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1》:走不出仇恨,餘下的只有悲哀的人生

2020-09-04 南腔北調人

劉慈欣憑藉對宇宙浩渺與對人類未來暢想,完成了想像力驚人的科幻長篇小說《三體》。2015年《三體》在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上獲得雨果獎。書中盪氣迴腸的故事和龐大的世界觀讓無數讀者為之著迷。

遊族影業因此也不斷發出新聞:「《三體》將拍六部曲」「單片投資達2億元」「要拍中國的《星球大戰》」「無上限追加特效投資」「《三體2》籌備工作啟動」……

但這些計劃最終都無疾而終。我想《三體》之所以難以影視化,不僅在於技術上的限制,更多在於想像力上的限制。

有人覺得《三體》是科幻狂想的盛宴,而有人覺得《三體》是對人性深刻的探討。在我看來,劉慈欣在這本書中對人物的刻畫是非常細緻入微的,他用自己對人生的思考賦予了葉文潔悲慘的命運和悲哀的人生。

《三體1》中貫穿全文的主線是:高級知識分子葉文潔,在特殊的年代飽受摧殘,經歷了人性最醜惡的一面,又在機緣巧合之下接觸到了外星文明。潛意識對人類的憎惡,讓她不惜代價地選擇幫助「三體」文明降臨地球,期待它們能懲罰罪惡的人類。

但是「三體」文明值得成為信仰麼?

審問者:那你為什麼對其抱有那樣的期望,認為它們能夠改造和完善人類社會呢?


葉文潔:如果他們能夠跨越星際來到我們的世界,說明他們的科學已經發展到相當的高度,一個科學如此昌明的社會,必然擁有更高的文明和道德水準。


審問者:你認為這個結論,本身科學嗎?


葉文潔:……

一、無法排遣的恨意背後是悲慘的人生

葉文潔,清華大學物理學教授的女兒,如若換個時代,她會成為象牙塔頂尖的一個孩子。但她生不逢時,生在特殊年代的她,親眼目睹激進青年為了自己的「榮譽」,用可笑的理由去批鬥她在學界德高望重的父親。

因為父親不肯承認莫須有罪名,急於劃清界限的母親舉報了她的父親。最後,她的父親慘死於批鬥臺上。再往後葉文潔遇到了很多不同的人,在她好不容易與人建立信任時,轉頭卻又遭到毀滅性的背叛,這些遭遇讓她對人類以及人性產生深深的失望與憎恨。

劉慈欣詳細描寫了葉文潔如此不堪的前半生,為她的瘋狂行徑埋下了伏筆。

為了「三體」文明能順利的降臨到太陽系,她不惜殺害自己的老公。多年以後,她的女兒楊冬也因所研究的基礎科學受到「三體」人封鎖,人類科技無法再有新的突破,加之無意間窺探到母親的秘密,抑鬱自殺而亡。

她一腔孤勇的恨意,終給她帶來不得善終的後半生。

楊母緩緩地坐到床沿上,雙眼失神地看著汪淼手中的樺皮本,她女兒就是在這裡,在安睡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汪淼在楊母身邊坐下,他從來沒有過如此強烈的願望,要與他人分擔痛苦。

讓人無法想像葉文潔的恨意到底有多深,她甘願犧牲自己的丈夫,毀滅女兒的希望,賠上自己,以如此殘酷決絕的方式,來懲罰全人類?

劉慈欣說:我們都是陰溝裡的蟲子,但總還是得仰望星空。

二、被恨意支配的人往往會喪失為人的基本理智

反觀葉文潔面對審問員「你覺得這個結論,本身科學嗎?」詰問時的沉默。我想,她為自己的反人類想了那麼多的理由,其實只是無法擺脫自己噬骨的恨意罷了。

以後的八年,是葉文潔一生中最平靜的一段時間。

……

平靜之後,一直被緊張和恐懼壓抑著的記憶開始甦醒。葉文潔發現,真正的傷痛才剛剛開始。噩夢般的記憶像一處處死灰復燃的火種,越燒越旺,灼燒著她的心靈。對於普通的女性,也許時間能夠漸漸癒合這些創傷。


但葉文潔是一位科學女性,她拒絕忘卻,而且是用理性的目光直視那些傷害了她的瘋狂和偏執。

所以葉文潔成立了地球「三體組織」,並通過「三體」遊戲,將「三體」文明降臨地球的思想傳播出去,並以此吸納全世界的「高科技」人才。

書中對參與了地球「三體組織」的其他成員希望人類被毀滅的原因並未詳述,但他們無非是見到過太多人性自私的陰暗面而失望透頂,在他們看來人類如此貪婪醜陋,滅亡是遲早的事情。

再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問題:

「三體」文明值得成為信仰麼?

「三體」文明來地球的目的就是生存,是殺戮。「三體」文明為了適應惡劣的生存環境建立了強權的獨裁統治,在這樣的文明中,每個生命更像一個機器的零件,運轉直至衰竭,連仰望星空的權利都被剝奪,只有對技術的狂熱崇拜和對宇宙的無窮探索。

三體人的繁殖方式都是遵照效益最大化的模式:父體母體融合後分裂成幾個幼體,幼體直接繼承父體母體的記憶,死前交配繁殖,誕生後就去工作。如若死前沒有交配的異體,直接拖出去脫水燒柴火。

「三體」文明不追求美,也不懂得善,更不懂得愛。

所以地球「三體」組織成員,有什麼權利選擇讓一個冰冷的文明去覆滅整個人類呢?在這些人身上,只有赤裸裸的「雙重標準」和因仇恨而扭曲的世界觀。

這種世界觀毫無信仰可言。知識沒有帶給他們正能量,反而讓他們以此為武器,倒戈相向,他們所謂的「拯救」人類,其實是消極的毀滅。

同為生命體的人類根本得不到他們發自心底的尊重,他們憎恨的是人性的惡,卻沒有看到自己不堪的一面。

三、沒有放不下的恨意,只有沒過完的人生

葉文潔在故事的最後,與社會學家羅輯進行了一番談話。內容都是後話了,但是最終她給人類抗爭的命運埋下了一顆種子。

魯迅曾寫過這樣一段話:「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每個人的歡喜大抵相同,磨難卻不一樣,這深刻的揭示了「眾生皆苦,悲喜難通」的道理。在更高維度的文明面前,我們所展示的人性裡的一切:反抗、內訌、團結、悲觀、堅強,不是要避免世界的毀滅,只是為了證明,我們曾經存在過。

人性確實太脆弱,經不起反覆折騰,可弱小的身軀裡往往也寄宿著偉大的靈魂

就如陶勇醫生受傷後發聲:我看過太多悲慘的命運,更能承受打擊。

「如果有一天能再見到他(傷醫者),我想讓他看看我背上腰椎手術留下的傷口,我想告訴他,當時我們給他做手術,包括給他省錢,對他真的是仁至義盡。我想讓他知道,其實這個社會沒有他想的那麼黑暗」

「即使出院了我的精力和體力也不可能再像原來那樣,一天能看那麼多病人了。但我不是一條腿走路,手術做不了還可以做科研、帶學生。即使沒有發生這次意外,我也打算把自己的臨床經驗和技術推廣到全國各地,讓更多地方的醫生都能處理一些疑難眼病。接下來正好有時間加速做這個事」

世人動曰:「塵世苦海」,殊不知世間「花迎鳥笑,塵世不塵,海亦不苦,彼自苦其心爾。」菜根譚裡這句話是對人生全景的大寫意,告訴人們一個道理:苦樂由心

葉文潔肯定也有感受過人與人之前的溫情,但她沒有撫慰心中滔天的怨念,任憑自己被恨意吞噬,企圖讓全人類為此埋單,與書中為人類命運而奮鬥終生的人,形成鮮明的對比。她不懂得,在怨念中活著,終究是故步自封。

泰戈爾說: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其實想要告訴我們的就是:要把那些經歷的苦難當成歷練我們的機會,要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要熱愛這個世界,相信它依舊是美好的,依然值得我們來歌唱。

正如書中所說:活著本身就很美妙,如果連這道理都不懂,怎麼去探索更深的東西呢?

---THE END---

嗨!我是南腔北調、愛閱讀、樂分享 ~歡迎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從人性的角度看《三體》,構建科幻巨著的基石卻是仇恨、信心與愛
    《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的新高峰,劉慈欣腦洞大開的寫了很多宇宙趣事,我卻從這部科幻小說中更多的看到了人性。我讀完這本《三體》的感受是:人生中充滿了意外,珍惜當下的美好時光,艱難時不要忘記希望,得意時不要奢望這是永恆,充滿愛意生活在當下。
  • 只有「三體迷」才懂得TA們在說什麼
    它就是——《三體》!1號資深書迷:「《三體》大概是我遇到過的唯一一本被推薦過無數次的書,非常好奇這部作品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魔力?所以就去看了。看完之後,深深著迷、欲罷不能。」 《三體》究竟好在哪裡?1號資深書迷:「這應該是我有生以來遭遇的最複雜問題,沒有之一。」
  • 一部電影:《三體》中人類最後的圈養地
    《三體》作者劉慈欣為什麼選中這塊土地作為墜入黑暗的人類的圈養地,除了,這是一個相對孤立大陸,是否有其它的出發點或考慮,細細的讀者可以給出你的思考和推理。  地球被三體文明控制前,42億人。被三體文明控制移民到澳洲並通過摧毀人類的生產力,迫使人類「彼此為食」三個月將人類人口降到3000~5000萬,只有人類人口的1/100多一點。
  • 《三體》裡的那些主人公
    汪淼:一個不帶主角光環的主人公,他是納米材料應用科學博士,為人低調實誠,隨著眾多科學家的相繼死亡,是他選擇擔起重任協助找出真相,發現了三體文明利用高科技手段將幽靈倒計時映射在相機膠片上她因此對地球人產生了仇恨情緒,利用職務之便故意向三體文明發送信息,洩露了地球的位置,引來三體文明對地球的攻擊,做了地球人類的叛徒。為隱藏罪行,她親手葬送了兩個人的性命,其中包括自己的丈夫。葉文潔後來成為了地球三體組織「科學邊界」的幕後精神統帥。她是文革的受害者,也是社會的施害者。別惹女人,女人也可以威力無敵。
  • 7年拍不出的三體世界,被96位藝術家畫出來了,劉慈欣都推薦
    許多人看的人生第一部科幻小說,就是《三體》三體小說究竟偉大在哪?——畢竟,如果沒有視覺作品做承載,我們很難憑書中文字腦補出:《三體》中的末日之戰是什麼樣子,攻無不破的水滴是什麼樣子,出版方給每個插畫師極大的創作空間,插畫師從自己的角度和風格去詮釋三體宇宙。每個藝術家不但是在向《三體》致敬,也是用自己的方式向經典藝術作品致敬。
  • 《三體》:解讀英雄們的三個"人生啟示",助你突破困境,逆襲人生
    每一個遇到困境、遇到低谷的人,都能夠從英雄們給出的人生啟示中,汲取到成長的力量,從而突破困境,逆襲人生,完成自己的英雄之旅。面壁者一共有四個,為什麼只有羅輯成功威脅到三體文明,讓他們不敢侵犯地球呢?這不僅僅是因為,羅輯得到了葉文潔的指點,領悟出黑暗森林法則,更是因為,羅輯擁有著驚人的良好心態。
  • 中國人拍不出來的《三體》,Netflix能拍好嗎?
    然而,9月1日遊族網絡突然宣布,已與Netflix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而已經離職的孔二狗,也轉發了Netflix改編《三體》的微博。Weiss稱,《三體》是我們所讀過的最宏大的科幻系列,故事帶領讀者踏上了段從20世紀60年代直至時間盡頭的旅程,我們期待用接下來的人生歲月,將這個史詩般的作品呈現給全球觀眾。
  • 《三體》為何不被西方政治正確待見?是劉慈欣價值觀太冷血黑暗?
    文/薛丁格的猹《三體》為什麼不被西方政治正確待見?前不久,美國5名共和黨聯邦參議員致信流媒體平臺網飛(Netflix),要求該公司重新考慮與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將《三體》改編為美劇的計劃。客觀來說,儘管目前國產影視劇距離好萊塢確實存在不小的差距,但近些年國產影視工業始終在進步,《流浪地球》已經證明了中國人也是有能力拍出屬於自己的科幻大片的。目前,騰訊也啟動了劇版《三體》的項目,演員陣容強大,而且第一部的特效要求相對要低一些,相信會帶給大家驚喜。
  • 《三體3:死神永生》:在宇宙中,只有死亡才是通行的安全聲明
    就在三體人肆虐的蹂躪地球人的伊始,宇宙中的一艘地球艦隊成功地擊敗「水滴」,啟動了黑暗森林打擊,三年後,三體人的三體恆星被一顆明亮的小光點擊中,造成了恆星一系列大爆炸,三體行星被吞沒了,大概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的三體人逃了出來。然而,地球也在等待著同樣的命運,死神即將來臨。
  • 歐巴馬為什麼會如此崇拜劉慈欣,《三體》中的話說出真相,很經典
    科幻巨作《三體》在國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因劉慈欣一人就將中國的科幻小說推向了世界的高度。《三體》是劉慈欣的代表作,主要是由三部組成,除了《三體》還有《黑暗森林》,以及《死神永生》,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中後期,主要描述了地球在宇宙將會是怎樣的走向和人類文明的未來。
  • 「小說閒談」《三體》經典詞句賞析1
    看看地球和三體的鬥爭吧,蟲子到最後輸了嗎?沒有!人類靠著智慧和三體人周旋了二百多年,最終還是迫使三體艦隊改變了航向。最終的結局暫且不說,僅這點來看,人類就可以驕傲地向三體人說:我們是蟲子,那又怎樣?其實這一點,在我看來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我認為作者是為了情節發展才這麼描寫。孫子兵法說:未算勝先算敗。地球人還不至於傻到不了解對方真實實力,只是妄加猜測,就自認為必勝無疑,難道這是因為人類經過極度恐懼之後,又到了另一個極端嗎?在人類建造出強大的艦隊,猜測三體人的探測器是來談判的時候,三體人什麼都沒表示,只是默默地等待探測器飛到地球。
  • 《三體Ⅰ地球往事》|葉文潔用毀滅地球說沒有使命的人生不值得過
    在回復的第二段信息中,葉文潔知道這個信息來自距離地球4.3光年外的三體星人,回覆信息的是1379號三體星人。三體星和地球不一樣,他們的世界受到三個太陽的引力,這就導致他們的世界日出日落特別不靠譜,哪個太陽的引力作用大就被吸引到哪一方。
  • 劍奴|種下仇恨,收穫悲劇
    三個人殘缺的人生,都滋生了不可磨滅的仇恨,而這一切都要師傅的女兒舞娘來償。這註定是個悲劇,因為每個人都是失敗者。殺的人多了,即便是面對曾經愛過的人也無法收手,這就是奴隸的悲哀。葉紅想殺掉舞娘,不曾想獨孤一劍已將他刺死。葉紅死不瞑目,當初她一刀殺死那個愛她的人時,何曾想過會有同樣的下場?獨孤也愣了,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何為這麼殘忍!他以為舞娘是愛他的,結果卻給他喝了杯猝不及防的毒酒。
  • Netflix官宣:《三體》要出美劇了,權遊團隊參與製作
    「在我第一次讀《三體》的時候,它就徹底改變了科幻小說對我的意義。儘管這個人類和外星文明第一次接觸的故事並不陌生,但基於中國作家劉慈欣把科幻融入小說的能力,他筆下的未來以及和外星人的接觸比我讀過的所有科幻小說都更真實。
  • 《美麗與哀愁》:悲哀與美麗編織的世界,是對女性最深層的哲思
    小說寫道音子在畫亡母的肖像畫時, 她把「悲哀」融在筆端,把自己的臉和母親的臉重疊在一起。她懷念著自己的悲戀,思念著自己的母親,「看到這幅畫, 音子眼裡含有別人也許看不出的悲哀」。在川端康成看來,「純粹的美」人間難覓,虛幻的超現實的美終究戰勝不了現實的力量。失去美的人生只能在悲哀中找到歸宿 。「小說的美的思想內核就是虛無。」
  • 《美麗與哀愁》:悲哀與美麗編織的世界,植根於女性最深層的哲思
    小說寫道音子在畫亡母的肖像畫時, 她把「悲哀」融在筆端,把自己的臉和母親的臉重疊在一起。她懷念著自己的悲戀,思念著自己的母親,「看到這幅畫, 音子眼裡含有別人也許看不出的悲哀」。在川端康成看來,「純粹的美」人間難覓,虛幻的超現實的美終究戰勝不了現實的力量。失去美的人生只能在悲哀中找到歸宿 。「小說的美的思想內核就是虛無。」
  • 懷疑《三體》的黑暗森林?不談哲學談物理,那是你眼界不夠寬
    作為一名資深《三體》愛好者,我在悟空問答回答了不少和《三體》有關的問題。但總有一些問題,不管回答了多少遍都會有人不理解。後來我發現,不理解還是跟沒有進入《三體》的基本閱讀門檻有關。畢竟這部書號稱硬科幻,沒有一些基礎的物理知識還是不能完全讀懂的。其實讀不懂也不要緊,光看故事情節已經很精彩。
  • 《三體》| 我們都只是蟲子
    」人物,當然我認為現實當中不可能有這麼理想的人;第三部最不好看,情節邏輯說不過去,人物塑造比較隨意,感覺很多篇章都是在湊字數,也許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而我只讀懂一些皮毛。有時候也挺佩服作者劉慈欣,據說寫《三體》的時候也是個上班族,居然摸魚摸出了《三體》這部腦洞大開的科幻小說,總體上邏輯說得過去,文中有許多數學規律和涉及到物理學的內容,所以我看三體時的速度遠沒有看其它小說那麼快,《三體》的世界構築在宇宙文明的生存競爭之上,作者把這個基本定理總結為兩點: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2、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 三體:羅輯失去執劍人身份之後,為什麼三體人還是不敢殺他?
    大眾想要三體害怕的人,但自己又喜歡的人。基於這樣同時具有很難,那就選自己不害怕的,確定不會毀滅地球的。這樣的選擇,三體自然不害怕了,知道你按不下那個鍵,毀滅三體的同時毀滅人類。只有把按鈕交在她手裡,大眾才不用擔心按鈕隨時被按下。甚至某種程度上說,很多大眾寧願地球被三體佔領侵略,自己被俘虜,也不願意同歸於盡。好死不如賴活。普通人的懦弱和所謂善良導致了幾乎必然的結局。這樣的極端災難性事件面前,其實真的更需要少數精英的絕對權威統治。但精英三觀又有不同,歷史還有很多運氣和巧合。所以,一切偶然都是必然。
  • 網飛將推出三體劇集?未來幾年,三體粉絲可有的看了
    2020年9月1號,中國著名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遊族旗下的三體宇宙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Netflix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9月1日晚間,遊族網絡(002174.SZ)全資子公司上海遊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官方微博、「三體宇宙」微信公號雙雙宣布,《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三體宇宙和遊族集團與Netflix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系列英文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