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講民間故事:不孝女落魄回來找母親 母親會怎麼對他們呢
很早以前,有一個村裡住著一個頭髮雪白的老婆婆和她的老伴,他倆有三個閨女。這三個閨女長得一個比一個漂亮,是方圓幾十裡地的三朵花。可三個閨女三個脾性,姑娘長大了,都想找一個稱心如意的女婿。大女兒說:
愛穿綢,愛掛緞,
愛吃好的怕動彈,
有錢有勢我眼紅,
一心嫁個坐轎官。
她東挑西挑,嫁給了一個姓關的縣太爺。二女兒說:
愛黃金,愛白銀,
愛吃愛穿愛串門,
提起勞動發噁心,
一心嫁給有錢人。
她南挑北挑,嫁給了一個姓錢的大財主。三女兒卻說:
愛織布,愛紡棉,
愛繡芍藥和牡丹,
兩手勤勤吃飽飯,
一心嫁給莊稼漢。
她左挑右選,嫁給了一個姓田的莊稼漢。
不久,老頭病死了,只剩下孤孤單單的老婆兒。她想:「生兒養女防備老,如今我老了,無依無靠,也該丫頭們養活我了。」於是,她就去到了大女兒那裡。沒良心的大女兒大女婿,對老人非常刻薄,根本不把她當親人看待,成天呼過來,喚過去,像使丫環一樣對待老娘;白天讓她餵雞、餵狗,夜裡讓娘睡在又冷又髒的炕上,她們夫妻倆每天吃肉喝酒,叫老婆兒吃些粗菜淡飯;他們夫妻倆穿的綾羅綢緞,老娘穿的破衣爛衫;老婆兒的心每天像針扎的一樣。有一天老婆兒正在掃院子,忽然看見大女兒提著一籃子沙土倒在院裡,一邊倒,一邊唱:
河裡沙土打不起牆,
出門的閨女養不了娘。
老太婆一聽,便放聲哭了起來,她知道這明明是沒良心的女兒想趕她走。無奈,只好去找二女兒。
老太婆到了二閨女家,心想二閨女不會像她姐姐那樣沒良心,一定會很好地待她。誰知有錢有勢人的心都同樣狠,二閨女對待她娘和大閨女沒有兩樣。二閨女想趕走她親生的母親,就舀了一碗水潑到當院,並唱道:
水潑地上難收起,
娘家媽咋能靠閨女。
老太婆一聽,二話沒說,噙著眼淚走了。出了二閨女家的門,心裡越想越難過,就一直走到她老伴的墳上慟哭起來。恰巧她三女婿從城裡趕集回來,路過那裡,看見她老丈母娘在墳上大哭,就趕忙上前勸住,問明了情由,把老丈母娘請到了她家裡。老婆兒一見到三閨女,就把大女兒、二女兒的忤逆不孝一五一十地哭訴了一遍,母女倆抱頭痛哭了一場。
從此,老太婆就在三閨女家住下來。三閨女夫妻倆,都很勤勞,三女婿每天起五更打黃昏,下地耕作;三閨女每天織布紡線,描花刺繡,家裡打的糧食,囤靠囤;紡花織布賣的錢,串連串,日子過得很活色,對娘也問寒問暖,體貼關心。老婆兒呢?每天幫助他倆料理家務,抱抱外孫,心裡也說不出的舒坦。
常言說:「惡貫滿盈,自做自受」。沒過幾年,老婆兒的大女婿,因為為官不正,貪賊賣法,被撤職查辦了,二女婿因為吃喝嫖賭也把萬貫家業賣光了,他們兩家生活過不下去,都來投靠三妹家。三妹嫌他們以往為人不好,不答應收留他們,他們又來央求娘去說情。老婆兒說:「好吧,我給你們說說:。」隨後即給他們準備茶飯,飯做好了,擺在客屋的桌子上,兩閨女兩女婿看見滿桌子熱騰騰的飯菜,正想去吃的時候,老婆兒開腔說:
當官的沒人性,
有錢的沒良心,
俺老婆子咋會有這門子親。
大閨女、二閨女和他們的女婿一聽,臉刷地一下紅得像猴屁股一樣,四人兩對,不聲不響地低著頭溜走了。
以上故事為蝸牛講民間故事原創首發,請關注蝸牛講民間故事獲取更多精彩故事,你有不一樣的見解也可以評論留言,我們一同探討學習,蝸牛爬的慢,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多多分享、關注、評論,讓蝸牛能走的更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