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傾囊巨作《平凡的世界》,帶我們看看六零後的情殤

2020-08-27 朧哩


記得《平凡的世界》嗎?讀書的感覺和看影視劇完全不同。那種紙墨的馨香不容替代。看著書,我和平凡的世界漸漸融合。鼻息裡呈現一絲春泥和蒿芽的混合味兒,那是春天遠道而來。是剛過黃土高原灰色隆冬的背影,是冰溜子化掉的嘀嗒,是雪花夾著雨星兒的驚蟄。

路遙用生命書寫,字裡行間流露出他對生活生命的熱愛。他唯一的遺產就是留住了那段時光裡最細膩的故事。


一本好書百看不厭,他開啟了中國式鋼鐵鑄就的先河。平凡的兩兄弟,孫少安,孫少平,是雙水村傑出的後生。他們厚道仁義,寬容豁達。對生活有著不同的追求,對人生有著不同的詮釋,那是來自他們靈魂最巧妙的指引。

心胸開闊才是一個偉大人生的起點,面對挫敗,他們悲傷後砥礪前行。在現實面前,他們接受、包容、突破。在愛情面前他們無私、熱情、奔放。


少安放棄潤葉,有人不知道他心裡的苦楚。最悲慘的生活,最狹窄的視野,使他無法面對「尊貴」的潤葉。她的品質,她的美麗,她的熾熱,都讓他產生無限負擔。最終打定主意和她分手,不再拖她下水面對這無望的生活。

一個我深愛的男人,假設因為怕拖累我跟他過苦日子而放棄一段真摯的感情,我絕對認為那是種自私行為。用今天的話來說簡直就是虛偽!他傷害的不僅是一個人,一份感情,還有餘下的光陰。他兀自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徹底拋棄青梅竹馬。我想,那自私裡的自卑更勝一籌。封閉的世界,狹隘的觀念,消費了一段真誠的愛,如果在生活裡放下這個心理包袱還能活得心安理得,那麼我絕對不看好這個人!

後來才懂,他平凡,沒有文化。在那個年代,他就是剛剛脫離文盲的一普通青年農民。面對殘酷的生活,他身不由己,放棄可愛的潤葉,也是無奈之舉。但是他的生命在另一領域熠熠生輝。他像塊金子似的產生能量,帶及村民擺脫貧困。他是正義耿直的,又是傑出豁達的。路遙先生拼力塑造這一形象,就是警醒世人,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活法。只要不脫離正軌,生命就會在某個角落留一盞燈,等著照亮他。


正在我們惋惜埋怨時,少平和小霞產生的愛情轟轟烈烈的來了。他們相戀,不顧世俗眼光,積極走向浪漫的伊甸園。勇敢挑戰困難,不偏離人性,不被世俗左右,一種歡快美妙的戀愛氛圍籠罩了半部小說,即使短暫,卻輝煌,使人怦然心動。把握住戀愛的機會,就是把握住自己的青春,沒有誰比戀人更能給自己帶來強烈的幸福感。


少平因小霞犧牲悲痛欲絕,但是在生命之旅中並沒有選擇獨自前行,那種為一人守一生的故事,通常都是迷惑和安撫讀者的。世人生存,每程都需要有人陪伴,孤獨不起。師傅在礦下遇難,將老婆孩子託付給他,他毅然接受,從而拒絕深愛自己的金秀。選擇了同一層次的人共同生活,這樣可能會更好!

這是故事情節引起的自然發展,正像少安娶了陌生姑娘那樣有種平常舒適感。作者批判陳規陋習,可是又讚揚同階梯姻緣。他熱烈表達小霞和少平的同質感,卻又一再屈尊少平高尚的精神世界。在我看來,這樣除了主觀讓他履行責任外,還有對門第的曲解和無奈。這一矛盾就是生活裡的矛盾,避之不及,奈何不得。


少安少平這兩個名字,如果不是作者別有用心,那就是輩分所致。「少」三聲的解釋就是不多,後面接個「安」「平」字,顯然有悖當時起名初衷,雖然讀四聲,但也有隱晦。像貓蛋狗剩這樣的名字在當初很盛行,就是圖好養活,寄寓環境再惡劣也能好好長大成人,健康平安。那時窮人的觀念就是讓兒女在成長過程中使大人省心。以前夭折的孩子不計其數,所以有珍惜生命的意義。而作者偏用「少」平安做名,也可能是對他們悲慘生活的同情吧!

看完平凡的世界,回首看看自己的平凡世界,你又能承擔起哪個角色的戲份呢?是否也能那樣堅強不屈?是否也會義無反顧?對於這本書我深深熱愛,讀得不精,有望再讀時指正自己。只是那趣味像黃土高原的悍風,久久在我生命裡有聲迴蕩。不由得提筆分享一回。也藉此向那個年代的愛情祭獻最好的玫瑰,也向那個時代的明智領導致敬。

相關焦點

  • 平凡的人看《平凡的世界》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更像是一部普通人的奮鬥史。今年春節,這個特殊的長假,我靜下心來認真的觀看了,路遙名著《平凡的世界》改編的電視劇。我看後內心非常震撼,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平凡的世界》不愧為當代文學的鼎力之作,曾被評為第三屆矛盾文學獎。路遙這部勵志作品,是他用了畢生經歷創作出來的鴻篇巨作。書中深動刻畫那個歷史時期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了我。故事內容以七八十年代,陝北黃土地上的農村為背景,世代生長在哪裡的農民為線索,寫出了當代人的生存環境,歷史背景,內心掙扎,窮則思變的奮鬥過程。
  • 路遙《平凡的世界》:我們到底該追求什麼?
    1986年,路遙的百萬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出版,書裡的孫少平孫少安兩兄弟激勵了無數年輕人,成為青年人心中的不朽經典。直到今天30餘年過去,仍有不少人被他們感動,它是茅盾文學獎的明珠,也是「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說」。
  • 《平凡的世界》:一如作者路遙貧窮、絢爛、荒涼的一生
    1982年開始寫《平凡的世界》第一部,1986年春天《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創作完成。中篇小說《人生》的發表讓他嘗到了成名的滋味,他對《平凡的世界》信心滿滿,不料隨後卻連續遭遇知名雜誌社拒稿、評論家批評的打擊,他都不想繼續寫第二部了。此時生活困苦、精神沮喪的路遙,肯定想不到這部作品後來能獲得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高的獎項「茅盾文學獎」。
  • 《平凡的世界》:讀懂王滿銀,也就讀懂了路遙的半生
    當我們仔細比較路遙和王滿銀的人生,會發現兩者有許多相似之處,也許同孫少平的感情歸宿一樣,滿銀身上也寄託著路遙最後的家庭理想。嘆一聲:出走半生,何處是歸途?在創作《平凡的世界》的過程之中和之後,天樂都對他照顧良多;當他病重住院,天笑一直陪護到哥哥去世。註明:王天樂和王天笑都是路遙親生父母王玉寬和馬芝蘭的孩子,王天樂也是《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的原型。可以說,路遙對家庭的精神和情感需求極高。但是,和他結婚的是獨立的城市知識女性——林達,兩人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差別都很大。
  • 《平凡的世界》:路遙筆下的蘭香,讓我們羨慕
    《平凡的世界》中孫玉厚的小女兒孫蘭香是一個典型的靠自己努力改變自己命運的農村女孩,她雖然在書中的筆墨不多,但她可以說是《平凡的世界》裡結局最好的了,不僅考上了大學,還交上了一個「官二代」男朋友吳仲平,相比書中的其他人,她的結局是完滿,令人羨慕的。
  • 路遙《平凡的世界》,長大以後才懂,孫少安不娶田潤葉的真實原因
    路遙《平凡的世界》:現實面前,"兩情相悅"敵不過"門當戶對"引言看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時,你是否會為孫少安和田潤葉之間的感情故事而感到遺憾《平凡的世界》不是一部愛情小說,愛情只是穿插其中的一條線
  • 路遙因《平凡的世界》,被評論家批評:江郎才盡,遭茅盾獎打臉
    儘管我們都是些普通人,無法改變我們國家的局面,但我們應該有一雙明辨黑白的眼睛,有一顆嚴肅思考我們國家命運的頭腦。——《平凡的世界》有人說,90後、00後是不懂苦難的一代。他們不曾挨餓受凍,不用辛苦勞作,物質充足的時代讓他們輕鬆就能過上好日子。
  • 《平凡的世界》: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是路遙精神世界的一體兩面
    ——路遙《平凡的世界》重讀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好像在觀看路遙為我們描繪的黃土高原農村宏偉畫卷,其中主人公少安、少平的成長、奮鬥和愛情,是黃土高原上平凡人的一生,也折射出這個平凡世界裡和他們相似的芸芸眾生,你我他的一生。
  • 《平凡的世界》:對田曉霞之死的默認,也讀懂了路遙,讀懂了人生
    《平凡的世界》:接受了田曉霞之死,也就讀懂了路遙,讀懂了人生《平凡的世界》:對田曉霞之死的默認,也讀懂了路遙,讀懂了人生田曉霞是路遙《平凡的世界》一書中,塑造得最為美麗動人的一位少女。路遙為何將田曉霞寫死?讓後來無數喜愛《平凡的世界》的讀者百思不得其解。在進行《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創作的時候,路遙已經身患肝病,這部書寫得很吃力,可謂路遙嘔心瀝血之作。有一天,正在洛川縣採訪的王天樂突然接到兄長路遙的電話,讓他趕緊去榆林一趟。
  • 《平凡的世界》中,路遙為什麼把田曉霞寫死了
    想必很多人讀到這裡時,都已經熱淚盈眶,這位機靈聰穎、善良美麗的少女,像一顆璀璨的流星一樣,划過這個「平凡的世界」的上空,划過每一位讀者的心中。她滿身陽光地向我們走來,終也滿身陽光地離去。她打破了這個背負著貧窮和疲憊的黃土高原的沉重,為這個滿目瘡痍、放眼皆是漫天黃與黑的世界帶來了我們不曾在這裡見過的五彩斑斕。
  • 《平凡的世界》:艱難並不一定有價值
    一.路遙生於陝北榆林清澗縣,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1988年,《平凡的世界》,獲茅盾文學獎。1992年11月17日逝世,年僅42歲。 《平凡的世辦》百萬字長篇巨作,整整花費了路遙六年時間,三年準備、三年創作。為此路遙多次深入到農村、城鎮、煤礦中體驗生活。
  • 《平凡的世界》古風鈴:被作者路遙嫌棄的人
    路遙《平凡的世界》在路遙《平凡的世界》的扉頁上寫著:「習慣了被王者震撼,為英雄掩淚,卻忘了我們每個人都歸於平凡,歸於平凡的世界」。在路遙《平凡的世界》中他真實客觀,飽含深情地刻畫著每一個人,儘管孫少安精神境界高遠,但是最終也沒有成為英雄,而是歸於了平凡;儘管二流子王滿銀外出閒逛半生,依然給了他一個幸福溫暖的家,甚至開玩笑說:「這個逛鬼的生活我都羨慕哩」;犯過錯誤的周文龍依然給了他改過自新的機會,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田福堂也有他為了雙水村的利益拼命爭取的一面,其中沒有絕對的好人,所有好人都有欠缺好不足
  • 論路遙《平凡的世界》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寫的太真實了,如果不是親身經歷,寫不出那麼盪氣迴腸的作品,如果觀眾不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根本體會不到當時那種情境是如此的真實。路遙把書中每一個人物,都塑造 的有血有肉,令人過目不忘,他把我們這代人的生活,描寫的活靈活現,好像我們身臨其境,我們就是書中的一員,這是一本別人無法超越好書,它能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負重前行。
  • 路遙《平凡的世界》:孫少平,一個社會底層人的高級生活
    如果有人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世界經典著作,除了讓你想起保爾•柯察金,你還會想起誰?我的回答是,路遙《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的一部嘔心瀝血之作,它講述的是陝北高原地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批農村人在貧窮中艱難的活著,隨著改革春風的到來,人們開始為各自的生活努力拼搏,文中詮釋了每個人對生活不一樣的理解。
  • 田曉霞死啦,路遙摔筆痛哭,這個世界不能沒有田曉霞啊
    路遙給弟弟打電話,泣不成聲地喊道。一個小說中最最重要的一個角色,每個人都期待著曉霞和少平美好的婚姻,卻在第三部將近結束時,田曉霞因抗洪救人而死掉了。人們期待的美好結局,沒有出現,其中一個原因或許是,路遙要告訴我們:在平凡的世界裡,美好是不可能永恆的。這是小說中最最真實的存在。
  • 路遙這部暢銷34年的《平凡的世界》,為何讓馬雲、潘石屹愛不釋手
    《平凡的世界》耗費了11年的時光,幾乎傾注了路遙所有的心血路遙的成名作是《人生》,在1982年出版,這部小說走紅之後,路遙已經成了全國的「名人」。有人當時推斷這就是路遙的巔峰之作。《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從構思到首次出版花了11年的時間。
  • 《平凡的世界》:接受了田曉霞之死,也就讀懂了路遙,讀懂了人生
    同時捲走的,還有無數喜歡《平凡的世界》的讀者流下的真摯的眼淚。路遙為何將田曉霞寫死?讓後來無數喜愛《平凡的世界》的讀者百思不得其解。在進行《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創作的時候,路遙已經身患肝病,這部書寫得很吃力,可謂路遙嘔心瀝血之作。有一天,正在洛川縣採訪的王天樂突然接到兄長路遙的電話,讓他趕緊去榆林一趟。
  • 路遙《平凡的世界》|婚姻如鞋子,冷暖自知
    ——路遙《平凡的世界》路遙,原名王衛國,1949年出生於陝西省清澗縣。1957年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為子,其後一直在延川生活。這片土地和人民的信念,深深地紮根在他的身上。路遙《平凡的世界》以路遙生活的陝北高原農村為背景,描寫了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
  •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給予創業者的商業思考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百萬字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相信不少人都看過前幾年被拍成的電視連續劇。帶著疑問小編也重新讀了路遙的巨作。書中講述主人翁兄弟兩個,哥哥孫少安、弟弟孫少平,他們都是出生在一個黃土高原雙水村貧苦的農民家庭,就像那個時代絕大多數農村家庭一樣,孫少安的家庭光景「爛包」。
  • 路遙手握如椽巨筆,為什麼要把《平凡的世界》寫成悲劇?
    這兩天在老家,父親除了吃飯,其它時間都在追劇,看的是《平凡的世界》,那個片頭片尾曲我太熟悉了,因為前幾年經常看。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是一本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書,尤其在校大學生愛看。我小時候表哥徹夜看《平凡的世界》,上初中物理老師監考,都手不釋卷看路遙的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