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大郎賣炊餅的收入,在物價高昂的北宋,多久能買一套房?

2020-08-26 卡蹦卡

提起武大郎,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被毒殺的命運。殊不知,在潘金蓮遇到西門慶之前,武大郎的日子過得還不錯。他為人懦弱,身材矮小,本來終身娶妻無望,卻在陰差陽錯下得到了潘金蓮。潘金蓮原是一大戶人家的侍女,因不堪男主人騷擾,便告訴了女主人。男主人懷恨在心,便倒貼房奩[lián],將潘金蓮嫁給了武大郎。

武大郎劇照

潘金蓮模樣俊俏,武大郎又是「三寸丁谷樹皮」,所以惹得清河縣的流浪子整天在他家門口晃蕩。為了躲避這群無賴,武大郎便帶著潘金蓮搬到了陽穀縣居住。據書中介紹,武大郎與潘金蓮只是紫石街租房居住,並沒有屬於自己的房產。但這套房產的格局和地理位置,卻讓人相當滿意。

武大郎的家庭收入

首先從房屋格局上來說,此房獨門獨戶,一樓一底,樓下是廚房,樓上是臥室,而且還配有後門。當潘金蓮讓武松搬來同住時,武大郎很輕鬆地便在樓下改造了一間臥室出來。其次從地段上來講,從此地往出走,轉兩個彎便是縣衙,可見處於縣中心地段。最後從人流量上來講,房屋處於臨街位置,隔壁還有王婆開的茶館,人流量也很有保障。那以武大郎賣炊餅的收入,多久才能買得起這套房呢?

潘金蓮

接下來,咱們就得計算一下武大郎的家庭收入和開支了。武大郎的主營業務是賣炊餅,而炊餅是使用籠屜蒸製而成的食物,原名為「蒸餅」。相傳為了避宋仁宗趙禎的諱,才改名為「炊餅」,這種炊餅相當於後世的饅頭。在《水滸傳》第二十四回中,武松要到京城出差,為了防止他不在家時武大郎被人欺負,便叮囑道:「假如你每日賣十扇籠炊餅,你從明日為始,只做五扇籠出去賣;每日遲出早歸,不要和人吃酒」。

咱們就以十籠炊餅為例,按照每個炊餅直徑15釐米算,一籠最多能放十個,而十籠就是一百個。那100個炊餅能賣多少錢呢?根據北宋的物價,大的能賣4文,小的賣3文。由於武大郎生活在北宋末年,物價膨脹,所以每個炊餅大致能賣到7文錢。也就是說,武大郎一天賣炊餅的收入,最高時能有700文。

賣炊餅

當然,這只是理想狀態下的收入。由於武松的叮囑,武大郎的產量有所下降,再有個天陰下雨什麼的,他的攤也出不成。刨除掉成本,武大郎每天賣炊餅的實際收入,大致在200文上下。這樣一來,他月收入就在6000文左右。而潘金蓮自從嫁給武大郎後,便當了家庭主婦。雖然也會點針線活,但並沒有接工作來做。所以潘金蓮的收入為0。

武大郎家庭支出

在家庭支出方面,最大的開銷有兩項:一是房租,二是潘金蓮的脂粉錢。由於房子處於縣中心地段,房屋使用面積又比較大,按照當時的實際情況,每月大致在600文左右。而潘金蓮的脂粉和服裝錢,每個月應該有200文。當然,武大郎也有自己的應酬,比如請鄆哥吃酒。這種隨機性的支出,就給他算50文。為何說是50文呢?因為鄆哥在第二十三回中曾說:「賺三五十錢養活老爹」,武大郎不太可能拿出更多的錢去請朋友吃飯。

潘金蓮

除此之外,武大郎在街上擺攤,可能還會被收一些管理費,這部分費用大致也在150文左右。加上武大郎與潘金蓮平時的吃喝,他們一家的固定支出,大致就在2500文左右。所以武大郎每月大概能攢3500文。因此,當王婆因潘金蓮幫她做衣服,送了一些酒食後,武大郎大方地讓潘金蓮拿1000文回敬王婆。

武大郎多久能買房?

那按照武大郎的收入水平,他多久能買得起房呢?詩人王禹偁曾在《李氏園亭記》中寫道:「重城之中,雙闕之下,尺地寸土,與金同價。」可見,在當時的東京汴梁等一線城市,地皮已經達到了寸土寸金的地步。宋徽宗時期,汴梁城內一棟最普通的住宅,也要9400貫錢。別說武大郎,就連當時歐陽修這樣的大官,也買不起一手房。直到42歲時,歐陽修才在潁州(今安徽阜陽)買了一棟二手房。

武大郎賣炊餅

而大文豪蘇軾兄弟,也為了買房愁白了頭髮。蘇軾兒子在東京結婚時,還是借了朋友的房子。蘇轍更是在詩中抱怨:「我生發半白,四海無尺椽」,「我老未有宅,諸子以為言」。連子女都在抱怨他買不起房子的事。當然,以武大郎的實力,肯定是在東京汴梁買房無望了。那他租的房子,他何時才能買起呢?

住房

據史料記載,官二代候可為朋友郭行在陝西華州買了處宅子,花了100貫。理學家朱熹在江西廬山蓋的「臥龍庵」,也花了100貫。陽穀縣地理位置比這兩個地方還要差點,所以80貫大概可以下來。武大郎一個月能攢3.5貫錢,一年就是42貫。兩年時間,他應該就可以買下租住的房子。當然,西門慶也沒給他這個機會。

相關焦點

  • 在物價高昂的宋朝,以武大郎賣炊餅的收入,多久能買一套房?
    那以武大郎賣炊餅的收入,多久才能買得起這套房呢?咱們就以十籠炊餅為例,按照每個炊餅直徑15釐米算,一籠最多能放十個,而十籠就是一百個。那100個炊餅能賣多少錢呢?根據北宋的物價,大的能賣4文,小的賣3文。由於武大郎生活在北宋末年,物價膨脹,所以每個炊餅大致能賣到7文錢。也就是說,武大郎一天賣炊餅的收入,最高時能有700文。
  • 靠賣炊餅的收入,多久能買下?
    那以武大郎賣炊餅的收入,多久才能買得起這套房呢?  咱們就以十籠炊餅為例,按照每個炊餅直徑15釐米算,一籠最多能放十個,而十籠就是一百個。那100個炊餅能賣多少錢呢?根據北宋的物價,大的能賣4文,小的賣3文。由於武大郎生活在北宋末年,物價膨脹,所以每個炊餅大致能賣到7文錢。也就是說,武大郎一天賣炊餅的收入,最高時能有700文。
  • 武大郎賣炊餅,一個月能掙多少錢
    所有人應該都知道水滸傳裡有一個角色叫武大郎,眾所周知他是個賣炊餅的,他也應算一個名人了,武松的弟弟,潘金蓮的丈夫。按水滸傳書裡寫道:武大郎每天要賣十籠炊餅那麼一籠炊餅按十個算這樣下來,武大郎一天能賣一百個炊餅按照北宋當時的物價,一個炊餅四文錢一天就是四百文再刨去一半的成本,一天就是二百文的純利,這樣算的話武大郎一個月能賺6000文,那時候一文錢能買七個棗購買力絕對在一塊錢以上,所以武大郎每個月差不多能賺10000
  • 武大郎賣饅頭每月賺6貫,林衝買刀1000貫,1000貫相當於多少元?
    一個沿街賣饅頭的「三寸丁谷樹皮」 能娶上一位漂亮的全職太太,能住在二層小洋樓,吃好喝好,偶爾有需要了還請得起「鐘點工」。在宋朝,一個挑賣饅頭的小販,真的可以過上另現代人豔羨的生活嗎?答案是可以!北宋中期的一名淮西達傭:傭不習書,靠賣苦力每日可賺百錢。
  • 說到擺地攤,當年武大郎賣餅能養活潘金蓮嗎?
    說到擺攤收入,我們來考據一個問題:《水滸傳》中的武大郎通過擺街邊攤賣饅頭,可以養活潘金蓮這個美嬌妻嗎?假如你每日賣十扇籠炊餅,你從明日開始,只做五扇籠出去賣;每日遲出早歸,不要和人吃酒。回到家裡,便下了帘子,早閉上門,省了多少是非口舌。如若有人欺負你,不要和他爭執,待我回來,自和他理論。大哥若依我,滿飲此杯。」從武松的話,我們可以知道,武大郎每天大概可以賣掉五至十籠饅頭。取最小值,假定他每日賣的饅頭是五籠。一籠大約有十八個饅頭,五籠即九十個。
  • 武大郎賣的到底是什麼
    要問武大郎賣的是什麼,大家肯定會說,這還用問,「炊餅」嘛!不錯,我們翻開《水滸全傳》,第二十四回寫道:「武大在清河縣住不牢,搬來這陽穀縣紫石街賃房居住,每日仍舊挑賣炊餅。」筆者幼時,一直以為「炊餅」就是燒餅(武大郎是山東人,山東的燒餅出名),或是燒餅一類的餅子,後來看電視劇《水滸傳》(哪個版本的已記不清楚了),武大郎挑著賣分明就是最普通的饅頭,心裡還在嘲笑導演和劇組的不講究,怎麼能把「炊餅」變成饅頭呢?
  • 《水滸傳》金字招牌美食,炊餅來歷不俗,難怪火這麼久
    炊餅是他自產自銷的產品,但是要把炊餅賣出地方特色並非易事,經過不斷摸索、改良,再加上熱情滿滿的服務態度,生意是紅紅火火,順便還帶動賣梨的連帶產業。幾年的炊餅生意下來,也算有房有美人,也算一方富豪,在縣城是有頭有臉的明星人物。
  • 舌尖上的水滸:施耐庵筆下的北宋飲食文化
    酒保一見,哪裡敢怠慢,趕緊上前詢問道:「官人要甚東西?分付買來。」魯達摔碗,在酒保眼裡分明是對菜品有意見。魯提轄不滿意,重新點過便是,為何要去「買來」呢?原來,這也是北宋時期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東京夢華錄》中說,酒店一般只接待兩個人喝酒,「不問何人……亦須用注碗一副,盤盞兩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隻,即銀近百兩矣。
  • 一個假高冷的廚子賣著高昂價格的美食
    於是一個神秘的小店就正式出現了,這裡賣著昂貴的飯菜,但排隊的人卻絡繹不絕。這裡哪怕是一碗簡單的蛋炒飯都賣著188RMB,但每一個吃過的人都覺得物超所值。這裡的服務並不是很優秀,但每一個饕鬄都無法拒絕這裡的美食。這是一家神奇的小店,米其林三星的評價都被其拒絕。
  • 去上海的時候,發現一根雪糕賣到十塊錢,有的地方賣到40塊……
    我興高採烈的準備出門,臨出門前姥爺說順便買一大包火柴。我拿著8毛錢就出了門,香菸是5毛錢一包,5分錢一盒火柴,一包是6盒,所以是3毛錢。我現在依稀記得那時候一毛錢是長什麼樣的,因為確實經常拿在手裡和揣在兜裡的都是一毛一毛的。
  • 父親賣老房子,給兒子70萬買新房享福,沒多久哭著回老家蓋草屋
    老父親賣老房子,給兒子70萬買新房享福,沒多久哭著回老家蓋草屋候家村的候耀榮,一生辛苦為兒子候德志,好在孩子十分爭氣,不僅成為了村裡的唯一一個名牌大學生,還考取了博士學位。讀完博士的候德志和同為博士的女友結婚,但丈母娘卻堅持要求要買一套房子,以候德志現在的工資來說,想要在城裡買上一套房,也得奮鬥個十幾年才行,這下,卻把候德志給難住了。候德志的媽媽走得早,而候耀榮從候德志小的時候,就是又當爹又當媽地照顧他,而這個博士學位,與其說是候德志自己考的,不如說是候耀榮壓彎了腰,用一背又一背的稻穀給背出來的。
  • 賣水果一年買套房!這是什麼操作?
    孰不知,他們個個都是小老闆,大部分人的收入遠遠高於一般企業的職員,平時蓬頭垢面的他們,在參加一些聚會時一樣衣著亮麗。小李是外地來京打工人群中的普通一員,外貌平平,也談不上有什麼才華。在一家小企業裡工作了兩年,並沒有留下什麼積蓄,這是千千萬萬打工者工作初期的縮影。
  • 「他有房,用不著我買」?姑娘,我勸你結婚前,給自己買套房
    「嗨,他說了,房子不用我操心,他會買,我拎包入住就行了。再說了,嫁人嫁人,當然是男人準備房,他的窩不就是我的窩嘛!」玲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當時嘻嘻哈哈一陣也就過了。婚後的玲,雖然老公收入不低,但也只見她四處旅遊、購物,沒見他們再買房。
  • 從《知否知否》看北宋法律制度對當時社會生活的影響
    在劇情中,林小娘作為妾室過得比正妻大娘子還體面,她設計讓衛小娘一屍兩命去世後,盛家老太太趁機教導盛紘要讓正妻為上,嫡係為尊,這樣才不至於寵妾滅妻。二、從林小娘私自典當家產、盛大娘子私放印子錢看北宋民間買賣借貸法律在劇中,盛紘被扣留在宮中,林小娘(林噙霜)讓貼身女使拿著鋪子田畝的契紙外出典賣,但是沒有人買,最後只有徐員外肯商談,還要求見到真章,確認不是賊贓才會摁手印。
  • 金書中江湖門派的收入來源
    很多人看武俠小說和電視劇會有個疑問,江湖門派不從事勞作和經商,那麼他們的收入來源是什麼,本文以金庸小說為例,介紹一下江湖人士和江湖幫派的幾項收入來源。田產收入典型代表:少林寺、石樑派(棋仙派)少林寺在金庸小說中長期位居正派第一大派的地位,少林寺自從在西漢時期傳入中國,就被歷代王朝大力扶持,少林寺由達摩祖師創建立始建北魏,隋唐之間已負盛名,唐朝初年,十三棍僧因幫助李世民消滅王世充有功,受到李世民敕封,賜田千頃,水碾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