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的獻祭》:以愛之名的犯罪,是一種掩飾還是心底的真愛?

2020-09-04 愛讀書的橙橙

網絡

《隱秘的角落》熱播,引來許多的熱議,朱朝陽本是個成績優異、聽話乖巧的孩子,卻在結識嚴良和普普後,一而再再而三地捲入到命案裡。

有人說,朱朝的惡是因為他對嚴良和普普投以善意,最終把自己拖到深淵。其實,站在朱朝陽的角度,或者說心存善意的人都不太可能將嚴良和普普拒之門外。

可是,很多事情的結果往往是不經意的選擇。有時候,善良的開始並不能取得善意的結束,反而帶來的是惡果。

就像《騎士的獻祭》這本書裡,男主李善斌深愛著時靈儀,當時靈儀主動提出離婚時,他能做到坦蕩放手;在時靈儀最狼狽的時候,李善斌收留了她。可沒想到,李善斌最終親手了解了時靈儀的生命。

在同事、朋友的眼裡,李善斌是個老實巴交的人,預測什麼樣的結果,都不會想到他能做出這麼殘忍的事情。究竟是什麼原因將李善斌推向了人性的惡?

《騎士的獻祭》是國內著名推理小說家那多的新作,那多憑藉超凡的想像力,創作了系列的小說,比如《百年詛咒》《十九年間謀殺小敘》等二十餘部小說。

《騎士的獻祭》這部小說是那多的推理小說之一,它是一個故事,也是一個真實的案例。雖然那多創作過諸多推理小說,但聽完這個真實案例的時候,那多整整五年都沒法釋懷。

《騎士的獻祭》這部小說講述的是,一位平淡無奇的父親為了兒女將來的人生能夠脫離仇恨,他用了一個極端的方法,將自己妻子和迫害妻子的人一同殺死。

故事中摻雜著太多人性的善與惡,甚至是別人無法理解和觸及的心底深處。有些惡果的背後恰恰是他人看不到的善意,而善與惡也並非總是處於對立面。

愛讀書的橙橙

01.老實巴交的李善斌,是如何成為殺人兇手?

李善斌與時靈儀是一對夫妻,他們跟隨父母從六盤水搬到上海生活,沒曾想時靈儀是個心高氣傲的女子,不甘於柴米油鹽的生活,渴望走向生活的高處,便對李善斌提出離婚,然後跟情人王海波遠走高飛。

不料,王海波中途出賣了時靈儀,讓她落入黑道大佬手裡,最後時靈儀被逼瘋,神志不清地回到上海,被李善斌從垃圾堆旁領回家。

時靈儀回到家不久,便生下了兒子,李善斌知道孩子的親生父親,但是他卻把孩子當親兒子對待。本以為時靈儀回來,一家人就可以整整齊齊。

沒想到,時靈儀的回歸卻是李善斌悲劇生活的開始。時靈儀經常神志不清,稍有不慎就是放火燒家,李善斌替時靈儀善後不惜賣掉上海的房子,給鄰居賠償。

經歷三次火災後,李善斌終於狠下心動手,親手殺死時靈儀,並將其分屍丟到城市的不同角落。李善斌想以這種方式,分散警方的注意,回歸正常的生活。

然而,警方很快發現線索並展開調查,真相正在步步逼近。在調查過程中,警察老馮從李善斌周邊朋友、同事口中了解到,李善斌是個肯吃虧不記仇,踏踏實實待人處事的人。

縱觀李善斌的作為,他以最大的寬容接納神志不清的時靈儀,以及那個不知名的孩子,足以見得李善斌是個心存善念的人。

但是,時靈儀的回歸來帶的不是團聚的歡樂,而是不可抹去的傷痛。李善斌隱約知道時靈儀曾經受到過的折磨,他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束手無策之下,他只能滿足時靈儀的祈求,對她狠下殺手。

網絡

02.為什麼李善斌會走向惡的不歸路?

如果單方面看待李善斌殺人這件事,你會覺得他是個十惡不赦的人。但是,當你知道李善斌殺人背後的原因,又會對他心生憐憫。

對李善斌而言,時靈儀就是他心目中的女神,猶如仙女一般的人物存在。當李善斌看到時靈儀在垃圾堆裡撿破爛的時候,他的內心是崩潰的,更多的是痛恨 。

所以,李善斌不顧一切地將時靈儀領回家,哪怕她神志不清多次燒掉房子,他也默默地忍著,並且鼓勵時靈儀活下去才能看到希望。

然而,時靈儀離開那段時間經過太多糟心的事情,那些不堪的過去就像烙印一樣,深深地雕琢在她的記憶裡,時時刻刻提醒著她。

與其痛苦地活著,不如痛快地死去。這是時靈儀偶爾清醒時對李善斌的祈求,她懇請李善斌殺了她,替她結束痛苦的前半生。

其實,李善斌本可以將時靈儀推出家門,就當她從沒出現過。但是,他做不到袖手旁觀,更見不得時靈儀落入他人之手。最後,李善斌決定如時靈儀所願。

可是,李善斌親手殺死時靈儀,遠遠無法了斷他的心頭之恨,更確切地說是時靈儀心裡的仇恨。所以,在案情爆發後,李善斌知道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他明白自己必須要為時靈儀做點什麼。

於是,李善斌拋下家裡的老母親和兒女,去尋找當年殘害過時靈儀的人,他必須親手將他們了結,才覺得對得起時靈儀的逝去。

然而,當李善斌找到黑道大佬孫洋時,他發現自己勢單力薄壓根就不是對方的對手。再三權衡後,李善斌決定利用警方的力量,將孫洋送入監獄,代價卻是舍掉自己的性命。

從法律的角度來分析,李善斌殺害時靈儀是犯罪的行為,沒什麼情理可講。但是,從人性善惡的角度分析,李善斌的行為卻有爭議,因愛而殺人,因愛而被殺,這其中不是簡單的善惡就能分辨得清楚。

網絡

03.《騎士的獻祭》有什麼樣的意義?

雖然《騎士的獻祭》是本犯罪推理類小說,但故事裡的李善斌對時靈儀的愛,卻讓人十分感動,那是一種不求回報,特別純粹的愛。

李善斌對時靈儀沒提過任何要求,甚至覺得時靈儀願意與自己在一起都是一種恩賜。所以,當時靈儀提出離婚時,他沒有過多的強求,而是放手讓時靈儀去飛翔。當時靈儀落魄歸來時,李善斌仍是無條件接納。

然而,李善斌得知時靈儀遭受過的痛苦,卻無力與之分擔時,他內心也是十分煎熬。如果要批判李善斌的行為,與其說他獨自痛下殺手,不如說是兩人共同決定的後果。

對於時靈儀的祈求,李善斌沒有拒絕,並且犧牲自己成全了她。而李善斌身上的愛和善,大概是作者想要傳達的東西。

網絡

《騎士的獻祭》這個故事的結構並不複雜,但結局卻耐人尋味。故事本身帶著悲劇色彩,與一般的犯罪推理類小說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不是單純的作案犯罪。

在作案的背後,故事傳遞的是一種騎士精神。在文學創作中,騎士意味著忠誠、勇敢,是英雄的化身。哪怕是遇到危險,他們也願意奮戰到底,只為守護心中的信仰。

《騎士的獻祭》裡,李善斌為了守護心中的女神,不惜以生命為代價,付出自己的力量,這與騎士的精神如出一轍,也是故事想要傳達的意義。

雖然李善斌的舉動令人嘆服,但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我不贊同他的做法。面對這種事情,或許有更好的辦法,而他卻選擇了一種極端的方式,結果是兩個生命的隕落。無論是對家庭還是個人,李善斌的做法顯然是不明智的。

李善斌的行為恰恰是整個故事最有爭議的地方,留給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這是一種理性與感性的較量,而感情很多時候都無法用理性來思考。

歡迎關注@愛讀書的橙橙,一個喜歡閱讀、寫作的讀物博主!文章內容均為原創,盜版必究!

相關焦點

  • 《騎士的獻祭》:弒妻案的背後,竟是一場以愛之名的成全與獻祭
    但隨著案件的深入發展,女人的「倒黴」似乎是咎由自取,而男人的「兇殘」則更像是一次「以愛之名的成全和獻祭」。《騎士的獻祭》書封故事中的「騎士」,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的老實男人。這個老實的男人一直勤勤懇懇,恪守本分。
  • 《騎士的獻祭》:一個「三峽好人」的「白日焰火」
    文/寶木笑那多的這本《騎士的獻祭》如果拍成電影,會是一部很深的片子,但對演員的要求可能比較高。》歸入懸疑推理小說,甚至也不忍心將那多的這本書歸為社會派犯罪小說。在江戶川亂步和松本清張的「倒敘偵探小說」中,基本前半部分是罪犯犯罪實錄,而後半部分則開始偵探偵破和證據收集。但那多直接在1/3處將一切大白於天下,死者和罪犯都很明確。所以,《騎士的獻祭》關注的點,那個真正主宰這本小說的潛意識裡的那多,他並不是要寫什麼懸疑驚悚,他要問的是「為什麼」。兇手為什麼要殺死妻子?因為妻子精神病發作會在家裡縱火,家裡實在負擔太重了。
  • 那多精彩懸疑小說《騎士的獻祭》:未曾泯滅的人性之善
    其中以《十九年間謀殺小敘》這部經典小說為代表,開創了那多社會派推理犯罪小說的創作高峰。01《騎士的獻祭》這部懸疑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男主作為愛人和父親都非常盡職盡責,然而卻遭遇妻子的背叛,男主在無奈之下殺害了前妻,繼而為妻子報仇而展開的的一系列情節。
  • 那多《騎士的獻祭》:不同於來女士案,惡性殺人事件竟是因為愛?
    來女士案雖然已經偵破,但駭人聽聞的犯罪手法給無數人留下了心理陰影,近日聽聞來女士所住的那棟樓幾乎已經搬空,不少租戶甚至不惜浪費未到期的租金也要遠離兇宅。發生在親密關係間的惡性殺人案件,有時候確實讓人對人性頓失信心。
  • 改編自9年前真實刑偵大案,那多全新力作《騎士的獻祭》來襲
    著名懸疑作家那多再出新書,全新力作《騎士的獻祭》近日由上海文藝出版社推出。小說改編自讓作者五年都無法釋懷的真實案件,這是那多繼《十九年間謀殺小敘》之後的創作新峰,打開了中國社會派推理寫作新格局。那多在微博上寫道:「這部罪案小說改編自一樁令我五年都無法釋懷的刑偵大案,講述了一場因為極致的愛與善良催生的殺人事件。在這個故事裡,愛意是冰冷的,守護是殘酷的,騎士是孤獨的。希望你能進入這個故事,更能走出這個故事。」小說打開了中國社會派推理寫作新格局《騎士的獻祭》是那多繼《十九年間謀殺小敘》之後的創作新峰,打開了中國社會派推理寫作新格局。
  • 《騎士的獻祭》:父親的決死時刻,少女的玫瑰祭奠
    這是一本關於殺戮的、溫暖徹骨的犯罪小說。一位父親在決死時刻,以極致的善良為鋒,斬開渾濁人間,讓十六歲的花季少女撐起一個破碎的家,堅強生活。此時,通過這種方式,父女倆已經完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交代和承諾,李怡諾的聰慧和堅強讓即將赴死的李善斌沒有了後顧之憂。我想,正是因為李怡諾的早熟、對人情事故的洞察,成為了讓李善斌敢於也決然成全妻子石靈儀並殺死她的心理依靠吧。
  • 《騎士的獻祭》|以善良為劍,即使深陷煉獄,也要劈開醜惡
    知道那多老師很久了,還是第一次看他的書。這本《騎士的獻祭》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最近看了很多懸疑、刑偵類的小說,很多都是真實事件改編,但讓我看得唏噓不已的還是第一次。本案的原型是「714上海寶山碎屍案」,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網上查一下。案子和小說還是有點出入的。
  • 那多懸疑力作《騎士的獻祭》:他殘忍「弒妻」竟是因為愛與成全?
    ——《騎士的獻祭》01故事的開端就是一樁慘絕人寰的兇案:小區河道裡陸續發現了裝有屍塊的蛇皮袋,經鑑定,死者被分屍,作案人手段殘忍,具備較強的反偵察能力,專案組一時陷入困局。直到幾年前,一位相熟的民警將這起殺人案背後全部的故事告訴了那多,才有了這本《騎士的獻祭》。
  • 《騎士的獻祭》:一個父親的決死時刻,以善良為鋒,斬開渾濁人間
    有強烈的愛,就有強烈的恨,但是善良卻叫他卻解脫一個人。究竟是怎樣的心理讓一個老父親以殘忍分屍手段殺害自己前妻,那多老師的《騎士的獻祭》讓我看後更是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似乎從真實事件杭州分屍案過後,總能在懸疑推理書籍之中見到分屍害人此類手段,已經屢見不鮮,究竟是人性泯滅,還是傷痛過重,曾經以往的所有真的能隨時間的消逝而隨波逐流嗎,想來未必如此,但不知何時才能引起人們細微之處的重視。害人多是因為仇恨,但《騎士的獻祭》中男人殺害妻子卻是因為濃重的愛意,迫不得已而為之,生活無法繼續下去,唯有赴湯蹈火。
  • 《騎士的獻祭》:老好人是社會的榫頭,請善待你身邊的老好人吧
    《騎士的獻祭》,一本很好看的犯罪推理小說。作者那多。儘管書後有韓寒、張嘉佳、史航等名人的聯袂推薦,我對作者卻知之甚少。百度了一下,才知道他是《萌芽》主編趙長天的兒子,叫趙廷。主要作品以靈異類小說居多。當然,不管誰的兒子,這本小說寫得不錯,非常引人入勝,不論從人物塑造,還是故事情節安排,既具有可讀性,也有一定的思想性。
  • 都說胡列娜愛唐三,為了唐三,小舞可以獻祭,胡列娜可以做什麼?
    只是,胡列娜自己也沒想到,唐三也會出現在殺戮之都,還成為她日夜思念的小夥伴!以胡列娜的話來講,以前她認為哥哥邪月是她所認識的人當中最出色的,可遇到唐銀後,邪月也不過如此;這時候的她,才發現自己已經喜歡上唐銀,而讓她倆感情升溫的,還是在地獄路同甘共苦的那段時光。
  • 那些神奇的預測,深紅之母是藍佛子,龍天養要獻祭給藍軒宇
    近來,看到很多《終極鬥羅》劇情預測的文章,不得不說,大家的腦洞是真的大,也說明了還是有很多人愛著《終極鬥羅》這部作品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神奇的預測吧,我都快驚掉下巴了,不知道這其中有多少能夠實現呢。
  • 《權力的遊戲》所表現的中世紀騎士精神
    我以新舊諸神之名起誓。」 (布蕾妮誓詞)「我起誓:在我的壁爐旁永遠有你的一席之地,你將與我在同一張桌子上喝酒,吃肉,我發誓永不令你行任何不義之事。我以新舊諸神之名起誓。」而原著《冰與火之歌》中的布蕾妮,不僅身材高大威猛、武藝高強,相貌也比較醜陋。 布蕾妮的身世其實是很顯赫的,她是塔斯島的統治者塔斯家族的領主賽爾溫伯爵之女,而且還是獨生女。布蕾妮起初的外號是「塔斯的處女」,暗諷她過於彪悍高大、沒女人味,永遠嫁不出去。但後來詹姆和獵狗給她起了個新的外號「美人」,最初當然也是一種戲謔的稱呼,但是後來,他們都發現了布蕾妮的美。
  • 箭雨中的騎士——天國王朝覆滅之戰
    」當130名騎士和數百名步兵突襲正在補充飲水的阿尤布先遣隊時,直愣愣中了對方誘敵戰術,除3名騎士倖免外全軍覆沒。醫院騎士團大師羅傑胸部中矛墜馬而死,聖殿騎士團大師傑拉德負傷後好不容易逃得一命。蓋伊國王頭一次聚集起大部分十字軍王國的力量——包括1200名騎士在內的大約2萬軍隊。人們望見在賽弗瑞斯(古法語La Sephorie/英語Saforie,如今拿撒勒以北8公裡)逐漸聚集的盛大軍容和閃耀的真十字架,不禁想起10年前麻風少年僅憑375名騎士就擊潰薩拉丁大軍的英勇往事。一個殘疾人都能做到之事,難道高大偉岸的蓋伊國王辦不到?
  • 以家人之名:尖尖對凌霄來說是真愛還是救贖?看這些細節就知道了
    01《以家人之名》凌霄對尖尖是真愛嗎?看他對尖尖發火時說的一句話,讓人感到害怕,此話怎麼說呢?在最新的劇情中,尖尖問凌霄:「你是從什麼時候對我有這種想法的?」凌霄坦言:「很早,高中的時候,所以我不讓你進我房間。」按照凌霄的說法,他在高中的時候就喜歡上尖尖了。
  • 《慶餘年之北齊秘史》10、殺手已退,黑衣騎士堪比鑑查院黑騎
    言冰雲七七,你覺得那些黑衣蒙面騎士是些什麼人呢?難道這些黑衣蒙面騎士竟然堪比黑騎?言冰雲會不會是哪個大門閥暗中培養出來的甲士?我話一出口,首先想到的就是長公主李雲睿。如果是她的手下,那長公主也太過可怕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太子殿下的人,或者是二皇子李承澤的手下……等等,二皇子李承澤?我心裡打了個突。李承澤貌似放蕩不羈,又有禮賢下士之名,實則深沉陰險。
  • 畸形還是真摯:有一種愛,叫完顏洪烈的愛
    今天,我們主要談談他的愛,脫開金庸先生虛構的武俠世界,我們只說說他的愛。有很多種,轟轟烈烈、深深沉沉,都不失為真愛。完顏洪烈為了愛,做了很多壞事,也使了很多狠招,最終也失去了真愛。為了自己的愛,除了包惜弱,其他人都可以被犧牲掉,其他事都可以往後放放,其他的一切都沒那麼重要。完顏洪烈自私的愛,來自內心真摯熾烈的仰慕之情,來自他高高在上的社會地位,來自高智商高情商的自身條件,但最終還是抵不過命運的捉弄。在我看來,這份愛自私在三點:一是屬於我,包惜弱只能跟著我。二是剿滅他,包惜弱的原配必須被除掉。
  • 違背道德的真愛是無法得到祝福的愛
    〖前言〗: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當文中的主人公向我傾訴這個事件的時候,我震驚的同時也被深深的感動著,徵得主人公的同意,我用文字記錄了她們的愛……他愛她,說不上她有什麼好,就是捨不得她難受,就是願意為她做任何事。愛,真的好無原由……女人的微信裡,男人永遠都是置頂的那一個,她把聊天背景設置成了男人的圖像,她對男人說「你不在身邊時,這樣和你聊天,就像你在我對面坐著似的,感覺踏實。」
  • 以愛之名的綁架
    每談及於此,表弟是一種無奈的回覆,就因為住了主臥,似乎一切不應該就要被歸咎於此,他往往只能無奈地表示:既然如此,當年何必把主臥讓給我住呢,住了主臥就應該順理成章考上大學嗎?可我現在也混得不差啊。更何況,對於東首的主臥,除了位置不同,其餘,大小、結構、設施都一模一樣,我又佔到了什麼便宜呢,但每每都要被綁架在這樣一種無形的壓力中。
  • 《甄嬛傳》真愛被拆散,愛而不得,生死相許,你是唯一
    莎士比亞曾經說:愛是一種甜蜜的痛苦,真誠的愛情永不是走一條平坦的道路的。甄嬛和果郡王在痛苦中體會著真愛的辛苦。1.甄嬛和果郡王有緣相識和相愛,卻無緣相守一生他們相遇相識在危機四伏的宮牆裡,這段唯美又艱難的愛情令人多麼惋惜。他們的愛禁忌又大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只因遇到了此生想要守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