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富貴之家,卻突遭磨難,那種心痛無助的感覺真的無法形容。好在有著親情的守護,讓我走出了那無盡的黑暗,當重新面對人生的時候,我才發現,父愛總是那麼默默無聞,不管是富貴還是貧窮,父愛都同樣偉大。
整理陳述:裕豐人間說
我的爸爸是一位香港知名的醫生,收入亦是不菲,所以我的童年基本都是在無憂無慮當中度過的。雖然我是家中的獨生女,但爸爸卻並沒有溺愛我,反而是不斷的鞭策,從而造就了優秀的我。
生病前的我曾是香港知名學校「拔萃女書院」的一名學生,雖然我長得不是那麼驚豔,但因為清秀的外表以及苗條的身材成為了學院中的佼佼者,再加上我的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所以爸爸也是十分為我高興,早已然計劃好讓我外出留學。
人生總是那麼無常,一個不經意的瞬間,甚至是一個夢都會改變人的人生。而我就是因為突然的暈倒導致了人生的改變,容貌的變換。
2003年11月份的時候我在家中正準備應對接下來的大學考試,突然感覺到眼痛,之後便趴在地上抽搐。再之後就不省人事,以後三個月的事情完全沒有意識,全部是爸爸告訴我的。爸爸說我暈倒的那一天,他並不知情,正在上班,之後我被被送往醫院急救的時候,爸爸這才得知消息。
經過醫院的診斷後,他們發現我的腦內全部是血,不肯定是血管或是癌腫瘤爆裂,需要馬上插喉輸氧,情況相當危急。
爸爸籤下同意書後,醫生即刻動手術,而爸爸也知道我的情況十分危急,雖然想親自上手術臺,但因為個人感情等問題,所以沒有能夠親自為我動手術。
當天晚上歷經3個小時的時間,我腦內的部分淤血被取了出來,但大約凌晨5點的時候,我的瞳孔開始放大,不得已再次進行第二次手術,這一場又是足足的3個小時,好在最終我被救了回來。
整夜下來,爸爸一直沒有睡覺,而是眼睛不眨的守候在我的身邊。
命是保住了,但何時醒來卻是個未知數,聽爸爸說,當時的情形並不是很樂觀,大家都有著心理準備,但因為自己是醫生,不能在眾人面前哭泣。所以爸爸在那之後用筆記的方式記錄我每天的狀況,幫助我重拾曾經的記憶(醒來之後)。
對於寫筆記,爸爸說:「從那一天起寫筆記,讓她知道日後發生什麼事。我們發現病情轉變得很快、很複雜,要記錄她的情形。日日希望女兒快些醒過來,做每一件事,都是想女兒快些醒來。」
昏迷期間我不能說話,但卻有著自主呼吸,爸爸雖然忙於工作,但每天下班都會過來守夜,陪我說話,直到第二天一早才離去。
2004年的三月份,我開始能夠輕微的鬱動,漸漸醒過來。但當看到眼前的一切,我發現自己就像嬰兒一樣,似乎沒有以前的記憶,主要是靠聽聲認人,對事物有意識,但印象比較模糊。不過我仍然記得媽媽和爸爸在醫院守候我的場景。
差不多每天晚上爸爸和媽媽都會過來陪伴我,陪我說話聊天,雖然我沒有什麼回應,但他們卻樂此不疲。而我也知道我自己病了,所以我要堅強些,否則爸爸和媽媽都會為我擔心。
康復的過程是困難的,也是複雜的。因為像嬰兒一樣需要成長,所以我花費了很大的時間去學習如何說話。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也是痛苦的,對於爸爸和媽媽同樣是如此的。
前後差不多兩年的時間,我才有著發聲,第一次發聲的時候,我只能發出「呀」等一兩個聲調,之後才慢慢的熟悉起來,不過距離真正的交流還有著很長一段時間。
因為無法用語言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感謝,所以我會手指指向自己,再比向父母,意思是想表達「我愛你」。每天除了做定期的物理治療之外,爸爸還為我安排了訓練走路的設備,每天在爸爸的幫助下我都會花一個多小時練習。這樣的時間對於常人來說可能很簡單,但對於我來說卻十分的困難,每走一步都如在火坑上跳躍。
好在我慢慢的恢復,雖然身體受到局限,但對於未來的追夢已經有了自己的信心。
回想曾經的自己,對比現在的我,雖然感到失落但我沒有放棄自己,甦醒後3、4年到公開大學讀書,再轉往香港中文大學修讀工商管理。這期間經歷了怎樣的困難,只有我自己清楚,努力之後也是終於有著回報。2019年我正式從中大畢業,現在在一間復康機構從事電腦文職,繼續人生路。
也許明天還會發生什麼,但有著親情在身邊,我無所懼怕,未來的我會活得更瀟灑,生活的更幸福。這就是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