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爽
如今打開各小說網站,撲面而來就一個字:
爽 !
各種網絡爽文讓人眼花繚亂,隨便截了一張圖你看一下:
爽文
這些小說基本一個套路,主角系統開掛,然後低調扮豬吃老虎,專治各種不服,見誰打誰,一路爽到底。
很多人不明白這種無腦書有啥好看的,但海量的宅男宅女們就是喜愛呀,現實世界再不如意也不怕,書裡啥都有。
擁有了爽文,就擁有了整個世界。
有人說這一代的人閱讀畸形,文學竟墮落至此。
這麼想可就錯了,人性一直沒變,不管是現代人還是古代人,都是愛讀爽文的。
而且爽文這種小說形式也不是現在才有的,600多年前就有了。
你沒看錯,就是在元朝末年就有這類小說了,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家熟悉的《三國演義》。
啥,那是嚴肅的四大名著之一?
對呀,可它依舊是爽文呀,不管是文人還是武夫,看了都會爽上天。
大家知道《三國演義》取材於《三國志》,但是嚴肅枯燥的歷史真心不好看。
於是羅貫中先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再創造。
為了能讓大家喜聞樂見,《三國演義》加入了很多爽點,尤其是極端神話了諸葛亮這個人物,使其成了中國知識分子心中的完美文人。
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擰巴。
啥意思?就是即功利,又清高。
明明想要功名利祿,但又不好意思去主動爭取,最好是別人求著非要給我,我再勉為其難收下。
《三國演義》裡的三顧茅廬這段,就是中國知識分子最愛讀的橋段。
不過話說回來,三顧茅廬這個事件在歷史上應該是真實的,因為諸葛亮自己在《出師表》裡白紙黑字寫了的: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於是中國文人腦中的畫面是這樣的:
一位絕世奇才,即年輕還很帥,有著經天緯地之能,卻又不願受約束,寧願隱居在鄉間草廬,一身粗布衣衫,彎著腰在田間耕作,活的肆意瀟灑,頗具魏晉風度。
怎奈名聲太大,都說得到他就能得到天下,於是皇帝千裡迢迢不辭辛勞,三番兩次來草廬裡堵他,要他出山解決天下難題,救民於水火。
他本來是拒絕的,功名利祿於他只是浮雲,但是見劉備鍥而不捨,為人又熱情,實在架不住了,勉為其難,答應出山輔佐點撥他一下。
這一篇算是get到中國文人的爽點了,爽!這人跟我怎麼這麼像,滿腹才華就差有個識貨的老闆來給我塞offer了。
羅貫中對自命不凡的落魄文人心態的把握,可謂妙到毫顛。
但這故事是真的嗎?
當然不是,這全是為了寫爽文而杜撰出來的。
諸葛亮若真是個平頭百姓,劉備才懶得找他,一次都懶得找。
可是諸葛亮自己原話都這麼說了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他就是個村夫,還能有假?
當然是假的,其實諸葛亮只是謙虛一下而已,顯示自己當時沒有官職。
真正的布衣啥概念,食不果腹目不識丁,幹體力活的才叫布衣。
讀書做學問這種事,都是在人吃飽了沒事幹的時候才會花時間鼓搗的東西。
諸葛亮滿肚子學問不說,足不出戶卻通曉天下大勢,他又不上網,這些消息和知識哪來的?
三國時期,天下動亂,能掌握這種層次的知識和信息的絕不可能是平民,只能是高級精英階層。
諸葛亮家族,在當時可是實實在在的大地主大豪紳。
大家可以自己在網上查一查:
諸葛亮的爸爸,叫諸葛珪,在兗州當郡丞,相當於今天一個市的市長。
諸葛亮的叔叔,叫諸葛玄,是豫章的太守,類似於現在的市委書記。
諸葛亮的丈母娘更厲害,其妹妹的老公就是大軍閥劉表,她弟弟就是掌管荊州所有兵馬的最高將領蔡瑁。
所以黃月英再醜,諸葛亮也是開開心心地娶了,因為這樣一來,軍閥劉表就是諸葛亮的姨父,將軍蔡瑁就是諸葛亮的舅舅。
另外諸葛亮的大姐嫁給了蒯氏家族的蒯祺(蒯祺是漢末重臣蒯通之子)。
二姐嫁給了龐德公之子龐山民,這樣一來臥龍和鳳雛也沾親帶故了。
而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是南郡太守,後來又做到了東吳大將軍。
你告訴我,哪個布衣能有這樣嚇人的家族背景?
我分析諸葛亮的所謂草廬只是讀書人風雅談天的度假村,他應該還有很多別的房產。
因為諸葛亮最熱衷的,就是每天和各色名流吃飯喝茶,交換分享信息,探討世界局勢。
這是村夫幹的事嗎?
他們家真正的農活都是交給手下長工幹的,何來的躬耕?
所以劉備謙卑地三顧茅廬求孔明自然是應該的,你去個當地豪門家請人幹活還不得姿態放低點?
得孔明者得天下也不假,因為得到孔明就是得到了他的整個家族關係和人脈資源,而不是光靠他一個人。
但小說這麼寫就太世俗了,太普通了,太不爽了。
所以小說裡諸葛亮必須靠著一身絕世才華,獨自搞定一切。而且一開始也必須是人人都懷疑他的能力,各種不服,後來都被他拿著羽扇,各種花式打臉。
而後更是神跡層出不窮,什麼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火燒赤壁,木流牛馬,八卦陣……
反正一切都在諸葛亮掌握之中,別人的功勞也得是他的功勞。
除此,還要擁有各種神鬼莫測的異能,能掐會算,甚至窺探天機,差不多就是半個修真者了。
難怪魯迅看了三國演義都說,孔明多智近乎妖。
孔明
但無所謂啊,文人喜歡,落魄文人更喜歡,這代入感,太爽了。雪夜閉門讀三國,那更是爽到天上去了。
如果說三國演義中被神化的文人是諸葛亮的話,那武將就非趙雲莫屬了。
小說裡的趙雲戰力排名第二,僅次於呂布,但呂布沒幾集就領盒飯了,所以趙雲幾乎就是武力第一。
長坂坡更是趙雲開掛的地方,想去哪裡就去哪裡,那麼多人烏泱泱的也沒能攔住他,而他的槍卻神出鬼沒,能穿越空間一樣想挑誰就挑誰。
男人們讀到這裡都熱血沸騰吧,風華絕代的白袍小將,一人一槍便已萬夫莫敵,那不就是我嗎?太像了……
但歷史上,趙雲可不算啥名將,也沒有長坂坡救少主的橋段,倒是帶著劉禪逃跑過。
而趙雲在蜀軍中的主要職責是中軍護衛長,負責保護劉備等核心人員的安全,就是個安保隊長。徵戰沙場,攻城掠地並不是他的主要職責。
很失望吧,歷史有時候挺無趣的。
但小說可以有趣,可以很爽啊,所以爽文在我們國家是出現的很早的。
羅貫中就是這個行當的高手,600多年前就把讀者的心理揣摩透了,想必他的書在當年也是時尚的流行文學,要是活在現代,相信他會是個成功的白金籤約作家。
不過金庸曾說,好的文學作品不應該一味迎合讀者的口味,而是要教會他們如何欣賞。
爽文雖好看,但還是希望要提升質量,少一些粗製濫造。能寫成《三國演義》那樣的精品,才是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