紛落淚。子欲養而親不待,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悲哀。給父親磕完頭後,王國富就準備把照顧父親10年的保姆的工資給結了,讓她回老家去好好休息一下。這個保姆叫劉菊,心地善良又勤快,父親每每都對她讚不絕口,有她在父親身邊,王國富也很放心。然而,就是在這個時候,在父親去世屍骨未寒的時候,他居然發現父親的房子被賣了。
  • 小說:保姆照顧父親9年,父親去世後我房子被賣,存摺只剩1塊錢
    街坊鄰居看到這一幕,都紛紛落淚。子欲養而親不待,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悲哀。給父親磕完頭後,萬國澤就準備把照顧父親9年的保姆的工資給結了,讓她回老家去好好休息一下。這個保姆叫劉菲,心地善良又勤快,父親每每都對她讚不絕口,有她在父親身邊,萬國澤也很放心。然而,就是在這個時候,在父親去世屍骨未寒的時候,他居然發現父親的房子被賣了。
  • 老外也會將巨額遺產留給小保姆,但是這個故事很高級
    二兒子的女兒,大學在讀,跟小保姆混成了好友關係。小兒子,經營老富翁的出版社,但在公司沒什麼話語權,想賣老富翁書的影視版權,老富翁不讓他賣。小兒子的媳婦,毫無存在感,略。小兒子的兒子,熱衷政治,跟現在的孩子一樣,沉迷在手機的世界裡。還有老富翁的100多歲的老母親,耳不聰目不明(但確實一個關鍵人物)。
  • 48歲嶽母來養老小舅子來蹭飯,果斷離婚,3年後去看女兒,蒙了
    嶽母說,我買斷工齡了,每月只有1500元養老金,我得攢起來,我兒子結婚用的。就這樣,嶽母來我家白吃白喝,後來,我老婆生娃了,嶽母幫帶娃。她更理直氣壯讓我老婆帶她去吃大餐,點菜專門點海鮮,還讓老婆給她買衣服。嶽母48歲打扮起來像40剛出頭,和老婆逛街,都以為她們是姐倆。要命的是,小舅子畢業直接投奔嶽母來了,就業之後,幾乎天天來我家蹭晚飯。
  • 故事:老人拿100元買東西,女店主硬說只給50元,孫女將計就計逼她就範
    這老太太在我店裡使用一百元的假鈔,買了東西正準備溜掉,被我抓住了。」女老闆死死地抓住一個老奶奶的胳膊不放。警長阿文問:「假鈔是怎麼驗出來的?現在在誰手裡?」「我來給孫女買瓶可樂,明明給她一百元,可她只找我四十五元,硬說我只給她五十元。」老奶奶氣憤地回答。「可她孫女親口說是他爸給的假鈔,這話沒錯吧?」女老闆搶著說道。
  • 小說:7歲女孩用假幣買水果,店主跟蹤回家,看到房間裡的人淚崩
    七歲的女孩在水果店門口躊躇著,看起來有些緊張,走了幾圈最後還是走了進去。小心翼翼的挑選了一袋子的水果,稱量的時候女孩給了店主一張二十塊錢的紙幣。店主還熱情的給她拿了幾顆龍眼讓她試吃,她去找錢給女孩,一轉身發現女孩人都沒了,店主拿著錢有些不知所措。
  • 「毒保姆」的各式斂財路
    老曹的女兒和他家阿姨(保姆)在吵,從房間裡吵到了院子裡。保姆指著老曹的二女兒,手指快戳到她鼻子了,氣勢儼然勝了。老曹的女兒趁手就甩了她一巴掌。頓時,兩個差不多50幾歲的女人,唧唧哇哇,就差不在地上扭打了。我們樓下二樓的是居委主任,匆匆下樓,去了對面樓101當「老娘舅」。
  • 四個小故事,讓你秒懂經濟
    這天,商人有事回城裡,他的助手到村裡和農民們說,我把猴子300元一隻賣你們,等商人回來,你們500元賣給商人,你們就發財了。村民瘋了一般,把鍋砸了賣鐵,湊夠錢,把三千多隻猴子全買了回去。助手帶著錢走了,商人再也沒有回來。
  • 晚上賣西瓜,碰上一個女人買,竟然給了這樣的一張五十元!
    我在上海打工時,一個賣西瓜的給我講了他經歷的事,我們用他的口吻講述他的故事。我和我老婆都是農村的,在上海的二環擺攤賣西瓜,白天生意還不咋滴,可到了晚上生意就好了,因為那時候夏天炎熱,這裡又夜生活豐富,所以買西瓜的人也多。
  • 五元錢的故事
    我4歲的女兒聽見了,大聲地說可以買兩支冰淇淋。我什麼也說不出來,我想起了父親和5元錢的故事。那兩年一個工分大約合5分錢,這樣父親最多的一天能掙到0.25元了,20多天就能掙夠5元錢。他一遍又一遍地計算著,仿佛一個登山者不斷地抬頭看著距離山頂的路。最後,父親離自己的目標只有一步之遙了,再割100斤青草,就湊夠5元錢了。
  • 一個字一元的故事:賣芹菜
    賣芹菜   林華玉  李力是一個很出色的小夥子,身材修長,臉長的也有稜有角,再加上他畢業於一所名牌大學,現在還有一份月薪幾千元的好工作,所以在對待找媳婦這個問題上,他一向是挑了又挑,揀了又揀。但歲月蹉跎,如駒過隙,他很快就在挑挑揀揀中向大齡青年的隊伍急速挺進,他的母親都很著急,經常催他找女朋友,可他總是笑笑,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男子漢何患無妻,何況您兒子我還是那麼的優秀,放心,您兒子總有一天會找到心上人的。」他老是這個樣子,母親也拿他沒法子,母親就叫父親去勸他,父親笑笑說:「水到了,渠自然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