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中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女性角色,其中佔據最多篇幅的非蘇文紈與孫柔嘉莫屬。眼高於頂的女神蘇文紈愛而不得,工於心計的女人孫柔嘉得而不愛,代表著希望男人依附自己以及希望自己依附男人的兩類女性,最終都將陷入婚姻的圍城,迎來悲劇的命運。
方鴻漸是《圍城》中毫無疑問的男主角,作為描寫「婚姻」與「愛情」的小說,自然少不了「另一半」的女性角色。驚鴻即逝的鮑小姐以及夢中情人般的唐曉芙形象較為單薄,更像是方鴻漸圍城之外的過客,只有蘇文紈以及孫柔嘉這兩位工於心計的權謀家,最能夠代表《圍城》中的女性形象,亦是最能夠展現錢鍾書想要表達年輕人囿於婚姻的主體。
蘇文紈與孫柔嘉代表著兩類截然不同的女性,這一點從外貌、家世、學識方面的描寫方面便是可見一斑,她們對待婚姻的態度亦是頗具代表性。
蘇文紈容顏可謂傾國傾城,加之光鮮身世以及高人一等的學識,更使其成為任何男性都會為之心動的完美女神。其在上學期間根本沒有在意方鴻漸,然而隨著時光流逝,她的愛情底線亦是隨之下降,遇到「方鴻漸」後,她覺得「對其家世略有所知,人不討厭,似乎錢也充足」,於是便決定將方鴻漸拉入婚姻的圍城。蘇文紈代表著「完美女神」這一類人,她們在面臨婚姻恐慌時過於急躁,只是找個願意聽自己話的男性過一輩子罷了,這種性格亦是導致了蘇文紈婚姻的悲劇。
不同於蘇文紈的完美,孫柔嘉則是普通的多,「圓臉,雀斑,分得太開的眼睛,驚異的表情,素淨的打扮」,加上比較一般的家世與普普通通的學識,可以說孫柔嘉便是普通女性的寫照。孫柔嘉的婚姻價值觀,便是找一個比自己優秀一些,但是不至於丟失話語權的男性作為依靠,因此初次見到方鴻漸之後,便將這位學識家世似乎還不錯,單純又好騙的男人視為自己一生的伴侶。
女神蘇文紈認為自己在愛情中應該處於強勢地位,孫柔嘉雖然同樣不甘居於弱勢地位,卻善於運用自己的柔弱、天真、溫順,以弱勢的表現獲得強勢的地位。這亦是導致方鴻漸迴避蘇文紈,最終與孫柔嘉走進婚姻圍城的原因。
蘇文紈的姣好條件,使得她認為方鴻漸娶她理所當然,在感情以及婚姻的追求方面,蘇文紈可謂過於焦躁,她過於直接的行為,讓方鴻漸以為蘇文紈在「逼婚」,最終倉皇而逃。蘇文紈這一類女性,在愛情中將自己的觀念強加於人,可惜遇到了方鴻漸這個毫無「責任感」的男人,導致了二人情愫的斷絕,亦是為蘇文紈的婚姻悲劇埋下伏筆。
孫柔嘉在婚姻中處於弱勢地位,因此更加工於心計,抓住方鴻漸的心,一步一步將其拉入婚姻圍城。她假裝聽方鴻漸講故事入神,在異鄉尋找方鴻漸訴苦,接連製作輿論環境,當方鴻漸懷疑自己是否上孫柔嘉之後,孫柔嘉又通過匿名信與牽手蓋棺定論,一環扣一環可謂請君入甕。
(一)蘇文紈的愛而不得
蘇文紈與方鴻漸的愛情更像是一出鬧劇,蘇文紈認可方鴻漸之後,方鴻漸卻發現了蘇文紈並非自己能夠駕馭的女性,最終選擇了退卻。另一方面,方鴻漸拖泥帶水的性格呈現出一股猶豫不決的態度,這讓蘇文紈同樣深陷其中。正是這種若即若離的關係,反而激發了蘇文紈的控制欲與徵服欲,最終導致其深深陷入與方鴻漸的愛情之中無法逃離。
當然即使蘇文紈遇到的不是猶豫不決的方鴻漸,她或許能夠找到夫君,事實上她最終亦是接受了原本憎惡的小胖子曹元朗的求愛。但是她的性格,註定不會滿足於相夫教子的生活。這種高高在上的女神,只會在殷勤讚美中成長,而且充滿了嫉妒心理。方鴻漸不喜歡她而喜歡唐曉芙,她便將方鴻漸的感情史添油加醋地告訴唐曉芙,最終導致方唐二人的拆散。蘇文紈愛而不得,選擇了報復,畸形的愛情觀最終決定了她的慘劇。為了進一步證明蘇文紈愛情的錯誤,錢鍾書「添油加醋」一般在故事結尾增加了方鴻漸完婚後與蘇文紈重逢的橋段,此時的蘇文紈開始了走私生意,從曾經的文藝女神變成了事故糜爛的女人,結局看似情理之外,卻是意料之中。
(二)孫柔嘉的得而不愛
孫柔嘉與方鴻漸走入婚姻殿堂,這是蘇文紈沒有的待遇,但是錢鍾書亦是在孫柔嘉身上,寫下了婚姻的慘澹。孫柔嘉作為一個不受重視平平無奇的弱女子,一場婚姻讓她得到了期待的名分與家庭,然而草率的結合,註定了婚姻的悲劇。
如果說蘇文紈寄希望於方鴻漸成為她的「裙下之臣」,那麼孫柔嘉便是希望方鴻漸成為她的依靠。可是方鴻漸最終是一個志大才疏的無能之輩,他的工作也好,生活也罷,都只是勉強應付罷了。甚至辭職回到上海之後,兩個人完全斷絕了收入來源,被人看不起亦是情理之中。即使孫柔嘉在外打拼賺錢,方鴻漸亦是未能找到合適工作,導致自尊心很強的方鴻漸與看不起自己的孫父孫母吵鬧不休,孫柔嘉亦是無法忍受方鴻漸,最終結局孫柔嘉離家出走,孫柔嘉得到了婚姻,可是她真的愛上婚後生活了嗎?我想應該是沒有的。孫柔嘉在認定不學無術的方鴻漸那一刻起,便註定了悲劇的結局。
偉大的作品往往能夠突破時代的禁錮,女神蘇文紈偏執與失落的愛情,女人孫柔嘉算計與徒勞的婚姻,這些在婚姻圍城內外掙扎反覆的女性形象,具有極其明顯的代表性。即使是在政治經濟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二十一世紀,任何一對夫妻以及戀人,都能夠在其中感受到自己的影子,蘇文紈與孫柔嘉代表的兩類女性,很好概括了當代女性的性格以及婚姻觀,通過對於「蘇孫」二人進行研究,能夠為當代女性尋求正確的婚姻之路,重視自身價值而非男性價值提供重要借鑑。
參考文獻:
[1]許琦,鄒鵑薇,費洵勇.自我主體的更生之路:《圍城》和《名士風流》中女性知識分子形象比較[J].文教資料,2018(11):5-7+18.
[2]梁夢荻.21世紀以來《圍城》中女性形象的研究述評[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7,37(6):40-44.
[3]魏雍.從性別視域解讀《圍城》女性形象[J].現代交際,2017(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