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提到科幻,大家可能更多地會想到美國的《星球大戰》系列,想到艾薩克·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甚至古早的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似乎很難會聯想到我國有什麼享譽全球的科幻作品。
直到《三體》在2015年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才讓我國科幻小說衝出了自己的圈子,在全世界範圍掀起了《三體》熱潮。雨果獎號稱是&34;,作者劉慈欣成為拿下雨果獎的首個亞洲人。
《三體》的宏大,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地球人類在遠超過自己的三體外星人的侵略下,在宇宙的黑暗森林中,如何竭力對抗、留下文明火種的故事。
而在這部悲壯的人類史詩之中,湧現了不少竭盡全力對抗三體人、延續人類文明、保全人類文明火種的英雄。這些英雄最初都只是普通人,只是三體人眼中微不足道的&34;,但三體人偏偏被這些&34;絆倒了。
面對那些讓人絕望的境地,他們明知道不會贏,明知道所做的事情可能沒有用,他們仍然沒有放棄,仍然能夠絕地反擊,突破困境,所以才能稱之為人類的英雄。
我們或者不會是英雄,但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英雄之旅。每一個遇到困境、遇到低谷的人,都能夠從英雄們給出的人生啟示中,汲取到成長的力量,從而突破困境,逆襲人生,完成自己的英雄之旅。
作為一個與三體人對抗的四個&34;之一,羅輯歷經了 &34;。
第一次是被聯合國選為&34;,作為對抗三體文明的領導人之一。&34;擁有著難以想像的資源和地位,可以說已經站在了人類金字塔的頂端。但是200年後,&34;被認為是個笑話,羅輯被剝奪了全部資源和權力。
第二次是再次被任命為&34;,被當成是救世主。當三體派出的探測器&34;摧毀了人類幾乎所有的戰艦時,人類在絕望之際,發現羅輯曾經發送的&34;在對抗三體方面是有效的。人們追捧他、崇拜他,但在他為了欺騙三體人而顯得碌碌無為之際,也無情地拋棄他、唾棄他。
第三次是成為&34;,掌管兩大文明的命脈。羅輯成功運用宇宙黑暗森林法則,利用發送星系坐標的方式來威脅三體文明。地球和三體進入暫時的和平時代。羅輯成為了&34;,獨自在地下室掌握著發送坐標的威脅裝置。
他以真正的救世主姿態,獲得全人類的崇拜。但人類在和平中遺忘了三體的威脅,反而對羅輯前所未有的權力感到恐懼。人類想審判羅輯的&34;,羅輯成為了地球文明的罪人。
面壁者一共有四個,為什麼只有羅輯成功威脅到三體文明,讓他們不敢侵犯地球呢?
這不僅僅是因為,羅輯得到了葉文潔的指點,領悟出黑暗森林法則,更是因為,羅輯擁有著驚人的良好心態。
羅輯曾經三次成為救世主,三次被人類拋棄,在這過程中,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面對的困難有多麼令人絕望,羅輯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他一直保持著灑脫的心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以物喜,不以己憂。
每當被委以重任、被人類追捧、崇拜之時,羅輯都沒有被&34;的頭銜衝昏頭腦。因為他能清晰地認識到,繁華背後是無處不在的危機,順境可能轉眼就變成逆境。
地球三體組織(ETO)派出了破壁人,戳穿面壁者的真實戰略。有兩個面壁者因此陷入絕望,先後自殺。還有一個面壁者被破壁後,也不再反抗。
他們都是曾經站在頂端的人,都太希望自己的戰略可以成功,太渴望可以遏制三體人。因此,他們將得失看得太重,也就接受不了失敗,容易在失敗後再也翻不了身。
古人說:&34;如果在逆境之中,能夠以平常心去對待,不驚慌失措,反而從容鎮靜,才能夠在適當的時機做出正確的判斷,才能夠在逆境中找到渺小的希望。
羅輯在水滴封鎖了太陽,也就是被三體戳破了他的真實計劃之時,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一蹶不振,喪失鬥志。因此他能夠在絕境中找到翻盤的機會,並冷靜地進行偽裝欺騙全世界以及智子,最終反敗為勝,逆襲成功。
在被人類逼迫交出威脅裝置,並要逮捕他進行審判時,羅輯也只是灑脫地交接威脅裝置,並從容地離開戰鬥了54年的戰場。正因為心態良好,從不記恨人類,後來在大移民時代羅輯還成為了人類抵抗三體組織的精神領袖,幫助人類繼續抵抗三體文明。
就像蘇軾因&34;被貶,卻灑脫地寫下千古詩篇《定風波》:
&34;
畫家劉海粟老先生曾說:
&34;
羅輯只是做著自己認為對的事情,無論他人的態度有何變化。最終,他以一己之力,延長了人類文明的生存時間足足半個世紀,甚至讓視地球人為蟲子的三體人都非常敬畏他。
寵辱不驚真英雄,去留無意自灑脫。正是有一顆淡泊名利的平常心,有寵辱不驚的灑脫,羅輯才能夠最終在人類的絕望中逆襲成功。羅輯的人生告訴我們,無論是逆境還是順境,都要保持平和灑脫的心態,才能夠真正戰勝逆境。
章北海原來是中國海軍的一員,後來被調入新組建的太空軍。面對地球與三體那令人絕望的技術差距,面對智子的基礎物理封鎖,抵抗到底與自暴自棄兩種思潮席捲全世界,太空軍中也蔓延著令人不安的失敗主義思想。
一開始,章北海也曾經崩潰過,迷茫過,對人類的前路感到猶豫不安。於是他去請教同樣為軍人的父親。為了避開智子的監聽,兩人之間隱晦地談過話:
&34;
&34;
&34;
在這之後,章北海一夜悟道,他長久以來的思考終於有了出口:人類必然失敗,逃亡才是出路。
但是擺在他面前的,是一無所有的局面。
即使面對著這樣的困境,章北海仍然主動扛起了保存人類文明的使命。樹立了目標後,他開始絕對地相信自己選擇的道路,不再動搖。他沒有去思考自己能否做到,而是去思考怎樣做到。
於是,在智子的監視下,在人類敵視逃亡主義的前提下,他開始孤獨地、默默地在漫長的兩個世紀裡做好一切準備。
●檢舉有失敗主義苗頭的戰友,對所有人偽裝必勝的信念。
●刺殺妨礙太空飛船研發的科學家。
●提出&34;的冬眠計劃,確保自己能夠到達擁有太空飛船的未來。
在200年後,由於他完美的偽裝,他成功被委任為&34;的執行艦長。在水滴到來之際,他敏銳地知道這是唯一的機會了。
他帶著&34;叛逃,不久水滴將其他幾乎全部人類的戰艦擊毀,&34;與其他追捕它的四個戰艦成為了人類僅存的幾艘戰艦。
章北海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目標:逃亡外太空,保存人類文明火種。他們帶著點點星星之火,踏上了星際&34;之路。
我們再來看看,那麼多逃亡主義者,面壁者希恩斯也是個堅定的逃亡主義者,為什麼只有章北海成功了?
因為希恩斯寄希望於別人,他使用思想鋼印讓很多人都變成了逃亡主義者,希望其中能有成功的例子。他卻沒想到,強行烙印的思想,並不會使人擁有強大的意志去達成目標。
再來看看章北海的好朋友吳嶽,同樣是軍人,同樣是認為人類必敗,但他只是黯然離開軍隊,承認這個必輸的局面,而不是像章北海那樣去思考如何達到自己的目標。相信自己,堅定目標,同時也要擁有執行的意志力及行動力,否則也只是在絕望中沉淪而已。
縱觀章北海的一生,他一無所有,只能深深地潛伏,硬抗所有的痛苦和困難。
我們或者不會遇到章北海這種極端的困境,同樣的,在人生的低谷之時,我們可能也不會像章北海那樣一無所有。我們可能會有志同道合的同伴,可能會有齊心協力的家人,也可能會有各種渠道資源。
即使真的一無所有,我們還有自己。只要像章北海那樣堅定地相信自己,圍繞人生的目標去盡力思考,保持強大的意志力和行動力排除萬難,一點一滴地達成目標,我相信,我們都能夠突破困境,逆襲人生。
自己的大腦被送到敵對的勢力那裡去,是怎樣的體驗?
恐怕只有《三體》中的雲天明才能回答你了。
與面壁計劃同時進行的,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情報行動。這是個被稱為&34;的行動,把一個人類送進敵人的心臟,即是把一個探測器送到三體艦隊,進行主動接觸。考慮到三體人的透明思維和謀略上的缺陷,這是一個十分誘人的想法。
但基於技術上的限制,最後大家發現,最多只能送一個人的大腦過去。程心作為階梯計劃的核心人員,得知暗戀自己的雲天明身患絕症,就什麼都沒想,把他推薦上去了。
雲天明本來就生活得很孤僻自閉,除了暗戀程心,他沒有別的牽掛。於是,他同意了這個計劃。
雲天明的大腦被送走了。可悲的是,他的大腦在路上就偏離航線,徹底失蹤了。
當雲天明再次出現時,已經是三體和地球幾乎同歸於盡的時候了。由於宇宙廣播的啟動,三體星系和太陽系的位置暴露了,兩個星系都成為了宇宙超級文明打擊的目標。
消失了兩個多世紀的雲天明卻再次出現,在三體星系的監視下,和程心見面,給程心送了三個童話。這三個童話中隱含了大量的關鍵情報,能夠幫助人類在黑暗森林打擊中保存下來。
為了這次情報的傳遞,雲天明在敵人的心臟裡忍辱負重,度過了漫長的歲月。他的大腦被三體人截獲並復活,他可能遭受過各種難以言喻的酷刑,並且沒有任何解脫的可能,那絕對是永無止境的地獄。
在三體星系中,只有他一個人類。他靠著自己種地維持生活,依靠智慧深入敵人內部。
他觀察到三體人沒有童年的事實,於是編寫了大量童話,並將需要傳遞的情報隱藏在三個童話裡面。他出版了這些童話,只為了讓三體世界對程心得到這三個童話的事情失去戒心。
&34;
&34;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被人類送去敵營200多年,雲天明有太多理由去選擇恨,去報復人類,但他沒有。
雖然雲天明曾經認為&34;,但是他仍然對程心乃至人類懷有悲憫和愛,並在這種愛的驅使之下,忍辱負重多年,只為了傳遞情報幫助人類脫離絕境。
與此相比,葉文潔也曾經遭受過世界對她的不平等待遇,她看到了人性最醜惡的一面,也看到過人性溫情的一面。但她選擇了恨,並認定只有外星人才能改造人類。因此她引來了三體文明,為人類帶來滅頂之災。
恨能使人強大,愛卻能使人偉大。在地獄之中,葉文潔選擇了恨,於是選擇了毀滅;雲天明選擇了愛,於是得到了希望。
曾國藩在總結自己的生平時,曾說:
&34;
曾經,雲天明不認可自己對人類負有責任。但如同曾國藩一樣,雲天明在逆境中忍辱負重,磨礪了自己,最終領悟了愛的真諦。
就像《聖經》所云:&34;
很多人,在絕境中可能會感到恨的力量,並開始恨自己、恨家人乃至恨社會。但恨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它並不能帶你離開絕境。
如果能夠想起對家人的愛,想起人間的溫情,對世界還能懷抱著愛,那麼,只要一息尚存,希望永遠不會斷絕。
唯有愛的力量,能夠帶你衝破地獄,帶著希望回到人間。
上述的幾個英雄,都要面對不同的困境,他們各自用自己的方式去突破和逆襲。這給我們這些普通人什麼樣的啟示呢?
首先是面對困境時的心態。我們應該擁有一顆寵辱不驚的平常心,這要求我們在順境時,不得意忘形,在逆境時,不驚慌失措。
拜倫說:&34;愛因斯坦在沒有成功發表相對論之前,只是個被人瞧不起的專利局小職員。但他並沒有為此憤憤不平或焦慮不安。他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才能排除幹擾,最終發現相對論。
平常心要求我們不計較得失,才能勝不驕、敗不餒,這樣就能幫助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鎮靜的情緒,有利於認清現實,找準機會,作出正確的判斷,從而突破困境。
其次是要有相信自己的堅定信念。面對困難不要放棄思考,天無絕人之路,只是可能是一條非常艱難險阻之路。這時候就需要強大的意志力和執行力去完成目標。
海倫·凱勒幼時被猩紅熱奪取視力和聽力,不久又失去語言表達能力。但在莎利文老師的指導下,她用強大的意志力和行動力克服了生理缺陷,成為了一名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可見信念和意志力對突破困境多麼重要。
最後是在絕望中不要忘記對人世間和身邊之人的愛,愛能帶來一線希望。《美麗人生》中,一對猶太父子被送去集中營。父親在地獄中因著對孩子的無限愛意,以遊戲的方式保護了兒子的童心,雖然他自己慘死在納粹的槍下,但卻保護了兒子,讓兒子最終成功獲救。這都是因為心存愛意,希望不絕。
以平常心對待生活中的沉浮,培養強大的意志力和執行力去完成目標,對人世間懷抱著愛和寬容,那麼我們也能完成自己的英雄之旅。
有人說《三體》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宇宙毀滅心還在。
很多人被《三體》那宏大的世界觀和龐大的科幻設定嚇倒,不敢靠近。其實不用怕,《三體》講的還是關於人心的故事。
它其實就是一部過分殘酷和現實的寓言,我們不僅能看到人性的光輝,也能看到人心的黑暗,並從中得到很多對生活的啟發。
我們終此一生,可能都不會像《三體》中的人類一樣,面臨著滅世的危機,但我們同樣時刻面對著人生的困惑和痛苦。
我們可以從英雄們的人生中得到啟發,也能從人類的對抗中汲取到勇氣,來解決自己人生中的問題。
願你堅定信念,願你一往無前,最終突破困境,逆襲人生。
註: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部分圖片來源於動畫《我的三體》系列,侵刪。
我是@事後諸葛貓,關心社會百態,分享暖心故事,專注書影評。歡迎關注,一起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