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墨伴我心
《雙面膠》是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視劇,客觀說裡面婆婆雖然可恨、惡毒,但麗鵑也不是省油的燈,她也處處伶牙俐齒不饒人。
雖然她本質不壞,但行事方面卻有幾個錯,如果稍微有點智慧,她和李亞平的婚姻大不了好聚好散。而她的父母也不會受牽連,更不會搞得家破人亡。
婆媳關係不好,夾在中間受氣的永遠是丈夫。她們好比兩把刀,你一言,我一語,刀口對刀口,扎過來,刺過去,拿中間人出氣。
而麗鵑最不該在婆婆面前做以下三件事。
1、當婆婆面指使老公幹活
婆婆沒來的時候,麗鵑整天 「腦公、腦公」的指使李亞平端茶倒水,這沒什麼,小倆口有情調有趣味,礙不著旁人什麼事。可婆婆來了麗鵑還這樣幹,就有點缺心眼了。
尤其她婆婆是個心眼小,彎彎繞繞又多的人。麗娟說的每句話她都要琢磨個是非來,前思後想話裡有沒有針對她,是不是在給她示威 。
有一回婆婆把家裡吃飯的碗通通換成了大號,麗鵑不歡喜了,就要她的小碗,但她自己又不起身去廚房找。
就指使身邊的李亞平:「老公,你離電飯鍋近,麻煩你把飯給我倒回去,我吃不了那麼多。替我把小碗拿出來,盛半碗就好,謝謝。」
李亞平轉身將飯倒回去,又拿出碗來按要求盛了半碗,遞給麗鵑。
麗鵑並不拿手接,卻低頭看看說,還是太多了,你再分一半。李亞平說:「你吃吧!剩下的都是我的。」
婆婆坐在一旁捧著碗冷眼看,端著筷子,不說一句話,臉瞬間就長了半碼。可想而知她當時有多生氣了,只差沒把那個碗往麗鵑頭上扣去。
進廚房後,她把兒子拉過來教訓一頓:「你真行,一個大老爺們吃她的剩飯,也不嫌髒,慣你媳婦兒都沒個樣了。哪能那樣作踐?我就是不許!至少當老人面兒不作興!瞧她那樣兒,還叫你給盛飯,她那兩手空著幹嗎來了?賤貼貼的。」
任何一個婆婆都不喜歡自己兒子被兒媳使喚,尤其在她眼皮底下。她的兒子再沒本事,再不掙錢,她也不願意看到兒子像傭人。
她不會想到這是人家小兩口恩愛的表現,她只看到自己辛苦養大的兒子成了奴才沒有家庭地位。
2、麗娟受媽媽影響不幹家務
麗鵑羨慕母親找到父親那般好的男人,雖然缺乏點男子氣概,但對母親是真的好。只要父親在家,母親十指不沾陽春水,全是父親一人搞定。母親每天嗑嗑瓜子、打打麻將,日子逍遙又自在。
可麗娟嫁的是東北大老爺們李亞平,雖然家務活他也做,但也總有那麼一兩回是叫不動的。婆婆來了更甚,李亞平從農奴翻身當家做主了。
這時,母親給麗鵑灌輸的思想依然是,能不動手堅決不動手。
「我養女兒,不是給人家當老媽子的,亞平有本事就請保姆,不叫他媽累,沒本事就是他媽願意伺候你們,你可別心一軟,幫著幹,這一幫,以後再撤不下手了。先是副手,以後就成棟梁,再以後他們一家躺著就見你一人忙。」
女兒結婚後有自己的家庭,母親還以她沒出嫁時的方式慣著,她挑唆女兒小事化大,大事化戰,不能挨欺負。這樣反而害了麗鵑。
不可能婆婆來了就把人家當保姆使喚,自己反倒當起客人。麗鵑撒手不管,把這個家全權交給婆婆打理,那不是等於自己把這個家拱手相讓嗎?
於是婆婆就借打掃麗鵑房間時,看她用的什麼化妝品,穿什麼價位衣服,對麗鵑花錢心裡有了個明確指數。
其實麗娟不該聽她母親的,這不是偷奸耍滑的時候,而是要在這個家爭取自己女主人地位。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誰也沒話說。婆婆做菜不好吃,自己動手燒,洗衣不乾淨自己洗,不要小看這點事,這是女主人地位的象徵。
3、和婆婆談經濟收入持家之道
每次婆婆看見麗鵑買什麼了,她就跟在後面問價格,在她看來,這敗家娘們又花她兒子的錢。
雖然麗鵑上班也掙工資,但在婆婆那裡可以忽略不計,兒媳掙得就屬於這個家庭,這個家是男人做主,所以花的錢也是兒子的血汗錢。
借用羅文姬奶奶的一句話就是「哎呀,兒子夜夜坐在電腦掙來的錢就這樣揮霍掉,捨不得,心疼死了。」
而麗鵑明顯沒感覺到這層意思,依舊懵懂無知地跟婆婆談論經濟房價。
有一回婆婆問她,還剩多少房貸沒還?麗鵑回答五點幾。
婆婆立馬皺了皺眉說:「這就是拿人家的錢過自己的日子,一年五點幾,十年就五十幾,二十年就翻了一番都不止啊!等於是給銀行打工了。」
而麗鵑一本正經傻乎乎的和婆婆討論生活觀。
「現在不享受,攢錢還房款,吃沒吃到,穿沒穿到,吃得不好,再累出病來,不是更不划算?你的觀念要改一改,現在是以人為本,人好一切都好,要過得有質量。」
婆婆想,這個兒媳不受教啊,我替她打算謀劃,說一句頂一句,真沒規矩,現在她花的錢不是我兒子掙的嗎?她倒好花錢眼都不眨,想買啥買啥。
媳婦認為這是婆婆老思想,現在又不是吃不飽穿不暖的戰爭時期,有必要杞人憂天嗎?像你那樣好嗎?寧願省錢吃藥買保健品,都不肯買把新鮮蔬菜吃。
兩個人生活不同年代,生活習慣更是天南地北。價值觀想糅合到一起談何容易,她們各自都有理,各自都想說服對方。
以前我和婆婆談過這過日子的事,婆婆認為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才受窮。而我也說該吃吃,該喝喝,剩菜會把人吃出病的。再說這成都一個地震就把命震沒了。
婆婆撇撇嘴,不說話。沒過幾天,老公跟我說,我媽說你很浪費,菜沒吃完就倒了。
現在想想,自己錯了。即使她當時沒反駁我,但心裡是無法接受我的觀點的。後來在她面前,我做得比她還省,她反過來勸我想開些。
婆媳相處之道,個人有個人緣法。但勤快一點,嘴甜一點,做兒媳的一般不會吃太多虧。即使遇到一個難纏的惡婆婆只要保持適當距離,也能避免硬碰硬,化幹戈為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