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講民間故事:不孝女落魄回來找母親 母親會怎麼對他們呢

2020-10-19 蝸牛講民間故事

蝸牛講民間故事:不孝女落魄回來找母親 母親會怎麼對他們呢

很早以前,有一個村裡住著一個頭髮雪白的老婆婆和她的老伴,他倆有三個閨女。這三個閨女長得一個比一個漂亮,是方圓幾十裡地的三朵花。可三個閨女三個脾性,姑娘長大了,都想找一個稱心如意的女婿。大女兒說:

愛穿綢,愛掛緞,

愛吃好的怕動彈,

有錢有勢我眼紅,

一心嫁個坐轎官。

她東挑西挑,嫁給了一個姓關的縣太爺。二女兒說:

愛黃金,愛白銀,

愛吃愛穿愛串門,

提起勞動發噁心,

一心嫁給有錢人。

她南挑北挑,嫁給了一個姓錢的大財主。三女兒卻說:

愛織布,愛紡棉,

愛繡芍藥和牡丹,

兩手勤勤吃飽飯,

一心嫁給莊稼漢。

她左挑右選,嫁給了一個姓田的莊稼漢。

不久,老頭病死了,只剩下孤孤單單的老婆兒。她想:「生兒養女防備老,如今我老了,無依無靠,也該丫頭們養活我了。」於是,她就去到了大女兒那裡。沒良心的大女兒大女婿,對老人非常刻薄,根本不把她當親人看待,成天呼過來,喚過去,像使丫環一樣對待老娘;白天讓她餵雞、餵狗,夜裡讓娘睡在又冷又髒的炕上,她們夫妻倆每天吃肉喝酒,叫老婆兒吃些粗菜淡飯;他們夫妻倆穿的綾羅綢緞,老娘穿的破衣爛衫;老婆兒的心每天像針扎的一樣。有一天老婆兒正在掃院子,忽然看見大女兒提著一籃子沙土倒在院裡,一邊倒,一邊唱:

河裡沙土打不起牆,

出門的閨女養不了娘。

老太婆一聽,便放聲哭了起來,她知道這明明是沒良心的女兒想趕她走。無奈,只好去找二女兒。

老太婆到了二閨女家,心想二閨女不會像她姐姐那樣沒良心,一定會很好地待她。誰知有錢有勢人的心都同樣狠,二閨女對待她娘和大閨女沒有兩樣。二閨女想趕走她親生的母親,就舀了一碗水潑到當院,並唱道:

水潑地上難收起,

娘家媽咋能靠閨女。

老太婆一聽,二話沒說,噙著眼淚走了。出了二閨女家的門,心裡越想越難過,就一直走到她老伴的墳上慟哭起來。恰巧她三女婿從城裡趕集回來,路過那裡,看見她老丈母娘在墳上大哭,就趕忙上前勸住,問明了情由,把老丈母娘請到了她家裡。老婆兒一見到三閨女,就把大女兒、二女兒的忤逆不孝一五一十地哭訴了一遍,母女倆抱頭痛哭了一場。

從此,老太婆就在三閨女家住下來。三閨女夫妻倆,都很勤勞,三女婿每天起五更打黃昏,下地耕作;三閨女每天織布紡線,描花刺繡,家裡打的糧食,囤靠囤;紡花織布賣的錢,串連串,日子過得很活色,對娘也問寒問暖,體貼關心。老婆兒呢?每天幫助他倆料理家務,抱抱外孫,心裡也說不出的舒坦。

常言說:「惡貫滿盈,自做自受」。沒過幾年,老婆兒的大女婿,因為為官不正,貪賊賣法,被撤職查辦了,二女婿因為吃喝嫖賭也把萬貫家業賣光了,他們兩家生活過不下去,都來投靠三妹家。三妹嫌他們以往為人不好,不答應收留他們,他們又來央求娘去說情。老婆兒說:「好吧,我給你們說說:。」隨後即給他們準備茶飯,飯做好了,擺在客屋的桌子上,兩閨女兩女婿看見滿桌子熱騰騰的飯菜,正想去吃的時候,老婆兒開腔說:

當官的沒人性,

有錢的沒良心,

俺老婆子咋會有這門子親。

大閨女、二閨女和他們的女婿一聽,臉刷地一下紅得像猴屁股一樣,四人兩對,不聲不響地低著頭溜走了。

以上故事為蝸牛講民間故事原創首發,請關注蝸牛講民間故事獲取更多精彩故事,你有不一樣的見解也可以評論留言,我們一同探討學習,蝸牛爬的慢,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多多分享、關注、評論,讓蝸牛能走的更遠一點。

相關焦點

  • 蝸牛講民間故事:怕死的崔萬有是怎麼把自己嚇死的
    蝸牛講民間故事:怕死的崔萬有是怎麼把自己嚇死的從前,崔家寨有個大寨主姓崔名叫萬有。他有好地幾十頃,好馬百十匹,兒子又在外面當官。仗著他有錢有勢,時常欺壓窮人,特別對待長工更是刻薄得很。平時,長工提起崔萬有來,背地裡都罵他幾輩。臘月初十是崔萬有的生日。年年到這一天,崔萬有都是請兩臺大戲對著唱,酒席一擺十幾桌。俗話說:「六十六,不死掉塊肉。」
  • 蝸牛講民間故事:曹恩是怎麼讓老媽和媳婦的關係變好的
    蝸牛講民間故事:曹恩是怎麼讓老媽和媳婦的關係變好的從前,伏牛山下有一戶姓曹的人家,一家三口,老娘、兒子和媳婦。兒子名叫曹恩,會做個小生意,經常在外。本來這一家人日子過得很好,可是自曹恩成家以後,老娘和媳婦總是不斷地鬧氣。為啥?說起來話長:曹恩為人憨厚實在,對媳婦親,對老娘也十分孝順。
  • 蝸牛講民間故事:人小鬼大的根子是怎麼把財主氣的臉紅脖子粗
    蝸牛講民間故事: 人小鬼大的根子是怎麼把財主氣的臉紅脖子粗有個地主,每僱一個新長工,總要來個下馬威,叫長工一踩門檻就吃點苦頭。他認為,這樣可以顯顯他家的威風,好使長工服服貼貼地給他像牛一樣地拉套。有一個十來歲的孤子,名叫根子,給他當小長工。他因年歲太小,扛不了成年人的活兒,當然也拿不到成年人的工錢,大家都叫他「半拉子」。
  • 蝸牛講民間故事:學子夢中高中 信心滿滿卻是這個結果
    讀書人第二天,他就在街上找一個算卦先生圓圓夢蝸牛相信,其實還是讀書人沒有做好準備,要真是有實力的話會相信這些,認真發揮說不定就會高中,各位你認為呢?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探討。以上故事為蝸牛講民間故事原創首發,請關注蝸牛講民間故事獲取更多精彩故事,你有不一樣的見解也可以評論留言,我們一同探討學習。
  • 蝸牛講民間故事:這個版本的盤古開天闢地 我都有點不相信
    為啥要開天劈地,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傳說很早很早的時候,在一座秀麗雄奇的山腳下,有姑表兄妹兩個。因為兩家住得很近,兩個孩子的年齡又差不多,所以,兄妹兩人從小就在一起玩耍,青梅竹馬,形影不離。年歲稍長後,又經常一起去山上砍柴,採果,去河裡捉魚撈蝦,幫助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兒。
  • 蝸牛講民間故事:十載幽思滿素懷 今日卻成鸞鳳友 方知紅葉是良媒
    蝸牛講民間故事:十載幽思滿素懷 今日卻成鸞鳳友 方知紅葉是良媒  唐朝時候,洛陽有個叫於佑的秀才,人很真誠,厚道。他當小孩兒時,有個女孩叫韓美娘,倆人青梅竹馬,在一起玩耍時,常常扮作小夫妻。後來,兩家大人知道了,也怪喜歡,就給他倆訂了娃娃媒。
  • 蝸牛講民間故事:鐵公雞一毛不拔 最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蝸牛講民間故事: 鐵公雞一毛不拔 最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蘇家莊有個姓蘇的財主,是個能舍千句話,不舍一文錢的吝嗇鬼,背地裡人們都叫他「光堂嘴」。有一次,他老婆得了重病,需要請看病的先生。離他家五六裡地有個姓張的名醫,兄弟排行第四,人稱「四先生」。光堂嘴怕管飯,總是早飯後去請先生。他想,先生吃過早飯來,看了病離晌午還遠著哩,不會不走,晌午飯便省了。
  • 蝸牛講民間故事:生存之道「學武藝不在多,在於精」
    蝸牛講民間故事: 生存之道「學武藝不在多,在於精」提起少林拳,沒有人不佩服,那可是用硬功夫練出來的。從前,有一個小夥子,來到少林寺拜師學藝。才來沒幾天,師傅就派他先幹點雜活。他看見別人都在練功,自己沒事幹,就著急了。他找到師傅說:「師傅,叫我學點啥武藝呢?」師傅想了一下說:「你到茅房練習捏蒼蠅去吧!」小夥子一聽,叫他去捏蒼蠅,心裡很不高興。
  • 故事:蝸牛講民間故事:窮小子豆地裡不光撿到元寶 還讓地主白送個媳婦
    蝸牛講民間故事  王小家後面的半山坡上,有一座廟,廟的一旁  王小聽說這件事,搖了搖頭笑著說: 「人家是富豪大戶,咱家貧窮苦寒,門不當,戶不對,這怎麼能行呢'? ,就婉言謝絕,把媒人打發走了。  左二玄見王小不同意,又耍了一招。第二天,他竟親自把女兒送到了王小家裡,對王小笑著說: 「門婿啊,你長得聰明,辦事公道,你家雖然沒有俺家富,但我不嫌棄。俺尋上你這家兒是再滿意不過了。」
  • 蝸牛講民間故事:大漢到少林寺比試武功 沒想到被小和尚給K.O.
    蝸牛講民間故事: 大漢到少林寺比試武功 沒想到被小和尚給K.O.人家都說少林拳功夫硬,武藝高超。可是,有一個會一手好拳術的山東大漢,偏偏不服氣。有一天,他從幾百裡以外來到少林寺,想和少林和尚比試比試。山東大漢想了一下說:「你師傅不在家,我在這歇一會兒,你回去找個火,我吸袋煙等你師傅。」小和尚答應說:「中。」便回寺裡點火去了。過了一會兒,聽見裡面「騰!
  • 蝸牛講民間故事:從小不起眼的他十年後大家為他鼓掌叫好
    蝸牛講民間故事:從小不起眼的他十年後大家為他鼓掌叫好「去吧」是一門武藝。「去吧」在十八般武藝之外,可是比十八般武藝還厲害十倍。如果不相信,聽我說一段故事。從前,有個小夥兒名叫李忠。祖上留下十幾畝薄地,一家人沒明沒夜地苦幹,日子也過得怪滋潤。可是幾輩子都是大好人,常常受惡人的欺負。
  • 母親講的故事
    母親是格外寵愛我的,小時候母親給我講過許多故事,數十年後大部分都遺忘在時光的塵埃裡了,然而母親自前年過世後,午夜夢回,總有一些故事,仿佛風平浪靜後的湖面倒影,竟然漸漸格外清晰起來。 母親講的故事之一:賊人這個故事是一個寒冷的冬夜講給我聽的,那情景,大約是我剛剛躬著屁股在床沿上寫完作業,母親坐在床頭織著毛衣,風從瓦縫裡吹進來
  • 蝸牛講民間故事:倆個財主被兄弟倆揍了 最後為什麼還謝謝倆兄弟
    蝸牛講民間故事:倆個財主被兄弟倆揍了 最後為什麼還謝謝倆兄弟一條小河南北流,東西兩岸各有一家財主,他們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狠心狼。無論誰在他們家裡當長工,一年到頭累死累活,再有本事也休想得到一個工錢。因此,人們就把河東的財主叫東閻王,河西的財主叫西閻王。
  • 蝸牛講民間故事:河水裡翻起的浪花據說就是那女孩種的花
    蝸牛講民間故事:河水裡翻起的浪花據說就是那女孩種的花從前,有個女孩,母親早亡,跟著當長工的父親住在地主家。當然地主不會讓她白吃飯,就讓她擔水、掃地、餵豬,..……這女孩有個特殊的愛好,就是愛養花,經她養的花,顏色鮮、花朵大,清香撲鼻,引來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也引來了許多浪蕩公子和小姐。一天,地主的少爺也來觀花了,他硬逼女孩把所有的花都搬到他屋裡。
  • 蝸牛講民間故事:不孝子欲扔親生母親餵狼 一片樹葉讓他回心轉意
    她的兒子看到這個情況,很生氣,覺得母親是個累贅,竟狠心地要把他媽媽拋棄掉。心煩這天,不孝的兒子背著他媽媽往深山裡走去,想把他媽媽扔到山裡餵狼。一路上,只見老太太不斷地從樹上折下樹枝,把樹葉兒丟在路上,兒子不明白咋回事,就問他母親為什麼這樣做,只聽老太太含著眼淚說:「我這是讓你回家時好認路啊。」
  • 母親病逝,兩不孝兒為爭老房子大打出手,一本房產證讓他們傻了眼
    現年六十五歲的獨居老人張奶奶在家裡病逝了,居委會給她兩個在城裡混的有模有樣的兒子報了喪,聞訊趕來的兄弟倆給母親辦了個簡單的喪禮,喪禮過後,兄弟倆就去了居委會找幹部,因為他們母親所居住的這個老房子就要拆遷了,而這房子坐落在城中村,周圍都是高樓,拆遷後能得到一筆高額補償款。
  • 民間故事:智少年巧治不孝媳
    從前,大別山區陳家衝有位陳老漢,膝下無女,只有一個老實巴交的兒子,因為窮,娶了位遠近聞名惡媳婦丁氏。丁氏是鎮上丁屠夫獨女,跟其父一樣生的五大三粗,自小嬌生慣養,仗著家裡有幾個錢,目空一切,是出名的潑婦,鄉鄰都不敢惹她,直到三十多歲還無人敢要,沒辦法才嫁給陳老漢的兒子。為了生計兒子長年跟著老丈人肉鋪打下手,極少在家。
  • 故事:蝸牛講民間故事:龍女凡心一動 為愛留下悽美神話
    蝸牛講民間故事  十裡河右岸,有一條近乎逆流的河叉,周圍呈平原狀  突然,黑龍小王驀然而至,兇神惡煞般地站在他們面前。這個黑龍小王是青龍公主的胞兄,浪蕩成性,久養噁心。  「我是來收你的! 他指著公主叫道。  「哥哥,我已奔私塵,不再回宮了。」  小王見光說不行,便從腰間解下仙帶,套在公主脖子上,騰空而起。柳禹生跟在後面苦喊而追。
  • 小說:不孝兒子辱罵母親,母親離家出走,10年後一通電話兒子哭了
    兒子不孝,母親離家出走當了10年保姆,重病時兒子無地自容我的母親是一個沒有文化的人,所以我時常對她進行打罵,結果她離家出走了。這一走,就是10年,她去給別人當10年的保姆,知道她重病,我恨不得殺了自己,我簡直無地自容。我媽是一個農村婦女,我從來沒見過我爸爸,我媽也不讓問。
  • 大款落魄街頭,母親送個燒餅給他,次日大款前來報恩
    本故事純屬虛構,圖文無關,弘揚社會正能量。大款說道:「我給你講,你別看我落魄在這,昨天我還是個大款呢!依稀只記得在這裡吃了個燒餅,不僅救了我的命,還回味無窮呢。」母親聽得一愣一愣的,說道:「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