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了一本小說,是熱播的網劇《三叉戟》的原著。
這本書講的是綽號分別叫大背頭、大棍子、大噴子(真名崔鐵軍、徐國柱、潘江海)的三個即將退休的老警察,重新聚在一起成立了一個專案小組,破掉了一起重大經濟犯罪案。
之所以在即將退休之際還要讓他們重新出山,是因為這起案子,牽扯到二十年前的另一起案子。
那個案子,和他們中的大背頭、大棍子,都有很深的瓜葛。
二十年前的案子裡,大棍子開槍打死了一個黑社會頭目,並因此改變了人生的軌跡。
因為那件事,他從一個普通的警察,變成了令黑道仇恨和懼怕的人。
怕黑道的人報復,未婚妻也分手了,他一輩子都沒結婚;
為了震懾住罪犯,領導安排他專職負責「點子」......他過了一輩子與黑道打交道的生活。
隨著經濟案件的偵破,大棍子發現了一個讓他憤怒的真相:不僅二十年前的案子,他是被大背頭的匿名電話吸引去的,連現在的這個經濟案件,也是因為大背頭別有用心,在背後推動著,把他牽扯進來的。
當然,大背頭有私心,但並沒有壞心,他不是想害大棍子,只是想利用一下他的能力。
小說的最後,大棍子受了重傷,送進了醫院。
看小說的我在心裡想:大棍子肯定不會死的吧,這部小說中,他是最冤的,自己沒有什麼私心,二十年前被人坑,二十年後又被人坑,如果最後再死掉,豈不是沒天理。
但是結果,大棍子死了。
我倒不是為一個虛構的小說人物鳴不平,我只是在想,生活中有很多我們認為「應該」的事情,最後都沒發生。
比如說,我們認為老實人會有好報,其實可能沒有,現實中,更有可能是老實人老被欺負;
我們以為做個職場老好人,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但事實上可能正因此而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我們以為被辜負了會得到補償,現實中被辜負的人,往往會一直被不同的人辜負......
我在《冬吳同學會》中,聽到吳老師講過一個段子,他說有個同事每次一上天橋就被算命的拉住,要給他算命。
他自己也是很奇怪,去問吳老師,吳老師說:「尷尬人總遇尷尬事兒。」
因為這位同事總是每天苦著一張猶疑不決的臉,見到算命的總露出一副欲拒還迎的表情嘛。
嗯,這不就是我們常說的「招X體質」嘛。
怎麼才能打破這種魔咒呢?我覺得只有變被動為主動,才能打破這種局面。
就像《三十而已》裡的鐘曉芹一樣,面對同事的各種要求,首先要學會說:「不!」
我小時候受到的教育,就是不要爭不要搶,好事每個人都會輪到的,要相信國家相信政府。
後來不管是上學還是工作,我一直都信奉這一條金規鐵律。
再後來嘛,嗯,也還不錯,落下個「做事踏實」的好名聲。
也算有得有失吧。
但是不爭不搶的性格,除了有時候會略顯懦弱,換個角度看,可能也是沒有上進心的表現。
在大集體時期,什麼都等著集體分配,個人往往沒什麼上進的動力,整個社會發展非常緩慢,所以後來才要搞承包責任制。
而在現代社會,人人都在爭都在搶的情況下,不爭不搶,就會落後,落後嘛,就會挨打,挨生活的巴掌。
由於工作關係,我會接觸很多貧困對象,觀察了很久,這些人身上,真的都有一種「不爭不搶」的品質。
在疫情封城期間,物質緊缺的時候,人人都在想辦法搞食物,但總有那麼一小部分人,他們是不想辦法的,他們就坐在家中等國家給他們想辦法。
當然相信政府是好事,但是自己稍稍努力一下就能做的事情,卻要當個甩手掌柜,於公給社會添了麻煩,於私這種等靠的日子本身也並不好過。
這種人往往心比天大,他們最喜歡張口閉口談公平,也最喜歡「維護」社會的公平。而他們所謂的維護,就是不停抱怨社會對他們不公平。
但這世界哪有絕對的公平呢?有時候,對一些人的「公平」,往往是對另外一些人的不公平。而且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對自己有利的就叫「公平」,對自己沒利的就叫「不公平」。
前幾天看但斌先生《時間的玫瑰》中有一句話:「越有能力的人越渴望自由,而平均水準以下的人群渴望的則是公平。」
說得真是太對了。
我有一個熟人,他們家一直領國家的救助金,每年辦手續的時候,都要來請我幫忙。
申請書不會寫,材料不知道要準備什麼......
這些都不是什麼難事,我倒不是小氣到不願意幫忙。
如果真是年齡大了或是其他原因搞不定,倒也罷了,但他們家可是有個大學生的啊,天天躺在家裡打遊戲,就算不會做,也不會學著做嗎?
他們家每次遇到一點事情,首先不是自己想辦法解決,而是想著請別人幫忙。
所以呢,好好的大學生,天天躺在家裡,等著「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工作,從天而降砸他身上。
這種家庭能翻身才是見了鬼了。
什麼是窮人思維?這就是窮人思維啊。
最近很火的《三十而已》裡,顧家許幻山這兩口子,就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
公司遇到困難,客戶不好纏,顧佳想的是有什麼辦法能搞定這些麻煩,而許幻山張口閉口就是,勞資不做他的生意了。
嗯,你不願做的事情,如果也沒有人願意替你做,那就只有等著陷入困境吧。階層上升的通道雖然越來越窄,下降的通道可是敞開著的。
記得2015年股災的時候,雖然我持有的股票每天被悶殺,但我當時真的沒有太多害怕。
我總覺得,這樣魔幻的事情,以前都沒發生過,國家不會坐視不理的,最終肯定會查出真相,給我等無辜的韭菜一個公道。
直到2016年熔斷政策導致的股災2.0過後,我才清醒過來,原來朝令夕改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原來有的時候錯了,就錯了唄,你沒辦法在別人的錯誤中保命,是你自己學藝不精,別老想著讓犯錯的人為你的愚蠢負責任。
我說這些不是抱怨,而是剖析自己思想的轉變歷程。
這個世界公平嗎?從大的方面來看,我一直相信是公平的。但公平公正的光亮,不會照到每一個細微處。
你不能指望每一件小事都做到百分之百公平,你也不能祈求每一個人都受到百分之百公正的待遇。
就像長遠來看,人類文明一直是螺旋式前進,但中間,也會有短暫倒退或停滯不前的時候一樣。
所以,具體到我們每一個個體,遇到事情還是要積極主動一點,要儘量避免自己成為,成為那個「不惜一切代價」中的代價吧。
只有當你越強大,世界對你才越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