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迷失在我身旁》,初看書名,會以為這是一本言情小說,文雅,充滿溫情的書名背後,是略帶沉重的話題,生老病死,照顧與陪伴。
作者岸見一郎是一名心理學家,著有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他的父親82歲時,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症,岸見一郎描述了自己的知父親患有阿爾茨海默症後的心情。
「與母親得了腦梗死,沒有康復可能的心情不同,母親患病時,醫生告知我,親人將不久於世,我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父親患病時,我知道這個病不至於危及生命,但也不會痊癒,我將守著父親過完最後的時光,他的病不危及生命,但需要家人的守護,這是一種無法預知終點的守護,讓我感到極度的不安。」
阿爾茨海默症(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病因未明,也叫認知性障礙,老年痴呆症。
韓國電影《我腦中的橡皮擦》,孫藝珍扮演的富家女,就得了這種病,她開始變得健忘,今天發生的事情,明天就忘記了,後來發展到不認識自己是誰。
電視劇《都挺好》,蘇大強懦弱、自私,對兒女漠不關心,他被騙光財產後,備受到打擊,竟發展成老年痴呆症。生了病以後的蘇大強,他以前做的一切,都讓人有了原諒的理由,面對一個生了病的可憐老人,你會苛求他是一個完人麼。
病痛,對年輕人來說都難以接受,對老人來說,更是如此,人老後,會對自己的價值產生懷疑,生病後,更容易陷入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岸見一郎的家離父親最近,又是自由工作者,照顧父親的擔子自然就落在他的身上。《請你迷失在我身旁》是岸見一郎照料父親兩年來的心路歷程。作為一名心理學者,岸見一郎注重研究阿德勒心理學,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是個體,岸見一郎不想把書寫成一本指導手冊,而是想運用他多年研究阿德勒心理學的理論,探討如何減輕照護工作的負擔,如何與我們守護的父母建立良好關係。
全書分為六個部分。
第一章 和老年父母構建什麼樣的關係
第二章 不是忘記了過去,而是過去改變了
第三章 從當下開始,建立新的親子關係
第四章 年老父母教給我們的人生意義
第五章 處於患病狀態不等於「低水平」
第六章 構建無條件肯定生命本身的社會
我們要如何與患病的父母相處呢。我們小時候與父母生活在一起,成年後離開他們,去外面闖世界,父母生病後,我們又回來照顧他們,就像一個圓圈,因為血緣,我們和父母綁在一起,一生都繞不開這個環。
正如有人所說,我們可以選擇各種關係,但父母、親人,是我們與生俱來,無法選擇的。
照顧病人很辛苦的,曾經有人照顧病人,最後,自己患上了憂鬱症。
青山關二92歲寫下的小說《吾妻悲哉》,講的是患有阿爾茨海默症妻子的故事。
「對了,你叫什麼名字來著」「對啊,直是麻煩啊,我叫什麼名字來著」「不過也無所謂什麼名字了」「因為我這個人已經被包圍在一個叫杉圭介的這個人之中了」「我說的好像是哲學家所說的話」「對了,記得你是哲學家」
這脫口而出的對話,更像是情話,整部小說都像是一個愛情故事。並不是說照顧伴侶更輕鬆,而是當照顧病人時,懷著牴觸情緒,那是無濟於事的,當懷著感情,投入感情,多想想美好的事情,想想過去的融洽時光,會覺得更輕鬆一些。
當然很多子女並非都是尊重、喜歡父母的,但糾結過去,只會讓自己活得痛苦。
很多老人退休後,就找不到自己的價值了,如果一個人把生產性當成自己的價值,那麼在年老體衰時,就會悲傷地逃避現實。
比如教師,從學校退休後,再也沒有人尊稱他們為「老師,老師」了,其實老師,只不是在學校做教育工作者的一個符號,但讓有些人承認這一點並不容易。
人老了就不由懷疑自己的價值,有的人開始發牢騷,有的人通過製造麻煩,來引起子女的關注。
有一個老太太患了抑鬱症,剛開始就診的時候,兒子、兒媳都滿臉擔心地陪她坐在候診室,後來老太太一天天好起來了,兒子就不再陪著來了,再後來兒媳也會在老人候診時走開去忙其他事,留下老太太一個人就診。為了引起關注,老太太故意摔了一跤,弄了個大腿骨折,重新獲得了家人的關注。
理解父母的行為,了解到這些行為背後,是父母對子女的需求,他們是希望得到子女更多一點的關注。
當年的父母身強力壯,是他們照顧著我們,當他們年老體衰時,權力的位置就倒過來了。
當父母做錯事時,我們去指責,這往往會惹惱父母,他們心理會有落差,為了面子,固執地堅持已見,讓兒女讓步,如果過於執著對錯的話,就會形成權力之爭。
岸見一郎建議,一般來說,拒絕對方會嚴重地破壞雙方的關係,那麼就要及時地讓步,構建一種無需爭論誰對誰錯的關係,無論發生什麼,從權力之爭中退出。
每天設了鬧鐘,準時去看望父親,如果有一天沒有去,就會感到深深地內疚,擔心自己不在時,父親的生活狀況。
通過意志力,來強迫自己照料父母,久而久之,情緒就會煩躁、焦慮。
岸見一郎提出的另一個建議,不要逞強,要學會適時地離開。
在照顧父親兩年後,岸見一郎把父親送到一個保健機構,接受了託管服務,但他也沒有離開父親,每周仍有兩次去看望父親,這樣不僅自己得到了休整的機會,而且父親在保健機構也能多一些社交。
如果沒有條件送父親去專門的機構,也可以請保姆或鐘點工照料幾天,讓自己可以放鬆幾天,做做其他的事。
非常喜歡書的封面,一個俏皮的老人家,肩膀上託著一隻貓咪,非常的治癒,書的扉頁寫著,成長也是一種美好。
我們的一生,終其一生都在追求讓自己變得更美好。
家裡有親人要照顧,讀這本書,可以從中獲得力量,用另一種思維和角度,來找到可行方案。
家裡沒有親人要照顧,去讀這本書,也可以了解到另一種生活,對自己的未來,對親子關係,都會有很好的幫助。
成長即美好,照顧父母的同時,也不斷在改善自己,相伴守望,一生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