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萬出門去找愛情》:老年人同樣享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2020-08-29 拄著夢想前行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對精神生活追求的逐步提高,老年人的婚姻生活不再是禁忌的話題,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重視餘生的生活質量。

《曹德萬出門去找愛情》就是一部反應老年人心裡狀態的短篇小說,小說以記者去採訪一個見義勇為救出落水兒童的84歲老人曹德萬的故事為線索,揭示出勇敢追求幸福生活的老年人形象,同時也感慨這種追求的艱難。

小說的作者裘山山 ,曾出版過多篇中長篇小說以及紀實散文集,獲得過魯迅文學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四川省文學獎,小說月報百花獎,小說選刊年度大獎,以及夏衍電影文學劇本獎等若干獎勵。



一、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包括老年人

曹德萬今年已經84歲了,他餘生唯一的願望就是找到愛情。沒錯,不是找媳婦,是找愛情。

曹德萬的有過兩個媳婦,但是他認為自己並不曾擁有過愛情。

第一個媳婦是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回家的,在曹德萬參軍以後,媳婦誤以為他犧牲便改了嫁。

第二個媳婦是已經犧牲的一個戰友的遺孀,曹德萬見不得孤兒寡母的悽涼,一時心軟娶回來個河東獅,自此被她吼了四五十年。

老伴兒故去以後,曹德萬發現自己和孩子們都相處不來,於是決定住到養老院去,同時也萌生了再找一個伴兒的想法。彼時,曹德萬已經80歲了。

曹德萬不是要找媳婦,他覺得自己應該尋找一次愛情,要不然這輩子白活了。他心裡其實有個目標,他說:我做夢夢到過那個女人的。她的樣子我記得很清楚,短頭髮,大眼睛,個子不高,穿了件紅色燈草絨,說話細聲細氣的,一身乾乾淨淨的。她說跟我在一起很開心,願意跟我……

然後曹德萬在現實中遇到了這個人,就是養老院做飯的陳姐,當兩個人準備領證的時候被家人阻止了,甚至連陳姐都被辭退了。

曹德萬不甘心,於是每日早出晚歸去尋找自己的夢中情人,哪怕只是每天和她在一起說說話,做一點點事。用曹德萬的話說就是:你想要過上幸福生活,你就得不停地找找找找找找找找找找找下去。



二、老年人的婚姻並不容易,即便能找到情投意合的人,依然要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

老年人想要再婚並不容易,首先就是很難找到情投意合的人。養老院的趙院長說了一句實話,老年人的婚姻是很容易出麻煩的。

養老院裡有個老頭兒,自己找個女人結了婚,沒想到那女人根本就不想和他過日子,就是衝著老頭兒的錢來的。

即使遇到情投意合的人,兩個人真想在一起好好過日子,來自雙方家庭的阻礙同樣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在很多人眼裡,老年人就應該安分守己地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度過餘生就得了,至於愛情那是年輕人才享有的權利。

當曹德萬第一次宣布他要再找個伴兒時,他的小女兒瞪大了眼睛和他吼:「你多大了?你都八十了!跑養老院去找對象,羞死先人了!你不怕丟人我們還怕呢!」

做兒女的在得知老父親有再婚的意願時,第一反應並不是祝福而是覺得丟人。事實上,這些孩子們阻止老年人再婚不止是思想上的固執,同樣還有來自經濟上的貪婪。

老人的房子還有退休金都是一筆很可觀的收入,如果老人單身,這些資產將來都是兒女的,但是再婚以後,他們便會失去這些資產。

於是當曹德萬遇到愛情,也就是養老院做飯的陳姐時,兒女們就跳出來阻止了。阻止的理由也是大義凜然,挑不出錯誤——想結婚就先做個體檢,要不然誰知道將來誰照顧誰呢!

在民政局門口堵住曹德萬領結婚證的行為,不僅僅來自他的女兒的阻撓,院長的推波助瀾不容忽視。

可以預見趙院長已經和曹德萬的女兒達成了協議,從曹德萬的戶口本被趙院長鎖在自己的辦公室裡就可見一斑。

趙院長可能是怕承擔這種額外的風險和責任,但是最主要的是她同樣不認可老年人找老伴兒的這種行為。

可以說,趙院長和養老院的其他人是阻礙老年人婚姻的另一個代表——來自老年人自身的價值觀。

菜地裡有兩個正在摘辣椒的婆婆,停下動作向魏昊宇行注目禮,眼神很專注,一點笑容也沒有。過道上有兩個老頭在曬太陽,一個嘴角淌著口水,頭止不住地點,或許應該叫顫動;另一個用拐杖敲著地,嘴裡嘟嘟囔囔的,像是唱歌,又像是自說自話。魏昊宇忽然覺得進入到另一個世界了。院子裡雖然也有陽光照耀,卻是冷冷的。

眼神專注但是冷冷的;嘴角淌著口水,頭不止地點;自說自話,似乎在所有人都眼裡老年人的生活就是該這樣的,安靜、冷漠、自言自語。

就是這些老年人自己都這麼認為,穿迷彩服的看門人甚至激動地說曹德萬就是一個精神病。皮夾克老幹部認為曹德萬讓人頭痛:八十多歲的人了,一天到晚還想入非非的,不切實際。


三、永不放棄追求幸福的權利,一直找找找下去

曹德萬和他們都不一樣,他一直在爭取著為自己的幸福。

養老院地處偏僻,沒有公交車、沒有地鐵,甚至連打車都打不到,然而這些並不能阻止曹德萬出去尋找真愛。

他每天不到六點起床,走很遠的路去趕第一趟公交車,目的就是為了讓他的夢中情人陳姐,每天開門看見的第一個顧客就是他。他陪她在那吃早飯,洗碗洗菜,還要再吃個午飯,八十多歲的老人家執著起來像是情竇初開的少年。

曹德萬總想搞出點事情來,有事沒事給報社打熱點電話,別人都以為他是想出名,卻不知道他有更深層的目的——讓記者幫忙看看他的情書。

曹德萬自己沒什麼文化,也沒寫過情書;兒女不支持;身邊的人不理解,他唯一可以尋求的出口就是找個記者幫忙。

於是,救下落水兒童的事情理所成章地成為他和記者見面的理由。

曹德萬直到八十多歲才明白,人這一輩子不僅僅擔負著責任,還要為自己活一次。雖然明白得有些晚了,但是還來得及,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著、爭取著。

曹德萬是新時代老年人的代表,他們熱愛著這個繽紛的世界,不懈地追求著幸福。

裘山山的這部小說《曹德萬出門去找愛情》,篇幅短小,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但是非常直面地指出了當下老年人的生活現狀。

觀念的改變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不僅是老年人自己的,還有為人子女的甚至社會各界的。希望有一天每個老年人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而不用像曹德萬一樣窮盡辦法去爭取。

相關焦點

  • 《都挺好》喪偶老年人的愛情與陪伴
    憶說人生暮年,最大的幸福是老有所伴蘇大強聽不進去,選擇追求自己的愛情。他賣掉了房子,帶著30萬錢去找小蔡,結果卻戲劇性地被小蔡趕了出來。有的人說都那麼老了,還有什麼愛不愛,春花秋月是年輕人的消遣。當然更多的臺前觀眾裡為人子女的,擔心老人被以愛情的名義設下的圈套騙房騙錢。其實不管是什麼年齡段的人,在面對愛情時都會不小心蒙了眼看錯人。子女一味地阻止甚至與老人爭吵、反而適得其反,只會將老人的心徹底往外推。
  • 愛情這件事上,該是理性還是感性,這部經典作品裡早就有了答案
    我想無論何時,感情這件事都是人類所不能繞開的,到了今天,愛情仍舊是各個小說作者青睞的素材。在看完簡奧斯汀的另一部小說《傲慢與偏見》後,我也做過分析,我同很多人的觀點一樣,相信一部好的作品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但是它同樣是一件有力的思想武器。我想簡奧斯汀便是如此的作家,她的作品不是簡單的情愛,而作品背後深邃的思想才更是耐人尋味之處。
  • 平凡的世界裡,孫氏兄弟的愛情幸福不幸福?有沒有完美的愛情?
    愛情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主旋律,平凡的世界裡,兩位主人公的愛情也頗為曲折婉轉,通過他們的愛情路線及對待愛情的方式,來詮釋愛情是不是幸福,幸福是不是等於愛情,人生有沒有完美的愛情,遺憾的愛情在平凡的生活中能不能孕育出幸福之花。
  • 知否:若論講述古代女子追求愛情,我肯定要比《喻世明言》強多了
    其中有一則故事名為《張舜美燈宵得麗女》,講的同樣是宋朝,身為官宦人家的女兒劉素香,是怎樣去追求她認為的「幸福」。因為同樣是描寫古代女子的婚姻和愛情,所以我將兩個故事進行對比,發現現代作家關心則亂寫的《知否》,就要比《張舜美燈宵得麗女》的水平高的多,今人可謂是完勝古人。《知否》作為一部廣受關注的高評分電視劇,劇情自然不用我詳細說明。
  • 權力的遊戲:年輕人與老年人的戰爭
    1、「老年人發動戰爭,年輕人去送死。」有一句話叫,老年人發動戰爭,年輕人去送死。道理是這麼一個道理,但是喜歡戰爭的年輕人也有的是。,年輕人去送死。」他們要麼偏安一隅、要麼信靠神靈、要麼執著愛情。幻覺而已。只有階梯才是真實的。爬上去就是一切。」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是一種病
    正如哥倫比亞文學評論家安東尼奧·卡瓦耶羅評價的那樣:「這部多姿多彩、時間跨度為五十年的悲歡離合的巨著,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所有愛情的方式、表現、手段、痛苦、愉快、折磨和幸福。它堪稱是一部充滿啼哭、嘆息、渴望、挫折、不幸、歡樂和極度興奮的愛情大全。」
  • 鄭州有個80多歲老人,自願去鄉敬老院,陋室練書法,過得自在
    他六十多歲時沒了老伴,孩子們成家後他一人去廣州,一去好多年,七十多歲回來時,很瘦,但穿著雪白的襯衣,一身乾乾淨淨,他說在廣州在華僑學校當書法老師,還會園林花木管理,並帶回一個老伴,老伴跟了幾年又走了。三叔八十歲時住在豫南農村老家,有四兒二女,兒孫滿堂,嫌在家輪流轉圈吃飯麻煩,自己主動要求去敬老院。
  • 平凡的世界:孫衛紅追求幸福的方法很高明,非常值得女孩子學習
    《平凡的世界》中的孫衛紅女孩子不顧父母反對,追求自己的婚姻,會幸福嗎?最重要的是在追求幸福的同時,兼顧了孝道,成為個人追求幸福的榜樣。古人云:「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讀書也一樣,每一次讀都會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否定,升華,最終全面的了解一件事情,看到事物的本質,才能提高我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對於孫衛紅追求幸福的方法我們也需要辯證全面的看待,才能發現它值得女孩子學習的可貴之處。
  • 同樣是出軌,為什麼安娜·卡列尼娜令人讚嘆?
    但茶米油鹽和愛情的消逝,最終導致絕望的安娜臥軌自殺。今天,我們試著對比幾部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來和大家探討,同樣是出軌的女性,為什麼安娜·卡列尼娜總獲得人們更多的讚嘆和同情。安娜和卡列寧的婚姻並非出於愛情的結合,17歲的貴族少女安娜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就突然開始被人稱作「卡列寧夫人」。這種婚姻隨時散發著危險的氣味。不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才是耍流氓。沃倫斯基沉迷功名利祿,安娜熱情生動。甚至在安娜對他們的夫妻關係產生了動搖的時候,沃倫斯基也沒有察覺到任何異樣,依舊例行公事般準備行房。
  • 太平公主與薛紹的愛情,終究敵不過那權利的尖刀
    太平公主的一生,並不太平,也許武則天的心中是想她擁有幸福與快樂的,可偏偏她出身於皇家,皇家公主看似擁有普通人沒有的榮華富貴,站在權利的中心。可是身在皇家,又如何不與政治掛上勾連。 在電視劇《知否》中,小公爺的母親平寧郡主,看起來無比高傲,滿城之人無不羨慕她擁有的地位,可是大家只看到她擁有的富貴榮華,卻沒有看到朝堂之上的暗流湧動,只要身在權利的中心,就勢必被權利夾裹向前。
  • 追求愛情理想和財富目標,沒錯,但若沒選對人,則可能萬劫不復
    自己通過個人奮鬥追求財富與夢想有錯嗎?黛茜真的愛過自己嗎?自己為了理想與心愛的人犧牲真的值得嗎?年少的蓋茨比雖出身貧寒,但有著與所有年輕人同樣的人生理想:憑著個人努力與奮鬥贏得財富與心上人,步入上流社會
  • 故事:老年人去養老院之前,為什麼不要把錢和房子給兒女
    兒子緊緊拉著媽媽的手說:你放心吧,我一定讓你的老年生活幸福開心。老伴兒的後事料理完之後,兒子直接到單位交了辭職信。回家對媽媽說:我想用這些錢當本錢做個買賣,在外面打工,又累又受氣,還掙不多少錢。媽媽心疼兒子點頭答應了,又把自己的工資卡也交到了他的手上說:以後我也不太出門了,買東西全靠你,這些錢和我的工資卡都放你手裡,這個家就靠你支撐了。三年過去了,兒子一事無成。又一個三年過去了,仍然沒看到他有什麼事業。
  • 事業型女人追求怎樣的幸福
    人們總有這樣的第一印象:女強人呢,一般都是不幸福的。要麼一輩子沒有結婚,要麼就是結了婚也會離婚。畢竟,人的時間、人的精力有限。事業紅紅火火,感情必然冷冷淡淡。男人和你談戀愛、和你結婚,又不是找個大爺回來受氣。所以,留著你來有什麼用。
  • 由《小婦人》想到:追求愛情、財富、自由的女性,她們都怎樣了?
    ,只追求愛情。嫁給愛情,如果選對,就是一生幸福;如果選錯,就是滿盤皆輸。二、我這一生,就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個性獨立、熱愛自由、追求自我實現是越來越多的現代女性的選擇。愛情雖然美妙,但是不能當飯吃啊!在這個嚴酷的的社會環境下,能生存是第一位的。」這是把財富放在擇偶條件第一位的女性們的心聲。所以現在追求財富的女性是越來越多了。可是當手裡有了錢後,內心就一定會舒適嗎?生活會更加幸福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 《愛情真善美》之夏友善:瘋狂追求畸形的愛情,害人亦害己。
    小三為了所謂的「愛情」也可以這樣理直氣壯嗎?在《愛情真善美》裡,幸福地產的千金夏友善,不僅人長得漂亮又優秀,這樣的人本該三觀正,並且有著幸福美滿的婚姻。在海裡用死來威脅鍾皓天,鍾皓天心生不忍,不得不去現場。就這樣訂婚取消了。
  • 《下一站是幸福》熱播,30歲以上的女人不配擁有幸福嗎?
    1在進入今天的主題之前,想先和大家聊聊最近的熱播劇《下一站是幸福》。 女主賀繁星(宋茜飾)是一位32歲的資深少女,從未談過戀愛,卻依舊相信愛情,不願被所謂的 且不論這樣的劇情是否貼合現實,但至少傳達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30歲不應該是束縛女性的枷鎖,她們依舊有追求幸福的權利,那63歲呢?
  • 《包法得夫人》追求完美愛情是一場悲劇
    醫生的古板和無情趣,讓她感到沮喪和失望,整天落落寡歡,有一次侯爵家邀請他們夫妻去城堡作客,跳舞,她壓在心底的夢想被喚醒,更加深了對現實枯燥的不滿,回家不久就患上了抑鬱症。包法利深愛自己的妻子,為了夫人的健康,把診所搬到一個小城市。愛瑪在這裡追求浪漫愛情,先是愛上實習律師,接著愛上花花公子,從精神出軌到肉體一步步出軌,最後卻被情人無情拋棄。面對身敗名裂,債臺高築,她絕望地服毒自殺。
  • 《黑色睡蓮》:對藝術與美的追求,對愛與自由的探討
    通篇滲透著對於藝術與美的欣賞與追求,以及對於愛與自由的詩意探討。整部小說是遊走在真實與幻象之間的,一個八十幾歲的老年人,在病危的丈夫雅克床前,聽著他一點點講述關於她一生的秘密。從故事開始到結束,她的丈夫用13天的時間揭開了所有謎題,三個男人與一條狗的四場死亡,以及無緣無故消失不見的愛人。
  • 《父母愛情》「謹小慎微」的葛老師:她柔弱,卻憑這三點收穫幸福
    直到中年,這個海島上漂亮的老姑娘,才遇到了喪偶的王政委,後半生才跟安傑一樣安享著幸福的晚年。可這個有著資本家身份,柔弱、謹慎,膽小的葛老師後半生憑什麼過得幸福呢?第一次的心驚膽戰,到最後一次擁有的幸福享樂感,每一次安傑都無形中影響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