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解讀英雄們的三個"人生啟示",助你突破困境,逆襲人生

2020-08-29 事後諸葛貓

&34;

提到科幻,大家可能更多地會想到美國的《星球大戰》系列,想到艾薩克·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甚至古早的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似乎很難會聯想到我國有什麼享譽全球的科幻作品。


直到《三體》在2015年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才讓我國科幻小說衝出了自己的圈子,在全世界範圍掀起了《三體》熱潮。雨果獎號稱是&34;,作者劉慈欣成為拿下雨果獎的首個亞洲人。

《三體》的宏大,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地球人類在遠超過自己的三體外星人的侵略下,在宇宙的黑暗森林中,如何竭力對抗、留下文明火種的故事。


而在這部悲壯的人類史詩之中,湧現了不少竭盡全力對抗三體人、延續人類文明、保全人類文明火種的英雄。這些英雄最初都只是普通人,只是三體人眼中微不足道的&34;,但三體人偏偏被這些&34;絆倒了。


面對那些讓人絕望的境地,他們明知道不會贏,明知道所做的事情可能沒有用,他們仍然沒有放棄,仍然能夠絕地反擊,突破困境,所以才能稱之為人類的英雄。


我們或者不會是英雄,但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英雄之旅。每一個遇到困境、遇到低谷的人,都能夠從英雄們給出的人生啟示中,汲取到成長的力量,從而突破困境,逆襲人生,完成自己的英雄之旅。


01 羅輯:歷經&34;,均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在乎得與失,寵辱不驚,成功讓三體文明不敢侵犯地球


作為一個與三體人對抗的四個&34;之一,羅輯歷經了 &34;。

第一次是被聯合國選為&34;,作為對抗三體文明的領導人之一。&34;擁有著難以想像的資源和地位,可以說已經站在了人類金字塔的頂端。但是200年後,&34;被認為是個笑話,羅輯被剝奪了全部資源和權力。


第二次是再次被任命為&34;,被當成是救世主。當三體派出的探測器&34;摧毀了人類幾乎所有的戰艦時,人類在絕望之際,發現羅輯曾經發送的&34;在對抗三體方面是有效的。人們追捧他、崇拜他,但在他為了欺騙三體人而顯得碌碌無為之際,也無情地拋棄他、唾棄他。


第三次是成為&34;,掌管兩大文明的命脈。羅輯成功運用宇宙黑暗森林法則,利用發送星系坐標的方式來威脅三體文明。地球和三體進入暫時的和平時代。羅輯成為了&34;,獨自在地下室掌握著發送坐標的威脅裝置。


他以真正的救世主姿態,獲得全人類的崇拜。但人類在和平中遺忘了三體的威脅,反而對羅輯前所未有的權力感到恐懼。人類想審判羅輯的&34;,羅輯成為了地球文明的罪人。


面壁者一共有四個,為什麼只有羅輯成功威脅到三體文明,讓他們不敢侵犯地球呢?


這不僅僅是因為,羅輯得到了葉文潔的指點,領悟出黑暗森林法則,更是因為,羅輯擁有著驚人的良好心態。


羅輯曾經三次成為救世主,三次被人類拋棄,在這過程中,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面對的困難有多麼令人絕望,羅輯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他一直保持著灑脫的心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以物喜,不以己憂。


每當被委以重任、被人類追捧、崇拜之時,羅輯都沒有被&34;的頭銜衝昏頭腦。因為他能清晰地認識到,繁華背後是無處不在的危機,順境可能轉眼就變成逆境。


地球三體組織(ETO)派出了破壁人,戳穿面壁者的真實戰略。有兩個面壁者因此陷入絕望,先後自殺。還有一個面壁者被破壁後,也不再反抗。

他們都是曾經站在頂端的人,都太希望自己的戰略可以成功,太渴望可以遏制三體人。因此,他們將得失看得太重,也就接受不了失敗,容易在失敗後再也翻不了身。


古人說:&34;如果在逆境之中,能夠以平常心去對待,不驚慌失措,反而從容鎮靜,才能夠在適當的時機做出正確的判斷,才能夠在逆境中找到渺小的希望。


羅輯在水滴封鎖了太陽,也就是被三體戳破了他的真實計劃之時,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一蹶不振,喪失鬥志。因此他能夠在絕境中找到翻盤的機會,並冷靜地進行偽裝欺騙全世界以及智子,最終反敗為勝,逆襲成功。

在被人類逼迫交出威脅裝置,並要逮捕他進行審判時,羅輯也只是灑脫地交接威脅裝置,並從容地離開戰鬥了54年的戰場。正因為心態良好,從不記恨人類,後來在大移民時代羅輯還成為了人類抵抗三體組織的精神領袖,幫助人類繼續抵抗三體文明。


就像蘇軾因&34;被貶,卻灑脫地寫下千古詩篇《定風波》:


&34;


畫家劉海粟老先生曾說:


&34;


羅輯只是做著自己認為對的事情,無論他人的態度有何變化。最終,他以一己之力,延長了人類文明的生存時間足足半個世紀,甚至讓視地球人為蟲子的三體人都非常敬畏他。


寵辱不驚真英雄,去留無意自灑脫。正是有一顆淡泊名利的平常心,有寵辱不驚的灑脫,羅輯才能夠最終在人類的絕望中逆襲成功。羅輯的人生告訴我們,無論是逆境還是順境,都要保持平和灑脫的心態,才能夠真正戰勝逆境。


02 章北海:面對一無所有的困境,要有相信自己的堅定信念,以及排除萬難的意志力,成功保存了人類文明火種


章北海原來是中國海軍的一員,後來被調入新組建的太空軍。面對地球與三體那令人絕望的技術差距,面對智子的基礎物理封鎖,抵抗到底與自暴自棄兩種思潮席捲全世界,太空軍中也蔓延著令人不安的失敗主義思想。


一開始,章北海也曾經崩潰過,迷茫過,對人類的前路感到猶豫不安。於是他去請教同樣為軍人的父親。為了避開智子的監聽,兩人之間隱晦地談過話:

&34;

&34;

&34;

在這之後,章北海一夜悟道,他長久以來的思考終於有了出口:人類必然失敗,逃亡才是出路。


但是擺在他面前的,是一無所有的局面。


  • 首先是沒有資源。他只是個普通的軍人,並不能像面壁者那樣調動龐大的社會資源來達到目的。例如集中社會力量按他的要求去研發太空船,這是做不到的。


  • 其次是沒有同伴。他的敵人不僅是三體人,還有敵視逃亡主義的全人類。他不能讓任何人知道他是逃亡主義者。

  • 最後是沒有時間。他需要太空船,必須到達有太空船的未來才能夠實施逃亡計劃。


即使面對著這樣的困境,章北海仍然主動扛起了保存人類文明的使命。樹立了目標後,他開始絕對地相信自己選擇的道路,不再動搖。他沒有去思考自己能否做到,而是去思考怎樣做到。


於是,在智子的監視下,在人類敵視逃亡主義的前提下,他開始孤獨地、默默地在漫長的兩個世紀裡做好一切準備。


●檢舉有失敗主義苗頭的戰友,對所有人偽裝必勝的信念。


●刺殺妨礙太空飛船研發的科學家。


●提出&34;的冬眠計劃,確保自己能夠到達擁有太空飛船的未來。


在200年後,由於他完美的偽裝,他成功被委任為&34;的執行艦長。在水滴到來之際,他敏銳地知道這是唯一的機會了。


他帶著&34;叛逃,不久水滴將其他幾乎全部人類的戰艦擊毀,&34;與其他追捕它的四個戰艦成為了人類僅存的幾艘戰艦。


章北海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目標:逃亡外太空,保存人類文明火種。他們帶著點點星星之火,踏上了星際&34;之路。

我們再來看看,那麼多逃亡主義者,面壁者希恩斯也是個堅定的逃亡主義者,為什麼只有章北海成功了?


因為希恩斯寄希望於別人,他使用思想鋼印讓很多人都變成了逃亡主義者,希望其中能有成功的例子。他卻沒想到,強行烙印的思想,並不會使人擁有強大的意志去達成目標。


再來看看章北海的好朋友吳嶽,同樣是軍人,同樣是認為人類必敗,但他只是黯然離開軍隊,承認這個必輸的局面,而不是像章北海那樣去思考如何達到自己的目標。相信自己,堅定目標,同時也要擁有執行的意志力及行動力,否則也只是在絕望中沉淪而已。


縱觀章北海的一生,他一無所有,只能深深地潛伏,硬抗所有的痛苦和困難。


我們或者不會遇到章北海這種極端的困境,同樣的,在人生的低谷之時,我們可能也不會像章北海那樣一無所有。我們可能會有志同道合的同伴,可能會有齊心協力的家人,也可能會有各種渠道資源。


即使真的一無所有,我們還有自己。只要像章北海那樣堅定地相信自己,圍繞人生的目標去盡力思考,保持強大的意志力和行動力排除萬難,一點一滴地達成目標,我相信,我們都能夠突破困境,逆襲人生。


03 雲天明:在地獄中忍辱負重,領悟愛的真諦,成功為人類帶來逃脫宇宙打擊的希望


自己的大腦被送到敵對的勢力那裡去,是怎樣的體驗?


恐怕只有《三體》中的雲天明才能回答你了。

與面壁計劃同時進行的,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情報行動。這是個被稱為&34;的行動,把一個人類送進敵人的心臟,即是把一個探測器送到三體艦隊,進行主動接觸。考慮到三體人的透明思維和謀略上的缺陷,這是一個十分誘人的想法。


但基於技術上的限制,最後大家發現,最多只能送一個人的大腦過去。程心作為階梯計劃的核心人員,得知暗戀自己的雲天明身患絕症,就什麼都沒想,把他推薦上去了。


雲天明本來就生活得很孤僻自閉,除了暗戀程心,他沒有別的牽掛。於是,他同意了這個計劃。


雲天明的大腦被送走了。可悲的是,他的大腦在路上就偏離航線,徹底失蹤了。

當雲天明再次出現時,已經是三體和地球幾乎同歸於盡的時候了。由於宇宙廣播的啟動,三體星系和太陽系的位置暴露了,兩個星系都成為了宇宙超級文明打擊的目標。


消失了兩個多世紀的雲天明卻再次出現,在三體星系的監視下,和程心見面,給程心送了三個童話。這三個童話中隱含了大量的關鍵情報,能夠幫助人類在黑暗森林打擊中保存下來。


為了這次情報的傳遞,雲天明在敵人的心臟裡忍辱負重,度過了漫長的歲月。他的大腦被三體人截獲並復活,他可能遭受過各種難以言喻的酷刑,並且沒有任何解脫的可能,那絕對是永無止境的地獄。


在三體星系中,只有他一個人類。他靠著自己種地維持生活,依靠智慧深入敵人內部。


他觀察到三體人沒有童年的事實,於是編寫了大量童話,並將需要傳遞的情報隱藏在三個童話裡面。他出版了這些童話,只為了讓三體世界對程心得到這三個童話的事情失去戒心。


&34;


&34;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被人類送去敵營200多年,雲天明有太多理由去選擇恨,去報復人類,但他沒有。


雖然雲天明曾經認為&34;,但是他仍然對程心乃至人類懷有悲憫和愛,並在這種愛的驅使之下,忍辱負重多年,只為了傳遞情報幫助人類脫離絕境。


與此相比,葉文潔也曾經遭受過世界對她的不平等待遇,她看到了人性最醜惡的一面,也看到過人性溫情的一面。但她選擇了恨,並認定只有外星人才能改造人類。因此她引來了三體文明,為人類帶來滅頂之災。


恨能使人強大,愛卻能使人偉大。在地獄之中,葉文潔選擇了恨,於是選擇了毀滅;雲天明選擇了愛,於是得到了希望。


曾國藩在總結自己的生平時,曾說:


&34;


曾經,雲天明不認可自己對人類負有責任。但如同曾國藩一樣,雲天明在逆境中忍辱負重,磨礪了自己,最終領悟了愛的真諦。


就像《聖經》所云:&34;


很多人,在絕境中可能會感到恨的力量,並開始恨自己、恨家人乃至恨社會。但恨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它並不能帶你離開絕境。


如果能夠想起對家人的愛,想起人間的溫情,對世界還能懷抱著愛,那麼,只要一息尚存,希望永遠不會斷絕。


唯有愛的力量,能夠帶你衝破地獄,帶著希望回到人間。


04 英雄們的人生給我們的啟示,如何幫助我們突破困境,逆襲人生


上述的幾個英雄,都要面對不同的困境,他們各自用自己的方式去突破和逆襲。這給我們這些普通人什麼樣的啟示呢?

首先是面對困境時的心態。我們應該擁有一顆寵辱不驚的平常心,這要求我們在順境時,不得意忘形,在逆境時,不驚慌失措。


拜倫說:&34;愛因斯坦在沒有成功發表相對論之前,只是個被人瞧不起的專利局小職員。但他並沒有為此憤憤不平或焦慮不安。他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才能排除幹擾,最終發現相對論。


平常心要求我們不計較得失,才能勝不驕、敗不餒,這樣就能幫助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鎮靜的情緒,有利於認清現實,找準機會,作出正確的判斷,從而突破困境。


其次是要有相信自己的堅定信念。面對困難不要放棄思考,天無絕人之路,只是可能是一條非常艱難險阻之路。這時候就需要強大的意志力和執行力去完成目標。


海倫·凱勒幼時被猩紅熱奪取視力和聽力,不久又失去語言表達能力。但在莎利文老師的指導下,她用強大的意志力和行動力克服了生理缺陷,成為了一名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可見信念和意志力對突破困境多麼重要。


最後是在絕望中不要忘記對人世間和身邊之人的愛,愛能帶來一線希望。《美麗人生》中,一對猶太父子被送去集中營。父親在地獄中因著對孩子的無限愛意,以遊戲的方式保護了兒子的童心,雖然他自己慘死在納粹的槍下,但卻保護了兒子,讓兒子最終成功獲救。這都是因為心存愛意,希望不絕。


以平常心對待生活中的沉浮,培養強大的意志力和執行力去完成目標,對人世間懷抱著愛和寬容,那麼我們也能完成自己的英雄之旅。


05 結語


有人說《三體》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宇宙毀滅心還在。


很多人被《三體》那宏大的世界觀和龐大的科幻設定嚇倒,不敢靠近。其實不用怕,《三體》講的還是關於人心的故事。



它其實就是一部過分殘酷和現實的寓言,我們不僅能看到人性的光輝,也能看到人心的黑暗,並從中得到很多對生活的啟發。


我們終此一生,可能都不會像《三體》中的人類一樣,面臨著滅世的危機,但我們同樣時刻面對著人生的困惑和痛苦。


我們可以從英雄們的人生中得到啟發,也能從人類的對抗中汲取到勇氣,來解決自己人生中的問題。


願你堅定信念,願你一往無前,最終突破困境,逆襲人生。


註: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部分圖片來源於動畫《我的三體》系列,侵刪。


我是@事後諸葛貓,關心社會百態,分享暖心故事,專注書影評。歡迎關注,一起讀書。

相關焦點

  • 小姐姐教我們拆解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
    文章拆解:《三體》一誰說蟲子不如人?4條「弱者思維」助你逆襲、突破困局原文連結:https://m.toutiaocdn.com/i6779154147695395342/?作為普通人怎樣逆襲突破困局呢?2、 選題切入點:使用《三體》這本科幻暢銷書作為切入點,因為前段時間《流浪地球》的熱播,所以再度引發了劉慈欣的科幻熱。回過頭來再看《三體》充滿了親切感。特別想了解別人眼中對三體的理解。3、邏輯清晰:雖然這本書,很多情節已經想不起來了。
  • 《父母愛情》:江德華生命中的四個貴人,助她逆襲成功,改寫人生
    葛美霞就說:你嫂子好像還挺怕你的,馬上去給你拿,怕你不信。德華就說:她怕我?我怕她還差不多。我哪能不信呢?她不是那種人,她什麼好東西都捨得給我。告別狹隘,守住善良,保持天真率直的本性,改掉自己身上不文明、不衛生的壞習慣,江德華活出了暢快、恣意的人生。她從人生的低起點逆襲,總算沒有白辛苦半輩子。細細想來,她的成功,除了得益於自己本性的善良,還得感謝她的哥哥、嫂子,以及王秀娥、張桂英這四個人。哥哥給了她走出困境的寶貴機會江德福是個好哥哥。
  • 《穿普拉達的女王》:從「英雄之旅成長模型」看普通人如何逆襲
    約瑟夫·坎貝爾在《千面英雄》一書中提出了「英雄之旅成長模型」——英雄的成長需要經歷的三個階段:啟程、啟蒙和回歸,這三個階段,正對應這人生重要轉折的心理歷程。 安迪的職場升級之路,正是經歷了英雄之旅成長的這三個階段,在生命不同的轉折期經歷了重重考驗,雖然稱不上是好萊塢式的「英雄」,但其必經的心理歷程,卻值得我們每個普通人學習與對照。今天我就用「英雄之旅成長模型」,通過心理學視角來為你解讀《穿普拉達的女王》中安迪的職場成長之路。
  • 解讀《天道》人物:「爬出井沿」的馮世傑給我們什麼啟示?
    觀經典,品人生,歡迎來到槍華經典解讀。本系列會結合小說原著為大家解讀一部我心目中唯一的神劇——《天道》,本篇為大家解讀劇中人物:「爬出井沿」的馮世傑,他的逆襲給我們什麼啟示呢?在弱勢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人們,「爬出井沿」就意味著突破傳統文化屬性的束縛,脫離自己目前惡劣的生存環境走向成功,在物質層面達到一個滿足。
  • 《三十而已》大結局:鍾曉芹逆襲成功的四個重要人生啟示
    然而,三十歲的巨嬰鍾曉芹,事事喜歡依賴他人,不懂得拒絕,沒有自己的主見,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為什麼在結局的時候反而能夠逆襲了呢?我總結了四個重要原因。其實人生本來就有很多「無計劃性」,保持良好的心態,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機會往往也會在不經意間來臨,鍾曉芹的人生,便是如此。
  • 《三體.黑暗森林》解讀
    今天我們來解讀《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本文將打通第一部、第二部小說,不影響閱讀,但是沒看過第二部的可能會被劇透,請有關讀者謹慎選擇。因為在三體星系中,也就是半人馬三星系中,由於有三顆恆星做無規則的運動,三體人無法觀測到三顆恆星的運動規律,所以也無法掌握「亂紀元」和「恆紀元」的交替方式。所謂亂紀元,指的就是沒有陽光,或者陽光、引力太強,通俗講就是但凡遇到沒有恆星照耀,或者超過兩顆恆星照耀,甚至是三顆恆星同步照耀,都將帶來熱能或者引力的失衡,這個時候定義為「亂紀元」,三體星上無法生存,三體人只能「脫水」化為二維的皮狀。
  • 敬畏、鋒芒、逆襲、深情:解讀《紅樓夢》get到的4個人生智慧
    02 你的善良,要帶點鋒芒迎春是賈府的二小姐,她膽小怯懦。你弱,就具備了被人欺負的氣場!因此,你的善良,要帶點鋒芒。作家宿文淵說:你的人生不是用來妥協的。不要讓別人踐踏你的底線。做好人,但不要做濫好人,有鋒芒的善良,才能讓人生閃亮。深以為然。
  • 《三體1》:走不出仇恨,餘下的只有悲哀的人生
    我想《三體》之所以難以影視化,不僅在於技術上的限制,更多在於想像力上的限制。有人覺得《三體》是科幻狂想的盛宴,而有人覺得《三體》是對人性深刻的探討。在我看來,劉慈欣在這本書中對人物的刻畫是非常細緻入微的,他用自己對人生的思考賦予了葉文潔悲慘的命運和悲哀的人生。
  • 解讀《富爸爸,窮爸爸》1、突破「老鼠賽跑」陷阱,走向人生自由
    時間荏苒,現在已到2020年的秋天,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再次在喜馬拉雅聽到了《富爸爸,窮爸爸》的解讀音頻,突然發現這本書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過時,反而自己是應該每年都把它拿出來閱讀一遍,每一遍閱讀都可以獲得新的感想,並且結合自身當前的情況來給自己做一個審視,擺脫當前的困境,尋找新的方向。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逆襲人生的背後,是對夢想的堅持與努力
    本文,我將從賈馬爾的人生經歷來解讀賈馬爾的逆襲之路,並在文章的最後部分,結合影片敘述分析,談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縱觀整個故事框架,你會發現,貧民窟困苦複雜的生活環境貫穿電影的始終。因為貧窮,賈馬爾的生活環境非常惡劣,儘管如此,賈馬爾卻從來沒有放棄過與命運抗爭的機會,從賈馬爾不顧一切地追要自己偶像的籤名開始,我們可以發現,努力、相信,永不言棄這三個詞貫穿了賈馬爾整個人生。
  • 《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不同抉擇,很好的解讀了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
    如何看待自由,中國和西方有著不同的文化視角,但感受是相通的,所以,《肖申克的救贖》同樣能讓中國影迷產生共鳴,比如影片中人物的外在衝突和內心抉擇,讓我想起王國維先生提過的人生三境界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何嘗不是一種自我救贖?這種救贖某種意義上和影片內容相契合。肖申克寓意一堵牆,可以有形也可以無形,牆裡未必是囚禁,牆外未必有自由,如何越過這堵牆,找尋自己,就是每個角色的救贖使命。我將從影片中幾位人物的外在衝突和內心抉擇,來解讀這三個逐次遞進的人生抉擇。
  • 《長日將盡》:突破悲劇困擾,走出生活、情感、理想三大困境
    走出人生的困境:突破困境的唯一方式是突破自己,三大困境的突破法則在《長日將盡》中,我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境,而面對的困境也迥然不同,可以說,人們也許一生都在面對這樣那樣的困境。因為只要活著,就必須經歷一些事情,而這些事情並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而是用另一種方式保留了下來。在《長日將盡》中,關於困境的描述不露聲色,但是並非不留痕跡。
  • 被過分解讀的《三體》,劉慈欣有話要說
    人生活在世上就是要有自己所堅信的東西才不會如同行屍走肉,也不會讓你一直抱怨做人的不易。但是總結出「三體網際網路戰略」、「三體管理學」之類的概念,未免令人浮想聯翩,也遠離了科幻本身營造的文學氣氛。而科學上的問題不該問我,我只是個寫科幻小說的,應該去問科學家,去問學者。
  • 陳情令224:歷劫第1站,忘羨誤入女兒國,開啟逆襲人生
    在眾多女子中,突然來了2個謫仙般的男子,自然很快引起了轟動。想想當年西遊記裡的女兒國,就連豬八戒都有很多女子喜歡。那麼忘羨這樣頂級帥哥,自然也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原來在這裡,也是修煉的世界,一共有10個段位的。當成功修煉到最高段位,就可以獲得神秘寶貝,據說擁有扭轉乾坤等驚天功能。
  • 《知否》原著擁有逆襲人生的房媽媽:靠自己的人生,才不會輸
    所以,她日夜做活攢下幾個大錢給了那人伢子,苦苦哀求他把自己賣進個好人家。正因為如此,房媽媽才得以進入勇毅侯府,開始了逆襲的一生。當一個人處於低谷的時候,並非是絕路,很多時候,低谷期裡會藏著一個人一生的運氣和機遇。房媽媽是一個聰慧的人,她懂得分析自己的局勢,才沒有讓自己的人生在低谷之後一直消沉。
  • 三部《三體》改編劇,科幻作品頂端題材,有望突破國內科幻天花板
    在劉慈欣創作的科幻小說中,經常能夠看到他帶給讀者宏大的宇宙觀念,突破尋常的科幻設定,這使得他的著作成為科幻影迷心中賴以追捧的作品。無論是書中提及的外星三體科技,還是地球中人性的愛恨情仇,《三體》這些完美融合在了一起。當聽到《三體》要影視化後,在興奮的同時又十分擔心。因為《三體》毫無疑問是國內科幻的頂端著作,其中外星科技的描述加上超乎尋常的概念,這使得翻拍並不容易。但在面對這高難度的改編任務下,《三體》有了三個要翻拍的消息,分別是電影化、電視劇化、動漫化。
  • 《三體》太殘忍了,這三個大英雄都被視為「敵人」,他們都得不好
    《三體》是一部聞名的科幻小說,也是一部非典型小說。為什麼他對錯典型的,由於書中的人物和情節不是傳統的正義與兇惡,結局也不是人類戰勝外星人文明。你能幻想地球甚至整個太陽系的消滅嗎?因此在《三體》三部曲中,有三位解救地球的英豪,但無一例外,他們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結局,不只如此,他們還被人類視為「敵人」。那麼這三個悲傷的人是誰?
  • 《三體》解讀:執劍保護地球62年,人類為什麼並不感謝羅輯?
    >」62年,通過兩敗俱傷的方式威懾三體,保證了地球人一代人的和平。在三體文明面前,地球文明是科技落後了好幾代的弱者,如果不採用同歸於盡的戰略,根本無法抵禦三體的入侵。但是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活在小說中的世界,你就是普通人中的一員,敢完全信任羅輯嗎?
  • 科幻十年,《三體》一枝獨秀還會久嗎?
    從三體問題引出了混沌,三體人的命運在無數個無法預測的"亂世紀"中走向了毀滅, 從智子的即時通信,引出了鬼魅般的量子糾纏,從黑暗森林法則廣播引出了引力波通信,從二向箔引出了降維打擊,每一個點都很硬核。有人說,劉慈欣的文筆很差,塑造人物也很平面。說實話,我感受不出來,反而,我覺得大劉的文筆很有中國理工男的特性,敘事恢弘,主要以情節取勝,人物對話不囉嗦,很接地氣。
  • 在人生的中途,我們重頭開始(原創首發)
    他大學讀的是心理學專業,每次聊天,他都能讓你感到一副頹廢中的運籌帷幄。怎麼說呢,就是道理都懂,我偏不去做。直到家裡山窮水盡,也是一句話不說,繼續他的英雄聯盟。劉慈欣在《三體​》裡說,傲慢是最大的無知。我年輕,我怕啥,是啊,誰都是從愣頭青過來的。怕啥,就怕太年輕,把不諳世事當資本,把揮霍時間當炫耀。這個社會,奶爸奶媽逆襲的比比皆是。為什麼,因為他們明白了,睜著眼睡覺比閉著眼睛睡覺的人更難受。眼看自己走懸崖,眼看自己下油鍋,還無動於衷,他們做不到。在人生的中途,他們停下腳步,回想著自己的過去和未來,細思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