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一章桃園三結義,劉備是漢皇室後代,不管是什麼原因,淪落成了平民百姓,到了劉備這一代就已經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平民百姓了。劉備自小就是一個不安分的人,有著造反的念頭。書中原文這樣說:『劉備,字玄德,是漢朝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西漢景帝的玄孫,一位漢室宗親。由於祖先的官職漸漸衰落,劉備的家庭也變得十分貧困, 父親很早就病逝了,所以他非常孝順母親,編織草鞋謀生。他家東南方有一棵大桑樹,樹冠像車蓋一樣巨大。劉備小的時候曾看著指著這棵樹說:「當我成為天子時,就要乘坐這樣的車蓋。」』
要知道,古時候普通的平民百姓對於帝王之位就是想一想,都是大不敬。但是劉備想了,並且想的還挺大,還想當天子。
結果一晃就是二十八年,日子越過越差,最後只能靠賣草鞋維生。任你是英雄好漢沒有機會也只能是平民百姓。
機會來了。東漢末年天災人禍民不聊生,終於爆發了以張角為首領的農民起義,史稱黃巾起義,起義軍聲勢浩大,所向披靡。
對於劉備來說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如果不能抓住,恐怕今生今世只能賣草鞋了。
羅貫中先生的書中寫的非常曖昧,原文這樣說道:『他(劉備)看到榜文後,長嘆了一聲,忽然身後一人大聲說道:「大丈夫不為國家出力,為什麼長嘆?」劉備回頭看,那個人豹頭環眼,長著像老虎一般的鬍鬚,聲音像打雷一樣,氣勢像奔騰的烈馬。劉備心想:「這也不是個平凡的人。」就問他的名字。那個人回答道:「我叫張飛,字翼德,一直賣酒殺豬,家中很富有,喜歡結交天下豪傑。剛才看到你長嘆了一聲,所以我才問了問。」
劉備說:「我叫劉備字玄德,是漢室宗親。現在聽說黃巾軍作亂,我想要掃平反賊來保護百姓,卻沒有這個能力,所以長嘆。」張飛非常高興,說道:「我家很富,我想要召集一些勇士,和你一起幹大事,怎麼樣?」劉備非常開心,就和張飛一起到酒店裡喝酒。突然一個大漢推著一輛車子進入酒店,叫道:「快點上酒,我喝完了要去參軍。」
劉備向那兒看去,見那個人的臉像紅棗一樣紅,丹鳳眼,臥蠶眉,鬍鬚非常長,威風凜凜。劉備就請他坐在旁邊,問他的姓名。那人說:「我的名字叫關羽,字雲長。由於我殺死了一個惡霸,所以已經逃難江湖五六年了。現在聽說這裡招兵買馬,所以我就來參軍。」劉備和張飛把自己的志向告訴了關羽,關羽很高興,三個人英雄相惜,就到了張飛的村莊上,一起商議大事。』
三國演義第一章說到這裡,看起來劉備雖然有雄心壯志,一展抱負的機會也有了,沒錢沒人也只有談氣的份,遇到了有錢的張飛,於是膽氣裝了,這個時候立即就開始收攏人才了。
如果,沒有遇到張飛的資助,即便遇到後來的關羽,他又能如何?羅貫中先生之所以能把這一章寫的如此真實生動,這與羅貫中先生的一生身世是分不開的。
書中寫的劉備的貧窮潦倒寫的可能就是羅貫中先生自己,羅貫中先生也參加過元末的農民起義,書中的關於劉備身世的描述小編感覺更多的是在寫自己的身世。
羅貫中先生雖然參加了農民起義,但是他又與當時同為起義軍的朱元璋發生戰鬥,想想看多麼像是現實版的三國演義,書中儘量的把劉備的主動性隱藏起來,倒是把張飛描寫成了富家子弟,這裡與三國志裡的記載有很大的出入。小說嗎,肯定是要參入作者的觀點與想法的。
作者在第一章裡就已經奠定了劉,關,張虛偽的封建社會的衛士道的基礎既要說明劉,關,張的忠君愛國,又要為將來的爭奪天下打好基礎。
劉,關,張的出山或出名楊萬是以起義軍領袖的人頭為代價的。打到了別人的起義,奠定了自己的基礎。第一章寫完,劉備造反的天時地利與人和就已經全部具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