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單位在嶄新的大禮堂開會的時候,外面的陽光難得的燦爛,裡面的話題特別的嚴肅。小王是在無意間低下頭去的那一瞬間,突然發現自己的皮鞋鞋幫開了膠的。雖然這只是一雙普通的黑皮鞋,他也沒有想著要穿上三年五年。他想著只要哪一天實在穿不成了,他就脫了扔在一邊不穿了,然後再買上一雙新的。人說,舊的不走新的不來嗎!然而,現在離這一天,似乎還有十分遙遠的距離,這距離遠到讓他的心裡一時還難以想到。可是,既然這個時候他發現皮鞋開膠了,那就成為他心上開始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了,也許這就是一個人需要直面慘澹的人生時一個小小的預演。
小王是一個平時注意力並不怎麼集中的人,但這回他的注意力卻變得高度集中起來了。此刻,他的頭並沒有立刻抬起來,而是很認真地摸著鞋幫上開了膠的那一塊地方。然後,他就很認真地看著裂口的大小。他輕輕地摸著露在鞋外面的穿著襪子的一塊腳面。不知為什麼,他突然覺得似乎有點對不起自己的腳了,腳面那塊地方就像小時候見過的那些沒家的孩子在外面過了一夜一樣。接著,小王想到了一個問題,雖然自己一時沒有意識到鞋幫是什麼時候開膠的,但腳一定朦朦朧朧地感覺到了,只是腳不會表達出來罷了。也許,他走過的那些不知有多長的路面,對腳上的這雙皮鞋已經蓄謀好長時間了。
鞋幫開膠了這個問題,就是在這樣的時刻這樣的地方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在小王的心裡的。從這一刻起,小王覺得他就需要直面這個問題了,直到有一天他終於做出一個決定,暫時放下手頭所有的事情,換上其它的鞋——也許那是一雙比這雙鞋更自慚形穢的鞋,然後用塑膠袋子提上這雙開膠的皮鞋,坐上公交車,去找街邊圍著圍裙戴著眼鏡的中年修鞋匠修鞋。小王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他怕哪一天如果突然下雨了,地上淺淺的坑窪裡的雨水悄悄地滲透進了鞋裡,鑽進襪子裡,直到最後沿著腿鑽到他的心裡,那時就比較難受了!
城市裡,補鞋的鞋匠們都被聚集在了一起。在小王看來,他們簡直就是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他要用自己的眼睛發現和自己最有緣分的那個修鞋匠,儘管此刻其他的鞋匠也在一邊看上去十分熱情地招呼著他,但這時他也顧不得了,哪怕一時尷尬了他們——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最終他坐在了一個中年修鞋匠的小凳子上。一開始,他先要和修鞋匠為多一塊錢還是少一塊錢而討價還價半天,這是「有話說在前面」的生活經驗,多少人都在這麼遵循著。他覺得自己這個時候就像一個小市民一樣,雖然他平時根本看不起小市民們那種斤斤計較的習氣,可是自己現在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市民。這時,他才發現他就必須這麼生活,否則他覺得自己不僅是一個小市民,而且還將是一個冤大頭,他覺得這是一個很難聽也很難以忍受的稱呼,他覺得這個稱呼聽起來簡直就像肥頭大耳的豬頭一樣。他和修鞋匠討價還價,是為了讓自己心甘情願地掏出即使鞋匠要得很高的修鞋錢。
一切商量就緒了。修鞋匠的口氣聽上去就像自己少掙了不少一樣。但小王心裡清楚,修鞋匠嘴上雖然這麼說,可是他能虧到哪兒去呢?都是一種假象而已!然後,小王就坐在修鞋匠遞給他的一張小凳子上,淺淺地踩著修鞋匠遞過來的一隻顯得很人性化的鞋,認真地看著修鞋匠用一根穿了一條棕色細繩子的錐子在皮鞋上開膠的地方扎眼,然後針就帶著繩子過去了。修鞋匠給自己鞝鞋的情景讓他想起了小時候母親晚上給他做鞋時的情景。深夜,在昏暗的煤油燈下,伴著母親在烏黑的頭髮上抹著針穿過鞋底時發出的那種「刺啦」「刺啦」的聲音,他則進入了甜蜜的夢鄉。這種聲音就像他聽人說過的搖籃曲一樣。身邊母親的陪伴,讓他似乎睡得特別的香甜,也特別的踏實。而母親手裡的針線穿過鞋幫的情景又讓他想起了一個聽來的意味深長的諺語:針能過去,線就能過去。可是,他將其衍化出來的生活理解是:一個狠心的父親可以扔下孩子不管,但是一位心軟的母親卻不能扔下孩子不管。線終究比針的心要軟得多。要不,人們為什麼說「寧跟要飯的娘,不跟當官的爹」呢!在家裡時,母親就常常對他說過這一句話。
修鞋匠已經將鞋鞝好了,在修鞋匠看來這好像不是一個活兒一樣。然後,他將鞋遞給小王讓他看一看。修鞋匠看上去面無表情,然後又忙自己其他的活兒了。小王仔細地摸了摸修鞋匠鞝過線的地方。以他粗拙的眼力,他一時還看不出來鞋匠到底鞝的是密還是疏,儘管一開始他就給鞋匠已經叮嚀了。可是,至於鞋匠鞝得到底怎麼樣,他也不知道。哎!只能聽鞋匠的了。但他想,無論怎麼樣,總該可以穿一段時間吧,或者說奈何著穿一段時間吧!如果下一次鞋幫又開膠了,那就再來修,或者到了該扔的時候了吧!
鞋修好了,小王一下子覺得就像完成了一件大事一樣。他覺得心裡舒服極了!簡直比買一雙新鞋還舒服!一個聲音好像在他心裡說,世上的幸福,有時不是來自嶄新的完整,而是來自對於破舊的修補。這種幸福讓人的內心是那樣的熨貼。
想起來,小王對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丟失、破裂和損壞都是偶然發現的,比如要修理自行車的時候鉗子一時找不見了,比如突然感到自己有點頭暈,比如炒菜的時候才發現油桶裡的油很快就要用完了。一切都像不速之客,就這麼來了!你看,它們預謀的時候,都是讓人神不知鬼不覺的,但當你發現了的時候卻是不容退避的,剩下來的主要問題就是該怎樣面對了!
小王心裡想,自己以後應該多長一個心眼了!比如,好好地穿一雙鞋。
作者簡介
陳紅星,筆名秦直道,男,漢族,1977年3月生,陝西旬邑人,中共黨員。2001年7月大學畢業於寶雞文理學院外語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7年7月研究生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美學專業, 獲哲學碩士學位。新疆作家協會會員,新疆奎屯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奎屯市文聯委員,現任職於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先後有散文、短篇小說、詩歌及文學理論等數百篇作品先後發表於《奎屯日報》《準噶爾文藝》《奎屯文學》中國作家網、《呼吸》《文藝報》《散文詩》《旬邑文藝》《文學自由談》《秦嶺》《陝西文譚》《微風讀書會》《華文月刊》《解放軍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長安學刊》等文學網站、微信公眾平臺和報紙刊物等,短篇小說《一個和林陽有關的夢》等作品參加《新疆經濟報》社舉辦的「西域文學杯·邀您講故事」 等徵文競賽並獲獎,《盡顯鐵血榮光》等文學評論作品被中國青年網、光明網、學習強國等網絡媒體轉載。已出版散文集《一棵樹給人的榮耀》(陝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太白文藝出版社2016年版)和學術著作《獨開水道也風流——陳忠實文學思想探微》(新疆人民出版總社伊犁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長篇小說《味》近期將由陝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太白文藝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