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國古代第一爽文

2020-10-03 小熊飛魚

三國爽

如今打開各小說網站,撲面而來就一個字:

爽 !

各種網絡爽文讓人眼花繚亂,隨便截了一張圖你看一下:

爽文

這些小說基本一個套路,主角系統開掛,然後低調扮豬吃老虎,專治各種不服,見誰打誰,一路爽到底。

很多人不明白這種無腦書有啥好看的,但海量的宅男宅女們就是喜愛呀,現實世界再不如意也不怕,書裡啥都有。

擁有了爽文,就擁有了整個世界。

有人說這一代的人閱讀畸形,文學竟墮落至此。

這麼想可就錯了,人性一直沒變,不管是現代人還是古代人,都是愛讀爽文的。

而且爽文這種小說形式也不是現在才有的,600多年前就有了。

你沒看錯,就是在元朝末年就有這類小說了,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家熟悉的《三國演義》。

啥,那是嚴肅的四大名著之一?

對呀,可它依舊是爽文呀,不管是文人還是武夫,看了都會爽上天。

大家知道《三國演義》取材於《三國志》,但是嚴肅枯燥的歷史真心不好看。

於是羅貫中先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再創造。

為了能讓大家喜聞樂見,《三國演義》加入了很多爽點,尤其是極端神話了諸葛亮這個人物,使其成了中國知識分子心中的完美文人。

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擰巴。

啥意思?就是即功利,又清高。

明明想要功名利祿,但又不好意思去主動爭取,最好是別人求著非要給我,我再勉為其難收下。

《三國演義》裡的三顧茅廬這段,就是中國知識分子最愛讀的橋段。

不過話說回來,三顧茅廬這個事件在歷史上應該是真實的,因為諸葛亮自己在《出師表》裡白紙黑字寫了的: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於是中國文人腦中的畫面是這樣的:

一位絕世奇才,即年輕還很帥,有著經天緯地之能,卻又不願受約束,寧願隱居在鄉間草廬,一身粗布衣衫,彎著腰在田間耕作,活的肆意瀟灑,頗具魏晉風度。

怎奈名聲太大,都說得到他就能得到天下,於是皇帝千裡迢迢不辭辛勞,三番兩次來草廬裡堵他,要他出山解決天下難題,救民於水火。

他本來是拒絕的,功名利祿於他只是浮雲,但是見劉備鍥而不捨,為人又熱情,實在架不住了,勉為其難,答應出山輔佐點撥他一下。

這一篇算是get到中國文人的爽點了,爽!這人跟我怎麼這麼像,滿腹才華就差有個識貨的老闆來給我塞offer了。

羅貫中對自命不凡的落魄文人心態的把握,可謂妙到毫顛。

但這故事是真的嗎?

當然不是,這全是為了寫爽文而杜撰出來的。

諸葛亮若真是個平頭百姓,劉備才懶得找他,一次都懶得找。

可是諸葛亮自己原話都這麼說了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他就是個村夫,還能有假?

當然是假的,其實諸葛亮只是謙虛一下而已,顯示自己當時沒有官職。

真正的布衣啥概念,食不果腹目不識丁,幹體力活的才叫布衣。

讀書做學問這種事,都是在人吃飽了沒事幹的時候才會花時間鼓搗的東西。

諸葛亮滿肚子學問不說,足不出戶卻通曉天下大勢,他又不上網,這些消息和知識哪來的?

三國時期,天下動亂,能掌握這種層次的知識和信息的絕不可能是平民,只能是高級精英階層。

諸葛亮家族,在當時可是實實在在的大地主大豪紳。

大家可以自己在網上查一查:

諸葛亮的爸爸,叫諸葛珪,在兗州當郡丞,相當於今天一個市的市長。

諸葛亮的叔叔,叫諸葛玄,是豫章的太守,類似於現在的市委書記。

諸葛亮的丈母娘更厲害,其妹妹的老公就是大軍閥劉表,她弟弟就是掌管荊州所有兵馬的最高將領蔡瑁。

所以黃月英再醜,諸葛亮也是開開心心地娶了,因為這樣一來,軍閥劉表就是諸葛亮的姨父,將軍蔡瑁就是諸葛亮的舅舅。

另外諸葛亮的大姐嫁給了蒯氏家族的蒯祺(蒯祺是漢末重臣蒯通之子)。

二姐嫁給了龐德公之子龐山民,這樣一來臥龍和鳳雛也沾親帶故了。

而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是南郡太守,後來又做到了東吳大將軍。

你告訴我,哪個布衣能有這樣嚇人的家族背景?

我分析諸葛亮的所謂草廬只是讀書人風雅談天的度假村,他應該還有很多別的房產。

因為諸葛亮最熱衷的,就是每天和各色名流吃飯喝茶,交換分享信息,探討世界局勢。

這是村夫幹的事嗎?

他們家真正的農活都是交給手下長工幹的,何來的躬耕?

所以劉備謙卑地三顧茅廬求孔明自然是應該的,你去個當地豪門家請人幹活還不得姿態放低點?

得孔明者得天下也不假,因為得到孔明就是得到了他的整個家族關係和人脈資源,而不是光靠他一個人。

但小說這麼寫就太世俗了,太普通了,太不爽了。

所以小說裡諸葛亮必須靠著一身絕世才華,獨自搞定一切。而且一開始也必須是人人都懷疑他的能力,各種不服,後來都被他拿著羽扇,各種花式打臉。

而後更是神跡層出不窮,什麼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火燒赤壁,木流牛馬,八卦陣……

反正一切都在諸葛亮掌握之中,別人的功勞也得是他的功勞。

除此,還要擁有各種神鬼莫測的異能,能掐會算,甚至窺探天機,差不多就是半個修真者了。

難怪魯迅看了三國演義都說,孔明多智近乎妖。

孔明

但無所謂啊,文人喜歡,落魄文人更喜歡,這代入感,太爽了。雪夜閉門讀三國,那更是爽到天上去了。

如果說三國演義中被神化的文人是諸葛亮的話,那武將就非趙雲莫屬了。

小說裡的趙雲戰力排名第二,僅次於呂布,但呂布沒幾集就領盒飯了,所以趙雲幾乎就是武力第一。

長坂坡更是趙雲開掛的地方,想去哪裡就去哪裡,那麼多人烏泱泱的也沒能攔住他,而他的槍卻神出鬼沒,能穿越空間一樣想挑誰就挑誰。

男人們讀到這裡都熱血沸騰吧,風華絕代的白袍小將,一人一槍便已萬夫莫敵,那不就是我嗎?太像了……

但歷史上,趙雲可不算啥名將,也沒有長坂坡救少主的橋段,倒是帶著劉禪逃跑過。

而趙雲在蜀軍中的主要職責是中軍護衛長,負責保護劉備等核心人員的安全,就是個安保隊長。徵戰沙場,攻城掠地並不是他的主要職責。

很失望吧,歷史有時候挺無趣的。

但小說可以有趣,可以很爽啊,所以爽文在我們國家是出現的很早的。

羅貫中就是這個行當的高手,600多年前就把讀者的心理揣摩透了,想必他的書在當年也是時尚的流行文學,要是活在現代,相信他會是個成功的白金籤約作家。

不過金庸曾說,好的文學作品不應該一味迎合讀者的口味,而是要教會他們如何欣賞。

爽文雖好看,但還是希望要提升質量,少一些粗製濫造。能寫成《三國演義》那樣的精品,才是大師。

相關焦點

  • 羅貫中:最早的爽文大師
    擁有了爽文,就擁有了整個世界。有人說這一代的人閱讀畸形,文學竟墮落至此。這麼想可就錯了,人性一直沒變,不管是現代人還是古代人,都是愛讀爽文的。而且爽文這種小說形式也不是現在才有的,600多年前就有了。你沒看錯,就是在元朝末年就有這類小說了,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家熟悉的《三國演義》。啥,那是嚴肅的四大名著之一?
  • 動畫課堂《三國演義》讓孩子體驗歷史名著的古典文化,限時領取
    《三國演義》動畫片將我國古代文學名著以動畫視頻的方式講解給小學生們,使他們在觀看活潑有趣的動畫視頻的同時,把這些文學名著的精華都吸收到腦海裡,每集四分鐘的短視頻,既活躍了小學生們的學習樂趣,也達到了鍛鍊學習記憶,鞏固所學知識要點的目的。視頻文件均為簡單易用的MP4 格式,適合在多種設備上進行播放觀看,非常非常的方便。
  • 《三國演義》冷知識
    《三國演義》綜合了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範曄《後漢書》、元代《三國志平話》、裴松之之注的史料,以及作者本人的創作而成,現所見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則。清初毛宗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並成為現在最常見的120回本。《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
  • 94版《三國演義》,關羽頭盔上有兩根「犄角」是幹什麼用的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被譽為中國古代小說創作史上的一座裡程碑式巨著。《三國演義》以正史《三國志》為藍本,加以適度藝術再創作,把三國時代的一幅恢宏無比的歷史畫卷呈現在人們面前,問世數百年來,一直深受各界讀者厚愛。《三國演義》在藝術上的巨大成功,通過許多方面可以看出來。
  • 央視版《三國演義》裡的周瑜為什麼看上去比諸葛亮年輕?
    看過央視版《三國演義》的朋友們能發現,周瑜在劇中的扮相看上去比諸葛亮要年輕。但根據史書記載,周瑜要比諸葛亮年長近六歲。那麼央視版《三國演義》的周瑜為什麼看上去比諸葛亮年輕呢?《三國演義》原著從來沒有寫過周瑜比諸葛亮年輕,而是基本按照歷史記載描寫了兩人的年齡。
  • 虛構的貂蟬,真實的陳紅,央視《三國演義》打造古裝第一女特工
    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如果細品起來你會發現,她們的名氣其實並不光是來自於美麗,論美貌小喬、小周后這樣的估計也不差啥。由於小說家和戲曲家們的不斷加工和潤色,貂蟬在文學作品中的形象越來越好,而經過央視《三國演義》的改編,貂蟬幾乎成為古裝劇的第一女特工。
  • 三國演義:郭嘉是第一謀士?若有司馬懿的壽命,天下早已歸曹操?
    中國影視界一直聳立著幾座大山,它們不僅是中國電視劇的經典作品,而且還是所有「後浪」影視製作人的學習楷模。94版《三國演義》便是幾座大山之一,憑藉劇中所有演員的精湛演技以及對原著的最完美還原(PS:以下案例皆來源於94版《三國演義》劇情)民間有傳說「郭嘉不死,
  • 文學與文化之間的關聯,《三國演義》中透露出的中國人思想哲學!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成書於明代。他是小說家羅貫中通過借鑑《三國志》等正史,糅合了許多流傳以久的野史雜說而寫成的一部兼具歷史性的文學名著。》全書透露著一股樸素的中國風味,蘊含著古老的東方文化。
  • 《三國演義》中最大的漏洞:導演編劇不清楚,觀眾不明白
    《三國演義》是中國的古典四大名著,是大家最為熟悉的章回小說了!尤其是1994年被改編成電視連戲劇後,再一次掀起了全國上下的三國熱。可以說,在電視劇播放的時間段,基本上就是萬人空巷,家家屋裡傳來的都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的開篇曲。94版的《三國演義》成了古典名著改編成影視劇的一個經典,成了一部不可模仿和超越的經典力作!
  • 五本古代純愛文:強推《大宋第一衙內》《同歸》,反派也要逆襲
    五本古代純愛小說推薦,獻給喜歡閱讀的書友們!第一本:《大宋第一衙內》作者:素衣渡江主角寧非帶著系統穿越到古代戰場,被趕鴨子上場成為墨宗巨子,帶著貧窮吃不起飯的宗門墨宗一路崛起,種田搞科學、光復學派的故事。另一主角封愷,名將世家出身,長相俊美氣勢凜冽,開局就「英雄救美」,是寧非強有力的後盾,不過存在感較弱,算高級工具人吧!其它不提,看書便知!
  • 《三國演義》中最大的敗筆:導演編劇不明白,觀眾看的更糊塗
    《三國演義》是中國的古典四大名著,是大家最為熟悉的章回小說了!尤其是1994年被改編成電視連戲劇後,再一次掀起了全國上下的三國熱。可以說,在電視劇播放的時間段,基本上就是萬人空巷,家家屋裡傳來的都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的開篇曲。94版的《三國演義》成了古典名著改編成影視劇的一個經典,成了一部不可模仿和超越的經典力作!
  • 94版《三國演義》中貂蟬、甄宓、大小喬等四位美女扮演者今昔盤點
    在《三國演義》的諸多版本中,94年央視的《三國演義》可謂是大多觀眾最為認可的一個版本。無論是對原著的把握、人物的塑造、舞美的設計還是音樂、歌詞的創作以及環境氛圍的營造,都追求精益求精。當中展示的豪放、激情、古韻、悲壯的藝術風格與東漢、三國時代的美學風貌是相當貼切的。無論是演員的演技,氣質,精神面貌還是對白都可謂盡保留了原著的精煉、生動與傳神。真真正正是一部可以把你帶回三國時代的精品。
  • 《三國演義》|平等的潮流:從「國姓」劉、曹、孫看戰爭的作用
    《三國演義》中周瑜獻計&34;,結果,孫權與周瑜被人嘲笑&34;。古代的和諧社會全然被打破。再說一說民本主義。其實,古代「民為邦本」、「以民為本」的意思,和當今的「人民群眾當家做主」不同,前者的意思更接近於「以家裡豢養的雞鴨貓狗為本」,沒了它們,家底就空了,日子也就沒法過了。於是乎,農民起來造反,有了黃巾軍。在鎮壓黃巾起義軍,劉備因軍功受賞,得了「縣尉」的小官。曹操因為黃巾起義,被拜為騎都尉,迅速崛起。
  • 淺談武俠小說以及《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類型問題
    ——按照上述四點關於武俠小說的定義來分析《三國演義》、這個說法我認為是牽強的,包括唐宋傳奇,也僅僅是傳奇,甚至《三俠五義》之類的古代俠客小說也不能認為是武俠小說的祖宗,明清的俠客小說和武俠小說仍然是有著本質區別的——當然,中國武俠小說並非憑空產生,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武俠小說的文化源頭可以追溯到很久遠,但那只是一種文化影響,卻不是一個類型。
  • 《三國演義》十大謀士打分排名,精確到0.5分
    古代謀士,指為主公出謀劃策的人,往往是沒有考上功名的讀書人,他們常常以&34;、&34;、&34;等身份活躍在歷史舞臺,出奇計,設奇謀,在諸侯爭霸中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這麼說吧,謀士是諸侯的智力保鏢,對諸侯的決策起重要的輔佐作用。他們有王佐之才,但無王佐之位,只能是諸侯重要的陪客。在旁人看來,他們沒有顯赫的權力,但有說話的份,是諸侯親信圈裡的重要成員,不能輕易得罪。
  • 日本人翻拍《三國演義》:周瑜、小喬及格,貂蟬是什麼玩意?
    影視劇《三國演義》大家都看過,這部劇是根據我國四大名著改編而成,是我們的精神財富,而最近傳出日本要翻拍這部劇,當看到劇照的時候,瞬間被雷的一塌糊塗!小喬這一角色還算可以,劇中的這位日本女演員看起來很有中國女子的特點,穿古裝也有一種中國女人的味道
  • 品讀《三國演義》
    曹操在歷史上屬於能文能武的人才,《三國演義》中曹操被稱為奸雄,而在《三國志》中被稱為梟雄。無論是奸雄還是梟雄,曹操在中國歷史上都是名人。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曹操有哪些值得中小學生學習的地方?下面就探討一下。
  • 品三國演義,得一念回機
    三國演義開篇有首氣勢宏大的應景詞,這首詞出自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楊慎,23歲中狀元,他爹19歲中進士,官至一品大學士。
  • 《三國演義》冷知識18則:貂蟬居然是個男人
    08《三國演義》第8回中,司徒王允巧施連環計,女一號貂蟬由此晉升為古代四大美女之列。而在《三國志》中有言:「卓常使布守中合,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呂布確實調戲過董卓的侍妾,但不叫貂蟬。貂蟬實為一個虛構的人物。不僅如此,貂蟬在古代為一官名,且都是由男人擔任的。
  • 淺談《三國演義》對巫術描寫對歷史人物刻畫的作用
    已有學者指出,《三國演義》中的前兆迷信描寫是「巫術文化的產物」。「《三國演義》中,巫術的形象是很突出的」,于吉、左慈,諸葛亮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小說中「諸葛亮」的另一身份是方士......是巫的一類」人們「對方士諸葛亮的崇拜與對巫術的信仰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