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申術士

2020-11-04 滄海一粟247791399

申術士

康熙年間,登州方圓二百裡大旱,初夏時節還沒長出青草。太守誠心求雨,十多天也沒有效果。於是召集有見識的老吏問主意。一人說:「聽說某地有個申術士擅長求雨。」太守說趕緊派人請來。老吏說:「不但請不來,一聽到消息他就逃走了。只有出其不意,您親自去請,興許他不敢推辭。」

太守立刻啟程,不帶隨從,來到申術士家,直接登堂入室。申術士正在窗前看書。看到太守來訪非常驚訝。站起行禮說:「不知道大人到來,有失遠迎。」太守開門見山地說:「我來是有事相求。現在旱魃肆虐,百姓受苦,希望先生能普濟眾生,不要坐視不理。」術士說:「我實在沒有那個能力,這都是外邊以訛傳訛。」太守說:「生靈塗炭,沒有能力的人都想盡辦法拯救黎民於水火。如果有求雨的能力卻又推諉,這就太說不過去了。」

申術士感念於太守愛民如子,答應下來,然後問:「您想文祈?還是武祈呢?文祈就是設法壇禱告,得幾天後才能下雨。武祈當天就會有大雨降下。」太守說:「大旱多日,百姓度日如年。武祈最好。不知道武祈怎麼操作?」術士說:「離海十幾裡處有座古廟,在廟中建一個法壇。再在海邊準備一條兩丈長的鐵索,鐵匠十二名,在火爐邊把鐵索燒紅扔到大海裡。而且要準備快馬兩匹。我和您騎馬在法壇附近等候,不可遠離。明天早晨就開始作法武祈吧!」太守回到官府,一一按要求準備。

次日早晨,太守來到海邊,看到申術士用幾張方桌在古廟前搭了一座三層法壇,上面搭建避雨的棚子,開始燒符作法。完畢後,和太守一起來到海邊,焚香跪拜三次,然後讓太守騎馬等待。鐵索燒紅的時候,術士仗劍念咒,大喊一聲:「趕快扔!」鐵匠們用鐵鉗夾起鐵索全力扔進大海。海水沸騰,聲如雷鳴。申術士持劍上馬,和太守飛馳而回,身後雷聲大作。

接著,雷電追來,在二人頭上盤旋。申術士大懼,面如土色,對著太守大喊:「快走!快走!」跑到古廟外,他才鬆弛下來,笑著說:「不用怕了!」接著請太守進廟避雨,囑咐說:「雨足了時候就告訴我。」然後登上法壇盤腿坐下。大雨傾盆而下。

半天后,太守說:「雨夠用了!」術士喝一聲「止」。立刻雲散雨收。他下了法壇對太守說:「這是降龍的正法,但是未免和龍結仇,只有用於正確的地方才行。稍有私心,龍就會報復。我叔祖和師父都死在龍的手裡,所以我不敢輕易施法。從此,我要離開這裡隱居了!」太守送他財物,堅決拒絕後離開。

作者說:「身正心正是千古不變的真理。求雨不算大事都要警惕不正帶來的禍患,何況更大的事?自古身敗名裂的人,雖然是命運使然,但也是不正所導致!」

【原文】康熙中,登州周圍二百裡苦旱,夏仲猶赤地無青草。太守某竭誠拜禱,旬日不應。乃集六房老吏,問有求雨術否。一人曰:「某處申術士,善能祈雨。」太守曰:「可速請來!」其人曰:「不惟請之不至,一聞此信,當必逃避。惟親臨拜懇,或不推諉。」

太守聞之,立即訪之。不帶從人,直詣其莊;入其門,登其堂,見申方觀書於窗下。申不勝驚訝,曰:「不知公祖辱臨,有失遠迓。」太守曰:「齋宿拜謁,敬有所求。」曰:「何事?」曰:「旱魃為虐,黎民憔悴,既能普濟,何得坐視?」申曰:「士實不能,以告者過耳。」太守曰:「民胞物與,賢士豈無其責?不能,求其能;既能而諉曰不能,則曩者之求其能也,其意何居?」

申感太守之誠,許之,曰:「文祈乎?武祈乎?」曰:「有以異乎?」申曰:「文祈,設壇拜禱,須遲時日;武祈,即日可雨。」太守曰:「大旱望雨,度日如年,武祈甚善。武祈之法何如?」申曰:「某處去海十數裡有古廟,可於廟中建壇。再於海邊用鐵鎖一條,長約二丈,鐵匠十二名,各設爐火將鎖煉紅,共舉而擲於海。且預選快馬二匹,公祖務與士並馬急赴建壇所,不可遠離。此其法也,明晨便可行之。」太守一一應之,遂辭歸,悉如申言預備。

明早太守至,見申用方桌若干張,露地建壇三層,上設避雨器具,遍施符水,自言:「吾得到此,可無懼。」設施畢,遂同太守赴海岸,各焚香三拜,已,令太守先乘馬俟之。申見鎖已煉紅,乃仗劍拈訣念咒,呵曰:「速擲!」匠人各用火剪將鎖剪起,齊力擲之於海。海水勢如湯沸,聲如雷鳴。申乃執劍乘馬與太守並馬而馳,身後雷電交作。

既而,雷電如在頭上盤旋。申大懼,一手兼執太守馬轡,面如土色,曰:「速走!速走!」及廟外下馬,申乃笑曰:「吾無憂矣!」入門,令太守避雨廟中,且囑曰:「雨足時,可即示下。」申自登壇趺坐。既而大雨傾盆,多時,太守曰:「雨足矣!」申呵曰:「止!」立刻雨止雲收。申下壇曰:「此乃降龍之正術,未免與龍結仇,惟自處於正而後可行此術。倘有不正,龍必報之,吾太師與師皆死於龍,此故不可輕易行之也。吾亦將從此隱矣。」太守酬以財物,堅辭不受而去。

  虛白道人曰:以正正人,千古定理。禱雨之術小術也,猶惕惕然有不正之懼,況大於是者乎?古今之身名俱敗、隙末兇終者,鹹謂運數應爾,然未必非不正之所致也。《益智錄》

相關焦點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高舜臣,錢齋郎
    家人們惴惴不安,怕時間長了對高某不利,於是找來術士貼符念咒。女子笑著對高某說:「我怎麼可能是妖怪?」對這些符咒完全不在意,高家人也沒了辦法。這樣過了半年,某天高家請客,殺了一頭牛做菜。(故事出自《括異志》,宋代。以前看過幾個故事,都是因為不吃牛肉,所以妖邪不敢近身。這次是因為吃牛肉,被妖怪瞧不起,反而起到了闢邪的作用。總的來說,都是勸人不要吃牛肉。這是源於古代農耕是國之根本,民之命脈。)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彥子
    大約有幾十個故事。內容比較新穎,比如我昨天發的《王子珍》。每個故事都用「昔有」開頭,比較少見,一般古代志怪開頭都直接說年號,主人公的名字。句道興版《搜神記》錯字很多,有些語句錯亂,看來是修訂了,但某些地方還是不確定是什麼意思。比如北鬥呵斥彥子,我懷疑前面有脫漏的地方,是不是北鬥在前面曾驅趕過彥子,而原文脫漏了呢?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謝石拆字
    (卅:古代是三十的代用字。)」謝石又說到:「也字有馬才能奔馳,有水才成池塘,有土才成田地,加單人旁就成為他字。而現在這些部首都沒有,您目前想要升遷卻沒有辦妥,沒有積蓄財產,父母兄弟也都已離世。」這個官員說:「您說的對,但這都不是要問的,我想問問內人懷孕十個多月了,怎麼還不生。」謝石說:「也字中間有個十字,去了十字還有三筆,得十三個月才能生。」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王玉英
    韓生到了湘潭,裝作佔卜的術士拜訪黃公。黃公拿出三個兒子的生辰八字讓他算。韓生指著鶴齡的生辰說:「這不是您的親兒子,是撿來的,現在應該還回去了!」黃公很驚訝,問韓生怎麼知道的。韓生說:「我就是這個孩子的父親,如果您不相信,我能說出衣帶上的字為證。」黃公說可以,我已經有親生兒子養老了,這個孩子可以還你。別的就不算了,我給他訂婚花的四十兩銀子你得還我。韓生問鶴齡在哪,回答說去長沙應試去了。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陳諫議,預兆
    陳諫議陳省華年紀大了沒有兒子,曾經去四川術士那問卜。術士說:「你不用問卦,今年七月十五,木星會降臨到大慈寺,你去問他就可以。」然後告訴他木星降臨後的衣飾打扮,並且手裡拿著蓮花。到了那天,陳省華去了大慈寺,果然看到一個穿著如術士描述的人。他上前求拜。那個人說:「你怎麼知道我在這?」
  • 六本斬妖除魔破案類志怪小說,群魔亂舞的世界不斷的離奇事件
    六本斬妖除魔破案類志怪小說,群魔亂舞的世界不斷的離奇事件!關注我每日更新不同書單。第一本《大奉打更人》作者:賣報小郎君157.5萬字·連載簡介:這個世界,有儒;有道;有佛;有妖;有術士。文風騷而不賤,玩梗很強,插科打諢,氣氛歡樂的同時文字和故事塑造都很不錯。不過作者有前科,是中原五綠之一,不過目前沒什麼大毒點,看著比較爽。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賈生
    術士作法的時候,婦人用手指畫一個圈,把我和她畫在圈裡,說:『看他能把我們怎麼樣!』這個婦人衣飾華麗,容貌美麗,世間少見!」故事出自宋代《投轄錄》,作者最後總結到:噫!道清之言賢哉。人之為賈病遇道清,亦奉佛施藥之報者也。
  • 視頻 |「思泉語文」與「樂樂課堂」聯合製作的《古代寓言》
    這次又帶來《樂樂課堂》與《思泉語文》的《古代寓言》系列視頻,共14集。,所謂志怪小說,就是記錄神仙鬼怪內容的小說。志怪小說《搜神記》搜集了古代神異故事共400多篇,是研究我國古代民間傳說及神話不可多得的寶藏。
  • 重口味故事兩則,清代的志怪小說其實是搞笑段子呀
    前面我們講到,清代的志怪小說《子不語》其實是一本匯聚了眾多段子的有趣故事集。.誤嚐糞這一回,故事發生在江蘇常州。所以,這個故事大概是想告訴我們,在事情不明朗之前,最好不要亂做決定,以免留下某些不可挽回的損害,比如大家一起乾杯喝糞水!悔之晚矣。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某郎中
    (故事出自清代志怪集《道聽途說》,因為較長,下面只摘錄原文開頭的一段。)【原文節選】郎中某,武林人,能憶宿世事。
  • 古代江湖術士有多壞?會唱歌的小狗是怎麼回事?
    故事選自清代袁枚《子不語》:這一天,長沙府集市中來了一男一女兩個人,他們牽著一隻小狗,那小狗比平常的狗身型略大,兩隻前爪的腳趾也比一般的狗要長,兩隻後腿又如熊爪,它屁股後面的尾巴又小又短,最為詭異的是,那小猴的眼耳口鼻竟然像人,還能開口說人話,演唱各種小曲。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雞妖二則
    陳原善召來術士捉妖,女子來認錯說:「不要捉我,過幾天,我就去無錫託生了。你送我時候,不要到井邊,恐怕被井神所收。要把我送到野地裡。」術士用符水作法後,陳原善把符水送到野外,妖物從此不再來了。另一則京城有個民家女,被鬼物迷惑,晚上迷迷糊糊的,早晨清醒,就好像經常喝醉的狀態。父母找來醫生,巫師,一年多也沒治好。於是請來龍虎山的道士施法。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九子魔母
    後來又找來一個術士,這個術士直接揮劍去砍,砍中一個女奴的胳膊。女子大罵,帶著四個女奴升空飛走。被砍落的女奴胳膊,變成土做的了。不久後,吳家人在城北的一座古廟裡,看到一尊九子魔母的塑像,容顏俏麗,旁邊的四個侍女,其中一個缺了胳膊。後來,吳生一直安然無恙,而那個揮劍的術士死了。
  • 明月說《聊齋》之申文正殺龜
    大家好,我是會講故事的明月,今天講個申文正殺龜的故事。話說在陝西的涇河邊上,有個讀書人,姓申名文正。申家幾代都是讀書人,沒什麼其它技能和手藝,又得不了功名,所以家道敗落,日子也是越過越貧窮,甚至到了沒米下鍋的程度。申文正夫妻二人面對窘迫的日子,想不出一點辦法。無奈之下妻子對丈夫說:「要不,你去偷吧?」申文正聽後生氣地說:「我是讀書人的後代,不能光宗耀祖道也罷了,怎能去敗壞門戶、羞辱祖宗呢?與其做強盜活著,還不如餓死!」妻子聽後氣憤地說:「你想活著又怕丟臉嗎?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谷亭狐,王黯
    嶽父尋求術士,下屬推薦了一個能射狐狸的言州人。射狐人把王黯安排在屋子西北角,讓很多人守著,自己在大堂外安置一張床,拿著弓箭等待狐狸。這樣過了三晚,他忽然說:「大家睡了嗎?狐狸已經射中了。明早去取吧。」大家都不相信。第二日早晨,看到窗戶上有血,眾人跟蹤血跡,到了一個大坑,坑裡有隻母狐狸,帶著箭奄奄一息。王黯的妻子把狐狸燒成灰,給丈夫服下,從此病好了。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氏怪,妖人
    張氏怪我家鄉有個秀才張某,喜歡談論鬼怪學說,也經常讀志怪小說。某天,他聽到房梁上有人喊他相公。起初只聞其聲,後來妖物現形,有時候是個高大的男子,有時候是十一二歲的小童,還有時候是丫環的形象,全家人都能看到。有一天,張某起早讀書,妖怪也變成他的樣子來搶著讀。不但樣子完全相同,連衣服上的破洞都完全一樣。爭奪了一會兒,妖怪回到房梁上。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王良娶妻
    據說這是一個流傳於山東的民間志怪故事。看下來有一個感覺,古人的邏輯真的不是現代人能夠理解的。不過朋友們姑妄讀之,不必深究。故事開始。從前有個戲子,名叫王良,三十多歲,眉目清秀,非常英俊,長年在外跟班唱戲,難得回家一趟。
  • 古代志怪故事——黑衣太僕,布客
    窮措大(古代對讀書人的蔑稱)讀了兩行書,動不動就冒迂腐氣。假如你生在嚴相國的年代,想要拜見相國,看到牛太爺還不知道出什麼諂媚的樣子。再者說,人各有主,秀才們供奉文昌公,不過也是希望中舉得官,商人們供奉財神,是盼望財源廣進做富翁。我們這些人供牛公,和你們供孔子有什麼兩樣?」張某知道這些人無法說服,就稟報縣令,毀去了這座廟。但是信奉牛二的風氣卻不是毀廟就能杜絕的,照樣流傳天下。
  • 故事:志怪故事:鬼畫
    他非常喜歡妖魔鬼怪的故事,偶爾也讀讀佛經。某天突發奇想,立志寫一本志怪集。雖然不能以此為生,萬一流傳下去,也算不虛度一生。他開始留意民間傳說,也到些陰森恐怖的廟宇、廢墟去尋求靈感。回來後就閉門不出,徜徉在妖仙神魔的世界裡。無奈才疏學淺,不久就江郎才盡,想放棄又實在不甘心。於是更加去找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遊覽。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鬼怪假託牛郎織女,帽妖,雷攝女
    於是,僕人們在背後商議,悄悄找來術士。術士念咒,並用劍砍他。牛天錫縮入地裡,挖開看,是一塊老牛的膝蓋骨,埋在土裡久了,變成了妖怪。江陰顧某親眼看到這件事。於是互相設計,陰召術士誦咒,用劍擊而斃之。應手有聲,縮入地。發土細驗,乃是老牛之膝骨,久埋土中,而出詐為人矣。江陰顧山民親見其事。牛郎有假,則織女亦未必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