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5(螢火蟲的傳說)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5 (螢火蟲的傳說) 秋天到了,是莊稼成熟的季節,勞作的人們在享受收穫的快樂,晚上天已經有點涼了,在村頭上看到不遠坡地的螢火蟲在飄忽的飛動,忽隱忽現,忽亮忽暗,給這黑幕增添一份神秘和浪漫感,今晚老奶披個外套,看著我們,問大家你們知道螢火蟲的來歷嗎,大家說不知道,老奶神色凝重的說,那今天就給大家講講螢火蟲的傳說。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6(貨郎配姻緣的故事)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6(貨郎配姻緣的故事)今天村裡人有人結婚,農村結婚很是隆重,要坐轎子,吹喇叭,莊裡鄉親都去幫忙,幾乎半村的人都去看,看娘家陪送什麼東西,都要議論一番,陪送多的,很是叫人羨慕。 老奶借著喜氣,今晚就給大家講個貨郎配姻緣的故事,沈莊有個姓沈的後生,職業就是每天挑著貨郎擔,走鄉串巷,拿著貨郎不停的搖動,鐺鐺,鐺鐺,嘴裡不停的說著,哪家娘們的頭髮,不用的鐵鉤,廢棄的鐵鍋,拿來換針線了。貨郎來的來的時候,總引起村的娘們的圍觀,梳頭的,梳下的長髮,團成團,用來換針線。娘們總和沈貨郎開玩笑,貨郎給你找個媳婦吧,貨郎總搖頭,還真有熱心的娘們給他牽線,但總沒成。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4(老大太貪拿寶關洞裡的故事)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4(老大太貪拿寶關洞裡的故事)今晚月明星稀,天氣燥熱,樹上傳來蟬鳴的叫聲,但也擋不住人們聽老奶講故事的熱情,老奶拿起旱菸袋,點上一袋,開始了講故事;在不遠處的一個村子裡,有兄弟二人,父母死的早,老大為人狡詐,老二做人憨厚,因為家窮,一直也沒找到媳婦。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一(蒲先生深夜出診遇險故事)
蒲聊齋民間故事一(蒲先生深夜出診遇險的故事)講故事的是位老奶奶,村裡人大人小孩都叫她老奶奶,老人家也不識字,但滿肚的故事,據她說,是她的父親和鄰居的一個秀才講給她聽的,也可能和當時的環境有關係,人們沒什麼業餘的活動,不像現在,電視,電影,手機,電腦,業餘時間都用在這方面了,那時沒這東西,聽前輩人講故事,就成最大的享受,老人們也都娓娓道來,講的有聲有色,深的大人小孩的喜愛。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3(王二捉蠍太多命喪的故事)
蒲聊齋民間故事3(王二捉蠍太多命喪的故事)今晚沒有月亮,天穹掛滿星辰,偶爾有賊星從天空划過(流星我們當地人叫賊星),我早早的趕到大槐樹下,佔好有利位置,等老奶講故事,老奶蹣跚的來到大槐樹下,看著等她的人們說,今晚有點不好受,但說好今晚要給大家講故事的,不能說話不算數,老奶拿著把蒲團扇子,不停的扇著蚊子,就慢慢的到來:話說在我們東山裡有個村子,有個人好吃懶做,不好好種莊稼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2(蒲先生深夜出診遇險的故事)
蒲聊齋故事2(蒲先生深夜出診遇險的故事)上次說道蒲先生,生命有危,平時蒲先生的的包裡有三件鎮妖的寶器,一是銀針,二是黑碗,三是手掌雷。
-
故事:書生趕考遭遭不測,木匠信守諾言數百裡去送信,書生得以魂歸故裡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90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老話說得好: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意思是:正人君子所說的話貴如千金,只要許下的承諾必然會去實現,這足以看出君子所言的貴重程度。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8(淄博孝婦河的另一個傳說)
已經是初冬,天氣有點寒意了,故事不能在村頭的大槐樹下講了,聽故事的人吃完晚飯後,陸續的來到老奶家裡,老奶住三間東屋,大家都在裡間,有的座在炕上,有的坐在交叉上,老奶悶上壺茶水,和大家拉會家常,見來人差不多了,就說今天給大家講個另一版的顏神奶奶,孝婦河的故事,關於顏神奶奶的故事很多,有多種說法
-
聊齋故事:人嚇鬼
大家好,歡迎來聽故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第22期,如果您喜歡看,歡迎關注本帳號!相信不少人都看過《聊齋志異》這本書,它是由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先生創作而成的。《聊齋志異》書中有許多鬼狐之類的小故事,小時候看的時候,看不懂,長大後才發現,這些故事當中都蘊含著許多大道理……今天給大家講一個類似於《聊齋志異》裡面的故事:在陌生人家投宿,夜遇女鬼找替身,他急中生智救人一命。蘇州人韓愈,在清朝康熙年間曾任禮部尚書,他相貌醜陋,臉上一把大鬍子長得像刺蝟一樣,看上去挺嚇人的。民間曾流傳著他在趕考途中智鬥女鬼的故事。
-
《聊齋志異》中的濟南故事
《聊齋志異》中發生在濟南的小說較多,有三十來篇。不過當時屬於濟南府的還包括淄川、長山、信陽、周村、章丘、歷城、德州等,如淄川、德州等現在並不屬濟南。要注意的是,《聊齋》中還提到過「稷下」,其實也指濟南而不是今天的淄博。
-
故事:王湯圓鬥城隍,堪比聊齋的民間故事,充滿了詼諧幽默的想像力
民間傳說是老百姓智慧的結晶,它或是真人真事,或者是神話傳奇,所謂嬉笑怒罵皆文章,就是勞動人民創作並傳播的、具有虛構內容的散文形式的口頭文學作品,是所有民間散文作品的統稱,有的地方又叫「瞎話」、「古話「」、「古經」等等。
-
聊齋故事:將軍無意中一句話導致民間疾苦,兩年後將軍如夢初醒
於是,各縣各鎮準備從民間甄選鬥雞,每家每戶都要繳納鬥雞,不交者一律嚴處。赤城縣的小李村有一個叫張杰的人,他讀過幾年書一直在私塾裡教書,有一日張杰回到家跟妻子說了上交鬥雞的事。妻子大驚自己家裡一直沒有養雞,由於所有的地方都在收集鬥雞,市面上一隻公雞的價格是之前的五倍之多。張杰如實跟知縣匯報,知縣大怒當即打了張杰的板子。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12(爐仙姑的故事)
今天是9月9日重陽節,人們登高望遠,菊花開遍田野,天高雲淡,極目遠眺,天水一線,人們在田野間流連忘返,心曠神怡,今天老奶就講一個流傳在金嶺鎮《爐神姑》的故事。 在金嶺鎮的北面有一座山叫鐵山,鐵山出鐵礦石,所以在此煉鐵的多,出鐵匠多。
-
聊齋志異之咬鬼
上一篇聊齋寫書生與山鬼相鬥的故事,這一篇聊齋依然是鬼故事,當我們走進聊齋你會發現,不管鬼神存不存在,人鬼神的故事卻永遠在民間流傳。為什麼會流傳,至少單憑人類的想像力,也就是作者蒲松齡的想像力根本無法完成。那麼,雅芙好奇故事的原型,也就是民間口口相傳的故事從什麼地方來的。
-
趙玉霞聊齋故事之十二,口技
趙玉霞聊齋故事之十二 口技 淄川學者趙玉霞為您講述聊齋故事這就是民間所謂的口技,特意借這種本領來賣藥罷了。然而這也足夠神奇了。(聊齋故事彩繪作者
-
《聊齋志異》中的即墨故事
《聊齋志異》中跟即墨相關的小說只有兩篇,一篇叫《香玉》,其中提到一個即墨藍氏進嶗山下清宮採了宮中牡丹花,回家把花養死了。這個即墨藍氏,雖然可能出於愛花的心態,但真的是採了個寂寞。另一篇《羅祖》,才是正兒八經發生在即墨的。《香玉》跟道教有關,《羅祖》則跟佛教有關。
-
聊齋志異之山魈
山魈是聊齋卷一中第六篇故事。看標題就知道這是與山妖鬼怪有關的故事,雅芙心想,這蒲松齡特有趣,不是寫人就是寫鬼,不是寫神仙就是寫妖怪。他他他,哪來這麼多故事,如果都是他原創,他的想像力定是超群絕倫。當然,這些故事也許只是民間口口相傳的故事,他閒來無事,加上好奇心使然,於是走訪民間收集這些奇奇怪怪的故事編匯後人整理罷了。
-
慶陽民間故事系列:姑姑等
關於姑姑等,在慶陽民間還流傳著一個悽婉的傳說。說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慶陽市寧縣早勝塬有個小孩,出生不久便失去了父母,被她的姑姑拉扯著逐漸長大。為了扶養這個小孩,小孩的姑姑可是遭了不少罪,一個人帶著娃娃,艱難的支撐著這個破碎的家庭。
-
民間故事——道士血畫八卦符覆滅狐狸
小時候我爸為了哄我幹農活,給我講各種民間故事,這個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十幾年過去了,仍然記憶猶新。大家都知道山東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孔孟之道,儒家思想也是廣為流傳,很多民間故事也是體現山東勞動人民的智慧,其中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也是在山東寫作而成,蒲松齡筆下的狐仙也是多情善良。
-
聊齋志異之屍變
聊齋故事的版本很多,足本的文言版的故事居然是寫屍變的靈異鬼怪之事,讀來方覺人間之異事非聊齋莫屬。故事講述的是古代一個小小的陽信縣裡,離縣城五六裡處有一個蔡店村,村裡有一位老翁帶著兒子開了一家客棧,供來往商人住宿或車夫趕腳時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