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王大善人

2020-09-21 喬沐講故事

宋朝時候的定州一帶,有個叫王執的富商,此人斂財有道,掙得了萬貫家財,卻依舊懷著一顆慈悲心腸,常常把自己的錢財拿出來開設粥棚接濟窮人,城裡的窮人們都稱他為「王菩薩」。

有一天,王執吃完早飯出門散步,在大街之上晃蕩,看著城中一片繁榮的景象,心中自然是十分的心滿意足。突然,一陣女子的哭泣之聲打斷了王執的思考,他快步走向了哭聲的源頭區域。一戶人家中,一個年輕的女子正跪坐在自己父親的屍身旁哭泣,旁邊還有一個滿臉淫邪之色的中年人,手中正拿著一份看不清寫了什麼的文書。

王執沒看清文書上寫的是什麼,但是他認出了那個滿臉淫邪之色的中年男人:城中有名的惡毒富商,為富不仁的典型案例,被無數同鄉戳脊梁骨的林耀。

這林耀與王執一樣,都是靠做皮貨生意起家。王執講誠信,有信義,說是什麼動物的皮子多少張就是多少張,不會以次充好。而林耀則不同,此人身為商人,賣的卻都是是些以次充好的玩意:比如城中有官員急需五十張老虎皮,下個月交貨,王執真的會在下個月拿來五十張上好的老虎皮來;而林耀則不同,他會拿些其他動物的皮子以次充好,待得買家來問的時候,就說自己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從山賊手中奪回這些。

林耀此人為富不仁,常常對家中的僕人婢女肆意打罵,哦對了,他還好色,此人對於女色的喜好不止於青樓楚館之中。相比於青樓楚館之中的女子,他更喜歡逼得那些良家女子家破人亡之後再強迫他們嫁給他做小妾。為此,王執很是看不起這個林耀,多次在商人們的聚會上表達自己對林耀的鄙夷。

這次王執正好撞見了這林耀逼良為娼,哪裡會讓他得逞。隨即大步走了進去,從懷裡掏出了十兩銀子遞給了那個正嚶嚶哭泣的女孩:「你且拿好這些錢,給你父親安葬了之後,我再給你安排到刺繡的工坊之中做活,也好有個生計。」林耀一看這王執要壞自己的好事,哪裡肯讓他如願,跳起來破口大罵。

王執看著林耀這幅氣急敗壞的模樣,不由得感到了一絲開心,隨即,他把手中的銀子和自己腰間掛著的玉佩一同遞給了那個女子,讓她安葬好了自己的父親之後可以憑藉此物在刺繡工坊中謀一個女工的活計。女子對王執磕了幾個頭之後,出門買喪葬用品去了,林耀看著站在那裡的王執,拂袖而去。

自這件事之後,王執和林耀接到了一個來自朝中的大單子:當朝的右丞相需要兩百張上好的老虎皮。這單子太大了,王執自覺自己一個人吃不下,百般無奈之下只好找來同為皮貨大商人的林耀合作,兩人合作吃下這筆大單。

他們費盡了力氣才收到兩百張虎皮趕往皇城交貨,不曾想在半路,運送貨物的隊伍竟然遇到了一夥山賊。這山賊有數百人,手持各式兵器殺氣騰騰。眾人奮力抵抗卻還是無濟於事,折損了大半人手。就在商隊眾人做好了要往生極樂去了的準備的時候,這夥山賊的頭目卻是盯著王執的臉看了又看:「你叫王執?」

「正是在下,不知首領有何貴幹?」

「這次跟你同行的是不是 還有個叫林耀的?」

「是的。」

「所有人聽令,殺了林耀之後,留下貨物撤退。」

王執聽得是一頭霧水,卻看見此時這位殺氣騰騰的山賊首領對自己行了個禮:「之前王大善人您可是在您的家鄉之中救下過一個險些嫁給林耀當小妾的女子。」

「正是。不知您是?」

「那女子乃是我舅舅家的獨女,多謝王大善人施以援手,您有恩於我我不殺您,至於這個惡商林耀,哼!」

長刀斬下,林耀的腦袋便搬了家。隨後山賊們如同潮水一般退去。王執帶著剩下的人去皇城交付貨物時管家見他們一身血跡,傷痕累累。好奇追問之後不由得驚呼:「真是善行自有老天看,惡人最終要償還啊。」

聲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請勿與封建迷信掛鈎,配圖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娶鬼
    這鎮中有個富人,姓王,因為平日裡為人平和且樂善好施,大家都叫他王大善人。,他家中也僅有他們夫妻二人和三個家僕,平日裡王大善人資助窮苦人家,自己卻節衣縮食,但是有一年運道不好,王大善人的妻子染了重病,哪怕請來了京城裡的名醫來診治,他們對於這種聞所未聞的古怪病症也是束手無策。
  • 民間故事:與人為善,卻是助長了惡意,善人也有雷霆手段
    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故事,講述了升米恩鬥米仇,善良人行善,心地良善,但是對於帶有惡意的人,同樣有著雷霆手段。在古往今來,便有著這麼一句至理名言,便是升米恩鬥米仇,施恩一次,對方會牢記你的恩德,將來沒準會有所回報,但是施恩數次之後,對方便會習以為常,以為你欠他的,最終好事變成了壞事,恩人成了仇人。
  • 民間故事:大善人懼怕公雞?歹人藉此算計,意外發現了善人的真身
    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一篇神話故事,被算計的善人。古城之中,有著一位善人,此人年紀四十多歲,本來此人家庭幸福,父母健在,兒女雙全,妻子賢惠,家中頗有些錢財,而且為人心善,經常做些善事,為此得了個善人的名頭。
  • 故事:民間故事:他曾幫助了一位老嫗,多年後自己的善心得到了回報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53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文白不多言,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古代滕州某村子裡,有一個叫甄良的老者。這老者55歲,乃是這四村八莊遠近聞名的大善人。
  • 民間故事:遠近聞名的善人,突然離魂,善念集中,才挽回了一命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有些神異,主要是講善有善報。古時,有這麼一位善人王林,此人從小家境優越,算得上是心地良善,有這麼一句古話說得好:窮生奸計,富長良心。這位善人,便是如此,見不得人窮,見不得人受難。
  • 民間故事:為了喚醒母親,王林捨棄九世善人的身份,結果很意外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一個孝子救治母親的神話故事,孝為百善之首,孝心也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古時,有這麼一位孝子王林,遠近聞名,因為幼年喪父,一直是寡母將王林養大,真的可以說是含辛茹苦。在那個時代,一個沒了丈夫的寡婦,要想生存下去,那是極為艱難的,幸好老婦人給人漿洗衣服,做做零工,總算是將王林養大。
  • 故事:民間故事:王生燒鬼
    許州王生,性至孝,其父病危,王生長侍左右,服餌餵藥無一絲怠慢。雖經累月然其疾無愈。王生怕父親醒來召喚自己,就經常臥睡在他榻前。一天晚上,他非常勞困,依靠在病床邊就睡著了,突然他聽見一陣怪聲,這聲音聽起來好像是有人在揉面,王生迷糊睜眼一看,見有一青一黃兩個小鬼,長一寸許,從他父親左右鼻孔爬將出來。王生見狀一驚,假裝熟睡,想看看他們到底想幹什麼。
  • 「曲陽民間故事」王快水庫的傳說
    曲陽縣第一大水庫---王快水庫的傳說王快水庫由河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設計,始建於1958年6月,1960年9月完工。1969年續建後,使水庫防洪標準達到百年設計,千年校核。,南水北調工程已經是王快水庫的第一大責任。
  • 故事:王湯圓鬥城隍,堪比聊齋的民間故事,充滿了詼諧幽默的想像力
    ,所謂嬉笑怒罵皆文章,就是勞動人民創作並傳播的、具有虛構內容的散文形式的口頭文學作品,是所有民間散文作品的統稱,有的地方又叫「瞎話」、「古話「」、「古經」等等。民間故事是從遠古時代起就在人們口頭流傳的一種以奇異的語言和象徵的形式講述人與人之間的種種關係,題材廣泛而又充滿幻想的敘事體故事。民間故事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出發,但又並不局限於實際情況以及人們認為真實的和合理範圍之內。它們往往包含著自然的、異想天開的成分。
  • 「善人橋」的故事
    於是捐資修築了這座小橋,題名「善人橋」。圖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 將軍與王(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8年1期■侯擁華將軍與王,相逢於亂世。小道士與王對面而坐,幾支蠟燭的微光如螢火跳動,照亮了棋盤,也照亮了王的雙眸。窗外落雨喧譁如鬧市,屋內靜得只剩下不時輕輕響起的棋子落盤聲。王與小道士凝神屏氣,戰得正酣,忽然一聲巨響,幾個黑衣客破窗而入。待王回過神來時,小道士已經用身軀將他擋在了身後。王驚恐得不知所措,明白殺手心狠手辣。王的隨從手持兵器,衝上前去搏命廝殺。
  • 故事:民間故事:廣定王傳
    文:承昊江南多有祭祀廣定王的人,卻很少有人知道廣定王的來歷。大家只說是廣定王是陰司的大鬼王,懲惡揚善,福澤百姓,特別靈驗。年月日已經無從考證,相傳有儒生侍奉母親特別孝順,為人剛直不阿,名聲遠在鄉裡之外。
  • 民間故事:獵人吃了蛇心竟能聽懂鳥語,他卻對烏鴉失言,險丟生命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54期,如果您喜好,可能給個關心!文/小田今日給大家講一篇產生在傳統的民間傳奇故事。故事讀來有些意思,希望在茶餘飯後能博您一笑,牢記故事背後的深切寓意那就更好了。書歸正傳,民間小故事這就開講了:話說在很久以前吶,在偏遠的山區有一個小村子,村子裡住著一個李姓小夥子。因為小夥子傻傻憨憨的,沒啥心眼,村裡人都叫他王大愣子。他不會幹別的,因有一身蠻力,時常去上山狩獵。
  • 故事:乞丐救善人
    就像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一樣,一位老婆婆見老乞丐可憐,給了他食物和水,那老乞丐感激涕零,在老婆婆兒子遇到危險時出手相助,這便是知恩圖報。文中故事源自於民間,目的是借古喻今明道理。還望各位讀者不要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大家點讚、轉發,謝謝!
  • 故事:大善人董公
    就像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一樣,故事中的教書先生董公,常常救濟窮苦之人,他一身正氣,常打抱不平。一次聽村裡人說一處宅子內鬧鬼,董公聽說後獨自前往。夜半之時,屋內卻有響動。那幾個黑影見到董公後,紛紛後退,嘴中大喊:「董公來啦,大善人董公來啦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江善人
    有一年,江某從福建去廣東,路過大磯島。突然陰雲密布,颶風突起,海水震蕩。江某的奇遇被撫督知道後,特意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善人處」。而這時他才知道那個老翁是旌陽許真人。從此,江某更加行善,他和母親都得到高壽。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3(王二捉蠍太多命喪的故事)
    蒲聊齋民間故事3(王二捉蠍太多命喪的故事)今晚沒有月亮,天穹掛滿星辰,偶爾有賊星從天空划過(流星我們當地人叫賊星),我早早的趕到大槐樹下,佔好有利位置,等老奶講故事,老奶蹣跚的來到大槐樹下,看著等她的人們說,今晚有點不好受,但說好今晚要給大家講故事的,不能說話不算數,老奶拿著把蒲團扇子,不停的扇著蚊子,就慢慢的到來:話說在我們東山裡有個村子,有個人好吃懶做,不好好種莊稼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唐大冒,張羅兒,廣川王,代州民
    唐大冒乾州人唐文選好說大話,大家都叫他「唐大冒」。有個居民家被狐妖騷擾,要酒要飯,置辦的慢些就在房間裡拋灑汙垢的東西。某次唐大冒路過,說大話道:「妖魅雖然猖狂,但是不敢靠近我。」等他回到家,狐狸已經來了,並且說:「你不是說我們怕你嗎?現在就住在你家不走了。」從此,他家怪異百出,唐大冒也無可奈何。乾州城牆下有很多狐狸的巢穴,有個在城牆根住的人夜裡看到兩個小人兒。
  • 民間故事:菩薩溝
    這李氏生前也是個善人,信陰德鬼神之說,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她去世之後,黑白無常沒來捉她的魂下地府,於是李氏就這麼糊裡糊塗的成了遊魂野鬼,在這鬼愁溝之中終日遊蕩。有一天,還以為自己沒死的李氏遊蕩到了自己的屍骨旁,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已經死了。
  • 故事:老木匠晚歸遇到鬼童,白髮老翁出手相助,善心讓他渡過劫難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569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北宋年間,江浙交界處有一個老木匠。他姓張名友,字仲厲。他常常外出給主家做木工活,晚歸已成家常便飯之事。王財主的正房夫人對門窗雕刻極為講究。張木匠反覆改了多次,也因此耽擱了回家的時間。王財主敬佩張木匠,欲要留他在家中食宿。張木匠謝過王財主,執意要回家。王財主沒在挽留,命僕人送出院外。張木匠走出鎮子,在荒野小路上行走。那時正是深秋,夜風襲來,吹得張木匠裹緊單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