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王湯圓鬥城隍,堪比聊齋的民間故事,充滿了詼諧幽默的想像力

2020-10-18 江陽沽酒客


民間傳說是老百姓智慧的結晶,它或是真人真事,或者是神話傳奇,所謂嬉笑怒罵皆文章,就是勞動人民創作並傳播的、具有虛構內容的散文形式的口頭文學作品,是所有民間散文作品的統稱,有的地方又叫「瞎話」、「古話「」、「古經」等等。

民間故事是從遠古時代起就在人們口頭流傳的一種以奇異的語言和象徵的形式講述人與人之間的種種關係,題材廣泛而又充滿幻想的敘事體故事。民間故事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出發,但又並不局限於實際情況以及人們認為真實的和合理範圍之內。它們往往包含著自然的、異想天開的成分。

在瀘州就叫它玄龍門陣,今天江陽沽酒客就給大家講一個類似於蒲松齡《聊齋》式的故事,它雖然是虛構的,但是想像力之豐富,而且詼諧幽默,堪稱瀘州民間故事裡不可多得的精華,希望大家喜歡。

傳說在明朝初期,瀘州小市有個姓王的小夥,家裡貧困,學了一手搓湯圓的手藝,後來就靠賣湯圓謀生。以前老一輩的瀘州人,早餐愛吃湯圓粑粑之類的東西,現在瀘州早餐普遍吃麵了,因為他的湯圓味道好,貨真價實,還有點小名氣,於是人們就叫他王湯圓,真實的名字反而搞忘了。

瀘州城原來有座城隍廟,啥子是城隍廟啊?從資料記載看,城隍神最早見於周代《禮記》天子八蜡中的水墉神。《禮記·郊特牲第十一》有:「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

「大蜡八」是指什麼?鄭玄注云:所祭有八神也。許慎《說文》雲蠟「從蟲昔聲……曰年終祭名者矣」。

其實這個城隍就是以前古人一種信仰,守護一座城池的神靈,當然實際上是虛構的。但是那個時代,人們相信,城隍怎麼樣不存在,但是每年廟會,人山人海,就帶動了經濟,自古以來如是,今天這樣的民俗看不到太多了。瀘州城隍廟早沒有。但是明朝還是到處都有的。

王湯圓,想最近祭拜的人多,就是廟會會期,在城隍廟門口擺了個湯圓攤子,生意肯定不差。

果然,趕城隍會的人很多,又因為味道好,吃的人絡繹不絕。

這個了不得,把老城隍都驚動了,每天下午都叫自己手下的小鬼變成世人的模樣去端湯圓,吃了一回就愛上了。

這個跑腿的小鬼也很想吃湯圓,怎奈這個城隍摳門的很,每次都只給一碗的錢。小鬼就跟王湯圓說,你的湯圓家裡老爺愛吃的很,但是自己想吃卻沒有多給錢。王湯圓聽說他是給老爺端的,又是天天來,自己卻吃不到,他也是窮人出身,相互同情,可憐他,有時招待他吃一碗,小鬼十分感激。

但是,自從小鬼來買湯圓以後,王湯圓每天晚上收攤清帳,都發現錢中有紙灰。吃湯圓的人大多他都認識,只有小鬼這個長買主他不知底細,問他又不說,而且每次都朝城隍廟裡端。他問廟中唯一的老和尚,和尚根本沒叫人端過湯圓。有一天他把小鬼給的錢單獨放,到了晚上,大青銅錢變成了一堆紙灰。他明白了是廟中城隍幹的,十分惱火,這個城隍神還日款呢?我們天天供奉你,你要吃東西,還拿紙錢來坑我。

王湯圓是一個橫人,光腳不怕穿鞋的,他非要收拾他一下不可。

第二天王湯圓特地包了幾個湯圓,小鬼來時,專門煮給他端走。小鬼給的錢他擲在地上,立即變成了錢紙灰。城隍從小鬼手中接過湯圓碗,口水流起尺多長。他用筷子挑一個放在口中一咬,哇的一聲就翻腸倒肚地嘔吐起來,原來那湯圓中包的是大便。這下還了得!城隍立即命光屁股鬼晚上去提拿王湯圓來治罪。

小鬼想著平時王湯圓的好處,就連忙跑去給王湯圓報信,並教了他對付光屁股鬼的辦法。
晚上,光屁股鬼走到王湯圓,兇神惡煞地說:「王湯圓,快與我一路去見城隍!」

王湯圓說:「我知道得罪了城隍老爺,等我換件衣服再走,你在門口的紅板凳上坐著等我一下。」

光屁股鬼不知道是計,一坐下去,只聽「哇」的一聲,屁股立即燙起兩個糊鍋巴。光屁股鬼痛的驚叫喚的跑了。

原來這紅板凳是件燒紅的鐵器。光屁股鬼跑回去向城隍稟報,城隍火冒三丈:「你這個無用的東西,王湯圓沒抓來,還被他整了。來呀,與我重責四十板丟進監獄!」

可憐光屁股鬼那燒傷的屁股被打得皮開肉綻。接著,城隍又派尖屁股鬼第二天晚上去捉王湯圓。小鬼立馬又去給王湯圓出主意。

第二天晚上,尖屁股鬼一到他家,王湯圓就說:「我知道你要來,特地給你準備了一碗湯圓和一條板凳,你坐下吃了我們就動身。」

尖屁股鬼也是個沒得智商的,歡喜昏了,連忙坐下去。誰知那板凳是一碓窩餈粑,尖屁股坐進去就扯不出來,被粘住了。王湯圓順手拿起舂餈粑的木棒劈頭蓋腦地打起來。尖屁股鬼被打得嗚噓吶喊,好容易跑掉了,可是屁股上肉皮扯脫一層,腦殼上起了幾個大青包。

城隍氣安逸了,又打了尖屁股四十大板丟進監獄。那尖屁股差不多打成平屁股了。城隍原來想,小小一個王湯圓,隨便派個鬼就抓來了,誰知兩次失手。於是只好派無常二爺、雞腳神出馬了。要知道,這兩位是專門捉拿陽犯的,從未放過黃,失過手。

第三天黃昏,無常和雞腳神手提鐵鏈來到王湯圓家,只見王湯圓打個地鋪,正睡在上面吞雲吐霧燒葉子煙。王湯圓見他們就熱情地招呼:「難得二位大駕光臨。我知道二位也是癮客,請來過了癮,公事公辦。」

無常和雞腳神一見葉子煙就可欠連天,忙向地鋪睡下。誰知這地鋪是竹片和蓆子搭在茅坑上,無常和雞腳神滾下茅坑,弄得周身都是大糞,連鐵鏈都顧不得從茅坑裡摸起來就飛叉叉跑回城隍廟去了,當然當然又被責打後丟進監獄。其實依然是小鬼給王出的主意

城隍這次喊判官打開鬼門關,放出所有的所有的鬼由小鬼帶領去捉拿王湯圓。第四天晚上,小鬼帶領眾眾鬼把王湯圓家圍得水洩不通。
王湯元從門縫縫頭一看,真是群魔亂舞,要不是小鬼提前給他打招呼,好人都要嚇壞。他們齊聲嘶叫著:「王湯圓拿命來!」

王湯圓拉開房門,一縱步跳到壩子裡,只見他周身赤條條,臉上身上畫得五顏六色的。手執一把明晃晃的大刀。高聲喊道:「眾鬼聽著,我吃鬼肉如吃鹽菜,抽鬼筋來打草鞋,撕鬼皮如揭鋪蓋蓋,燒鬼骨頭當燒乾柴,願遭的快快過來!」

眾鬼一聽都嚇得朝後退。小鬼趁機喊道:「不得了,遇到收鬼的了,大家快跑!」眾鬼一鬨而散跑回鬼門關去了。城隍手下再無人可派了,決定親自出馬。

小鬼跑去對王湯圓說:「頭幾次我能幫助你出點子,是因為我曉得他們各自的弱點。這次城隍老爺親自出馬我就無能為力了,我只知道他出門就要騎千裡馬。」

王湯圓通過幾次鬥法,已經知道城隍其實是個慫包,他自己想了個辦法。告訴小鬼沒問題。

第五天黃昏,城隍騎上千裡馬,拿著鐵鏈直奔王湯圓家。王湯圓早已在離家不遠的大路上等候,自己騎一條老母豬。

城隍勒住馬說:「王湯元,今天我看你往哪裡跑?」


王湯圓說:「要跑我早就跑了,我知道你騎的是千裡馬,可是我騎的是萬裡豬,你怎樣追得上我呢?」

說著掉轉豬頭,在老母豬屁股上打了兩巴掌,老母豬叫喚著朝前爬行。城隍冷笑兩聲,縱馬追去,沒跑幾步就咕隆一聲連人帶馬滾到王湯圓挖的陷阱之中。

王湯圓從豬背上下來提起城隍就給他幾耳光,退了神光,把城隍的衣服脫來穿起,用鐵鏈將城隍鎖住,騎上千裡馬,把城隍拖回了城隍廟。

叫小鬼打開監獄放出光屁股鬼、尖屁股鬼、無常鬼和雞腳神,冒充城隍斥責道:「你們這些飯桶!連小小的王湯圓都提不來,還反受其整。本老爺出馬,馬到成功。」

從監獄中出來的幾個鬼憤怒無比,一齊圍了上去,對半死不活的城隍一邊打一邊罵。不久城隍薩就散了架。王湯元說:「大家的氣都出了,各歸方位。」

然後脫下城隍的衣服悄悄地逃走了,逃到其他地方去賣湯圓去了。

相關焦點

  • 文風輕鬆歡快,幽默詼諧,故事一氣呵成津津樂道,糧草推薦
    歷史大神榮小榮的轉型之作,首訂過萬,糧草推薦,古典仙俠,人物塑造印象深刻,故事線銜接很好。榮小榮曾創作出《逍遙小書生》、《如意小郎君》等架空歷史小說,很多讀者評價其文風輕鬆,歷史大神也名副其實,轉型創作的古典仙俠《大周仙吏》依舊延續其風格,文風輕鬆歡快,幽默詼諧,故事一氣呵成津津樂道,糧草推薦,值得一看。
  • 聊齋故事:賣湯圓小販發現收到3張冥幣,他用計引來閻羅王討說法
    閻羅王一聽馬屁鬼的遭遇,怒斥他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除了會拍馬屁幹啥啥不行,於是又派抓人高手牛頭、馬面去抓高湯圓。閻羅王一看連派三波人都被高湯圓打回來了,不禁發誓:「都是些沒用的鬼東西,快把我的千裡馬拉來,我要親自去捉高湯圓!」
  • 本人口味:不喜白痴腦殘不喜虐,詼諧幽默文筆精最好。
    《迷心計》7.一度君華:《金主,請上當》【仙俠志怪系列】1.君子以澤《奈何》,作者描寫地獄盛景的時候把我唬得一愣一愣,堪比聊齋,要知道我不是一個容易被唬住地淫~紫薇流年《一寸相思》也還可以,就是結局倉促到想打人2.蜀客:它的文可本本看,老作者了就不說了,幾年前挺喜歡3.九鷺飛香:《本王在此》4.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3(王二捉蠍太多命喪的故事)
    蒲聊齋民間故事3(王二捉蠍太多命喪的故事)今晚沒有月亮,天穹掛滿星辰,偶爾有賊星從天空划過(流星我們當地人叫賊星),我早早的趕到大槐樹下,佔好有利位置,等老奶講故事,老奶蹣跚的來到大槐樹下,看著等她的人們說,今晚有點不好受,但說好今晚要給大家講故事的,不能說話不算數,老奶拿著把蒲團扇子,不停的扇著蚊子,就慢慢的到來:話說在我們東山裡有個村子,有個人好吃懶做,不好好種莊稼
  • 紫川:一部恢弘龐大的戰爭史詩,一本詼諧幽默的遠古神作
    人類、魔族、遠東各族……血與火的交融,刀與劍的碰撞,迷與迷的交織,構成了龐大的史詩般的巨著——紫川初看上去這是一部充滿惡搞意味的作品;但是真正的讀完大部分人均為那個家族的百年悲歌所震撼,這是一部披著玄幻外衣,寫出感人文字的作品。
  • 近日看《聊齋》讀到一個有關喝酒的特別有意思的故事
    作者 | 肥兔子書攤(孔網店鋪:盡信書閣)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近日看《聊齋》讀到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故事,說的是有關喝酒的事兒。講的是有一個人家裡不是很富裕卻特別喜歡喝酒,每晚上非得喝上幾杯才睡得著,以至於床頭都擱著裝滿酒的酒杯。
  • 龍鳳頭是一個海灘的名字,名字的背後是一段充滿海島氣息的故事
    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的,其實更是那一段民間故事,這是一段原汁原味、充滿海島氣息的美麗故事。故事的開始,是英俊的龍太子和美麗的鳳仙子相愛了,他們有時一起漫遊,有時互相思念。我有時會神遊漫思,想像這二位攜手在充滿山野氣息的海邊閒遊的畫面,我想像他們應當也會越走越遠,從那一條通向古老縣城的路一直走,身後,是藍綠的大海和海灘邊生野的黃花月見草。他們想必攜手走進古老的南街,穿著古老的公子與小姐的服飾,淺笑吟吟,年輕的面容顯得生動鮮活。
  • 故事:西湖主:最完美的聊齋故事,不違道德倫理,不負家庭愛情
    《聊齋志異》是最俱想像力和浪漫主義的古典短篇小說集,而在眾多花妖鬼狐、充滿奇思妙想的世界裡,「西湖主」又是其中最俱想像力的一個故事。一時好奇打開,發現裡面竟是空空如也……3、一半是庸常瑣碎,一半是詩和遠方這個故事的名字叫「西湖主」,在眾多生動曲折的聊齋故事中,它的內容並不算新奇,情節也不算生動,可這「分身術」卻是聊齋故事中絕無僅有的。
  • 王老師的故事(五)
    經獨家授權,即日起在「今日頭條」推出《王老師的故事》專欄,每天兩期,每期發布一二則以饗讀者。 王老師的故事(五)文/王靜江後記:這個故事只能是江山的民間故事編後寄語: 此故事脫胎於明朝文學家祝枝山一日聚會杭州,眾議以聯助興的風流雅事。上聯五個入聲字,下聯五個平聲字,且系五聯疊韻,用吳音讀起來琅琅上口,別有趣味。王老師為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其略加改造,誑稱江山民間故事,其教學藝術之匠心和苦心,於此可見一斑。
  • 9個湖州民間故事,第一個你可能就不知道
    回想小布的童年時代,不像現在的孩子,能看到各種形式的繪本和故事。沒上學之前,我們的啟蒙「教材」來源於長輩們講述的各種民間故事。從這些故事裡,讀懂了勤勞、善良和美好。關於湖州的民間故事你知道多少?蒙恬制筆的故事相傳秦朝時,大將軍蒙恬赴江南辦差,途經善璉時救了落水女子卜香蓮,並在此與之成婚。
  • 從亞馬遜書評到博爾赫斯,解析外國人視角的《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根據聊齋短篇故事改編的電影《倩女幽魂》《畫皮》可以說在中國家喻戶曉。>聊齋的故事內容豐富首先來看亞馬遜網站上,聊齋志異英文版的評論。聊齋通常有兩個英文譯名,一個是chinese ghost stories (中國鬼故事),一個是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聊齋志異的直譯,中國工作室的奇聞軼事),都非常簡單粗暴。
  • 聊齋志異之咬鬼
    上一篇聊齋寫書生與山鬼相鬥的故事,這一篇聊齋依然是鬼故事,當我們走進聊齋你會發現,不管鬼神存不存在,人鬼神的故事卻永遠在民間流傳。為什麼會流傳,至少單憑人類的想像力,也就是作者蒲松齡的想像力根本無法完成。那麼,雅芙好奇故事的原型,也就是民間口口相傳的故事從什麼地方來的。
  • 非10《如意事》:詼諧幽默的古言日常文
    這是超級可愛的一大家子的詼諧幽默搞笑日常,適宜解壓,適宜打發時間,日常笑出豬叫聲。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一(蒲先生深夜出診遇險故事)
    蒲聊齋民間故事一(蒲先生深夜出診遇險的故事)講故事的是位老奶奶,村裡人大人小孩都叫她老奶奶,老人家也不識字,但滿肚的故事,據她說,是她的父親和鄰居的一個秀才講給她聽的,也可能和當時的環境有關係,人們沒什麼業餘的活動,不像現在,電視,電影,手機,電腦,業餘時間都用在這方面了,那時沒這東西,聽前輩人講故事,就成最大的享受,老人們也都娓娓道來,講的有聲有色,深的大人小孩的喜愛。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
    我的家鄉就是淄博淄川洪山鎮車家村和蒲家村是鄰村,從小就聽老人講蒲聊齋的故事,當地人都叫蒲松齡為蒲聊齋。60,70年代,業餘生活都非常單調,尤其是我們小的時候,夏天吃完晚飯就到村頭的大槐樹下,一邊吹涼風,遙看星空,靜靜聽老人講故事,這些故事都是當地人口頭的講述,聊齋志異上沒有的,大家不要從書上找,都是原創。
  • 聊齋故事:王家女兒借屍還魂
    李氏站起來四處看了看這才說道:我是王村的王花枝,我還沒有嫁人呢,怎麼會在你家呢?我又不認識你呀。張三聽了十分害怕,他就試探地問:你家住在什麼地方?家裡面還有什麼人?自稱王花枝的說:我家在王村的東邊第三家,父親叫王海,母親姜氏,還有兩個姐姐。
  • 四本逗比搞笑歡樂向小說,詼諧幽默笑點十足,這個周末不書荒
    此書講述了一個獲得系統的警察,穿梭萬界的故事(乾巴巴!)。好吧,我們重新來,系統流時空穿越,主穿電影,前面看著也就是一般諸天萬界穿越文,但幾個世界之後,會有巨大變化(嚴禁劇透),主角智商正常以上,擅長毒舌,劇情腦洞出人意料,亮點是主角的賤氣騷氣,加上作者的吐槽玩梗,幽默不俗套的進展會叫人有讀下去的欲望,此文比同作者的《同時穿越了99個世界》要寫的好,文筆更加成熟,情節緊湊,主要是搞笑幽默,輕鬆詼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