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幸福》:母親生我養我,我要陪著她走完人生的最後歷程

2020-09-20 曉菲夜讀

每一段記憶,都有一個密碼。只要有相關的時間,地點,人物跳出來,無論塵封多久,那人那景就會在遺忘中被重新拾起。

當我看到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的消息,就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部電視劇《守望幸福》,記得當時邊看邊抹眼淚。

這部劇出品於2004,改編自翟恩猛的長篇小說《瘋祭》,通俗版的名字叫《我們的瘋媽》,講述了一位患老年痴呆症老媽媽的故事。

劇中的主角謝天書是藝術學院的美術系教授,他原本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知書達理的妻子林香雨在中學教書,活潑可愛的女兒笑笑學習優秀,正在準備高考。

他的父親在八十歲生日那天,突發心梗去世了,老母親從此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一時間,謝家平靜的幸福生活被老母親這場突如其來的病打攪和的亂七八糟。

天書考慮到二哥天浩在農村,三姐天紅眼睛不好,所以善良有擔當的他跟妻子商量,把母親痴呆的事情隱瞞起來,由他一力成擔來照看母親。

因為母親痴呆神志不清,出了門就找不到回家的路,在家也常常惹禍,天書與香雨只好輪流請假在家照顧。

有一天,天書因為有急事要出門,怕迷糊的母親在他走後玩失蹤,就把母親鎖在家裡。

沒想到,神智不清的母親打電話對女兒胡說,媳婦香雨虐待自己,把她鎖在家裡,不讓她出門。

女兒天紅聽了火冒三丈,喊了二哥一起趕到天書家,情緒激動的二哥天浩不分青紅皂白動手打了天書。

天書無奈只好說出母親得了老年痴呆症,可天浩和天紅看著貌似清醒的老母親,不相信天書的話,因為老母親病情不穩定,時而清醒,時而糊塗,天書和香雨真是有口難辯,只好打落牙往肚子裡咽。

後來,天紅把老母親接到了自己家,老母親一個晚上不停地躺下、起來,起來、躺下……嘴裡還時不時的喊:「鬍子來了!」

早上,天書帶著笑笑去姐姐家看望母親,天紅感慨萬千地說,真是錯怪你們了,媽在你們家也常常折騰吧,你們辛苦了。

誤會終於解開了,兄妹三人輪流照顧母親。

孝順的天浩把痴呆的老母親接到了自己家。

他和兒子山林辦了一個養雞場,引進了一些外國品種的野雞,沒想到糊塗的母親把價值上萬塊的野雞全放跑了,還把雞仔放在水盆裡洗澡。

天浩的妻子蘭芳氣極了,她爬到上電線桿大哭想自殺,脾氣暴躁的天浩看到這種情況,一下子腦溢血,去世了。

痴呆的母親看到兒子的屍體卻說,讓天浩好好睡一覺,天浩太累了。

面對著去世的天浩和痴呆的母親,親人們痛苦萬分。

一家人正商量接下來怎麼照顧母親,母親卻突然清醒了。

她對天書說,把她送到敬老院吧,她不想在糊塗時連累全家人。

天書和姐姐當然不願意,但老母親心意已決,她執拗地用不吃不喝逼迫天書同意。

把母親送到敬老院後,天書每周去敬老院看母親二次,但他總是不放心。

經過再三考慮,他不顧妻子的反對,做出決定,把工作辭了,把母親接回家住。

他對香雨說,母親來日不多了,他要陪伴著母親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歷程。

天書每天親自給母親餵飯,替母親洗身子,跟母親說話。

在天書盡心盡力的守護下,終於有一天母親清醒了,把自己的後世交代好,在母親的要求下,眾子孫陪伴著、簇擁著她,拍了一張全家幅,一家人幸福地笑了。

看完電視劇,在為天書的孝順感動的同時,我也在擔心,擔心自己老了會得病,成為孩子們的麻煩和負擔。

據統計,目前中國有老年痴呆患者500萬人之多,75歲以上達8.26%,80歲以上高達11.4%;老年痴呆的患者女性多於男性。

為什麼會得痴呆症?

露易絲-海在《生命的重建》中說,是因為患者拒絕按照世界本來的樣子行事。

簡單地說,是因為患者不能活在當下,就像劇中的老母親,因為老伴去世,無法接受天人永隔的痛苦,於是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

目前,老年痴呆症無法治癒,只能預防。

如何預防阿爾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

1.保持樂觀心態。改變自己看問題的角度,接納已經發生的無法改變的事實。

2.合理飲食。戒菸,因為吸菸會引起腦供血不足,造成腦萎縮。

3.適度運動,運動能加快血液循環。

多做健腦活動。大腦越用越靈活,對於每個年齡段都是真理。

4.社交不能停。有研究發現,單身人士步入老年後比已婚族容易得這種病。是因為已婚人士比單身族有更多的社交活動和交流對話。

希望我們在身體老去之時,還能夠神志清醒地回憶,回憶是一架老式留聲機上的舊歌片,塵埃沾惹,傷痕滿布。咿咿呀呀,呀呀咿咿,似傾訴支離破碎的人生荒涼,似漫閱無盡無止的歲月滄桑。。。。。。

今日頭條為履行社會責任,幫助更多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找到回家的路,特別給患有阿茲海默症的患者或家屬免費贈送1臺防走失定位器!符合要求的前100名朋友即可領取。

相關焦點

  • 千百萬次輪迴我只要你幸福——讀王晉康《百年守望——克隆之殤》
    疫情困在家裡,讀劉慈欣/王晉康/何夕的科幻小說集《流浪地球》,讀到王晉康的《百年守望——克隆之殤》頗為其中情結感動。複製人武康在月球開採地球急需的資源,急需回到地球和妻子孩子團聚,一個闖入者來到月球,讓武康知道是若干代克隆者之一,闖入者就是自己母體。當武康知道自己僅僅只有三年壽命,十幾年的記憶都是智能的移植,還沒回到地球就會被氣化,妻子孩子只是智能電腦虛擬程序,就是回到地球看不到他們。
  • 爸爸在天國守望我們的幸福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是個幸福的人,從小家庭和睦,氣氛融洽,還有一個超級調皮的哥哥。因為父母都是老師,所以到了寒暑假的時候,家裡就格外的熱鬧,一家四口其樂融融,最愛的事情就是晚飯後的象棋大戰,媽媽和我,哥哥和爸爸組,每次我和媽媽都會憑著後臉皮,沒路走的時候,就快速的悔棋,還總是上演各種不小心打翻棋盤,然後重新開盤。
  • 我要控訴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觀《何以為家》
    看完了就睡了,但我低谷了它的影響力,整整一天,它都縈繞在我的腦海裡。反覆重現,就像爆炸了一顆原子彈,讓靈魂抖了三抖。第一幕鏡頭,是小男孩在法院裡控訴父母的開庭。控訴理由「因為他們生了我」。生而不養,是原罪。但是,「生兒不養」,真的是原罪嗎?不養,不想養?不能養?養不起?
  • 她陪彭總走完了生命的最後歷程
    梅魁明白,這不是請三、五日假的事兒,這個假究竟要請多長時間很難說,況且又有重大干係,若是上面追究起來,領導很難講話。她明白,領導為了保護她,才堅持讓「專案組」出面交涉。梅魁再次找「專案組」商量,請他們到廠裡去一趟,只要說明情況就可以了,可他們硬是不肯出面。最後的結果是,梅魁什麼時候有時間就什麼時候去醫院,不必再等通知。
  • 《我的苦難我的大學》她在泥淖中披荊斬棘,用血汗譜寫出璀璨人生
    只有小學畢業的寒門女孩,寫下了催人奮進的自傳體小說,通過真實感人的血淚奮鬥歷程,講述了童年經歷父親早逝,母親多病,被母親前夫追殺逃亡,乞討,做童養媳,砸石頭維持家庭生活等等震撼人心的非同尋常經歷。通過一路忍辱負重和驚人的毅力,一步步成長兌變為《知音》雜誌社編輯的傳奇人生。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生而為人,是一種驕傲。《人間失格》這本很喪的書並沒有如今這樣的「文學體量」。就是在那時,青春期的我一度處於自我懷疑中,而這本書那麼巧讓我發現並沉迷,我覺得我就是大庭葉藏,或者我會成為大庭葉藏。20年前的我是後者,我的生是一種錯誤,似乎讓整個家庭陷入絕望,母親說她一輩子的幸福都毀在我身上,因為我是女兒。我體弱多病的來到這世上,幾次休克、幾度病危,卻又活過來了,為什麼我沒有早早的死掉?這樣的疑問與深深的愧疚感伴隨了我二十年,影響了我整個成長曆程。
  • 「生下女兒後,我想把她扔了」:身為母親,為什麼也要重男輕女?
    ,開啟了新的人生,結婚,還生了一個女兒......一切似乎都朝著好的方向前進。,為什麼要像父母對待她那樣,讓女兒重複自己的痛苦經歷呢?她承受不了「為什麼被賣掉的是我」、「為什麼你們寧願我死也不願意要我」的痛苦。
  • 父親工地上幹活養我十五年,我讓他再婚,婚禮上看到母親我笑岔氣
    ,她嫌棄我父親家窮,還有一個癱瘓在床的老人要照顧,她所幸就跟我們隔壁村一個有錢的人跑了。母親走了之後,我父親的責任和壓力就更加的大了,他要賺錢送我讀書,還要給我奶奶看病,照顧我奶奶。那段時間我們的日子過得很是艱苦,我父親工地上幹活養我十五年!我父親其實是有一些知識的,那個時候,我們村裡都推薦他當我們村裡的老師。
  • 《豐乳肥臀》母親生二胎,婆婆給驢接生,並說:你輕車熟路自己生
    在莫言的小說《豐乳肥臀》中有這樣一個令人氣憤的情節;母親(上官魯氏)生育第二胎時,家裡的驢子恰好也要生產了。她的婆婆對她說,西廂房的驢子是頭胎頭生,我去給驢子幫忙,你已經生過一次了,輕車熟路,自己生吧。
  • 當初偷戶口本也要嫁的男人,最後讓我生不如死
    尤其是對生不出孩子的人!要不是我兒子……」婆婆說到這裡突然間閉上嘴巴,聲音戛然而止。婆婆從來就沒有喜歡過我,雖然我結婚對婆家什麼要求都沒有,可是婆婆不但出去跟三姑六婆炫耀,說她家娶媳婦一分錢沒花,而且順便鄙視了我什麼陪嫁都沒有的事實。特別是結婚了差不多兩年,我的肚子遲遲沒有動靜,這更加成為了她看我不順眼的一大理由。
  • 《我們的幸福時光》:一縷時光、兩段人生、三種救贖
    電影展現了兩個「一心求死」的年輕人的心路歷程,他們在冬天至春天短短幾周的周四上午10點到11點的會面時間裡,發現了心靈的覺醒和生命願望的復甦,度過了人生中的幸福時光。是什麼力量給兩個絕望生命帶來「幸福時光」?或許在影片中能夠找到答案。
  • ​《許三觀賣血記》:為孩子賣血,但最後陪著自己的只有妻子
    一、以血養大孩子他本以為事情就這樣解決了,誰曾想生產隊長進城時又指定要在他家吃飯。許三觀得知自己的血沒人要了之後,蹲在地上號啕大哭。兒子們並不明白父親為何如此,但許玉蘭卻明白。,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至始至終陪著走完。」
  • 故事:老公月薪三千,如今我想生二胎,老公:我養不活,你想生你養
    老公月薪三千,如今我想生二胎,老公:我養不活,你想生你養如今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許多家庭打算生二胎,多一個孩子,家裡也熱鬧了,將來孩子們相互有個伴,但問題隨之而來了:如今養一個孩子壓力太大,所以我覺得生不生二胎,主要看家庭經濟條件,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生二胎;如果收入低,我建議暫時不要生二胎
  • 懷念我的父親---父親和母親
    父親和母親相識相戀的時候二十三歲,母親二十四歲,兩個人都是人生的朝陽,又都長的俊美,在外人眼裡真正是一對金童玉女。父親當時的樣貌按現在的標準講絕對是男神級,我見過他當年的照片,客觀的講,不亞於王心剛。父親那時身手還好,這大概是由於父親打小沒爹,是家裡唯一的男子漢,不得不早早就剛強起來的緣故吧。
  • 一個女人的守望——一段摘自舊鎮志裡的望夫故事
    那一年倪氏只有十歲,大概倪家也是大戶人家,倪氏父母是那種守信用講禮義的人家,在那個時代,女人是沒有人生自由的,更沒有人去為一個小女子的幸福去考慮,十歲的倪妹子就這樣被送進了陳家,以此來完成倪家的體面。倪氏就這樣成了陳敏八的妻子,也變成了陳倪氏。陳倪氏的到來無疑是給陳家帶來了一線生機,她以一個新媳婦的身份孝教婆婆,盡一個女人的本分。
  • 《理想人生》:一場負重狂奔的理想人生,必走過四段心路歷程
    每當我們遭遇挫敗,或者面臨生死劫難時,你是否會產生過這樣一種念頭:假如人生可以重來,我希望擁有什麼樣的理想人生? 可到底什麼才是理想人生呢? 2007年,法國作家提埃裡·科恩出版了一本懸疑奇幻小說《理想人生》,這本書一上市,就一舉拿下讓·德梅森法文小說大獎,更在榮登亞馬遜網站暢銷書排行榜第一位後,被譯成多國語言,在全球二十幾個國家熱銷。
  • 我的小腳外婆
    18歲那年嫁給了外公,外公的這村又與外婆母親嫁的那村緊挨著,她母親託人說相見見她,她這才與母親相認。可她對母親沒有半句怨言,因她知道母親的苦。她母親嫁到這家生了四個男孩一個女孩,三個男孩都死了,一個被國民黨抓走後就再也沒回來,一個被日本人開了肚子,腸子流出來拉了好遠,一個是病死的。
  • 河北作家周喜俊編劇的電視劇《我的幸福我當家》即將開機
    以建設美麗新農村為題材的電視劇《我的幸福我當家》即將於10月在湖北鹹寧開機拍攝。據悉,該劇改編自我省作家周喜俊同名小說,由李京執導,趙達、黃小蕾、宮小喧等主演。《我的幸福我當家》講述了主人公田水生青梅竹馬的戀人黃彩萍,在哥哥黃家興威逼下要嫁到城裡去,逃婚路上不幸遇車禍
  • 故事:人生的最後7天,我這樣度過
    她從頭到尾都很平靜,無論她手裡的紙會給患者帶來多少情緒的波瀾起伏,她都很平靜,這種平靜會讓患者及家屬有一種世間無絕症的錯覺。我手裡拿的那張紙,最後一行,赫然印著「胃ca」字樣。世界仿佛瞬間靜止了,醫院大廳裡的嘈雜像是來自另外一個世界。不知道為什麼大腦已經麻木的我仍然可以控制自己的雙腳走到醫生的診室。這個醫生是消化科的,她打了電話給外科,問我這種情況是否適合做手術。
  • 你們不愛我,為什麼要生下我?
    有人會指責米婭自私,如果米婭按照約定,在珀爾出生後就把她送給她的父親一家撫養,珀爾會不會擁有更幸福的生活。理性的看很可能會,但是忽略了親生母親會為孩子做到哪種程度。他不明白父母不愛他們為什麼要生下他們,他狀告父母,母親在法庭上激動的抱怨,沒人理解她的苦,把孩子們養大她也付出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