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點鐘,天已經完全亮了起來,我邁著沉重的腳步又回到走廊這裡。一夜無眠,糾結了許久,我還是不能做出決定。過一會醫生上班了,估計江醫生會找我,要我做決定啊。
堂弟看到我走過來,低聲問我怎麼辦?妹妹也渴望的看著我。我知道,不管我做哪個選擇,他們兩個都會支持我,全家人也都會支持我,就連重症裡面的爸爸,事後也不會埋怨我做的決定。
我苦笑著搖搖頭,實在是太難了。向來比較果斷處事的我,在這麼重大的選擇面前也是特別躊躇,下不了決心。我又問他們兩個怎麼看?等下小叔和姑姑他們來了,我們總得把決定告訴他們並徵得他們的同意才行。
妹妹小聲說她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又輕聲嘀咕著一個肺炎而已,就這麼折磨人,就沒有什麼特效藥?就沒有那種吃下去一兩天就消炎的藥?
聽到妹妹的自言自語,就像一道閃電劈開了我固化的思維。對,特效藥!進口藥!我想一定會有吧?連忙掏出手機查了起來。又吩咐他們也想辦法找人問有沒有特效治療肺炎的藥!
滿懷希望的我們三個一邊查著手機上面的資訊,一邊相互討論著,互相打氣。我又和這兩天有過交流的幾位病人家屬打聽著消息。不過一盆冷水迎面潑了過來,他們都說自己家的病人氣切了,絕大多數因為腦出血做大手術的病人都得氣切,微創手術的病人應該不用做氣切。
我就不信了,現在醫療這麼發達,就沒辦法迅速壓制住一個肺炎!何況爸爸的情況暫時還沒有嚴重到必須做氣切的程度呢。應該有辦法,也一定要有辦法啊。
時間隨著我們的不斷搜集信息過去了兩個小時,媽媽、小叔和姑姑早就來到醫院,給我們三個帶了早餐。匆忙吃了幾口,看到江醫生在辦公室門口向我招手,我連忙快步走進去。
還是先給我通報了一下病情,有兩個明顯的變化。一是好消息,先是現在爸爸甦醒的時間越來越長,左邊的胳膊和腿經常動來動去的,護士為了安全著想已經用束縛帶把爸爸的胳膊和腿固定在病床上了。二是肺炎情況沒有改善的跡象,再這樣下去,觀察痰再增多就需要做氣切了。
我先是和江醫生諮詢了氣切的利弊。和我自己判斷差不多,只要做了氣切,或多或少的會對後面恢復有影響。又問不做氣切,目前的常規藥物、霧化、吸痰等手段能不能控制住肺炎的進展。江醫生說憑經驗和之前病人的總體情況來說不太樂觀。為了安全選擇做氣切的還是大多數。
我沉默了一會,盯著江醫生眼睛問道,有沒有其它藥,效果更好,比如進口藥。江醫生楞了一下,說我們醫院說沒有常備的。個別患者家屬有可以證明的正規渠道拿過來的話,經過我們醫生允許也是有使用先例。但是對非本院醫生開出的處方藥,造成的不良後果我們醫院不承擔任何責任。
我一聽,看來是有希望啊!忙向他請教哪裡可以買到有保障的特效藥。江醫生為難的看著我,說一般來講,如果常規用藥控制不住肺炎發展的話,我們還是建議進行氣切術。再好的藥也不一定適合所以病人,我這樣要求有點讓他難辦了。
這個時候我是肯定不會放棄的,連忙和他解釋著。不是我們家屬不相信您的專業意見,只是我爸才不到60,以後恢復情況決定了他的生活質量,如果術後特別差,我擔心爸爸因為心情不好,可能也活不了幾年。
江醫生就這樣看著誠懇的我,聽著我在訴說。最終他嘆了口氣,說特別理解我的想法,也看出來了,我是真心的。停頓了幾秒鐘,他終於答應了我。告訴我廣州可能會有某種藥,也許會對我爸現在的情況有利一些。
我連忙點頭,記住他說的地方和藥品名詞,應允馬上安排,上午一定帶回來藥。醫生接著說,你既然想賭這一把,那我就觀察服藥之後的變化再說,今天上午我還是安排護士加大霧化和吸痰了。
我連忙點頭表示明白。又追問到需要買多少劑量和大概費用多少錢。醫生建議我買兩天的劑量看看效果吧,至於費用方面他不是特別清楚,應該不是特別貴。不過強調了不管多少錢都是自費的,不能走社保。
這個時候我哪裡還顧得上報銷的事情,表示感謝之後連忙打給公司的同事。請他儘快趕到醫院來,幫我去趟廣州。找到堂弟,讓他去廣州買藥回來。因為也不知道費用到底多少錢,我直接拿了張銀行卡給堂弟,告訴他只要價格不是太離譜,就買兩天的劑量回來。
一會,同事開車帶著堂弟,兩個人就出發廣州了。帶著我們的希望,也許是爸爸不用做氣切的唯一希望。媽媽和姑姑也大概明白了我們的意思,都表示能不做手術就不做手術,支持我的想法。小叔問我是不是藥很貴?還需要去廣州調過來?我點點頭,說東莞暫時不知道哪裡有賣這個藥,費用我也不是特別清楚,醫生的意思不是很貴,請他放心就好了。
中午之前,堂弟帶了藥回來。經過醫生仔細確認之後,我籤了自願用藥告知書。終於給爸爸用上了這個可能起到大作用的特效藥。下午爸爸的積痰沒有增加,可以暫時不用氣切了。晚上又用了一次藥,醫生也都希望不用氣切,恢復的確實可能會好一點。
又一個晚上過去了,我們大家都沒回去,全部守在醫院,祈禱著藥真的有效。皇天不負有心人,藥確實有效。緩解了爸爸肺炎的狀況,醫生估計再用一天的劑量,就可以恢復常規用藥了。大家緊繃了兩夜一天的心逐漸放下了一點。肺炎這一關,爸爸算是基本邁過去了!
說明: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難關,困難有大有小,有些難關給我們留下了無法彌補的終身遺憾,就像二叔的突然離世。有些難關經過努力可以取得一個良好的結局,就像爸爸突發腦溢血大病一場。本文《爸爸住院的日子》主要是記錄了爸爸在2017年突發疾病,經過搶救、手術、住院、康復理療、回家鍛鍊、二次手術、再康復的過程。用以記錄我人生中到目前為止最難的三個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