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講民間故事:人小鬼大的根子是怎麼把財主氣的臉紅脖子粗

2020-10-19 蝸牛講民間故事

蝸牛講民間故事: 人小鬼大的根子是怎麼把財主氣的臉紅脖子粗

有個地主,每僱一個新長工,總要來個下馬威,叫長工一踩門檻就吃點苦頭。他認為,這樣可以顯顯他家的威風,好使長工服服貼貼地給他像牛一樣地拉套。

有一個十來歲的孤子,名叫根子,給他當小長工。他因年歲太小,扛不了成年人的活兒,當然也拿不到成年人的工錢,大家都叫他「半拉子」。

施慣了下馬威的這個財主,是個賊眉鼠眼、走一步晃三晃的胖傢伙。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根子,暗暗地打起算盤來:「十幾歲個小孩兒,胎毛還沒掉呢,以後給我幹活的日子長著哪!得叫他知道知道我的厲害!」於是,便笑呵呵地對根子吩咐說:「你的活是『挑水、墊圈、和煤、餵牲口』!只要肯聽話,幹得好,不光不扣你的工錢,到年關還有賞!」

挑水、墊圈、和煤、餵牲口,這四樣活哪樣都不輕啊!一個小孩子哪能幹得了呢?別的老長工聽了,都恨得直咬牙,罵這個地主是毒蛇,一面又替根子暗暗捏著一把汗。

根子呢,聽了地主的吩咐,倒滿不在乎。

別看根子年歲小,他可機靈啦。他明明知道地主叫他幹的是四樣活兒:挑水、墊圈、和煤、餵牲口,他偏不那樣做!地主的話還沒落音,根子就擔了水桶挑水去了。

他擔了一挑又一挑,每一挑都倒在牲口圈裡。直到圈裡的水淹住了牲口的大腿,才放下水桶喘了口氣。接著便去和煤了。他和了一池子煤,又和了一池子,把一池子煤都填到牲口槽裡。直到煤把石槽填滿了,根子才停手,也不給槽裡添一把草,加一捧料。

地主來監工,見根子把牲口圈弄得不成樣子,便破口大罵:「小混帳!你好大膽!限你三天,賠了我牲口算罷,要不,哼!……」

「掌柜,你不是交代我,叫『挑水墊圈、和煤餵牲口』的嗎?我是照你的話辦的呀!」根子輕鬆地說了這句話,把地主氣得張口結舌。

這個地主是有名的一條毒蛇。下馬威沒有用上,哪裡能夠罷休!第二天天不亮,他便把根子叫起來,扔給他一把斧子,說:「今兒個一天,我要你打三百斤柴;打不夠數,就扣你一年工錢!」

小根子說:「我昨兒個挑水累的腰疼,不能打柴了。」

「小小孩家,淨耍刁,人不過十八哪有腰!還不快去!」地主惡狠狠地說。

根子想了一陣,說:「既去砍柴,就要去深山裡砍,一砍一天不回來,非砍夠三百斤不可。」地主聽了暗笑根子:「這孩子原來是個傻瓜!」

根子拿了兩個冷饃,把斧子往腰帶上一插就走了。出了莊,根子連山跟前也沒去,就找了幾個放羊娃玩耍起來,一直玩到太陽落山才回去。

地主見根子空著手回來,心想:大半是他砍的柴太多,擔挑不動吧?不妨叫幾個長工去挑回來。就問根子:「砍的柴呢?」

「斧子丟了,我整整找了一天斧子,連一根柴也沒有砍。」

地主見斧子在根子的褲腰上插著,氣得臉紅脖子粗:「狗東西,你腰上不是斧子是啥?」

小根子不慌不忙地說:「哎!真···真是,我哪兒都找遍了,就沒找腰上。掌柜,你不是說『小小孩家沒有腰』嗎?要不是你這樣說,哪會耽誤砍柴!」

地主氣得肚子一鼓一鼓的,活象一隻癩蛤蟆。

以上故事為蝸牛講民間故事原創首發,請關注蝸牛講民間故事獲取更多精彩故事,你有不一樣的見解也可以評論留言,我們一同探討學習,蝸牛爬的慢,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多多分享、關注、評論,讓蝸牛能走的更遠一點。

相關焦點

  • 蝸牛講民間故事:怕死的崔萬有是怎麼把自己嚇死的
    蝸牛講民間故事:怕死的崔萬有是怎麼把自己嚇死的從前,崔家寨有個大寨主姓崔名叫萬有。他有好地幾十頃,好馬百十匹,兒子又在外面當官。仗著他有錢有勢,時常欺壓窮人,特別對待長工更是刻薄得很。平時,長工提起崔萬有來,背地裡都罵他幾輩。臘月初十是崔萬有的生日。年年到這一天,崔萬有都是請兩臺大戲對著唱,酒席一擺十幾桌。俗話說:「六十六,不死掉塊肉。」
  • 蝸牛講民間故事:不孝女落魄回來找母親 母親會怎麼對他們呢
    蝸牛講民間故事:不孝女落魄回來找母親 母親會怎麼對他們呢很早以前,有一個村裡住著一個頭髮雪白的老婆婆和她的老伴,他倆有三個閨女。這三個閨女長得一個比一個漂亮,是方圓幾十裡地的三朵花。可三個閨女三個脾性,姑娘長大了,都想找一個稱心如意的女婿。大女兒說:愛穿綢,愛掛緞,愛吃好的怕動彈,有錢有勢我眼紅,一心嫁個坐轎官。
  • 蝸牛講民間故事:曹恩是怎麼讓老媽和媳婦的關係變好的
    蝸牛講民間故事:曹恩是怎麼讓老媽和媳婦的關係變好的從前,伏牛山下有一戶姓曹的人家,一家三口,老娘、兒子和媳婦。兒子名叫曹恩,會做個小生意,經常在外。本來這一家人日子過得很好,可是自曹恩成家以後,老娘和媳婦總是不斷地鬧氣。為啥?說起來話長:曹恩為人憨厚實在,對媳婦親,對老娘也十分孝順。
  • 蝸牛講民間故事:學子夢中高中 信心滿滿卻是這個結果
    你打著雨傘,那是『吉星高照』;你懷裡抱捆青菜,這是『青中』;那人拿著棍子趕你,這是讓你趕快『進』。這一切說明,你一進京就會『中』,我先向你道喜呀!」算卦先生一席話說得讀書人眉開眼笑,就掏出十兩銀子酬謝。
  • 蝸牛講民間故事:這個版本的盤古開天闢地 我都有點不相信
    為啥要開天劈地,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傳說很早很早的時候,在一座秀麗雄奇的山腳下,有姑表兄妹兩個。因為兩家住得很近,兩個孩子的年齡又差不多,所以,兄妹兩人從小就在一起玩耍,青梅竹馬,形影不離。年歲稍長後,又經常一起去山上砍柴,採果,去河裡捉魚撈蝦,幫助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兒。
  • 蝸牛講民間故事:海鱉說謊一次 毛猴記一輩 現實中這樣的人還少嗎
    蝸牛講民間故事:海鱉說謊一次 毛猴記它一輩子 現實中這樣的人還真不少海鱉可是毛猴一想又說:「鱉大哥,我滿心跟你去,可是我不會浮水,怎麼下海呢?」海鱉說:「那好辦,你騎到我的鱉蓋上,抱住我脖子,把眼睛閉住,一會就到海裡了。」
  • 蝸牛講民間故事:鐵公雞一毛不拔 最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蝸牛講民間故事: 鐵公雞一毛不拔 最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蘇家莊有個姓蘇的財主,是個能舍千句話,不舍一文錢的吝嗇鬼,背地裡人們都叫他「光堂嘴」。有一次,他老婆得了重病,需要請看病的先生。離他家五六裡地有個姓張的名醫,兄弟排行第四,人稱「四先生」。光堂嘴怕管飯,總是早飯後去請先生。他想,先生吃過早飯來,看了病離晌午還遠著哩,不會不走,晌午飯便省了。
  • 蝸牛講民間故事:十載幽思滿素懷 今日卻成鸞鳳友 方知紅葉是良媒
    蝸牛講民間故事:十載幽思滿素懷 今日卻成鸞鳳友 方知紅葉是良媒  唐朝時候,洛陽有個叫於佑的秀才,人很真誠,厚道。他當小孩兒時,有個女孩叫韓美娘,倆人青梅竹馬,在一起玩耍時,常常扮作小夫妻。後來,兩家大人知道了,也怪喜歡,就給他倆訂了娃娃媒。
  • 蝸牛講民間故事:生存之道「學武藝不在多,在於精」
    蝸牛講民間故事: 生存之道「學武藝不在多,在於精」提起少林拳,沒有人不佩服,那可是用硬功夫練出來的。從前,有一個小夥子,來到少林寺拜師學藝。才來沒幾天,師傅就派他先幹點雜活。他看見別人都在練功,自己沒事幹,就著急了。他找到師傅說:「師傅,叫我學點啥武藝呢?」師傅想了一下說:「你到茅房練習捏蒼蠅去吧!」小夥子一聽,叫他去捏蒼蠅,心裡很不高興。
  • 蝸牛講民間故事:從小不起眼的他十年後大家為他鼓掌叫好
    蝸牛講民間故事:從小不起眼的他十年後大家為他鼓掌叫好「去吧」是一門武藝。「去吧」在十八般武藝之外,可是比十八般武藝還厲害十倍。如果不相信,聽我說一段故事。從前,有個小夥兒名叫李忠。祖上留下十幾畝薄地,一家人沒明沒夜地苦幹,日子也過得怪滋潤。可是幾輩子都是大好人,常常受惡人的欺負。
  • 蝸牛講民間故事:大漢到少林寺比試武功 沒想到被小和尚給K.O.
    蝸牛講民間故事: 大漢到少林寺比試武功 沒想到被小和尚給K.O.人家都說少林拳功夫硬,武藝高超。可是,有一個會一手好拳術的山東大漢,偏偏不服氣。有一天,他從幾百裡以外來到少林寺,想和少林和尚比試比試。以上故事為蝸牛講民間故事原創首發,請關注蝸牛講民間故事獲取更多精彩故事,你有不一樣的見解也可以評論留言,我們一同探討學習,蝸牛爬的慢,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多多分享、關注、評論,讓蝸牛能走的更遠一點。
  • 蝸牛講民間故事:倆個財主被兄弟倆揍了 最後為什麼還謝謝倆兄弟
    蝸牛講民間故事:倆個財主被兄弟倆揍了 最後為什麼還謝謝倆兄弟一條小河南北流,東西兩岸各有一家財主,他們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狠心狼。無論誰在他們家裡當長工,一年到頭累死累活,再有本事也休想得到一個工錢。因此,人們就把河東的財主叫東閻王,河西的財主叫西閻王。
  • 凌霄子秋吵得臉紅脖子粗,誰注意李尖尖幹了啥?真不知道喜歡她啥
    凌霄賀子秋吵得臉紅脖子粗,誰注意李尖尖幹了啥?真不知道喜歡她啥!李尖尖、凌霄和賀子秋他們三個人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三兄妹,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從小睡一張床,吃一鍋飯不是親人也勝似親人了,之間的感情真的特別深厚,但是卻沒有想到長大之後這麼讓人羨慕的親情竟然改變了
  • 故事:蝸牛講民間故事:龍女凡心一動 為愛留下悽美神話
    蝸牛講民間故事  十裡河右岸,有一條近乎逆流的河叉,周圍呈平原狀  小王見光說不行,便從腰間解下仙帶,套在公主脖子上,騰空而起。柳禹生跟在後面苦喊而追。公主心如刀絞,萬般無奈,急中生智,把腰間彩帶扔下一端,柳禹生抓著彩帶,跟在後面,眨眼之間到了十裡河邊。  當柳禹生神清智醒時,舉目四望,面前竟是一個深潭,手裡攥的也是一根粗長的頭髮辮。公主屍體橫躺在腳下,柳禹生抱住公主大放悲聲,淚如雨下。
  • 故事:老二認識了小鬼,去了一次陰間
    這是滿族民間故事傳承人肇恆昌講的一個滿洲民間故事。滿洲民間故事有一類涉及到陰間,甚至有借體還魂。中原優秀小說《西遊記》和滿洲傳統文學《尼山薩滿》等都有這類內容,說明只要主題思想是好的,就不能都批為封建迷信。今天就講一個這類的滿洲民間故事。
  • 蝸牛講民間故事:河水裡翻起的浪花據說就是那女孩種的花
    蝸牛講民間故事:河水裡翻起的浪花據說就是那女孩種的花從前,有個女孩,母親早亡,跟著當長工的父親住在地主家。當然地主不會讓她白吃飯,就讓她擔水、掃地、餵豬,..……這女孩有個特殊的愛好,就是愛養花,經她養的花,顏色鮮、花朵大,清香撲鼻,引來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也引來了許多浪蕩公子和小姐。一天,地主的少爺也來觀花了,他硬逼女孩把所有的花都搬到他屋裡。
  • 故事:蝸牛講民間故事:窮小子豆地裡不光撿到元寶 還讓地主白送個媳婦
    蝸牛講民間故事  王小家後面的半山坡上,有一座廟,廟的一旁因為聽說在這座廟旁要再蓋一座新廟,所以,天天有許多人到這座廟裡燒香、磕頭、上布施。  每天王小看著那些來往不斷的人們來上布施的時候,心裡總是想:蓋廟,這是個大好事,我要是能有點錢也來上布施該多好哇!他心裡這樣想著,仍然不停地摟著豆葉。一次,他正在不歇氣兒地摟著,忽然,他那竹耙子上的耙子齒不偏不倚地卡到地裂縫裡,無論咋樣使勁拽,始終沒有拽出來。王小急了,。
  • 四歲女兒給我講寒號鳥的故事,剛聽了開頭我就臉紅了…
    幼兒園放學路上,我領著女兒邊走邊聊,今天過得怎麼樣啊,開心嗎,有啥事要和媽媽分享啊~女兒說,媽媽,我給你講個故事吧。我說好呀。女兒說,是寒號鳥的故事。瞬間我就怔住了,立馬停下腳步,對女兒說,走,現在就給你買鞋去!心裡那叫個愧疚啊!我差點,不,我自己不就是寒號鳥本鳥麼,真是讓人臉紅脖子粗!事情是這樣的。
  • 故事:蝸牛講民間故事:忠厚小夥寶珠換妻 婚後暗自竊喜
    蝸牛講民間故事  王小住在海口寶山下。有一天,王小上山砍柴,拾到有雞蛋大的一個鐵蛋子,光彩奪目,王小知道是個寶貝。正在賞玩,忽然身後有一位老翁,童顏鶴髮,笑吟吟地說:「王小呀!你為人忠厚,老夫十分喜愛。這個鐵蛋是個寶珠,名叫『煞幹海』,你把它放在鍋裡,到海邊去添上水架火燒,鐵蛋發熱,海水也熱,到那時就有你的好處了。」王小聽罷,正要上前問個明白,一轉眼老翁不見了。
  • 陸生作:寫個故事不容易,《最後一隻蝸牛》
    葉下珠上,伸長了脖子、眼睛,東張西望。當時,我就是這麼想的,故事也有了一個大概的樣子。它很瘦,背著重重的殼,把脖子伸得又長又細,把眼睛伸得更長更細,像一段乾枯的樹枝,望著一片草地。它擔心蝸牛會滅絕。它使用基因技術,讓小草繁殖蝸牛。每天清晨,它爬在小草上,伸長脖子,伸長眼睛,望啊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