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點15分,愛人帶著幼子來到病房,和我們匯合在一起。一歲半的幼子有點害怕的看著陌生的環境,臉靠著愛人肩膀藏了起來。爸爸看著心愛的小孫子終於露出了一點笑容。愛人問候著爸爸的情況,鼓勵爸爸不要擔心,現在醫學這麼發達,肯定沒事的,做個手術就能好了。
護士走了進來,準備送爸爸去手術室。我們連忙跟上,出了電梯,幾十米外正對面手術室三個大字份外醒目,我的心又猛的揪緊了起來,只有我才知道手術風險有多大啊,我這是賭上了一切未知來替爸爸博一下的。到了手術室門口,按照規定我們不能再進去了,護士也停了下來。
我趴到爸爸耳邊,告訴爸爸不要緊張,手術很快的,讓他放鬆全聽醫生的就行。愛人也舉著幼子的小手,揮向爸爸,逗著幼子說,來我們一起給爺爺加油!爺爺加油!手術成功!爺爺加油!幼子雖然不知道什麼狀況,被他媽媽的舉動逗的咯咯咯笑了起來。爸爸欣慰的看著孩子,笑著被護士推進了手術室。
我扶著媽媽走到家屬等待區,盯著前面閃爍的大屏幕,很快找到了爸爸的名字,後面顯示的手術準備中。媽媽從愛人懷裡接過來幼兒,苦笑著逗弄了一會,平時特別喜歡幼子的媽媽也實在沒有心情,幼子也掙扎著要回到愛人懷裡。
媽媽對愛人說這裡也幫不上忙,孩子那麼小,讓她們娘倆先回去。愛人看著我,問手術大概多長時間能做完?媽媽也轉頭看著我。我看了看媽媽,心裡有點忐忑的說大概要六七個小時,醫生也沒說準,這麼大手術不得給做的細緻點啊,不怕慢,效果好就行。愛人點點頭,又囑咐媽媽不要著急,坐下來慢慢等吧,反正都是要相信醫生了,爸爸吉人自有天相,肯定沒事的。
媽媽點點頭,坐了下來。愛人遞給我帶過來的手機數據線和充電寶,抱著孩子一步三回頭的走了。我知道愛人心裡也是特別擔心爸爸的手術,可是在這裡陪著又不方便照顧幼子,再說下午還得接女兒放學。
妹妹打過來電話,告訴我她下午兩點的飛機,估計到東莞應該要晚上8點鐘了。我告訴她爸爸已經進了手術室,等下就要做手術了,讓她不用擔心,路上小心點,注意自己安全。
媽媽等我接完電話,小心翼翼的問我,你爸手術真沒事?那可是在腦子上面開刀啊。我遲疑了一下,咬著牙小聲說沒事您別瞎想,醫生都比較輕鬆的,您沒看到剛才在病房裡那個醫生還和爸爸開玩笑呢,要是真的嚴重的話他肯定不敢開玩笑的,那個醫生就是主刀醫生的助手,也在幫我爸做手術呢。媽媽聽了之後點點頭,沒有說話,眼睛一直盯著屏幕看著爸爸的名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來的。
不大一會,手術室裡通知我進去,做家屬談話,之前就知道了這個程序,所以我也不是特別緊張。麻醉師和我例行談完,我籤了同意書就走了出來。
出來媽媽疑惑的看著我,我稍微解釋了一下手術程序有這一項,是麻醉同意書。媽媽就略微放心了下來。我一直站在媽媽身邊,想了想,我問媽媽要不要告訴小叔和姑姑,爸爸這麼大手術不通知他們不合適吧?媽媽說還是等等,等手術做完了再告訴他們吧。我想了想,可能媽媽只是猜疑,或者都不敢想爸爸出現危險的可能。我自己是很清楚手術風險的,還是決定要先告訴小叔和姑姑一聲。
我和媽媽說去找地方抽顆煙,快步走向了手術大廳的角落裡,那邊剛好有兩個病人的家屬在吸菸。
拿出手機,翻著通訊錄我有點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了,按照禮節上講,我肯定要第一個通知小叔,然後是姑姑,其它人就等手術結束了再講也行。可是爸爸這情況,特別是手術的風險存在,我不敢和他們說啊,剛剛突然失去二哥一年多的姐弟倆人,怎麼可能接受大哥突發腦溢血有生命危險的消息啊。關鍵他們遠在幾千裡外的河北老家,再著急也趕不過來看爸爸手術了。
翻著通訊錄,我點燃了一顆煙,還是決定打電話給姑丈吧,家裡面的事情二叔走了之後就是他操持的多,這麼大的事情,我也要聽聽他的意見。
電話很快接通了,我沒有寒暄,告訴了他爸爸早上得了腦出血現在醫院裡,馬上就做手術了。
姑丈楞了一下,低聲問我,人應該不會有事吧?醫生怎麼說?我知道姑丈的意思就是問我會不會出現危險,只是不敢說出口。我沒有遲疑直接告訴姑丈,醫生說有70%以上的可能不出意外,能保住命,但是肯定留下後遺症,就是殘疾。
姑丈喃喃自語到能保住命就行,保住就行,先不管那麼多了。又問我媽媽的情況,我說還好。現在我只把手術有風險告訴了他一個人,沒敢告訴媽媽和妹妹。姑丈也說先不要說,等手術結束再看吧。
我讓姑丈把消息告訴小叔和姑姑。姑丈說家裡事情他來安排,讓我盯著手術就行,一有消息馬上通知他。又問我錢有沒有問題,這麼大手術需要多少錢?這個時候我才反應過來,我還沒有繳費呢。我告訴姑丈錢應該沒問題,有需要會和他講。手術費用不知道,現在沒有人通知我繳費呢。
打完電話,也抽完了第二顆煙,我回到等待區,媽媽站了起來,埋怨我怎麼去這麼長時間。我搖搖頭沒說話,和媽媽一起坐了下來。12點剛過去一會,顯示屏上面爸爸名字後面的字體變成了手術進行中。
說明: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難關,困難有大有小,有些難關給我們留下了無法彌補的終身遺憾,就像二叔的突然離世。有些難關經過努力可以取得一個良好的結局,就像爸爸突發腦溢血大病一場。本文《爸爸住院的日子》主要是記錄了爸爸在2017年突發疾病,經過搶救、手術、住院、康復理療、回家鍛鍊、二次手術、再康復的過程。用以記錄我人生中到目前為止最難的三個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