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82歲的老人以「上吊」的方式結束生命

2020-08-28 庭前落花

01.

二年前的今天,82歲的大姑走了。

那天上午,我突然接到紅妹的電話。電話裡她聲音顫抖,帶著哭腔。

姐,大姑走了。我聽後,心裡一沉,但並沒有驚訝,因為大姑都八十多歲了,人都有生老病死,終究會撒手塵世。但紅妹接下來的話卻讓我驚呆了。

姐,大姑是上吊死的。一根鞋帶,吊在她臥室的一顆大釘子上……等她三兒子回家發現時人都硬了……

我驚的差點掉了電話,半天沒反應過來。心裡好像被什麼東西狠狠的扎了一下,胸口痛的感覺喘不上氣,眼淚早已無聲的滑落。

當時,我不敢把這個消息告訴老爸,因為他那時正犯心臟病,若是知道老姐姐走的這麼悲愴,怕是千裡迢迢不顧命也要趕回去。

02.

是什麼原因讓一位82歲的老人結束了生命?這得多大的勇氣呢?

從紅妹的敘述中,我仿佛感覺到了一些因素。

大姑父十年前就去世了,大姑哭壞了眼睛,視力只能模糊看到眼前一尺的距離。大姑一生育有三兒三女,一輩子和老伴兒辛苦拼搏總算孩子們都成家立業,日子過得都還不錯,三個兒子在村裡務農,都蓋了漂亮的大瓦房。三個女兒,老大、老三在市裡做買賣有錢卻離了婚,有錢了和農村的幾個哥嫂也疏遠了。二女兒嫁到縣城,夫妻下崗生活一般,但總算夫妻和睦。

市裡的倆個女兒一年也回不來一次看看大姑,倒是二女兒經常回來看她,無論冬夏,做好吃的就大老遠的騎摩託給她送過來。大姑一直和三兒子住。因為三兒子結婚時就和父母住在一起。之前還聽爸爸說三哥三嫂對大姑也可以,三哥每天都過來摸摸大姑的火炕熱不熱。

但大姑眼瞎之後就不再和兒子媳婦一起吃飯了,是自願的還是其它就不得而知了。聽紅妹說近幾年,三嫂子可能也是更年期了,總是和大姑吵架,臉色也多些。

特別是三嫂子把自己的老媽接回來住之後,問題就多起來。兩個老人住前後屋,中間隔著玻璃窗。一開始兩個老太太在一起吃飯,大姑眼睛不好,手又抖,經常會把菜落到桌上或者炕上,經常因此被三媳婦數落,親家母也時常奚落她。

有一次,媳婦給兩個老太太端過來一盤魚。大姑也摸索著去挾魚,可是挾了幾次也沒挾起來。對面給她自己老媽挑魚刺的三嫂子就用筷子打大姑的手說:別吃了別吃了,瞎胡的魚刺扎到咋辦,我還得送醫院。大姑默默的收回了筷子。低頭幹扒著碗裡的飯。再後來大姑就自己一個人吃飯了。

這事後來被鄰村住著的大伯家的大兒子來看大姑時被三嫂子的媽媽說漏嘴,當時大伯的兒子就氣憤的說:你們要不願意養我大姑,我背回去連同我爸一起養。但大姑馬上說沒事沒事,別聽那個老太太瞎說,兒子媳婦對我都挺好的。但到底和各兒女之間的事情如何,大姑從不與自己的弟弟說。(兩個住在鄰村,我爸在千裡之外。)


03.

2018年,爸爸的心臟病反覆發作,人更是骨瘦如柴,全家人心裡都高度緊張。我就問老爸有沒有啥心願要實現。老爸說想回故鄉看看,看看大姑和兩個哥哥。老爸離開老家十五年了,思念家鄉思念手足啊。雖然平時經常打電話,但終究是有一份鄉情和親情在內心割捨不下!

當時,我真是犯愁,怎麼幫老爸實現心願?老爸這一生很少出門,因為他坐車就會吐得昏天黑地,要了半條命似的。而我們現在離老家只有一段火車可以座,然後還得倒兩趟長途客車。

後來和弟弟商定選擇國慶假期,我們利用放假親自開車護送爸爸回一趟老家。給爸爸吃上暈車藥,肚臍上貼上薑片,把汽車後座放下,鋪上毯子讓老爸臥鋪回家,可就是這樣,一路上老爸也是吐得稀裡譁啦。我們就是這樣帶著老爸驅車千裡回的東北老家。

04.

去看望大姑那天下著瀝瀝細雨,我們的車七拐八彎拐進了大姑家的村子。把車停在院門外,滿院子金燦燦的玉米堆成小山。紅瓦房是村裡最早一批蓋起來的,樣式有些老,色彩有些許的陳舊斑駁。

我們一行人搬著大包小包的禮品進院。爸爸推開虛掩著的屋門。顫聲問:大姐在家嗎?誰呀?屋裡傳來細弱的詢問。話音未落我們一行幾人進到屋裡。

火炕上一個乾枯瘦小的老太太坐在那裡。眼睛迷茫而空洞的望向屋門口。老爸一步上前抓住大姑的手。大姐,我是三弟啊!大姑愣了一下,渾濁的眼睛尋找著,又側耳仔細辨別著聲音……突然興奮的紅了臉龐。「三伢崽三伢崽」,大姑激動的叫著爸爸的乳名。兩個七十多歲的老人擁抱在一起,眼淚奪眶而出……我們也都默默流下淚水。

是啊,姐弟倆十五年未見了。兩個老人一會哭一會笑,手就一直沒放開過。聊了好多好多。爸爸問了大姑這幾年生活怎樣,孩子們對她如何?大家都說挺好挺好。還叮囑老爸:老三,你從小身體就不好,現在也七十多了,可要保重自己啊!我這都挺好,沒想到今年又見了你一面,這更沒啥惦念了。我們幾個晚輩也和大姑一一擁抱,聊了各家的大致情況。一直到走也沒見到三哥三嫂,另一個老人就是大姑的親家母吧,也沒看到。


由於我們的行程安排,還要去其他村看望大伯二伯,就放下禮物與大姑依依惜別了。那場景回憶起來就想哭。腿腳已經不太方便的大姑非得摸索著送我們到院門口,看我們上車離開。直到即將轉彎,我回頭看見,大姑瘦小的身影還依偎在門口……

05.

聽紅妹說,大姑走時沒留下任何遺言,是自己穿好了早就準備好的壽衣,梳洗的乾乾淨淨的走的。三兒子回來發現時,人已經僵硬了。他也沒有聲張,悄悄通知了大姑在外地的兒女們及鄰近的大伯二伯,對村裡人只說大姑是突發疾病走的,也許他們也沒臉說出大姑真實的走法吧。

外地回來的兩個已經身價百萬的女兒,開始還指責在身邊的哥哥沒有照顧好大姑,可被一句:「你們又回來看過幾次的問話懟的啞火。」是啊,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可這兩件「棉襖」大富貴後,一個離婚不離家各自瀟灑。一個氣死老公,58歲了找了個三十的小白臉養著......她們吃香喝辣的玩瀟灑時,何曾想過山溝溝裡的瞎媽。

兩個姑娘平時很少回來看大姑,還不給拿錢,說大姑在農村,沒地方花錢。可是她們是否想過?不養老又不拿錢,養老的哥嫂心裡會不會心生不滿呢?當然,這是我心裡暗自的想法。

最後,大姑被兩個有錢的姑娘出資風光大葬。


我可憐的大姑到底經歷了怎樣的心理鬥爭,痛苦掙扎才下的決心呢?她有多失望?多無望?多無助?多悲悽?她有後悔嗎?她真的心無掛礙了嗎?她有什麼未了的心願嗎?

然而一切都隨著大姑的離去而被淹沒。也許大姑用「上吊」的方式了卻餘生的原因都在每個兒女的心裡吧。但又會有誰認真的會反思呢?

06.

大姑去世的消息我是三個月後才告訴老爸的,老爸大哭一場。喃喃自語:虧得之前去看了老姐姐一眼,不曾想竟是最後一面。

我知道爸爸對大姑的感念。常聽爸爸說,他小時候家裡窮,經常吃不飽飯,有時放學就先跑到大姑家,大姑婆家相對富裕些,大姑就偷偷給爸爸盛碗大碴粥吃,臨走有時還能塞個大鵝蛋 ,吃完趕緊打發爸爸走,怕被婆家發現。

大姑去世後的好長一段時間,我都不願意回憶當年回去看她時的場景。

一根繩索結束一生,心好痛。直到現在我寫這段文字時依然會淚溼眼眶。因為我有高堂在,因為我也是母親,因為我也會老......

07.

數據顯示:2019年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數為2.1242億人,佔總人口比重為15.5%, 65周歲及以上人口數為1.3755億人,佔比10.1%,首次突破10%。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問題也日趨嚴峻,老年人自殺事件頻見報端。

那麼,豐衣足食的基礎上,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否更需要關照呢?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在其所著的《人的動機理論》一書中首次提出了人類需求層次理論。共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有問卷調查顯示,「情感需求」是老年人心中普遍強烈的精神需求。相較於金錢和物質,老人們更願意得到兒女們精神上的關注和生活細節上的關懷。如果長期得不到關懷照顧,精神缺少慰藉,就會感到被遺忘,孤獨寂寞,心理素質會逐步弱化,精神支柱坍塌,產生消極抑鬱情緒,心灰意冷,失去生存的信念,甚至走上自殺的絕路。

另外,「尊重需求」對老年人也尤為重要。老人辛苦付出一生,到老了逐步喪失勞動能力,行動能力。內心開始自卑,怕兒女嫌棄,活的小心翼翼,所以兒女們日常要多回家看看,有條件的把老人接到自己身邊,和顏悅色的對待。這就是孝道裡的最高境界「色養」。

何為「色養」?

《子夏問孝》中,孔子回答了他的學生子夏提出的這個問題。大意是:孝,做起來最難的是你臉上不要露出不愉快的神情,不要露出嫌惡的神情,不要露出不耐煩的神情。因為此時的老人會比較敏感。而我們終日侍奉父母總會有些磕磕絆絆,但是要總是能做到心平氣和,這樣才是真正的大孝。

所以說父母老時,你供養衣食住用容易,難在「色養」的最高境界。這也是每一個為人子女應該追求的目標。

願天下父母,到老時都能被兒女關注,溫柔以待,活的不悲不懼,開心快樂。願世間的兒女都能對老人:精神上多一份關注,行動上多一份付出,內心中多一份無悔。

相關焦點

  • 誰能想到:辛苦一生的大姑竟然以「上吊」的方式了卻餘生
    圖片來自網絡二年前的今天,82歲的大姑走了。是什麼原因讓一位82歲的老人結束了生命?這得多大的勇氣呢?從紅妹的敘述中,我仿佛感覺到了一些因素。大姑父十年前就去世了,大姑哭壞了眼睛,視力只能模糊看到眼前一尺的距離。大姑一生育有三兒三女,一輩子和老伴兒辛苦拼搏總算孩子們都成家立業,日子過得都還不錯,三個兒子在村裡務農,都蓋了漂亮的大瓦房。
  • 小說:82歲老人在養老院孤獨去世,留下遺書,讓不孝兒女沒臉見人
    一位82歲的老人在我們養老院孤獨去世。去世前,他身邊一個人都沒有,只留下了一封遺書。由於他的那雙不孝兒女都不出現,我就看了那封遺書。裡面的內容實在是讓人氣憤,於是我決定把他不孝兒女的所作所為公之於眾。讓他的不孝兒女沒臉見人。說實話,這個82歲的老人生前身體就不是很好。
  • 小說:82歲老人不得善終,孫子結婚她跳樓,遺書詛咒兒孫不得好死
    而特別是有戶叫周大熊的家庭,年近三十歲的兒子終於娶到了白嫩的兒媳,那就更顯得熱鬧了。為此,周大熊那是邀請了全小區居住戶,然後承包了小區門口的大飯店,狠狠地擺了幾十桌的宴席。只是沒想到,當所有人都落座,開席好一會後,小區保安突然匆忙跑來,朝周大熊高喊:「周業主,糟了,你家老人摔死了……」保安的喊得急,聲音也很大。
  • 給生活加點糖:4歲小蘿莉搭訕82歲老人,意外治癒一個孤獨的靈魂
    520這天,我想給你講個故事,一個4歲小可愛和一個82歲老人的故事,希望你抱著充滿愛的心認真看一看。,媽媽像往常一樣到學校去接她,Norah提醒媽媽注意路上的老人:「我喜歡老年人,因為他們走路慢,皮膚柔軟,像我一樣。
  • 獨居老人突然上吊而亡,為什麼後人卻坦然接受?
    我的鄰居張大娘是上吊死的,已經過去有十幾年了,張大娘為什麼會上吊,我想說世上的任何事都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今天偶然想起她,就寫一下她這個人吧。張大娘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結婚成家後,正是土地承包責任制剛剛開始的時候。那時候的人們的積極性都很高漲,不想落在別人後面,幹起地裡的莊稼活都有一股子卯勁。
  • 兒子意外身亡,欠債330萬,82歲老父還清後仍愧疚:沒給利息
    那一年,他都已經72歲了,明知道一把老骨頭基本上幹不動了,但他還是一個個通知了所有的債主。如今,82歲的他早已沒有了當年的壓力,他以後也好安心上路了。兒子意外身亡,欠債330萬,82歲老父花十年還清,長勝爺爺的善良和責任感,讓許多人豎起了大拇指。儘管如此,長勝爺爺對此仍心懷愧疚,因為只是將借的本金還了,沒給利息。他總是很無奈地對債主們說:我已經老了,再沒能力還利息了,等孫子長大了再報答你們!但是,讓長勝爺爺意想不到的是,沒有一個債主問他要利息。
  • 王瀝川為什麼最後選擇在雲南的翠湖賓館結束生命?
    因為小秋的堅持,而瀝川覺得小秋太小才二十五歲,有很多男人可以愛他的,所以想自己選擇結束生命,從家裡趕來的小秋回來時所有的人都在找瀝川很多劇迷比較納悶瀝川和小秋去過不少地方,為什麼選擇翠湖賓館結束自己的生命?
  • 82歲的她是我奶奶,也是我閨蜜
    吃火鍋、喝奶茶、逛街、美甲、旅行……蘭州82歲奶奶和28歲孫女牽手逛街像極了你和閨蜜「逛吃逛吃」的樣子圖為奶奶吃到自己喜歡的火鍋時賣萌。在蘭州,82歲奶奶王敏和28歲孫女魯昱希互稱「閨蜜」,她們時常逛街探店打卡。
  • 小說:82歲老漢在敬老院孤獨去世,留下遺書,讓不孝兒女人財兩空
    我是一位敬老院的負責人,今天早上聽說一個82歲的老人去世了,去世前身邊一個人都沒有,只有之前讓護工準備的一個信封,信封裡有一封信,應該是老人提前好幾天就準備好了的。這個老人身體不是特別好,而且只有老人在被送過來的第一天,他的一個兒子來送他,之後就再也沒見過有什麼人來看他了。我時常會和這個老人聊聊天,老人很喜歡我,總是和我說一些心裡話。
  • 《生命的肖像》:請讓我有尊嚴地死去
    本書記錄了人的生命和死亡,他們中有科學家、官員、警察、作家、醫生、甚至剛出生的嬰兒在臨終關懷醫院,同樣的死亡等待著所有的人。沒有人今天能肯定他是否還能活過明天。攝影師記錄無一例外是他們的兩張照片:一張記錄他們活著時的狀態,另外一張則是他們死亡後的表情。
  • 娘家隔壁八十多歲的婆婆上吊死了
    我娘家隔壁婆婆上吊死了。昨天已經火化了。因為她女兒和我嫁在同隊。所以她女兒發抖音他們看到了。而我。不喜歡刷本地抖音。所以不知道。據說婆婆因為肺氣腫難得呼吸。乘孩子們國慶都在家。找一根繩子結束了自己。那是一個很值得尊敬的老人。她兒女非常孝順。沒想到。她也走到了這條路上。加上這個婆婆。我娘家這半年。已經自殺三個婆婆去了。
  • 我「親手」結束了母親的生命
    本來心裡一直存著一線希望的我,聽到這句話瞬間就崩潰了,為什麼啊為什麼啊姑父你還年輕,有兩個孩子要養,還有老爸要照顧,你把存款花了把房子賣了,讓孩子和老人怎麼辦?況且,花了這錢你媽也治不回來呀!除非有奇蹟,可是這概率太低太低了,你不能拿整個家來賭啊!
  • 從82年生的金智英到空巢老人,她們的一生經歷了什麼?
    上一次有這樣的感覺,我還清楚的記得,是看了一部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看完之後我心情低落了很久,為金智英,也為所有像金智英這樣的人,《空巢》無疑再次加深了我對這種失落的感知。為什麼會這樣?既然已經內心地震,為什麼不改變?既然差點人財兩空,為什麼不報警?
  • 丈夫上吊自殺,妻子守寡一生
    五十幾年前,管理我們村的書記上吊自殺了。那個書記頭腦聰明靈活,滿腹才華。書記去世的時候還不到四十歲,留下一個十歲的兒子和兩個女兒,大女兒兩歲,小女兒才幾個月大。 這樣一個人,為什麼會去選擇輕生呢?據說,是有人要陷害他,污衊書記把毛主席像扔在垃圾桶,要發動全部力量,對他進行批鬥。
  • 中年喪妻老年喪女,94歲老人用26萬積蓄,為自己修「活人墓」
    在景色優美,沁人心脾的永州有一個叫好漢嶺的地方,嶺上住著一位94歲的老人梁富生老人的一生可以用"慘澹"二字形容。人生最不如意的事莫過於中年喪妻,老年喪子,然而這兩大悲劇,老人都經歷過了。對於一位90多歲的老人來說,往事不堪回首,除了記憶中的悲傷,或許剩下的只有孤單。
  • 63歲外婆與13歲外孫在家中上吊自殺,監控曝光真相令人震驚
    63歲外婆與13歲外孫在家中上吊自殺,監控曝光真相令人震驚63歲的老太和自己13歲的外孫在家中上吊自殺,警方介入調查,現場勘查、屍表檢查及調查取證,排除他殺嫌疑。查看監控時也沒有很大異常,但鄰居說老太太跟家人一直處的關係很緊張,疑似有抑鬱症,大家也知道抑鬱症是沒辦法完全很快治癒的,所以極有可能是這個原因導致的自殺,但是13歲的外孫為什麼會自殺,目前還在努力調查中, 正站在露臺上清理積雪的吳嫂看到了,大喊了一聲:「少爺,不好了,少奶奶在路邊暈倒了!」
  • 你不知道生命會在什麼時間,以什麼方式隕落
    突然的,還不到60歲的生命,就這麼消逝了,讓人無法接受!她這一輩子,過的很辛苦,家裡條件一般,四姑夫年輕的時候,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等我有錢了,第一件事就是換個老婆!因為鄰近鐵路,所以我家那邊出現了一個很辛苦的職業,就是人工給火車卸車,火車上拉的都是煤,礦粉,焦炭之類的東西,這個工作,又髒又累!四姑每天都要工作到大半夜,其中辛苦不言而喻!
  • 暮年:上吊的大爺、無疾的姥姥,「好死」成了村裡老人最大的願望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好死」竟然成了村裡老人們的最大願望。初聞消息,還頗有些驚愕,想著一向樂觀開朗、甚至因為腦血栓後遺症走路一拐一拐而被村裡孩童當面招呼「吳老二」都從不生氣笑呵呵地答應著的吳大爺怎麼會想不開,如此結束自己的一生。
  • 唯一能讓老人健康快樂的方式?
    昨天晚上和奶奶聊天,奶奶說今年90了,從進了這個家門,少吃沒喝的,到現在自己底下子孫們有50多人,四世同堂,特別高興,說晚上老佛爺託夢說能活一百多歲,我說一定能,因為您一輩子積德行善,一輩子就是一顆利他心;奶奶說現在在城裡也買房了,也買車了,收入也不錯,一定不能虧了你媽,一個人帶大你們姊妹兩不容易,一定不能讓你媽受委屈,我說一定不會她才放心;還說不用擔心她,嬸子大娘姑姑照顧的很好,說你看都現在又胖了
  • 小說:82歲老太被兒女趕回鄉下,險些凍死,兒女崩潰:不敢孝順她
    一位老奶奶,都82歲了,被她大兒媳從家裡趕回了鄉下,結果她一個人住在那漏風漏雨的茅草屋裡,又是大冬天的,差點兒凍死。這事,已經完全夠得上遺棄罪了。既然我接手了這件事,我自然要把它處理好,最先,我問了吳奶奶的意見,吳奶奶雖然年級大,但人還很健旺,她聽說了我的來意後老淚縱橫,摸著眼淚傾訴了自己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