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野奇談系列。
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
「不好了,老橋塌了」,一個突兀的聲音,徹底打破山村的平靜。這個村有多久沒這麼熱鬧了?原本漆黑的深夜,仿佛不是下的雨,而是星星。朦朧中橘黃色的燈光,亮起了所有小屋,東一個西一個,美得有些悽涼。村民們的表情很奇怪,用一種複雜的眼神盯著後山的方向。任憑雨水在身上滑落,就好像這樣能衝洗掉心底的憂傷。唯獨她不一樣,單薄的身軀在夜雨下有些顫抖,口中喃喃自語道:「媽,你終於出來了。」
她叫蓮兒,一個30多歲的女人。其實她是有家人的,很奇怪明明是一個村,卻不相往來。不光是親人,就連其他村民她也不見得說過一句話。而蓮兒對於村民來說無疑是個不祥的女人,而她又何嘗不是呢?這個小山村對她來說,除了仇恨還是仇恨。可是和那老橋有什麼關係?究竟隱藏怎樣一個秘密,讓村民如此擔憂,讓蓮兒說出如此莫名其妙的話?
然而這一切謎題,將隨著老橋的坍塌浮出水面,村裡50年前的那樁醜事,再也瞞不住了。其實老橋早就荒廢多年,哪怕再急的事,也沒人願意走老橋。只因這老橋總是出現一個女人,凡是看見過她的人,都會在老橋上出事,漸漸被傳得邪乎了起來。可奇怪的是人人都說見到過那個女人,可蓮兒每天都會在那待到深夜,為何這麼多年一次也沒見到。
終於有人動了,蓮兒認出了那個人,不就是自己的三叔公嗎?村民不自覺跟在三叔公身後,蓮兒也是如此。似乎大家都想驗證下心中的想法吧,想看一看,50年前的那件事是不是真的,那個可憐而又可悲的女人是否還在。蓮兒無數次幻想過今天的場景,可當真的發生,反而內心卻平靜了。
湍急的河水拍打在斷橋上啪啪作響,橋果然塌了,就剩那根孤零零的橋柱,搖搖曳曳地立在水中央,隨時都能被河水吞沒。而柱子邊緣露出一角,是紅色的,好像是件女子長衫。「媽」蓮兒喊了一聲後再也忍不住淚水,死死盯著那橋柱哭喊了起來。「作孽啊,我就說不能,你們非不聽。」此時三叔公輕輕拍了下蓮兒的肩膀說道。
原來50年前的那樁醜事是真的,當年蓮兒母親是被她父親撿回來的,長得很漂亮,總是喜歡穿一件紅色長衫。但精神不大正常時好時壞,但就算好的時候也不記得自己是誰,來自哪裡。據村裡人推斷,蓮兒的娘肯定是個大戶人家的女兒。要不然怎麼會識字還會畫畫呢?要知道在當時附近幾個村子找不出一個會識字的女人,更別提還是個瘋女人了。
就這樣父親娶了她,可能是懷孕生子的緣故,母親的病情貌似加重了。整天亂跑,那段時間可算是害苦了家人,一找就是半夜。就這樣盡心盡力地看護,結果還是出事了。說來也很邪門,當時村裡正在後山那蓋橋,一直順順利利,可到了最後一根柱子,怎麼也打不好。當時蓮兒母親不知怎麼了也跑了過來,就蹲在一旁看熱鬧。
河底也就2米多深的水,無論是丟石頭也好,灌水泥也罷,這柱子就像無底洞一樣,始終填不滿。這個時候大家又是燒香又是祭拜,甚至抓了兩隻雞來都不管用。蓮兒母親看得好奇,於是上前瞅了瞅。這一瞅不要緊,整個人隨著水泥和石頭直接滑了進去,而奇怪的一幕出現了,一下子柱子就被填滿,當時她穿的就是那件紅色長衫。說實話當時救人還來得及,但是蓋橋的人都心照不宣地沒動。因為他們知道,橋柱如果打不下去,用「活樁」最有效,況且這個女人整天瘋瘋傻傻,橋又這麼邪乎,沒人願意為她冒險。
而蓮兒的父親在收到村集體出的一份撫恤金後,也不再追究。除了三叔公,蓮兒唯一認可的親人幫她說過話以外,便沒一個人再提此事。原本大家以為此事告一段落,可沒想到的是這才剛剛開始。第一個出事的便是父親,他也是第一個看見橋上紅衣女人的人。緊接著在這幾十年當中陸陸續續有十多個人出事,這才讓大家談老橋色變,因此老橋也荒廢到現在。
「無知啊,你們以為活樁是那麼好打的?喪盡天良的事,遭報應了吧,就因為你們的無知害了蓮兒的娘,也害了你們自己。」三叔公看著木訥的眾人,冷言冷語地說道。也不知是不是巧合,當三叔公最後一個字音落下,突然橋主「咚」的一聲倒了,仿佛蓮兒的母親也同意了三叔公的話。
好了這個故事講完了,無論是蓮兒還是她母親亦或者村民,其實都是無知的受害者,原本蓮兒至少有個完整的家庭,因愚昧的村民,導致整個小山村的人受到慘痛的代價。我相信他們一定後悔了,可有些事不是後悔就能管用的。切莫讓愚昧無知,害了自己,你們說對嗎?
溫馨提示:山野奇談民間事,用盡半生寫紅塵。好聽的故事,好看的文,感謝您一直以來的陪伴,接下來的故事更加精彩。故事雖好,但切莫與現實相照應,當真不得。
本故事屬民間文學作品,杜絕封建迷信。配圖來自網絡,需要請聯繫刪除。了解民間文化,從欣賞故事開始。有您喜歡,才有半杯水作品存在的價值,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遺落民間的精神瑰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