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穿皮鞋的母親(親情故事)

2020-09-03 溜溜球的春天


印象中,母親從沒穿過皮鞋,她說穿上就怕,皮鞋太硬,磨腳,哪有自己縫製的布鞋穿著舒服呢?其實,我不太相信母親的話,我估摸著,她多半是捨不得穿,一雙皮鞋好幾百元,一個鄉下老太太,穿皮鞋就像戴了一副鐐銬,不但腳不自在,心也會一陣一陣隱痛。

記得那年第一次領工資,1000元,錢一到手上,就毫不猶豫拿出300元為母親買了一雙皮鞋。拿回家,本以為母親會非常歡喜,沒想到她把鞋子翻過來倒過去看了幾遍,又用手按了按鞋面,說,太硬,去退了吧。我連忙說城市裡的商場又不是農村小賣部,您以為說退就能退啊?買的時候人家就說了,不能退。

母親一怔,好幾百元,你怎麼捨得,我穿,不是活糟蹋嗎?

我知道,母親是心疼錢;於是故意說,反正已經買了,退不了,穿不穿,隨便您。

母親無奈地搖搖頭,還是把皮鞋收下了,但好多天過去,卻不見她穿。我問,您為什麼不穿呢?她只是笑,卻並不言語。我倒是並不著急,既然母親把皮鞋收下了,還會不穿?多半,是想留著走親戚的時候展現一下吧。

可我怎麼也沒想到,姨媽50歲生日那天,母親穿的仍舊是她自己一針一線納的布鞋,難道,母親認為穿布鞋比皮鞋洋氣?忍不住,我問了母親。她仍然輕鬆一笑,什麼洋氣不洋氣,我就是光著腳去,你姨媽也不會把我趕出來,那皮鞋,我原本準備穿的,但總感覺它磨腳,太硬,我穿著就怕,所以還是穿布鞋舒服。

這話,母親一說,就說了20多年。有時候,尤其是逢年過節時,我都想再給她買一雙皮鞋,但母親不讓,還再把老話重複一遍。如果說,以前母親是心疼錢,但現在我們姐弟都參加了工作,成了家,條件都不錯,早就不用她為錢操心了;可她不但不讓我們再買,那雙皮鞋,她也一次也沒穿過。或許,她確實對皮鞋有一種天生的排斥,有些人就是這麼執拗,就像太陽從東方升起,亙古不變。


時光在母親的布鞋底下跑得飛快,一轉眼,母親就要過70歲生日了,大姐和大哥都從外地趕了回來,我們三姊妹合計,一定要給母親辦一個開心的生日,尤其,要讓母親穿一回皮鞋。

我們把意願告訴了母親,沒想到她臉一沉,嚴肅地說,第一,我的生日不需要大肆鋪張,你們姐弟能回來,一起吃個飯,我就心滿意足了;第二,你們知道我從不穿皮鞋,那東西磨腳,我怕穿,以前不穿,現在不穿,以後也不會穿。

我們連忙點著頭,大姐說,行,都依您,飯局從簡,皮鞋不買,總可以吧?母親這才喜笑顏開,多和我說說話,比什麼都強。

大姐說,行,明天我們一邊逛街,一邊說話,這皮鞋可以不買,但衣服總得買一身吧?母親蹙眉,最終總算點了點頭。

大街上人頭攢動,我們為母親買了一件羽絨服,一件毛衣,一條褲子。正巧,走到一家鞋店,大姐對母親說,我自己想買一雙皮鞋,您和我一起進去吧。母親微微一笑,直接坐在了鞋店外的長凳上,你可別想糊弄我,我反正不穿皮鞋,看也不會去看。

我對大姐投去無奈的眼光,這,本是我們姐弟先商量好的,只要母親上了街,我們自然有方法讓她買皮鞋,沒想到這老太太精明得很,她連鞋店都不進,我們怎麼買?

沒辦法,我們只好繼續往前走,有一家店設計得很溫馨,門口還專門立著兩位禮儀服務員,我們走到門前時,一位服務員說,你們一定走累了吧,進去歇息一下,買不買東西沒關係的。大哥對母親說,確實有點累了,我們進去坐坐?母親猶豫著,但看到兩位禮儀姑娘甜甜的笑容,終於鬆口說,好,進去歇歇。

進到店裡,看到鞋架上五顏六色的鞋子,母親才發現這是一家鞋店,她一轉身,想出去;大哥一把將她拽住,說,既然進來了,我們歇一會,就是坐坐,不買皮鞋。母親將信將疑,遲疑間大哥已經扶著她在一個長凳上坐下了。

大哥說,這是一家品牌店,鞋子皮質相當好,非常柔軟,絕對不會磨腳,要不,給您買一雙?母親一聽,一下子從凳子上挺了起來,我就知道你打的那點小九九,怎麼著,原來是把我騙到這買皮鞋的?

大哥連忙解釋,就是路過,巧遇,絕對不是故意,您看這就是天意,買一雙吧?母親不再嚷嚷,卻嘆了口氣,說,我知道,你們是一番好意,可是我這輩子都不會穿皮鞋的,我是真怕穿皮鞋,真要買,你們給我買雙棉鞋吧。

既然母親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我們也不好再堅持。


都說最好的孝順就是順著老人的心意,既然母親那麼怕,堅決不穿皮鞋,我們姐弟便達成了統一,不再給她買皮鞋。偶爾,我會故意對母親說,要不,把我給您買的那雙皮鞋拿出來穿穿?母親便淺笑,原來都沒穿,老了,就更不會穿了,磨的腳疼,怕。

看來,母親是鐵了心。我說,既然這樣,把那雙鞋子送給您孫女吧,她的腳和您一樣大,37碼。母親卻臉色一沉,一本正經地說,不送,誰也不送,這鞋子雖一次沒穿,但都這麼多年了,就是給她,她也看不上;再說這鞋子是你當年第一次領工資給我買的,我要留著作個念想。

一番話,說得我鼻子酸酸的,面對這個執拗的老太太,我們誰也無法改變她。

那日,女兒上班後第一次領了工資,回家時,居然也花400元給我買了一雙皮鞋。一穿,大小正好合適,我穿著它在客廳踱了幾步,女兒買的皮鞋,穿著就是舒服。看著皮鞋,我忽然想起了母親,要是母親當年也穿上我給她買的皮鞋,應該也會這麼開心吧;可是,那時候條件太差了,母親捨不得穿,以致於後來形成了習慣,竟然怕穿皮鞋了。

我對女兒說,其實,我當年也給你奶奶買過一雙皮鞋。女兒一下來了興趣,我便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告訴了她。女兒說,那究竟是一雙什麼樣的皮鞋呢,我真想看看。我說,奶奶收著留紀念的,哪天,讓奶奶給你看看。

女兒卻等不及,徑直跑去了房間。一會,女兒出來了,她說,奶奶在午休,我沒打擾她,就在箱子裡把鞋子找出來了。那是一雙黑褐色皮鞋,鞋頭尖尖,鞋面上有鑲著一朵粉色小花,這是當年最時髦的款式,雖然過去了這麼多年,小巧玲瓏裡還是散發出一股誘人的芳香。女兒說,這麼好看,奶奶為什麼不穿呢?

我說,是啊,這在當時,已經比較高檔了,皮質也很柔軟,但你奶奶總嫌太硬,磨腳。女兒把鞋子拿到近前仔細端詳,就像在欣賞一件珍貴藝術品。看得出,她很喜歡。她忽然脫出腳,說,我穿的試試。

想阻止,已經來不及,她雖然自己怕穿皮鞋,可是她卻把這雙皮鞋看得非常寶貴。記得那一年,姨媽來我們家玩,正巧下雨,姨媽的皮鞋進了水,於是我提議讓母親把這雙皮鞋拿出來讓姨媽穿,沒想到母親卻拿出了一雙布鞋,說布鞋穿著才舒服。我知道,姨媽是城裡人,很少穿布鞋的,母親分明就是想把那雙皮鞋保存著。

正思忖間,女兒叫了起來,她的腳居然穿不進鞋子——鞋子太小了。女兒把鞋子拿起來仔細翻看,說,是37碼沒錯,為什麼穿不進去呢?哦,明白了,這不是正規碼,最多只有35碼,我穿不了,奶奶也穿不了。

我一下子愕住,這麼多年,我竟然一直沒有發現母親不穿皮鞋的真正原因,因為我的粗心,母親拒絕了穿皮鞋的一切機會,原來她不是怕,而是在維護兒子的一份心。黝黑的皮鞋傾訴著一種蓄積了多年的幽暗之光,就像母親的包容和隱忍,碾過歲月的年輪,無論是在生活拮据的年月,還是在條件優越的今天,她都始終面帶微笑,熠熠生輝。

相關焦點

  • 陳紅星:皮鞋開膠了
    小王是在無意間低下頭去的那一瞬間,突然發現自己的皮鞋鞋幫開了膠的。雖然這只是一雙普通的黑皮鞋,他也沒有想著要穿上三年五年。他想著只要哪一天實在穿不成了,他就脫了扔在一邊不穿了,然後再買上一雙新的。人說,舊的不走新的不來嗎!然而,現在離這一天,似乎還有十分遙遠的距離,這距離遠到讓他的心裡一時還難以想到。
  • 一雙合適的皮鞋,讓穿西裝的你帥氣加倍
    (說的有些太絕對了…)開始工作後,很多職業都需要穿西裝出勤,所以不可避免的要購買或定製。一套合適的西裝可以讓我們更好的進行工作,也能出席很多正式場合。-定製西裝的內容之前就寫了不少,日常穿的品牌成品也有PO,但從來沒說過皮鞋。其實想要穿出帥氣的西裝,除了款式面料顏色尺寸外,一雙合適的皮鞋也是關鍵點。有句老話叫「看人先看鞋」,保持體面也要注意上下注意,而且工作中東奔西走,腳的舒適度決定了狀態好壞。
  • 故事 · 典藏 | 穿皮鞋的快遞員
    故事 · 典藏 | 穿皮鞋的快遞員有一個快遞員,平時愛穿擦得鋥亮的皮鞋。那天,快遞員到一家公司收快件,客戶填完單子,快遞員核對時冷不丁地說:「啊,收件人的地址,正是我念書的大學。」
  • 皮鞋的故事:穿新皮鞋都像是上酷刑,腳後跟磨破不說,還招來非議
    我考上大學那年,父母高興,給我買了第一雙皮鞋。我清楚地記得,縣供銷社花19元買的,三接頭的。每天沒事就擦皮鞋,怪麻煩的。其實人就是這樣,無論什麼都是思想決定一切。穿個皮鞋就覺得高人一等似的,走起路來都有點兒飄。現在有好多東西都是這樣,除了它本身的實用功能之外,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炫耀,俗話叫做顯擺。那個年代,買啥都要票,自然皮鞋也不例外。一般人沒有幾個穿皮鞋的。
  • 故事:阿P擦皮鞋(幽默故事)
    阿P先用軟布把皮鞋表面的塵土抹去,再用硬毛刷把鞋底的穢物刷掉,然後從工具箱裡拿出一把嶄新的軟毛刷,在皮鞋表面飛快地舞動起來。    刷著刷著,阿P嚇了一跳:糟糕,咋掉皮了?難道動作過猛,把人家的皮鞋擦掉皮了?阿P緊張地偷看了一眼墨鏡男,發現對方正在專心看手機,根本沒注意到自己的皮鞋被擦掉皮了。    阿P稍微定了定神,接下來該咋辦?
  • 親情故事:艾薇兒的醜母親(親情小故事)
    這還是男同學第一次和她約會,她欣喜不已,卻不知道該如何阻止母親明天和凱森碰個正著。因為,母親塞婭就是那樣一個不善打扮的女人,常用的香水像鳥屎一樣難聞,她衣櫥裡的那些衣服,每一件都極為誇張豔麗,讓人不敢恭維。更可氣的是,母親每天雷打不動地接自己放學,為此艾薇兒受盡了同學們的嘲笑和議論。想自己坐校車回家,可母親總是那麼堅持,這讓艾薇兒很無奈。
  • 風雪情(親情故事)
    新房出水(封頂)的那天下午,忽然變天,北風呼嘯,陰雲四聚。大姐喃喃自語道:「這天怕是要下大雪了,我得回去拿點米來了。」    那時的荊楚大地四季分明,冬季就像現在的東北一樣,下起雪來,往往一連幾天不停,常常積雪齊腰,白茫茫的大地,分不清哪裡是道路,哪裡是河溝塘堰。因此,變天之前,必須儲糧備菜。我家當時只有約半斤大米,碗櫃裡還有一碗稀飯,再怎麼省,兩個人最多也只夠吃一天。
  • 一雙擁有魔力的皮鞋(民間故事)
    愈加蒼老的父親將自己唯一的皮鞋擦了又擦,遞到兒子手上:「按理說,到那種地方讀書,應該有套像樣的衣服,可家裡實在沒有錢了。這套衣服雖然不時髦,好在也是新的,鞋子確實沒辦法解決,就穿我這雙吧。太了點,但還算結實,穿一兩年沒問題,等我賺點錢,一定給你買一雙新鞋。」布拉格強忍淚水:「爸爸,我是去讀書,可不是去比衣服的,請您放心,任何事情都擋不住我學習的勁頭。」
  • 母親的灶臺(親情故事)
    母親出嫁時剛滿二十歲,我父親在家裡是長子,姊妹六個,連爺爺奶奶全家九口人,最小的四叔才八歲。我母親在娘家是最小的寶貝女兒,嫁給父親後,母親一下子從家裡的嬌閨女上升到長嫂如母的角色。爺爺奶奶身體不好,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一下子壓在母親瘦小的身軀上。母親每天要做九個人的飯菜,還要下地幹活,晚上給一大家子紡線、織布、做衣服、做鞋子。
  • 午夜,鞋櫃裡那雙踢踏響的皮鞋活了(一)
    我叫菲菲,母親生我的時候難產,最後活著的是我。後來父親結了三次婚,現在依舊單身,因為繼母們都患有相同的病——癔症,生下孩子後直接犯了病,被父親埋葬在別處。因為不是原配,沒資格去家族的墓地。為了養活我們一大家子,奶奶每周會來我們家送菜,有時候也會帶上幾件表姐表兄們的衣服,鞋子。
  • 親情故事:順著母親吃苦(親情小故事)
    我的母親過慣了苦日子,對幸福的認識,令人莫名其妙。例如母親的外孫女旅遊時,將一件價格昂貴的外套丟失,外孫女急得直哭,我母親沒有當回事兒。外孫女不小心將10元錢的盒飯掉到地上,母親猶如丟了萬千珠寶似的,一面俯向地面,用手去捧抓沾滿泥土的米飯,一面心痛地埋怨。當外孫女阻止我母親撿拾地上的米飯時,她不高興地斥責說:「這是糧食呀,怎麼能糟蹋?現在的年輕人哪懂這個。」
  • 我的爸爸,今天結婚了(親情故事)
    母親離開了原來的家,孩子則留下來跟父親一起生活。    沒想到,事情過去不到兩個月,父親就匆匆結婚了。    據說,為了表達對前妻的不滿和報復,當天的婚宴規模很大,特意選了當地最好的酒店,孩子也被接了過去。
  • 孔雀東南飛——惜別離 ( 畸變的親情促成的悲劇)
    》表敘了一位被寡居半輩子養大的兒子,結婚後母親,兒子,兒媳三個人在一起生活的故事。偶然性的可能便歸罪於一個維繫千年文化的一種禮教(當然也不能肯定這禮教就是正確的)。是不是有點偏?是否應該站在人性的角度上分析悲劇的形成更有說服力呢?雖然原文中未指明焦母是『寡居』。(多數電視劇都是這樣演的)但是無論如何強勢的一方都是焦母。以前的兒子是每天下班在自己膝下承歡,結婚之後一回家就鑽到自己房間和妻子卿卿我我。甚至每天起早的問安都耽誤了不來。
  • 《亮劍》中,為何李雲龍看見穿皮鞋的日軍,就要立馬下令撤退?
    但是誰知道,在戰事開打之前,已經做好伏擊準備的李雲龍卻發現,從虎亭據點出來的日本兵腳上穿的是皮鞋之後!隨後便下令「撤退」了!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會問:「同樣是日本兵,為何穿上皮鞋的日本士兵就不能打了呢?難道穿皮鞋的日軍有什麼不一樣嗎?」當然不一樣。因為通常虎亭據點裡面的日軍穿的都是膠底鞋,而出來的這批日軍穿的卻是皮鞋,顯然不是原來虎亭據點裡面的日軍,而是從外地調過來的。最後事實證明,李雲龍的判斷是正確的,這是華北第四旅團和第九旅團,是日軍駐守在山西的精銳部隊,本次調動是為了給「戰地觀摩團」擔任護衛任務的。
  • 故事:親情感悟:鞋墊的秘密
    賽男的母親瞧在眼裡,常常念叨:「一個女孩子家這麼走路,以後可怎麼辦呢!」  賽男聽了只是撇撇嘴。  經過努力賽男考上了縣裡的高中讀寄宿,臨行的那天,母親去車站送她。母親叮囑了幾句,然後掏出一件用布包著的東西,交到賽男手中。賽男問:「是什麼?」  母親說:「是一雙千層布鞋墊。」
  • 皮鞋的來歷---有點意思
    據說,這就是「皮鞋」的由來。 想改變世界很難;要改變自己,較容易。與其改變世界,不如先改變自己。 (聽來的故事,緣來如是)
  • (二)
    他說我在學張豁子(瘸腿)走路,說著更是笑著變本加厲的瘸著腿忍著痛在屋裡繞圈。這小孩子愣愣的騙過了大人。真等到大人發現讓他退下褲子的時候,腿已經腫到皮膚發亮變紫。命是保住了,腿卻成了一長一短,只要陰天下雨的疼痛難忍。爸經常說起他小時候的搞笑事。
  • 老媽是個有錢人(親情故事)
    吳小軍心裡一陣嘀咕,這些年家裡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平時從來沒見過母親大手大腳地花過錢,日常吃的都是些粗茶淡飯,穿的也是地攤上淘來的低檔貨,今天這是怎麼了?人靠衣服馬靠鞍,不一會兒,吳小軍就被母親用新買的品牌服裝拾掇得清清爽爽。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在東安市場搶購了一雙不合腳的皮鞋
    本想有機會再制一套料子衣服,但都沒有貨,只是在東安市場、王府井各店看看,以後看有人排隊十分長,原來是買皮鞋。我就投機,正好有一人排隊快到了,他不想買了,讓我買,於是我就買了一雙棕色皮鞋,樣子和皮都不錯。當時穿起來也很合腳,每雙僅13.3元。我買完了皮鞋,又到街上玩,至三點左右回來。
  • 【特區40周年 · 濠江故事】:【第十五章】​皮鞋石的傳說
    皮鞋石的傳說作者: 詹欣祺達濠是汕頭市的一個海濱小城,這裡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更有許多美麗的傳說,而山上的每一塊形狀各異的石頭都有它們生動的故事……在達濠達埠鄉後山上有一塊長約1米多的石頭,這塊石頭遠遠望去就像一隻巨大的皮鞋,被人們稱為「皮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