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比起愛如蘭,文炎敬更愛盛家門第

2020-09-04 水水追劇



文炎敬無論在小說中還是在影視劇中都是一副清流讀書人的形象,他和如蘭自由戀愛,最終修成正果,可他做的這三件事真真讓我懷疑他對如蘭並不真心!


一:盛紘把墨蘭許給文炎敬,文炎敬並未拒絕


盛紘非常賞識文炎敬,並有意將墨蘭許配給他。這一天盛紘邀請幾位秀才到家裡做客,文炎敬陰差陽錯撿到如蘭手帕,他當時還不知如蘭身份,只以為如蘭是盛家婢女,他看如蘭活潑可愛內心便有幾分愛慕之情,可他並未逾矩,行了禮便默默退出後宅。


如蘭自由散漫慣了,突然一見文炎敬這種文質彬彬的讀書人便也生出幾分歡喜,可以說兩人第一次見面便互相心生好感。


可接下來的事似乎有點變味了。盛紘有意將墨蘭許給他這件事,文炎敬肯定心知肚明,但他雖心中惦念丟手帕的女孩卻並未拒絕盛紘嫁女好意。


這樣看來文炎敬當時內心想的是和盛家攀上關係,並不在乎娶的是誰。


二:廣濟寺私會



墨蘭根本不想嫁給文炎敬這種寒門秀才,便舍了臉面,故意跌倒在梁家六郎面前,六郎也是多情種光天化日之下拉起墨蘭,還將墨蘭抱上馬車,在古代墨蘭和梁六郎的行為便算是肌膚之親,一時間京城之內風言風語。


盛老太太為保住盛家名譽親自去梁家提親,終究促成了墨蘭高嫁伯爵府之事,墨蘭心滿意足,可憐的文炎敬卻被駁了臉面,但沒家世沒靠山的他只能默默受了這啞巴虧。


以盛紘的為人來看,他必然不會虧待文炎敬,畢竟是自己愧對他,日後在仕途上必對他多些關照。


可盛紘還沒來得及抬舉文炎敬,便發生了一件大事。寧遠侯府嫡子顧廷燁求娶盛家嫡女,盛家一共有兩個嫡女,華蘭已經出嫁,只有如蘭待字閨中。


大娘子一心想女兒高嫁,故此門親事並沒費什麼力便成了,可如蘭卻悲痛欲絕,她心裡想的都是文炎敬,可迫於家裡壓力只能忍痛斷了念想,再加上明蘭勸她只要嫁給顧廷燁就成了侯府夫人,名份上要壓過墨蘭一大截,以後墨蘭見了她都得行禮,她想了想覺得這也是一件高興事,便不再哭泣,安心待嫁。


本來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如蘭嫁入侯府已是板上釘釘,可偏偏在婚前如蘭與文炎敬在廣濟寺私會做最後告別,這一幕被寧遠侯府的老僕人看見,老僕人回了顧廷燁,顧廷燁婉轉告訴了盛紘,盛紘大怒之下差點勒死如蘭。


當然這一切都是顧廷燁的計謀,他做這一切都是為了求娶明蘭,可文炎敬明知未婚男女私會是大忌,還是冒著身敗名裂的危險去赴約,他走這一步險棋到底為了什麼呢?


是為了如蘭還是為了做盛家女婿?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三:婚後納妾


如蘭和文炎敬最終喜結連理,可還沒過幾天平靜日子如蘭便被婆婆立規矩,因為如蘭出身高,所謂立規矩不過是在太陽下站個把時辰,可如蘭自小便被王氏寵著哪受過這般委屈,她常常回娘家哭哭訴,王氏見金尊玉貴的女兒被小門戶婆婆立規矩心中氣悶難忍,常到文家大鬧。


而身為夫婿的文炎敬每每看到妻子受委屈便躲到書房去,不肯為她說一句話,他本質上就是個讀書人,自小學禮法,萬萬不會忤逆母親。


母親鬧得太嚴重,他才略說一二,這還不算,如蘭懷孕後文老太太要給他納妾,他也未反駁只是默許,還是如蘭小施計謀,挺著孕肚在雨裡哭泣,才換得他些許憐憫之心。



文炎敬自己爭氣,再加上盛家幫扶謀得個外放之職,可他母親卻想留下如蘭伺候自己,不讓如蘭隨他赴任,文炎敬還是不敢反駁,思慮很久才打定主意去求王氏來府上鬧一鬧,殺殺其母親威風。


王氏一鬧果然奏效,文老太太同意如蘭隨文炎敬外放,但赴外任之前文老太太可沒少折騰如蘭,不是讓她陪著去鄉下,就是讓她陪著走親戚,如蘭苦不堪言卻也不敢反駁。


文炎敬是寒門苦讀的學子,一無家世二無錢財,以他的能力若想在朝中謀得好職位幾乎不可能,但他娶了如蘭,就有了盛家這個大靠山,他自己的能力再加上盛家助力,才讓他官運亨通。


如果說文炎敬真的清明高潔,不求嶽父家庇護那他對如蘭的愛應該是尊重是維護是獨一無二,可事實恰恰相反,小說中還寫到文炎敬最後在如蘭允許下納了妾,可見這份愛情也並沒有多純粹。


雖然兩人婚姻總體看是幸福的,但若說到文炎敬多愛如蘭,恐怕不過如此!

相關焦點

  • 看過《知否》原著才知道,如蘭在認識文炎敬前,就有了低嫁的念頭
    》原著中,盛家四個女兒,三個高嫁,只有嫡出的五姑娘如蘭「低嫁」到了文家。「低嫁」入文家,給文炎敬當老婆,是因為愛情,但看完全《知否》原著之後,你會發現,如蘭早在認識文炎敬之前,就有了「低嫁」的念頭。,出嫁前的局面差不多已經定下了,要想比拼贏得最後的勝利,就只能比誰的夫家更尊貴。
  • 《知否》:嫁了鳳凰男的盛如蘭,才最讓人擔心
    《知否》中,盛如蘭是盛家嫡次女,是盛紘的第五個女兒。她是大娘子王若弗的女兒,外祖家也是聲名顯赫,可是即使如此,父親盛紘卻不是很待見她。盛如蘭的爆脾氣像極了王大娘子,直來直去,不加掩飾,貪玩不愛讀書。所以盛紘對如蘭沒有什麼好臉色,而有了華蘭和長柏的王大娘子給如蘭的疼愛,也是打了折的。
  • 《知否》,在愛中長大的如蘭,心思單純,卻活得最為通透
    《知否》是一部宅鬥劇,裡面盛家三姐妹各自尋求了自己的幸福。墨蘭用盡手段嫁入了伯爵府,明蘭嫁入了侯爵府,雖然如蘭「高門低嫁」,嫁給了窮舉子文炎敬,但是她卻是過得最幸福通透的人。盛家著四個女兒,大姐華蘭雍容華貴,四姐墨蘭貌美如花,六妹妹明蘭更是玲瓏剔透,只有如蘭從小在大娘子的愛護下長大,連爽直的性情都與大娘子有幾分相似。
  • 知否:與王氏想法不同,華蘭為什麼覺得嫡女出身的如蘭更適合低嫁
    原著中未出閣前的如蘭,是有些刁蠻任性的,她有作為嫡女的優越感,也因為看慣了王氏和林氏的妻妾爭鬥,所以處處要和墨蘭爭個高下,卻常常敗北。和明蘭不同,她不需要藏拙,卻也明辨是非,所以和明蘭的關係很好。如蘭喜歡文炎敬,是因為她的一見鍾情,是無關門第,單純的喜歡。好在文炎敬是一個聰明上進又謙虛知理的好男人,他沒有辜負如蘭的期望,如願考取了進士。
  • 重溫《知否》:低嫁的盛如蘭之所以過得幸福,是因為她有3個優勢
    盛如蘭的本家堂姐盛淑蘭也低嫁給了秀才孫志高,婚後的日子過得是一團糟,受盡了委屈和折磨。可是,低嫁給文炎敬的盛如蘭卻守住了自己的幸福,在原著裡,文炎敬仕途一帆風順,帶著盛如蘭遠赴泉州就任,與盛如蘭過上了幸福的二人世界。最近,我重溫了《知否》,我發現,低嫁的盛如蘭之所以過得幸福,是因為她有3個優勢。
  • 《知否》同樣是大娘子生的,為何盛紘偏愛華蘭,卻不喜歡如蘭?
    在電視劇《知否》中,盛紘的一生有一妻兩妾。經過多次鬥爭之後,只有王大娘子笑到了最後。此時的盛紘也幡然醒悟,不再像以前一樣寵妾滅妻,對自己的孩子們也開始盡責了。但是,盛紘依舊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就比如華蘭和如蘭明明都是王大娘子所生,盛紘明顯偏愛華蘭。
  • 知足才能常樂,看《知否》至情至性盛如蘭,握住穩穩的幸福
    如蘭雖然沒有明蘭的七竅玲瓏心,但是她也具有同情心,更加敢愛敢恨,知足常樂,把握住了穩穩的幸福。東窗事發後,更是以盛家所有女眷的名聲做要挾的籌碼,讓盛老太太親自到兩家定下婚事。作為盛紘最疼愛的女兒,她的行為無疑是對家族的背叛。如蘭雖然看似不著調,但是大事情上她卻是明事理。追求幸福沒有錯,但是追求幸福不能以損人利己的方式進行。墨蘭如願嫁給了梁晗,卻永遠地失去了父親的愛。墨蘭出嫁時懇求盛紘「女兒就要走了,父親還是不肯跟女兒說句話嗎?」
  • 《知否》:盛家四蘭中,嫁的最好的不是明蘭,而是如蘭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每看一次《知否》,都會有新的感悟和理解,這次也並不例外。如 蘭如蘭的出身是好的,母親是王家嫡女,從出生起,一直養在自己母親身邊,雖然父親最疼愛的不是她,但,她所擁有的愛已經足夠讓其她人羨慕了。
  • 《知否》原著:文炎敬番外泉州赴任婚姻美滿,墨蘭終究是後悔了
    《知否》中墨蘭,是唯一一個具有「抗爭意識」之人,偏偏將一手好牌打爛,原因在於她有一位不懂得如何愛孩子的母親,盛家4個蘭中,所有人都嫁給了愛情,在婚姻上幸福美滿,唯獨墨蘭,開頭美好,後半生被丈夫厭棄,鬱鬱寡歡一生。
  • 《知否》如蘭身為盛家嫡女,為何會看上一個窮舉子呢?
    《知否》如蘭身為盛家嫡女,為何會看上一個窮舉子呢?如蘭盛家嫡女,在華蘭出嫁後盛家三個女兒中就屬她最為尊貴,嫡親姐姐高嫁伯爵府,嫡親哥哥又一舉高中,盛家正處於蒸蒸日上的階段,很多人都以為她會如華蘭一般高嫁,事實卻並非如此。她在盛家四姐妹中是嫁的最低的一個,庶女明蘭墨蘭都壓她一頭,不過好在她是為了愛情嫁人的,身為盛家的嫡女她為何會看上一個窮舉子呢?
  • 《知否》,也許大部分女生都是如蘭吧
    長柏作為盛家的頂梁柱,雖然盛紘更偏愛長楓,也知道盛家的未來要靠嫡子長柏。一直被忽視的應該是如蘭,雖然是嫡女,既沒有哥哥姐姐受重視,也沒有墨蘭更討盛紘喜歡。文炎敬這邊不好的事情也提前和如蘭說好了,比如他的母親偏心他的弟弟,並不好相處等等。如果文炎敬不說,如蘭怎麼會知道呢。
  • 看了《知否》原著才發現和王大娘子相比,如蘭的真性情多麼可貴
    電視劇《知否》播出後,很多人都喜歡王大娘子,覺得她真性情。王大娘子的三個孩子,如蘭和她最像,觀眾同樣覺得她也是真性情。讀完原著,我才發現和王若弗相比,如蘭才是真正的真性情。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蘭。這時候的如蘭並不是真性情,她活得暢快,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多半是仗著自己的身份和母親的庇護。相比之下,品蘭才是真正的真性情,不藏著掖著,有什麼說什麼,這樣的性子,豪爽大方。更關鍵的是善良。可是,如蘭偏偏多了尖酸刻薄。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如蘭在改變。古代的女子,嫁人是她們的人生大事。王大娘子想讓如蘭嫁到自己娘家王家,但是當她發現能攀上齊國公府時,她立馬放棄了王家。
  • 盛家嫡次女如蘭,為何是盛家四朵小花中最難的一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盛如蘭是盛家嫡次女。她既然有如此尊貴的身份,為何卻是盛家後院中,四朵小花最艱難的一個?盛如蘭盛如蘭是盛紘的第五個女兒,外祖家名聲顯赫,當初父親盛紘去王家提親,王老太爺根本沒看上盛紘。可是,盛如蘭作為家中最小的嫡女,卻不招父親待見,這是為什麼呢?
  • 《知否》原著:如果「心機」墨蘭當初嫁給了文炎敬,結局會怎樣?
    《知否》原著中墨蘭費盡心機,攀龍附鳳嫁給了永昌伯爵府梁夫人的小兒子梁晗,可她婚後過得並不幸福,她甚至很後悔當初沒有聽盛紘的話老老實實嫁給文炎敬,白白錯失了良緣。那如果真的按墨蘭所想的,她真的嫁給了文炎敬,會比嫁給梁晗更幸福嗎?本文將以四個角度來分析如果墨蘭嫁給文炎敬的婚後生活到底如何?01丈夫的視若無睹我在寫《知否》如蘭人物書評的時候重點寫過文炎敬和她的愛情。
  • 知否:都是嫁給寒門秀才的盛家女,淑蘭苦盡甘來,如蘭卻慧眼識珠
    他原本就被盛紘選中,是想將女兒墨蘭嫁給他的。可是墨蘭卻為了攀上梁晗不惜毀掉家族的臉面,這讓盛紘傷透了心。其實文炎敬心中有喜歡的人,那就是如蘭。劇中,文炎敬和如蘭初識的畫面,很美,如蘭的手絹被風吹到院中,如蘭去撿,卻遇到了她的敬哥哥。
  • 《知否》原著盛明蘭給祖母討公道:人性裡的光輝,是為愛付出
    契機就是,盛老太太被人下毒。我讀《知否》原著時,覺得盛明蘭給盛老太太討公道那段,絕對是全書中的一大淚點。我每每讀到這,都會落淚。它之所以能打動我,是因為,我看到了一個人為了心中所愛,所眷顧,所執念的人或事,敢於豁出一切的行為。
  • 知否:嫁給墨蘭看不起的窮書生,如蘭不止是有可愛
    《知否》原著裡的如蘭並不討喜,大小欺負明蘭,朝她扔石子,說她是小傻子,還讓她剝橘子。劇版對如蘭進行了改編就很討喜。陰差陽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文炎敬和如蘭相遇了。一陣微風吹走了如蘭的帕子,迷了眼的如蘭追著帕子跑,可帕子卻吹到正巧路過的文炎敬的腳下。一見鍾情,一眼萬年,那陣風起時吹開了如蘭心中的迷霧。
  • 《知否》:嫁給墨蘭看不上的窮書生,如蘭才不是只有可愛而已
    成年如蘭的登場就是在自家的書院裡,她捉弄墨蘭後以筆託腮、笑望窗外的樣子真真是一派小兒女的天真浪漫,好看極了。原著裡提到:如蘭長得像王氏,圓盤子臉,眉目端正,姿色不免平凡了些。其實,如蘭的性格也像極了王氏,喜歡使性子、耍威風,橫衝直撞。
  • 《知否》盛紘打死林噙霜的真相:不是為了盛家的臉面,而是太愛她
    但是盛紘打死她的真正原因卻不是因為盛家的臉面,而是因為太愛她了。我也是很意外,像盛紘這種及其在乎自己官聲的人,竟然愛林噙霜勝過了整個盛家的臉面。其實我剛開始看電視劇《知否》的時候,也以為盛泓雖然喜歡林噙霜,但是他最愛的還是盛家的體面,所以無論他多愛林噙霜也抵不過盛家的體面重要。
  • 《知否》:同樣是低嫁,如蘭和餘嫣然有何不同?
    而如蘭的「低嫁」則是她自己的意願,因為她的心上人就是文炎敬。不管他是豪門子弟,還是窮苦書生,如蘭對他的愛都不會改變。如蘭跟他是偶然間在園子裡相識的,兩個人初見,如蘭還真就生了情。如果我們更加細緻地比較這兩段婚姻的不同之處,就會發現如蘭的婚姻有盛家父兄的支持,還有妹夫顧廷燁的幫襯。有了這些助力,文炎敬的未來定不會太差,後來如蘭的小日子也確實過得順風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