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沉澱的自在人生,我可敬的語文老師

2020-07-14 白浪情之友

回老家清閒兩日,正享樹下陰涼。恰逢鎮上大集。我看到一位高大的老人下車和父親說話。我也和他打招呼。

他是鄰村的,他高興地和我拉家常。原來這位身體硬朗的爺爺,已經九十一歲了,我們笑問他長壽的秘訣,他說凡事想得開,吃好睡好心情好,多笑多活動就行,哪有什麼秘訣,他身體好一半是天命一半是心情。

正聽他笑聲朗朗,講一些鄉間的逸聞趣事。忽然他剎住話頭,指向路邊:「你看那個,也八十九歲了!」順著他的指點,不知道啥時候路邊又停了一輛電動車,一位戴著寬沿遮陽帽的老人,正坐在車座上,看著我們這邊笑。

我仔細一看,那不是我小學五年級的語文老師吳老師嗎?他與這位爺爺一樣也是鄰村的。我驚喜地喊著吳老師,趕忙過去和他打招呼。

歲月沉澱的自在人生,我可敬的語文老師

看我們師生相見,那位爺爺很高興。就笑眯眯和我們再見,「你們說話吧,我要去趕集了。」

我走近吳老師,看他腰杆挺直,淺咖啡色絲質上衣,做工精細,從袖口領口上看出,他穿的特別乾淨整潔。他滿含笑意,臉上是歲月沉澱的安靜從容,真不像是八十九歲的老人。

三十多年的光陰仿佛一瞬間,如今的他還是那位爽朗風趣的吳老師。記得他講課總是不慌不忙,給人一種沉靜的力量。他聲音低沉,嗓子有些沙啞,常常把課文演繹的有聲有色。

我們特別喜歡他的語文課。看著眼前和藹可親的吳老師,忽然記起當年有一次,我站在講臺邊背課文,由於準備充分,背的很好,吳老師對此大加讚揚,「背的太好了,正確、流利、有感情,以後同學們就以她為標杆!」這份沉甸甸的表揚,讓我體驗到了努力的意義,無數次給我自信和力量。當然,也有一點小的煩惱,那就是同學們因此給我的外號——「標杆」。

歲月沉澱的自在人生,我可敬的語文老師

想起這件事,我就笑著問他:「吳老師,您還記得我是誰嗎?」吳老師也微微笑著說,「記得,當然記得了。」我看他騎在一輛小小的電動三輪車上,已是趕集歸來,車廂裡放著幾棵翠綠的水芹菜,一小把整齊的韭菜,幾穗青青的糯玉米。前面車筐裡還放著一塊用方便袋裝著的,新鮮的精豬肉。

我問吳老師:「家裡現在誰做飯?」他回答說:「我做。」「韭菜準備怎麼吃呢?」「卷菜卷吃。」「您還啥飯都會做了!」「那是,」吳老師自豪地說,「上集我買了兩棵芹菜,我發現用它炒肉絲特別鮮,今天趕集我又買了幾棵。」

「師母身體怎麼樣?」記得前幾年吳老師趕集都是帶著她,後來師母幹活不小心摔著了,養傷期間,她又心急試著幹活,因此又摔了一次,一時恢復的特別慢。

吳老師有些傷感又有些看開的,緩緩地回答:「三年前沒了。」「腿上的病也不至於要命啊!」我聽了特別惋惜。吳老師說「年紀大了,不活動就生很多雜病,後來去醫院給她看病,越查病越多,慢慢身體就不行了。」

真可惜啊,印象中師母是一個特別勤勞的人,她長相甜美,性格溫和,勤儉持家。吳老師年輕時俊秀挺拔,有工作吃國糧,性格風趣又有文化。而師母務農,不識字,個頭有點矮,從這一點上看,他們不算般配。

可是多少年來,他們是多麼相親相愛,和睦美滿的一對夫妻啊。每次趕集,吳老師都是用車子帶著她,給她買好吃的好玩的,陪她散心遛彎。回去的時候,總是在我家門口停一陣子,說一說家常。

記得師母有一次跟我絮絮的說了很多話,說起她最小的兒子,也是他最不放心的孩子,他是我的小學同學,聰明調皮,有點不安於現狀。

歲月沉澱的自在人生,我可敬的語文老師

那時候師母腿摔著了,不能下地,天天坐在床上做針線,給孫輩們做各種被子褥子,還有輕巧暖和的棉衣棉褲。

吳老師總是陪在她身邊,很少自己出門。她看著吳老師做飯,怎麼也不像,心裡著急,總想去插一手。

吳老師在旁邊微微笑著,靜靜地聽著她一點一滴的訴說,很少插言,也從不為自己辯解。我感慨地說,「師母養那麼多孩子,年輕時一定吃了不少苦!」吳老師說:「可不是,那時候衣服鞋襪都是自己做,不像現在能買現成的。她白天家裡地裡的一直忙活,做飯洗衣,餵豬餵羊,晚上再熬夜為一家人做鞋做衣,忙得常常到半夜還不能睡覺。

現在想來,那時候過得真是太累了。現在想想那時候一家人穿的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的。她在背後不知用了多少功夫呢!」

聽著吳老師對師母又佩服又心疼的回憶,聽著他滿含想念的話語,我更加惋惜師母的早走。是啊,少年夫妻老來伴,不管在人生的哪個階段,他們都是相依相扶的好伴侶。如今吳老師老來失伴,可見人生難得圓滿。還好有那麼多暖暖的回憶,陪伴著他一個人在世間的日子。

我們小學的時候,經濟水平還很低,我們的教室很簡陋。記得有一次,吳老師正在給我們上課。大家忽然聽到房頂有細小的開裂的聲音,我們抬頭看去,只見房梁上開始有塵土落下。看來房子有可能會塌。

同學們嚇得趕緊準備往外跑,吳老師定了定神,讓我們不要慌。那時候教室只有一個窄窄的後門,危險來臨,如果擁堵,後果不堪設想。吳老師定了定神,立刻指揮著我們快速地離開了教室,我清楚地記得,他是最後一個離開的。

歲月沉澱的自在人生,我可敬的語文老師

大家終於有驚無險,轉危為安,吳老師的鎮靜沉著讓我印象深刻。現在我提起這件事,他竟然沒有印象了。

可是吳老師提起一件事,他記得很清楚,有一次他看到學校的課桌壞的厲害,如果再不修一修很快散架,沒法用了。於是收了每個同學兩塊錢,總共六十多塊吧。讓一位老師拿這些錢,去集市上買木料。

那位老師趕了兩個集,也沒買成木料,他沒找著賣木料的,再說即使有,那點錢也根本不夠。沒辦法吳老師只好又把錢退給了同學們。可是課桌不能不修,不放棄的吳老師,想出了其他的辦法。

他讓每個同學從家裡拿一根木棍來,他找到了一個學生的親戚,他會做木工,請他來給大家免費修桌子。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學生拿來的都是的很粗的木料,堆起來有好大一堆,這下修桌子綽綽有餘了。

放學後,吳老師和那位木匠師傅,熱火朝天地幹起活來。他們忙到很晚,終於把所有的壞桌子都修結實了。吳老師特別高興,拿出自己準備的一瓶酒和一袋花生米,慰勞師傅。

那位木匠師傅也從家裡拿來四個鹹鵝蛋。湊了一頓豐盛的宵夜,那一晚他們吃吃喝喝,甭提多高興了。聽他開心地說起這些,真感慨於那個年代老師的可敬,以及人和人之間關係的純粹。

歲月沉澱的自在人生,我可敬的語文老師

吳老師說起他的人生經歷,也是坎坷不平的崎嶇路。他是菏澤師範畢業的,那是個知識分子稀缺的時代,也是不被公平對待的時代。上班後趕上了運動,被打成了右派,受的委屈和痛苦一定很多,可是他沒有說。

後來為了生存,他帶著全家老小闖關東去了,在東北生活了好幾年。其間的經歷的風雨和心酸一定不少,但他選擇把吃過的苦隱去了。記住的總是那些可笑有趣的事兒,比如笑一笑打趣一下同伴,也是一種緩解。

那時候他和一個叫呂貴松的同鄉在一個大隊勞動。呂貴松當時年輕,他媳婦有個同村人在北京當大官,於是他常常吹噓說他們是一家子。其實他們身份懸殊,他根本沒有見過這位大官,也沒有機會見。

一個在北京做官,一個在東北勞動,兩不相擾,勞動的人吹一吹牛也未嘗不可。誰知後來這位官員也被打成右派,被批鬥了。可笑的是,他們也在勞動休息的間隙,把呂貴松拉出來批鬥一番,誰讓他們是一家子呢?吳老師現在說起這件事來,還笑呂貴松沒有沾上人家的光,卻莫名其妙地被拐帶著批鬥了那麼久。

吳老師又說起他執教時的一件趣事。他在小學教書教的特別好。有一年,全鄉考的最好的前二十名學生,有十來人是他班上的。這時有一個老師找到他,故弄玄虛地嚇唬他說:「你出問題了,你的那些學生咋回事?領導讓你去說清楚。」

吳老師一想,他沒有做什麼違法的事,有啥說不清的?去就去,馬上走。於是就和那位老師來到領導辦公室。誰知是那位老師逗他的,真正的事情是:由於他教學成績突出,領導決定調他到中學任教了。虛驚一場,竟然是件好事情。說起這件事,他那種釋然的,自豪的笑仍然那麼富有感染力。

歲月沉澱的自在人生,我可敬的語文老師

正說著,迎面駛來一輛小電動車,騎車的是位穿著整潔的殘疾人,那是他的三兒子。他也準備去趕集,看到吳老師,就停下來查看吳老師買的東西,看完後他說,他再去集上買點其他的。說完,開著小車子走了,輕鬆而又自在。

於是我們就說起了他的這個兒子,我問他殘疾的原因,是不是腦炎後遺症。吳老師說不是,他的病是先天性的。有他的時候,他們一家人在東北,生活條件不好,這可能是他出生就有毛病的主要原因吧。

他出生背上就有個大疙瘩,後來帶他去醫院看。醫生說不能動手術,動了有可能命就沒了。所以就沒有治也不能治。只好這麼焉巴巴地養著,他不能走路,也不大長個,小時候沒少吃了苦。好在他性格很好,陽光開朗,很好和人相處,不擰巴。懂得在苦的人生裡,追逐幸福的亮色。所以他總是爭氣要強,把日子過得熱鬧充實,很少讓家人操心。

前幾年在集市上賣點小東西,也做得的有聲有色。那幾年還沒有電動三輪車,大家常常看到他用自製的,手搖三輪車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忙忙碌碌的來來回回。他總是穿一件特別白的上衣,髮型乾淨利索,常常停下來和人打招呼。那狀態絕不像腿不能動的殘疾人。

最近幾年吳老師看他身體有點吃不消,家裡又不缺他掙的那幾個錢,就不想讓他幹了。他也因此聽話收手。買了一輛新的電動車,出門更加方便快捷。天天出門轉轉,和聊得來的熟人說說話,生活過得安靜而又自在。

歲月沉澱的自在人生,我可敬的語文老師

是啊,在吳老師看似雲淡風輕的日子裡,有多少不如意,多少悲傷和遺憾。都讓他這麼笑嘻嘻的跨過去了,讓人心安的是當下,他們過得是一種多麼恬淡的,勤勞自在的生活。

2020.7.12

作者:馮福霞

責編:方迎欣《白浪情》

相關焦點

  • 我可敬且可愛的老師
    沒有過多的辭藻,他用幾句話就介紹完了自己:「我姓胡,胡XX,是在座各位同學們的語文老師,同時也是我們這個班級的班主任。」溫和而輕緩的聲音、簡單而平凡的詞句在他的氣場之下似乎顯得並不平凡,這位先生的名字和他的模樣就這樣深深印入作為他的學生的我們的心中,直到十幾年後的現在,依然難以忘懷。
  • 我的老師:傳道受業解惑
    沒有過多的辭藻,他用幾句話就介紹完了自己:「我姓胡,胡XX,是在座各位同學們的語文老師,同時也是我們這個班級的班主任。」溫和而輕緩的聲音、簡單而平凡的詞句在他的氣場之下似乎顯得並不平凡,這位先生的名字和他的模樣就這樣深深印入作為他的學生的我們的心中,直到十幾年後的現在,依然難以忘懷。
  • 老師,您好,我是小北
    那間黑板漸漸脫皮成白板、地磚漸漸磨蝕成坑洞、課桌漸漸磨損成蜂窩、椅子還需要學生自帶的小教室,裝著小北所有關於張老師的回憶:他聲情並茂地帶領大家朗讀課文,他妙趣橫生的作文課,他那並不標準卻正式嚴肅的英語發音,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他那食指彎曲其餘四指完全伸展或撐著講桌或指著黑板的標誌性手勢……天生瘦小的身材使得小北經常是老師的「座下賓」,從小北的視角看去,講臺上的老師們更平添幾分高大,小北習慣仰望老師
  • 媽媽 我想我的老師了
    剛走出家門口的不遠處,娃娃跟我說,媽媽我想我的老師了,也不知道,可能見到語文老師,語文老師會不會走這邊走呀?語文老師的家好像就在那邊住。然後又說,媽媽,我們先從那邊走,然後回來家的時間從這邊走。從那邊走,也許能遇到語文老師,回來家的時間從這邊走也許能遇到數學老師。
  • 十三歲時罵老師,三十八年後我向老師鞠躬道歉: 對不起!
    章老師右腳有毛病,走路稍微有點瘸,有些村民背後稱他章瘸巴,這也影響了一些對章老師有看法的學生。章老師是我們班的語文老師,也是班主任。他當時大約三十左右,中等個,留平頭,臉黑眼大,不苟言笑。他時常穿一件藍色中山裝上衣,口袋上掛著一隻鋼筆。章老師教學嚴謹認真,對學生要求也很嚴格,班上有三個調皮搗蛋的男生,與女同學調笑打鬧,先後被他弄到辦公室扇耳光踢腿。
  • 歲月靜好是片刻,看近處才是人生
    也許這樣才是完整的人生,這樣才是我們要追求的「道法自然歲月靜好是片刻,我們必須承認愛情是短暫的,我們後半生的愛情都融入到我們的生命中了,我們把愛情轉化成親情,我們把愛情經營得像昨日重現,愛情需要經營、呵護、理解、包容和寬恕。我們必須知道自己之所以這麼幸福,是另一半無私的奉獻,奉獻不是真正的無私,而是我們的人格值得這樣付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稱,稱心如意,能量守恆,平等互換,誰能比誰愛得多,僅僅是這份愛值得期待。
  • 被中學老師和語文課本騙了,原來杜甫你是這樣的高富帥
    &34;&34;&34;父親一瞧:&34;這時,樹上的孩童問道:&34;&34;沒錯,不要猜了,這孩童不是別人,正是我們從小到大語文課本裡的常駐嘉賓,大唐著名的憂鬱詩人,窮到沒飯吃,苦到住茅草屋的杜甫杜大叔
  • 人生一壺水
    我記得這樣一個故事:孔子帶弟子們瞻仰魯桓公宗廟,在案桌上發現一把形狀古怪的酒壺「啊,我知道它的用處了!」孔子轉頭對弟子們說道:「快去取清水來,灌進這把酒壺裡。」弟子舀來清水,徐徐注入酒壺,大家都屏息靜氣地觀看。只見注水不多時,壺開始傾斜。
  • 我和我的家鄉,還有我的老師
    ;大家一遍遍深挖著偷牛事件的來龍去脈的同時,心裡暗自佩服學校老師的勇氣和文筆。多年過去了,事情早已淡化了,偷牛的賊和教語文的老師也一直生活在同一個村子。村子是黃土高原的一個普通的村子,村民們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此的村民,一代代人從小長大,相知相識。我一直在腦海裡有這樣的疑問?
  • 他只是一聽說話聲音,就竟然認出了我
    果然是戴老師,在我用心靈而不是用眼睛認出他來之後,他更高興了,對已經奔到他面前的我,爽朗地說:「我一聽你剛才的說話聲,就認定是你了。」我激動地說:「戴老師,這都過了三十好幾年了,我也都老了,您還能認得出我來,您記憶力可真是太好了。」
  • 我的老師王劍利
    最讓我讚嘆的是,一天晚上護校,有五個賊人偷盜學校明代遺存的一對鐵獅子,架子車轅壓斷的聲音驚醒了夢中人,不由分說,王老師披上衣服、衝出房門,大喊一聲,「哪裡來的毛賊!」賊人們聽到喊聲,奪路而逃,消失在茫茫的黑夜之中。後來,王老師說,「其實,我是個膽小的人,再知道是五個賊,我想一下就好好呆在房子裡了。好在我是個簡單的人,沒有那麼多想法,才會這般奮不顧身!」
  • 小小說:老師開玩笑
    老師也不是二十四小時地嚴肅。備課、改作業、閱卷累了,也要開開玩笑。如果悟空問答有人提問,最搞笑的是哪一次?我就會告訴他,印象很深的是首屆校園藝術節開幕前那一次。那幾天師生都比較文藝。初三教師辦公室裡,化學許老師首先推出第一個節目,他裝成校長致開幕詞。「這個這個這個,我代表~」他故意停頓了一會,然後繼續。
  • 我在江湖等你(上篇)——獻給我們永遠的家20高13班
    剛開始,不習慣時還會想「這個老師講課怎麼這麼快,講的真……」,慢慢地,當日常變成習慣,聽不到這種速度的還不自在。聰明的資質、內在的幹勁、勤奮的態度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是何老師所擁有的,這也是您教會我們的人生哲學。既處於學生之上,又在學生之中。三尺講臺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梁,這是對您最真實的寫照。初心應不改,明日展翅鯤鵬。我常為作為您的學生而自豪。
  • 冬哥故事:冬哥上學了,語文考了8分,卻是全班第二名
    冬哥村裡的小學在村南頭,一共有4間房子和3位老師,一年級跟五年級在一個屋,二年級跟三年級在一個屋,四年級自己一個屋,還有一間是老師辦公室教冬哥語文的是3位老師中的校長,只有小學三年級文化,據說是接替他父親的班當老師的。
  • 因為一件小事,這個老師讓我記了一輩子
    故事發生在我上初中二年級的時候。 某一天下午。結果在轉天上語文課的時候,任課老師進門後就臉色陰沉,接下來她講的一番話令我記憶猶新。 「我聽說昨天咱們班的XX同學被高中部的人欺負了,咱們班當時很多人都在場。我想問問你們,特別是當時在場的男生,你們為什麼不出手?就那樣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同學被帶走?你們心裡難道過得去嗎?你們真應該感到羞恥!」 聽到老師說的話,我們很多人都露出了詫異的表情。
  • 那些年的那些老師
    掛了電話,思緒便飛回了那個青蔥歲月。他只當過一年的老師,是的,只帶過一屆學生,教我們語文。也戴著一副眼鏡,很顯文質彬彬,講起課來風趣幽默,不死板。性格特別好,很少會發脾氣,溫文儒雅這個成語說的就是我們劉老師。唯一一個缺點是愛抽菸,上課之前先在教室門口的走廊抽上兩根,課間休息又是兩根,上課之外的時間很少見他手機斷過煙。劉老師對我們如對自己的孩子。
  • 《浮生自在》的境界—我媽有
    我姥姥年輕時是個火爆脾氣的,聽到這個還得了,氣得罵了一小時,我姥爺一聲不吭的坐在門檻上抽菸袋,那時候的菸袋都是自己卷的,一點著,煙霧繚繞的,嗆了我媽一臉的眼淚。我媽還是像我姥爺多一點,話不多、勤快,另外,手巧。然後我媽就拿著我姥爺借來的兩塊錢,去學裁縫去了,一年。這份灑脫一點也沒遺傳給我,不然我當初失戀的時候也不會那麼丟人現眼了。
  • 陳老師幫我考上了大學,我把她娶回了家
    有人問我,上學的時候你最喜歡誰?我毫不猶豫的說,我喜歡我們的班主任陳老師。陳老師年輕漂亮,剛從某個重點大學畢業,穿著非常時尚,唯一的缺點就是鼻梁上有一副眼鏡。那天下午,我帶著班花出去買了一碗麵皮,被她堵在教室門口,她啪一腳腿就架到了我脖子上,我連忙把她扶住,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她被我突如其來的舉動給感動了,說進去吧!今天饒了你個小兔崽子,我進去衝同學們做了個鬼臉。雖然說自己很調皮,學習一點兒也不馬虎,數理化各科都是第一,可惜班主任是語文老師,我就沒超過70分。
  • 獻給最親愛的老師|你一顰一笑的溫暖,照亮我生命的春天
    ,在路上遇到我幼兒園老師。父母看到老師,像是奉承般迎了上去,我對老師還是有點尊敬至害怕的,一來這位老師是我們班唯一一位老師,負責教授識字、數學、美術和唱歌,現在想想,她哪一樣做的都非常好,現在已經很難找到這麼全能的老師了。也是因為如此,一個班有四十多個孩子,要很嚴厲才能壓得住陣腳。我怕極了她的嚴厲,所以每天都會乖乖的第一時間把作業寫得工工整整,也沒有給她任何批評我的機會,但還是不自覺的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