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精神上脫離貧困,才真正迎來幸福

2020-08-27 提燈三少


一.

路遙(原名王衛國,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生於陝北榆林清澗縣,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1988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路遙也因此作品榮獲茅盾文學獎。後來這部小說在2015年有被改編成了56級電視劇熱行。

路遙1992年11月17日逝世,年僅42歲。



二.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種文學新思潮風起雲湧,現代派、意識流等文學觀念風靡一時,文學創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變求新令人目不暇接。與此相反,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卻受到「冷落」 。甚至有批評家認為,路遙的另一部小說《人生》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遙仍然堅持創作完成了這部小說。


這部百萬字的長扁巨作,整整花費了路遙六年的時間,三年準備、三年創作。為了寫好這本書,他多次返回榆林故鄉,深入到農村,城鎮與煤礦中。整整六年,路遙嚴重透自自己的身體,燃燒著自己的生命,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這部洪晃巨作,1988年的5月25日,當路遙為《平凡的世界》畫上最後一個句號時,他從書桌前站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手中的原子筆從窗戶中扔了出去。此刻的路遙已經淚流滿面,他再一次的想到了自己的你親,想了父親和莊稼人的辛苦勞動……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全景式地表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書中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三.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主人翁以窮苦農民孫平厚一家為代表,書中以孫玉厚一家為線索,通過對孫玉厚的兩個兒子孫少安和孫少平來貫通整個故事情節。

1975年初孫少平到原西縣高中讀書,他貧困,自卑;後對處境相同的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紅梅產生情愫,在被同班同學侯玉英發現並當眾說破後,與郝紅梅關係漸變惡劣,後來郝紅梅卻與家境優越的顧養民戀愛。少平高中畢業,回到家鄉做了一名教師。但他並沒有消沉,他與縣革委副主任田福軍女兒田曉霞建立了友情,在曉霞幫助下關注著外面的世界。


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勞動,與村支書田福堂的女兒——縣城教師田潤葉青梅竹馬。少安和潤葉互有愛慕之心,卻遭到田福堂反對。經過痛苦的煎熬,少安到山西與勤勞善良的秀蓮相親並結了婚,潤葉也只得含淚與父親介紹的一直對她有愛慕之情的李向前結婚。這時農村生活混亂,又遇上了旱災,田福堂為了加強自己的威信,組織偷挖河壩與上遊搶水,不料竟出了人命。為了「農業學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生活的航道已改變地步。


四.

孫少平,一個窮困的農村青年,然而他又是有知識的農村青年。務實,勇於聽從精神的召喚。無論是吃著高粱面饃、喝著剩菜湯的高中生活,還是下地務農的農民生活,甚至走出土地後的打工生活,孫少平身上都昂揚著精神的高傲、揮灑著靈魂的矜持。物質的匱乏和精神的充盈讓孫少平的生活始終五味雜陳。而生活考驗的不斷加劇和知識視野的不斷拓展,也造就了孫少平保爾般的熱情和聖徒般的道德修養。面對歧視他忍辱負重,看到不平他拔刀相助,關鍵時刻不計前嫌等等,自身的物質窮困根本沒有成為他道德修養的束縛,反倒映襯出他人格的完善。


孫少平有兩件事特別讓人感動:

1.

候玉英揭發了孫少平跟赫紅梅的關係,這不禁使兩人都曾在全班同學面前尷尬羞辱萬分,也使得二人從此漸行漸遠,最後赫紅梅愛上了顧養民。

但仇人候玉英在一次大雨中差點喪命時,孫少平卻不顧自身安危及時救了她。

2.

孫少平因赫紅梅而產生的青春萌是那麼美好,一度讓他心中燃起一把青春的熊熊烈火,給予他希望,照亮他的整個灰暗的生活。但赫紅梅後來卻轉而愛上了顧養民,這給初次萌動情感的孫少平打致命打擊。赫紅梅因虛榮心造成一時過錯,偷盜了商店小手帕被抓,當她萬分絕望時,孫少平卻又挺身而出,以一已之力挽救了赫紅梅的名生。

孫少平,這個來農村最底層的窮苦少年,顯示出了不同尋常的精神上高貴和富有。試問,當我們面對生活的種種困難打擊,總也不能抬起頭時,我們是否能有孫少平這種精神的力量?還能有這種星星般閃亮的人格在胸中嗎?


五.

《平凡的世界》只所以取得了偉大的成績,受到讀者的喜愛,跟路遙的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和樸實語言、以及飽含對農民和勤勞的人民熱愛分不開。

路遙善於用歷史的眼光去對照現實,也同樣善於用現實的眼光去對照歷史,他總是將社會生活的內容放在一個長長的歷史過程中去加以考慮。他總是將社會生活的內容放在一個長長的歷史過程中去加以考慮,所以《平凡的世界》反映的生活內容都被他放在了時代的、社會的大背景和大環境中加以描寫,因此作品裡各情節的構成和聯繫往往前後相聯,疏密相間,錯綜變化。

小說的語言樸實厚重,滲透著作家強烈的感情色彩。在流暢的故事敘述中,經常會出現有關生活意義和價值的點睛之筆出現。


比如:「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只有選定目標並在奮鬥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

「人的生命力正是在這樣的煎熬中才強大起來的。想想看,當沙漠和荒原用它嚴酷的自然條件淘汰了大部分植物的時候,少女般秀麗的紅柳和勇士般強壯的牛蒡卻頑強地生長起來——因此滿懷激情的詩人們才不厭煩高歌低吟讚美它們」!

這些至理名言,都是筆之所至,水到渠成,它們甚至被許多讀者銘記在心,成為他們的生活指南。同時,陝北信天遊古樸憂鬱的情緒和單純明朗的表達方式,以及他們豐富的日常語言,都成為小說的語言素材,賦予了書面語具體可感的形象,也增添了濃鬱的地方特色。


六.

《平凡的世界》傳達出一種溫暖的情懷。作者對作品種的人物給予了同情心,對勞動人民給予了極大的尊重和認同,即便是書中不那麼光輝形象的人物,作者也都賦予他們人性的光彩。


這部小說所傳達出的精神內涵,正是對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傳統的繼承。

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陳忠實評價:《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最受老師和學生喜愛的必讀書。人活著不論貧富,首先要精神上富足才能感知幸福。

人活著不論貧富,首先要精神上富足才能感知幸福。

在當今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我們再也不會有孫少平一家人的苦難,我們享受著中華民族5000千年歷史以來從沒有過的物質富足同時,是否也會應該有精神的同步富裕呢?是的,我們是更應與時俱進,珍惜當今社會來之不易的和平及幸福,探索更多精神上的財富,更加熱愛經飽受同風霜的祖國,更加熱愛生活,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以昂揚的姿態來迎接生活的每個朝陽,才能不愧對老一代人艱苦奮鬥為我們所創下的幸福的今天!

相關焦點

  • 《平凡的世界》,那是最好的世界
    她超越了大多數的農村女人,在精神的世界裡,自在徜徉。我居然鄙視她什麼都不會!我那半世滄桑的母親,一如《平凡世界》裡,那些不知名的母親,女性,他們孕育了生命,繁衍生息,而自己,默默地度過了許多的春夏秋冬。她們無語,卻是這平凡世界裡,最偉大的勞動者。沒有人為他們唱讚歌,她們也不需要。她們只要有那麼一個可以容納的空間就一臉平靜。她們安靜地生活,忍受著亢長的乏味。
  • 在《平凡的世界》裡,沒有永恆的痛苦,也沒有永恆的幸福
    ,1991年,《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2019年,這部小說入選了「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平凡的世界》對於農村正在發生各種變遷的社會描寫,以及人物的心理剖析,特別真實而觸動人心。
  • 平凡的世界,世界也會因你而不平凡
    作者:黃先龍這是我讀完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時間跨度很長,這都是我不愛讀書的緣故。讀完之後深感自己非常幸運,因為我發現了如同鑽石般珍貴的東西——《平凡的世界》。我個人對這本書的評價很高,恰恰是這本書讓我懂得何為珍貴。或許是這本書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所以如此懶惰的我才決定寫一篇關於它的讀後感。
  • 《平凡的世界》:生活本身並不幸福,所以我們要幸福地生活
    始讀《平凡的世界》,我不禁對善良的少安與潤葉無法廝守終老扼腕嘆息、鬱鬱寡歡。過去守舊的觀念,殘忍地拆散了一對佳人眷偶,給兩情相悅的人兒的愛情,蒙上厚重的陰影。但是生活仍然要繼續,那貧困的家庭還靠少安寬厚的肩膀支撐。
  • 《平凡的世界》:自尊自愛,構建屬於自己精神世界的花園
    但是時至今日,每每想起《平凡的世界》,想起孫少平這個普普通通的工農子弟,他身上那股閃閃發光的精神勁兒,讓我汗顏。雖然貧困的家庭沒有留給他數不清的錢財,甚至因為家中的貧困,使得他不得不受到同學們的一些小偏見——認為他是「鄉巴佬」式的狹隘與偏見,他始終都沒有放棄對自己精神世界的塑造。他是如此渴求著知識,所以他想方設法地讀書,哪怕身上肌膚痛得如同錐心刺骨一般,只要一捧起書籍,他便忘乎所以。
  • 讀《平凡的世界》之後,我想了很多
    我於一個多月讀完了《平凡的世界》,路遙,就在合上書本的那一剎那,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好像所有的場景都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我感嘆作者用如此大的篇幅去描寫那個世紀生活的人們,同時也為作者用細緻入微的文筆去闡述每個人不同的人生而激動。好幾年前我曾看過電視劇,過了這麼久劇情都模模糊糊的,只記得一星半點,可能當時還小,看完電視劇後感觸很小。
  • 《平凡的世界》: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是路遙精神世界的一體兩面
    ——路遙《平凡的世界》重讀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好像在觀看路遙為我們描繪的黃土高原農村宏偉畫卷,其中主人公少安、少平的成長、奮鬥和愛情,是黃土高原上平凡人的一生,也折射出這個平凡世界裡和他們相似的芸芸眾生,你我他的一生。
  • 《平凡的世界》:揭示平凡人的苦難世界和逆襲人生
    描寫苦難的新時期作家不乏其人,但真正把苦難轉化為一種精神動力的作家卻並不多,路遙當屬其中之一。"——路遙在創作《平凡的世界》時,路遙多次表達了為完成這一文學過程而願&34;,其實是一次命運的&34;,而賭注則是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為了創作《平凡的世界》,他從文壇上整整消失了6年。寫作整個地進入狂熱狀態,身體幾乎不存在,同時還奔波於社會各階層體驗生活。
  • 「名著導讀」《平凡的世界》知識點梳理與練習題匯總
    他一生鍾情於陝西的黃土地,對於那片養育他多年的故土充滿了情感,對路遙來說,那個存世現實的棲居地,土地是其精神資源的源泉。《平凡的世界》為其最重要的代表作,曾獲茅盾文學獎,後因積勞成疾,英年早逝,享年43歲。【作品簡介】《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一部小說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在小說中全景式地表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的社會生活。
  •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給予創業者的商業思考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百萬字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相信不少人都看過前幾年被拍成的電視連續劇。2019年9月23日,該小說被入選至「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 《平凡的世界》:少平少安的奮鬥精神,給我們底層一個希望
    再次細讀《平凡的世界身處貧困時代,個人認為少安和少平的奮鬥是為了活著有一份尊嚴,而他們的精神帶給了我們一份希望。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間,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細蒙蒙的雨絲夾雜著一星半點的雪花,正紛紛林林地向大地飄灑著......黃土高原的嚴寒而漫長的冬天看來就要過去了,但那真正溫暖的春天還遠遠沒有到來。
  • 《平凡的世界》,那片讓我們魂牽夢縈的黃土!
    還記得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情景,是在十三年前我的姨媽家裡,那個坐北向南的小廈屋裡,當時我個是小學生,我的表哥放在書架上的《平凡的世界》,被我無意間拿出來翻閱,當時留給我的印象是原來書也可以這麼厚,字可以這麼小!
  • 平凡的世界:孫少安成功了,孫玉厚流淚了
    成功了的孫少安在路遙《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安無疑是最成功的人,他憑藉自己的精明強悍,不僅帶領家人走出了貧困,還帶著雙水村的鄉親們走出貧困,更要帶領石圪節公社的人走出貧困,用路遙的話說:「此時的孫少安已經成為跺一跺腳,當地的地皮都要顫三顫的人」。
  • 路遙傾囊巨作《平凡的世界》,帶我們看看六零後的情殤
    看著書,我和平凡的世界漸漸融合。鼻息裡呈現一絲春泥和蒿芽的混合味兒,那是春天遠道而來。是剛過黃土高原灰色隆冬的背影,是冰溜子化掉的嘀嗒,是雪花夾著雨星兒的驚蟄。路遙用生命書寫,字裡行間流露出他對生活生命的熱愛。他唯一的遺產就是留住了那段時光裡最細膩的故事。
  • 路遙在寫完《平凡的世界》後,為何年紀輕輕,就不幸去世了
    1969年,王衛國在飢餓和貧困中,終於讀完了初中。幸運的是,讀初中的那段時光裡,他在文化閱覽室裡讀到了不少書。精神世界的日益豐盈,讓他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也在無形中影響到他以後的人生之路。1970年,王衛國在做小學教師之餘,開始進行文學創作,並給自己起了個筆名——路遙。自此,王衛國這個名字漸漸不為人所知,而隨著他的作品的影響力,路遙則成了家喻戶曉的名字。
  • 《平凡的世界》對愛情和生活的深度解讀,婚姻和生命的意義在哪?
    愛而不得才是人生常態莎士比亞說:「愛情不是花蔭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語,不是輕綿的眼淚,更不是死硬的強迫,愛情是建立在共同語言的基礎上的。」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一個俗氣的東西,「錢」主人公孫少安,家境貧困,上有殘疾的奶奶、日益衰老的父親,下有還在上學的弟弟少平、妹妹蘭香,姐夫王滿銀不爭氣,姐姐家的光景也是一爛包,十幾歲開始,全家的重擔就壓在他一個人身上。
  • 《平凡的世界》:三類女性,三種愛情觀,三種人生,蘊含的悲劇美
    秀蓮想分家,跟孫少安出去單過,孫少安聽了之後非常生氣,堅決不分家,因為秀蓮的三番五次提起,最終才去住了原來的豬圈。哪一個女人不想要一個真正自己的溫馨小家,即使不好不大,但是屬於自己的。秀蓮想要一個女孩,孫少安不同意,二女兒還是意外的情況下來到這個世界上。
  • 認清現實世界的殘酷 淺議《平凡的世界》結局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激勵了一代人的書。本人出生於八十年代,自大學畢業後至現今,先後多次閱讀此書。每次閱讀,心靈都無比震撼,思緒久久沉浸其中,恍惚得回不到現實世界中來。小說的歷史背景、主要人物的奮鬥歷程讓人深思,最令人揪心和思考的是,為什麼結局是這麼悲慘。
  • 《平凡的世界》:如果田曉霞嫁給孫少平,你覺得他們會幸福嗎?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投入必生的精力完全的百萬洪晃巨著。1988年寫完本書,1992年路遙就溘然長逝。 且不說孫少平跟田曉霞出身的巨大差別、成年後工作的天差地遠,就連他們的精神世界觀其實也正面臨考驗:省報記者田曉霞滿天下的飛,所見所聞,所接觸的圈子自然很廣,她的世界很大;而井下掏煤的孫少平,日夜靠體力在井下生活,周圍一幫說粗話光屁股都不算羞的礦工,他能靠著幾本書幾張報紙,就能跟田曉霞在精神上永遠契合嗎?
  • 《平凡的世界》:王滿銀的罪與贖,並不是所有的人生都能重新來過
    《平凡的世界》作為路遙先生嘔心瀝血創作的文學作品,是作家陳忠實眼中矛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更是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著作。孫少平;擁有著精明強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顯示出強大生命力的孫少安;活潑開朗,集美貌才智於一體,光芒四射完美的田曉霞;擁有著黃土高原女性特有的柔情與體魄,淳樸伶俐的賀秀蓮……《平凡的世界》故事裡的每一個人物身上,都能夠讓我們感受到人性的單純和美好,這些故事裡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