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宜人的初夏適合讀書,倚在窗前沙發,微風習習、音樂舒緩,一氣呵成讀完著名作家倪輝祥老師獻給浦東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禮讚「用心點亮浦東」的「電力先行官」長篇小說《燦途》。
紅紅火火的封面元素,象徵浦東改革開放的吉祥、喜慶、熱烈;書名《燦途》兩個金色大字,包含作者對浦東改革開放取得輝煌成就發自內心的讚美,以及為能親歷這場波瀾壯寬的改革大潮由衷的自豪和榮幸。
誠如作者所言:「我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浦東人,從浦東吹響改革開放號角伊始,就置身到家鄉的這場轟轟烈烈的大變革中,有幸成為成千上萬電力行業的一名編外建設者,為建設浦東出一份力、發一份光」。
在講述創作過程中,作者深情回顧自己30多年前艱難創業、見證浦東改革發展的日新月異,有一種衝動和情懷,通過自己手中的筆,把身邊可歌可泣的電力行業優秀共產黨員和平凡電力人的感人事跡寫下來,把自己搏擊商海的一幕幕盪氣迴腸、甜酸苦辣的曲折經歷寫下來。
念念不忘、必的迴響;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燦途》是一位作家老闆歷盡艱難曲折的創業史、一曲頌唱光明天使高亢激昂的讚歌、一部催人奮發圖強的傾情之作,向浦東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獻禮一份大禮就此橫空出世。
小說以倒敘的形式史詩般地展開。從主人公姚明光棄文從商創建欣榮電力公司開篇,道出浦東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電力事業快速崛起的一個側影,反映個人在大時代奮鬥創業中自身價值的展示和肯定。
全書分上下兩部和一個尾聲,約20萬字。是一部縈繞文人氣質的創業心路歷程,帶有自傳性質的佳釀。全書滿滿正能量、濃濃親情味。
姚明光是土生土長的浦東人,父親是一名電力系統勞動模範。從小耳濡目染父親對中國電力事業發展拳拳之心,得到父親潛移黙化、殷殷教誨,心中承載著父輩美好夢想堅守。
當浦東改革開放的號角一經吹響,毫不猶豫放下人們眼中安逸的香饃饃,原師範學校副校長的鐵飯碗,離開了紛雜的人事纏繞之地,辭職創辦欣榮民營企業,彌補了當年國家電力企業編制不足、揚起了「光明天使「另一雙翅膀,編外民營企業一樣能幹出大事業,唱出不同凡響的創業讚歌。
從浦東國際機場、陸家嘴金融街、世博會亮燈工程、居民住宅一安倍換燈改建工程等一系列耳熟能詳的市政民生工程,都有姚明光帶領欣榮公司員工夜以繼日奮戰的身影,攻堅克難的辛勤付出。
創業者嘔心瀝血沒有關係,怕就怕商海充斥利益搏弈和權利交惡。總是有人想「攪渾水」,製造一出出啼笑皆非、自擺烏龍的鬧劇,扼制和搞亂企業生產工作的有序推進。可是,所有這些「跳梁小丑」的卑鄙行徑,怎能撼動姚明光磊落的胸懷、阻擋姚明光前進的步伐,最終落得如意算盤噼裡啪啦、散落一地。笑看風雲、篤定應變是姚明光作家老闆的氣度。
人的一生,是和這個時代欣欣向榮的發展聯繫在一起,可以說是歷史的機遇成就了他,也可以說是他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機會。
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一般人沒有這個胸襟和眼界,自身的智慧和底蘊不足使其成為時代的「佼佼者」。他們沒有涅槃重生的勇氣、壯士斷腕的決心和毅力,註定很難獲得成功。
書中主人公姚明光顯然不是,他具備這樣膽略,也是這個睿智。不但有文化底蘊和生活積澱,還有重要的人品忠厚誠信的好口碑,才一路相遇有識之士提攜和支持,事業風生水起。
小說之所有打動讀者,獲得共鳴。除情節高潮迭起、險象環生,又沒有空穴來風、虛張聲勢,一切娓娓道來。這與作者長年生長環境、生活體驗、文化素養密不可分。得益於作者長期獻身浦東、熟悉浦東、創業浦東,積累了大量豐富的生活素材,才以哲思的筆觸妙筆生花。全書故事情節精彩紛呈,人物形象鮮活詳實、栩栩如生、情感真摯濃鬱。
敬佩倪輝祥老師古稀之年還有如此創作激情。長年累月「鎖定」一個創作目標進行深耕,把40餘年情系浦東、圓夢浦東,化成數十年如一日潛心創作,一部接一部地書寫。自從1978年在《上海文藝》發表處女作至今,倪輝祥老師已出版小說集、散文集共計18本,發表各類文學作品500多萬字,是浦東本土作家中首位中國作協會員。
尤其是作為一名「土著」浦東人,他的作品裡有著濃鬱的「浦東味道」。從我近一、二年間讀倪輝祥老師幾部長篇,《金浦三部曲》《錢途》《隱私》《愛情分值》還是散文集《悠悠浦東情》《感悟是金》等,講述的都是發生的浦東的故事,有樸實之美和真情實感。
現實生活中的倪輝祥老師,敦樸善良、平易近人,他是浦東的兒子,也是我們浦東人驕傲。感謝倪輝祥老師獻給浦東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佳作,書中姚明光的形象讓我再一次更深刻地了解老師的為人,高山仰止,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