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月餅挽救我的愛情
從小我就喜歡爸爸做的月餅,甜香,酥軟可口。製作月餅非常麻煩,可是爸爸很有耐心,我常說爸爸做的月餅有味道,那是爸爸的味道。爸爸年事已高,我不用爸爸做了,可是爸爸只是嘴裡答應著,每到中秋節前期,依然是忙個不停,他說:買來的月餅有啥吃頭?
-
黃漢亮|微型小說《月餅》
……三個星期過後,家裡月餅一大堆。「晶晶,恁多月餅,你吃呀!」我動員晶晶。「我最多吃兩、三個,吃多了要蛀牙的。你看我小時候貪吃月餅多吃糖,已經蛀掉三個牙齒了。」晶晶張大嘴巴給我看。「外婆,你吃呀!你不是說牙齒吃來像木蹬頭(義結實)麼。」
-
故事:微型小說《月餅的故事》楊續平
記得60年代有一年過中秋節,我們姊妹6人共食一隻月餅,但最後還是沒有吃成。 這隻月餅是在外地做工的父親給我們帶回來的,父親所做的那個工地上的老闆在這一天破例地給他的夥計們打了一次」牙祭」,於是父親就得到了一塊小小的蘇式月餅。蒼老而勞累的父親得到這隻月餅後自己卻捨不得吃上一口,就把它拿回來給了他的這6個兒女。
-
一塊月餅拆散的情緣
趁中秋的月餅還沒有吃完,我給大家講一個和月餅有關的故事。我娘家樓下住著楊大爺一家。我媽指了指我拿去的月餅,嘆了一口氣道:喏,就是因為一塊月餅。於是我媽給我講了這個,一塊月餅拆散一份情緣的故事。一個嬸子說:快到八月十五了,該準備點兒月餅了。
-
官場小小說:《月餅》
「走訪貧困戶得買點實惠的東西,這樣吧,你去咱們局定點的蛋糕店多買幾箱月餅,現在農村正是秋收大忙季節,哪有工夫做飯,月餅又甜又香又頂飯,實惠方便。」「局長,這中秋節都過了再送月餅合適嗎?」「咋不合適,貧困戶還會講究這個。再說現在月餅便宜,而且花樣多質量高,那些貧困戶恐怕見都沒見過,別說吃了。」
-
原創小小說 月餅
月餅 文/紫荊花開我出生在東北平原的偏僻山村,幾代人都是靠天吃飯的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父親也是其中的一個。他每天都長在自己的承包田裡,把日頭從東扛到西。 每年父親來城裡看我,都是在端午節的時候,在我們家鄉,一直流傳著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母親做的月餅色、香、味俱全,好吃極了。每到中秋節,父親都要把母親做的月餅給我送來。
-
周樹林Ⅱ月餅
剝到最後露出一個圓圓的,大大的月餅。 經過那個年代的人都知道,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是我們國家最困難的時期,三年嚴重自然災害使民眾難以溫飽。月餅,在那時只有中秋節才能見到的稀有食品,竟然在寒冬臘月見到。我不顧一切地從姑姑手中接過月餅,就送到嘴裡大大咬了一口。雖然月餅很硬,還是被我給咬下了一大塊。姑姑笑著連忙說:「放久了,硬了,慢慢嚼,別噎著。」
-
兩個月餅丨小說
順子一邊寬慰著老人,一邊示意妻子從車上拿來一包月餅,遞給了桂花嬸子。「不要不要,你還是拿回家看你娘吧,你娘還在家等著你們呢!」老人抬起頭,看著順子手上的東西有些侷促。「嬸子,您快拿著吧!小時候沒少吃您家的飯,淨給您添亂了,算我孝敬您的!」順子不由分說,將月餅塞到了桂花嬸子的懷裡。 「等過幾天回去,我見到他,讓他抽空回來看看您。放心吧!」
-
李現森|半塊月餅
我們一個個流著口水圍坐在奶奶身旁,眼巴巴地等著奶奶給我們分月餅。奶奶很看重這一天,一家老老少少坐在一塊,有說有笑,團團圓圓,這也是她一年當中最開心的事兒。年年如此。在分月餅前,奶奶總不忘問爹一聲:「娃們都來了吧?」問後仍不放心,再眯著眼兒「……三、四、五……」再數上一遍,生怕拉下了誰。早些年,月餅是稀罕物。
-
陳情令趣事39:魏嬰做的月餅,很不一樣,有誰敢吃?
(蘇小妹/文)中秋佳節,各地有著吃月餅的習俗。我們常見的月餅也分地區的,比如蘇式、京式和廣式等月餅。月餅裡的餡料也是不一樣的,有五仁、有綠豆、有紅豆、有蓮蓉等等。小蘇今年是早早吃了月餅,不知道你吃月餅了嗎?這中秋節是傳統佳節,古代人早早就開始過了,還留下了不少動人的故事和詩詞呢。
-
【遼河之水:閃小說】月餅
月餅(閃小說)文/楊繼廷張三在小區打更,中秋節在外地工作的孩子郵來兩盒單位訂製的月餅。張三收到月餅很高興,沒捨得吃。另花12元買了二斤月餅自己吃。第二天,張三送給了管物業的頭頭。張三對頭頭說:「這是我兒子單位訂做的月餅,包裝盒上印著孩子單位的名稱,你這一年來對我沒少照顧。我孩子特地給你郵兩盒月餅並祝你中秋快樂。」頭頭很高興,心想:「張三打更就個差事我沒白讓他幹,懂得感恩會來事。」於是對張三說:「好好幹,往後我再給你找點輕巧活幹」。
-
「微小說」 送月餅
昨天,張興剛把單位工會發放的福利一盒月餅送給姐姐張月;今天張興從同學李大春手裡收到了一模一樣的月餅一盒月餅原封不動地回到張興手裡。張興拿起手機就給姐姐打電話,「姐,為什麼你把月餅送給別人啊?」「阿興啊,姐也吃不了,所以就送給閨蜜黃燕了。」張月在電話裡給張興解釋道。張興坐在椅子上發呆,黃燕又怎麼會把月餅送到同學李大春手裡呢?這中間可能轉了不少親戚朋友!張興走到窗前,面對圓圓的月亮,自言自語道:「送的月餅連盒子都不願打開,中秋節送月餅,僅僅是送月餅嗎?」
-
往事之中秋月餅
中秋節是傳統三大節日之一,給外公家人送禮品是必然的,70-80年代也就是送幾塊乾巴巴餅另外加一塊錢放在餅上,而現在已是幾百元,送餅主要是包裝精緻廣式月餅,月餅價格也不菲,但吃的人少小孩更是挑剔,從一塊月餅看到我們生活翻天覆地變化。
-
八月十五蒸月餅「心跳原創」
但是每每臨近八月十五,都會提及家鄉的果子熟了,八月十五要蒸月餅之類的話題。我知道,她老人家是想老家了,是牽掛在外面奔波的兒女了,所以在前天就一一打電話讓哥姐回家來看看她老人家。為了拉扯我們姊妹四個,晚年的母親多病,尤其是腦梗和小腦萎縮帶來的後果已經很明顯,走路蹣跚,健忘等。為了生活,我們都必須非常努力才能過得不錯,所以和母親都是聚少離多。
-
中秋節•父親和兩個月餅的故事
父親上班的第一年中秋節,糖廠發給每個人兩個月餅,父親並沒有捨得吃,一個口袋裝了一個,回家孝敬了我的祖父祖母。後來,父親在鎮上當供銷社領導,母親帶著我和我的弟弟妹妹便一直和祖父祖母生活在一起。那個年代,生產隊的社員靠的是每家出勞動力掙工分,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的還有四姑,家裡算上她也就是三個勞動力:祖父,母親,四姑。年底決算,掙工分多的可以分紅,缺少工分的則要向生產隊裡上繳錢糧。
-
1個月餅熬成半鍋湯,全家7口竟沒吃上,卻在我記憶裡永遠飄香
繩子不知啥時已經鬆動脫落,月餅應是從洞口漏了出去。爸嘆了口氣,想沿路回去找。媽卻不同意,說一路坡坡坎坎草草籠籠的,月餅掉地上你曉得滾哪去了?爸倒也想得開,說該當幾個娃兒沒口福。我們兄妹一聽傻了眼,望著那個小小的月餅直咽口水。
-
中秋節娶媳婦,五塊月餅做彩禮
鳳香說:「老扁哥,求你個事,你能給我家弄五塊月餅嗎?我想讓一家人過個快樂的中秋節。」望著鳳香乞求的目光,老扁點點頭。「只要你弄來月餅,我就嫁給你當媳婦,這月餅就算彩禮了!」「鳳香你說的啥呀!我比你大十多歲,按年紀我是你長輩啊。」鳳香說:「我不嫌你年紀大,我爹娘也不會反對的,他們正為讓我們活命發愁呢。
-
故事:兒時過中秋節,要幫父母幹完農活之後,才能夠吃月餅
文:遠方的心月圖:來自網絡前幾天去了附近的超市,雖然離中秋節還有些時間,但月餅的氣息卻鋪天蓋地了,購買的人也蜂擁而至,不少人又要為走親戚開始做準備了。看著眼前的一切,我油然想起當年在蘇北沛縣農村過中秋的日子。
-
《枕上書》番外100:中秋東華心血來潮做月餅,眾仙大呼莫害我
糯米糰子的腦袋一直吃力往前伸了伸,終於看到仙娥端著月餅過來的。他的鳳九姐姐做的月餅一向是最好吃的,有了月餅,他連別的好吃的都不想吃了。,鳳九心虛地對東華說:「帝君,你不是說這月餅只是擺設嗎?他瞧著那擺著盤子中的紅狐狸月餅都像是月老的紅線,他閃閃發光的炙熱的紅心。
-
年滿18歲後,我終於嘗到了芝麻月餅的滋味
我10歲上二年級後,父母就到廣東去打工了,中秋節爺爺會給我們買回一封月餅。裡面是芝麻和冰糖餡料的,總之不管什麼月餅幾乎都是要添加芝麻的,只有那種糯米軟餅子才沒有添加芝麻。因為有芝麻我就不敢吃,所以我只能吞咽著口水看著兩個弟弟在小口小口的品嘗著美味的月餅。弟弟說:「姐姐,這麼好吃的月餅哦,就算是死也要吃一塊呦。」「可是發病的痛苦讓我硬生生的克制了想吃的欲望。」直到高中畢業後才開始嘗試對芝麻的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