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丨和鄉村少年一起寫本書,酷不酷?

2020-11-27 河南教師

鄉村學校的孩子在成長中

會遇到一些和城鎮學校孩子不同的問題

解決起來也會有不同的辦法

怎樣為鄉村學校的少年點亮心中的燈火

如何為他們未來的人生樹好指向標

恰當教育的力量不可或缺

今天這本書的作者

正是懷著美好的期待

寫下了這些真誠的文字

讓我們一起感受

來自吳再柱老師的教育情懷——

本期籤贈嘉賓

吳再柱,湖北省特級教師,中學語文高級教師,黃岡師範學院教育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北師範大學特聘國培專家,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語文教學通訊》封面人物。

曾出版《我教語文的感覺》《鄉村教師突圍》《公民教育與現代學校》《鄉村少年成長密碼》《特級教師陪你讀名著》等專著。其中《鄉村教師突圍》一書被選入2014年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年度雙百」(教師喜愛的100本書,影響教師的100本書)。

《鄉村少年成長密碼》

吳再柱 著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少年追光,鄉村明亮:我的一些美好期待

我希望它能成為一套鮮活的教育學,一座溫馨的連心橋,一本別樣的作文選,甚至是一冊常翻常新的案頭書。

作為作者,我之所以敢有上述希望,不僅是因為我從教了三十餘載,也不僅因為我是特級教師、教育碩導,還不僅是因為我此前出版過幾本著作、發表過若干教育文章;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本書是我和我八年級班上52名同學一起寫成的。因為這,我才有了更足的底氣和更大的希望。

我希望它能成為一本鮮活的教育學。談及教育學,許多老師都會倍感頭疼。那些似懂非懂的名詞術語,那些各執一詞的教育方法,那些過眼即忘的教育理論,怎一個難字了得。《鄉村》一書共六輯(說課業、說課外、說師友、說家庭、說成長、說遠方)、80多個話題,都採用「學生吐槽、作者評說」的方式,將作者對兒童、對學習、對成長、對教育等方面的理解融入其中,因而該書具有通俗易懂、寓理於事等特點。說它是一本鮮活的教育學,也許並不誇張。

我希望它能成為一座溫馨的連心橋。代溝,是父子母女之間很難逾越的一道鴻溝。它或深或淺,或寬或窄。跨越過去,眉開眼笑;阻隔兩岸,不理不睬。雙方都在心裡吶喊著:你若懂我,該有多好。但是,「你今天怎麼問起我的成績?」「這麼好的家庭,為什麼就變得支離破碎了?」「你打你的工吧,我讀我的書!」「讀八年級時,媽媽終於回來了!」「發呆時,還想著玩『英雄聯盟』的快樂!」……哪個孩子不是父母的心頭肉,哪個父母不是孩子的指路燈,但許多時候,一個「懂」字真的就有那麼難!讀完此書,你也許就讀懂了這些正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

我希望它能成為一本別樣的作文選。無話可說,常常是一些學生寫作的第一道門檻。每天都生活在院子裡高牆上有四角的天空下,每天都重複著寢室、教室、食堂的三點一線,每天都是都過著讀書、聽講、刷題的單調生活。於是,寫起作文來,便雙手摸白紙、兩眼望青天,便天南海北、胡拼亂湊,甚至連中考、高考都出現雷同卷。因為,他們並非「我以我手寫我心」。本班的一些同學,剛開始參與本書寫作時,他們都感到懷疑;但一旦話匣子打開後,每個孩子都總有說不完的話。原來,作文就這麼簡單;原來,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思想,才是最好的作文選。

左右滑動查看本書目錄

我希望它能成為一冊常翻常新的案頭書。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因為所處的角度不同,眼前的景色並不一樣;因為所經歷的人生際遇不同,所以每個人對生活的理解也就不一樣;因為所關注的焦點不同,所以你閱讀的重點也就不盡相同。於是,包括這本書在內的許多書,我們每一次閱讀,都會有不同的體會,有不同的感悟。正所謂,每一次微笑都有新感覺。比如,這本《鄉村》一書,你可能拿起書後,看看序言,看看目錄,之後便選擇自己最關心的話題來閱讀。這本書有一個好處,就是無論你從那一輯或哪一個話題看起,都不會產生閱讀障礙;而且,每一次翻閱,你總會有新的發現。

我希望它,能開啟心靈之窗,揭秘成長之道,輝映夢想之光。教育學,無論是家庭教育學還是學校教育學,它首先應當一門關係學。父女母子,教師學生,同窗好友,只有開啟心靈之窗,你才能走進對方的心靈深處。

教育,是有規律的;成長,是有密碼的。惟願此書,能幫助讀者揭示教育規律,揭秘成長之道。孩子處於青春期,家長處於成長期,這便是最好的相處模式,也是最好的成長方式。

教育的真諦,是自我教育;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自我完善。當孩子心中有夢、眼中有光、腳下有力時,一切皆有可能,這便是夢想的力量。

惟願此書,能在這些方面起到一些助力作用。作為作者,我不敢說,這本書是最好的一本,但我敢說它是最獨特、最稀有的一本。

最後,願以此書,讓鄉村少年看到自己,讓城裡孩子看到鄉村,讓家長和教師讀懂兒童。

少年追光,鄉村明亮;鄉村少年,祖國希望!

——本文系《鄉村少年成長密碼》序言

閱讀主張

作為一名教師應常讀四類書:一讀文化經典,二讀教育專著,三讀勵志書籍,四讀專業報刊。因為,在我看來,讀古賢美文,能讓人長一些大氣;讀教育專著,能讓人減一些匠氣;讀詩歌散文,能讓人多一些靈氣;讀報刊,則能讓人少一些腐氣。同時,還要常讀一些文史哲政,這好比一個人,只有多吃五穀雜糧,才能身強體健,才能青春常在。

薦完書,就該送書了!

送書規則:參與本活動的讀者,請在文末留言區分享一條您關於鄉村教育的看法,留言被推送出且獲得點讚最多的前10位將獲得以上圖書一本。贈書贈專業力量,趕快留言搶書吧!

書已經準備好了。預備,開始留言——

給您足夠的頂起時間,11月27日至12月10日中午12點!11月27日揭曉獲獎名單。

喜訊通知欄:

獲得11月13日「張祖慶贈書」的以下10位朋友請提交個人信息:

1.雪靈 2.閆小會 3.絲竹弦韻 4.緣夢人 5.FM97.6啤酒花兒

6.見,散 7.紙鳶 8.金·曼陀羅 9.紅日 10.俊榮

恭喜這10位朋友,請在12月4日中午12點之前(過期視為放棄)用微信給「河南教師」發信息,告知個人中獎序號、詳細地址、姓名和電話。請註明張祖慶贈書」字樣。地址一到,我們將統一郵寄,請耐心等候!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原創稿件歡迎大家轉載,轉載時請務必註明出處「河南教師」。本公眾號轉載的其他稿件,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歡迎聯繫我們,我們會在後續轉載文章中聲明。謝謝!

相關焦點

  • 贈書丨這部童話孩子看了會新奇,大人看了才會做噩夢
    關於這本小說,作者尼爾·蓋曼自己說:「我原本打算為我的女兒寫一個5到10頁的短故事,但是故事自己有了生命……孩子們會把它當成一個有趣的冒險,大人看了卻會做噩夢。」故事中,小女孩考羅琳的爸爸媽媽非常忙碌,因此常常忽略她的感受,她不經產生懷疑:是不是爸爸媽媽不愛我呢?是不是沒人在乎我?
  • 每周贈書 | 能讀懂這本書的人,內心都藏了一個純真的孩子
    每周贈書本書的主人公是來自外星球的小王子。書中以一位飛行員作為故事敘述者,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歷險。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視出成人的空虛、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條,用淺顯天真的語言寫出了人類的孤獨寂寞、沒有根基隨風流浪的命運。同時,也表達出作者對金錢關係的批判,對真善美的謳歌。
  • 《鴛鴦六七四》評論贈書開獎
    最後在和編輯大大商量之後,選中了下面這位小夥伴:請@妮子 同學注意查收評論回復,留下收件地址,給你寄書咯!馬家輝 著PS:本周還安排了另一本書,松浦彌太郎《100個工作基本》的評論贈書,敬請期待:)
  • 第六回 鄉村少年
    和現在的學生有哪些不一樣?這些疑問也許通過我們的回憶可以實打實的進行比較。五十年前我正值青春年少,雖然生活物質匱乏的農村,但我們的精神世界是豐富多彩的。那時候大哥哥大姐姐是基幹民兵,我們是少先隊隊員紅小兵。
  • 河北唐山:長篇小說《往事冰融》作者抗震紀念碑廣場免費籤名贈書
    唐山大地震四十四周年之際,長篇小說《往事冰融》作者王強及《第一播報》書記、總編陳志明等一行來到抗震紀念碑廣場,向前來憑弔當年地震中罹難同胞的市民免費籤名贈書。贈書現場,吸引了一批一批前來憑弔地震遇難同胞的各界市民。
  • 百年孤獨——道行不深你看不懂的一本書
    五年以後的一個春天我會想起剛拿到這本書微微一笑的場景!因為看完後的我哭笑不得!應該是2015年的夏天收到的朋友贈書,一直放在家裡沒有閱讀!第一是這本書的大名早已如雷貫耳,輕易不敢閱讀,而是因為看了前面幾章感覺雲裡霧裡也就擱置了!因為疫情在家,時間多了許多,用書擦了擦書上的灰塵,咬了咬牙,開始了閱讀!
  • 曾今陪你度過暑假的電視劇和小說,誰最戳中你的回憶?
    在網際網路和手機都不夠發達的年代有關於暑假玩樂的記憶只剩下好像只有劉星帶著小燕子和孫悟空一起出現在電視裡才是一個合格的暑假《家有兒女》你的活動贈書|有些人雖然25歲,但滿腦子都是退休贈書|給孩子這8本書,勝過任何禮物贈書|《隱秘的角落》原著作者紫金陳火了,我卻只關心他的寫作技能
  • 七月推薦書單丨讀完這6本關於成長的小說,讓你的內心更強大
    原創丨默白成長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而且沒有標準的答案書中對過去的追憶和有關生死的描繪都極具東方氣質,含蓄優美,感而不傷地表達了珍惜有限的生命和寶貴的愛情的中心思想。儘管所謂的現實,總是不能盡如人意,但真摯的感悟不會被磨滅,愛情是永恆的。生命是短暫的,有一個可以思念的人,就是幸福。
  • 「高齡少年」王蒙:永遠抱著希望,活得更好,寫得更好
    86歲的王蒙被稱為「高齡少年」,在他的身上的確少年感十足,在接受記者郵件採訪時,從他回復的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出撲面而來的青春氣息,他的思維如滔滔江水,不僅沒有間斷阻滯,反而會越說越激越磅礴。提起《笑的風》,王蒙興致盎然,他說寫這部小說讓自己寫得神魂顛倒,如醉如痴,細胞跳躍,神經嘚瑟。
  • 風犬少年的天空大結局是什麼?老狗最後和誰在一起了?
    《風犬少年的天空》原版結局是什麼?《風犬少年的天空》是一部非常真實的校園劇,安然是劇中的女主,她學習好,長得漂亮,家境也挺好的,可是她喜歡的人,也就是劉聞欽,因為家庭的原因,無奈只能退學,兩個人的故事,非常的虐心,那麼故事的最後,劉聞欽和安然在一起了嗎?
  • 楊葵 x 蔣方舟 x 蒯樂昊:也沒有人逼著我們寫字丨新書首發
    單讀書系的第一本小說,已經在問世後的一個多月裡,收到了大量的讀者反饋,這本書的第一場圓桌論壇也即將在北京開啟。之前不熟悉本書作者蒯樂昊的讀者們,可以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參與其中,加入討論。在第一場論壇上,我們邀請楊葵和蔣方舟兩位嘉賓,與蒯樂昊一起談談文學創作。三位對談者的一個共同點是在寫作之餘,都有著自身的「本職」工作,但在他們各自的「職場上」仍需要大量與文字、與創作者打交道,那麼,在工作之餘,他們為何還願意拿起筆來,繼續這場與文字之間無休無止的糾纏?或許,這涉及一個更深刻的問題:創作者的創作動機。
  • 「天才少年投河自盡」:自私的父愛,到底是如何擊垮孩子的?
    少年漢斯自幼就才華過人,被大家視為天才。他本來喜歡親近大自然,但是因為「盛名在外」,為了不辜負師長的眾望,就犧牲一切愛好努力學習。成績優異的他,考上了他人夢寐以求的神學院,仿佛一隻腳踏入了上流社會的大門。機緣巧合下,漢斯結識了同樣天賦過人的赫爾曼。但是後者卻視功名為糞土,鄙視苦行僧一樣學習的漢斯。
  • 《曾經少年》丨青春、叛逆的孩子,如何被父親一步步拉回正軌?
    &34;聯繫在一起,引起了家長無盡的煩惱。在迷茫中,我打開了《曾經少年》,這本書是加拿大作家大衛·吉爾莫的新作品,圍繞大衛和兒子的親身經歷寫就,是非虛構文學的代表作,《紐約時報》評論說:這本書用充滿愛的筆觸描寫了成長的艱難,以及作為家長看著一個孩子慢慢長大的艱難。在一個家庭裡充滿疑惑與憤怒的時刻,或許沒有比電影更受歡迎的東西了。
  • 十一就能讀完的8本小說,挑一本陪你度假吧丨書單
    孩子們在天台上和它玩耍,為它的泳姿歡呼,它是充滿了勇氣與希望的生命;憂慮的年輕人和它傾訴,它會眨巴著眼睛成為最耐心的樹洞;每個人在陪伴它的過程中,感到了快樂,因為它就像一位老朋友,等待著每個人的到訪;在一段前途難卜的艱難歲月中,一隻企鵝用它獨一無二的生活態度,為人們奉上了寶貴的一課。
  • 《鄉村第一書記》同名電視劇生動展示「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
    創作團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的創作初心,為觀眾展現了中央某機關下派的青年幹部,如何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狠抓黨建,用智慧和勇氣闖出一條創新的致富之路的故事。,始終牢記黨和國家對新時代文藝創作提出的要求,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全力以赴創作出一部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為中國共產黨100周年獻禮。
  • 門當戶對丨小說
    文丨劉兆海 攝影丨曹新慶到學期結束,愛文的書裡塗寫得密密麻麻,大有的還乾乾淨淨。愛文有了幾本課外書,視若珍寶,誰要借還得笑嘻嘻地討好他。大有是不希得借來看,反而是愛文低三下四去求他——他家有報紙,大有他爹趕集賣八角花椒什麼的,買來舊報紙裁剪成小塊用來包紮。愛文就經常去他家,趁他爹還沒裁拿來看。有時候一看就是大半天,大有他爹翻愣著眼皮瞅愛文,好歹沒有說出趕他的話,愛文愣是硬著頭皮堅持多看一點是一點。
  • 橙瓜專訪丨番茄小說穌木魚:寫作3年拿到第一筆稿費,現月入10萬+
    穌木魚:聽說要升級當爸爸的時候,其實是迷茫的,本身自己都還是一個孩子,怎麼去照顧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就想寫一本奶爸文,先在書中嘗試成為一個父親,提前適應一下奶爸生活,因而就產生了《奶爸鄉村悠閒生活》這本書。
  • 世界終於追趕上了科幻小說的腳步丨詹姆斯·岡恩去世
    原文作者丨[美]詹姆斯·岡恩世界終於追趕上了科幻小說的腳步。這是1975年本書初版時的開篇語。這句話在2018年顯得更為合適。1975年,我想說明什麼是科幻小說、科幻小說的發展歷程和未來的趨勢,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何改變了世界、科幻小說又是如何改變了世界。在這次新版中,這仍是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