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即便我已經失去了所有,但我仍然覺得很幸福

2020-08-28 俯視縫隙與角落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是由日本小說家,太宰治的中篇小說,以太宰治的一生作為素材。

單看書名「喪失為人的資格」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本極其頹廢的一本書,又夾雜著一點莫名的心痛,但卻在年輕人的書單裡,廣泛收藏著,包括我自己。

當我拿起這本書閱讀的時候,會突然有種相識的情景,不如說,內心的共鳴,比起喪到爆的文字,我更對作者一生,所經歷的故事,深深吸引著。

這看似短暫的一生,是在極其痛苦的荒誕中度過的,我們暫且可以稱之為獨立人格散發著濃厚的浪漫主義情懷,在它的薰陶下,從太宰治的一生中,不難看出,必然滋生出人世的愛恨情仇。

為此,在他看似逍遙的一生中,前前後後經歷了5次自殺,與5個女人的5段關係,結果更是令人唏噓。



有很多人說,太宰治是在逃避生活,逃避周圍的一切,甚至用盡一生的時光,都在不斷的偽裝著自己、欺騙自己、不斷的否認自己。

在我看來,這固然只是片面的,一千個人心裡,藏著一千個哈姆雷特,他們的人格互不相同,為此滋生出不同的看法。

這是極其濃烈且迷人的一生,如同最濃厚的一筆,當我開始讀懂這本書,它從未讓我覺得憐憫、同情,而是一種深深的認同感。

雖然他的內心時常被孤獨、恐懼、痛苦所折磨,但他依舊逍遙自在,透露出一種偉大與高貴。

但他的悲劇並非源於本身所具有的氣質,更大的程度是對這個俗世感到了厭惡、失望、絕望。



於此,他說:

我的一生,儘是可恥之事。

他並未選擇逃避,而是在不久之後的某個夜晚,釋然的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更是需要巨大的勇氣。

對於他來說,生死已經看淡,也必定是有高於生死的東西。

從此,再不會與世間一切熟知的情感,產生任何關聯。而世人固有的認知決定這是一種悲劇,即便,在憂鬱頹廢旗幟下,他的單純與善良,依然無法被磨滅。

有時候,你即便繞道而行,也逃不過苦難的糾纏,這仿佛就是我們獨有的命運,它讓你經歷一些事情,必定會讓你明白一些道理。

不論如何,都不要放棄掙扎,我所希望的生活,在山間蓋一座房子,不要太莊重,只需要面朝太陽,種一些芳香的花,外養只貓,面對歲月,不驚不擾的生活。

我們唯有不斷的用心感受,才終會明白所謂太宰治的世界,是如何的燦爛輝煌,我如同在恍然的人世中,看到了真相與希望。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下《人間失格》中的經典語錄吧!

1、對同類的極度恐懼,反而更加期盼能夠親眼見識令人可畏的妖怪,越是神經質,越是膽怯的人,越是期盼著強獷風暴的到來。

2、既然活在這世上,便怎麼也免不了要向誰卑躬屈膝,繼而一步一步,壓榨他人辛苦攀爬,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3、生活安樂時,創作絕望之詩;生活不如意時,寫出生之喜悅。

4、煙花會在瞬間消散,肉體卻不能。即使死去卻依然醜陋地留在世上。若是見到美麗極光的瞬間,肉體也隨之燃燒,燒得乾淨才好。事實卻並非如此。

5、我知道有人是愛我的,但我好像缺乏愛人的能力。

6、日日重複同樣的事,依循著與昨日無異的慣例。若能避開猛烈的歡樂,自然也不會有很大的悲傷來訪。

相關焦點

  • 《人間失格》——失去的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
    人間失格,失去的是什麼,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在人間失去做人的資格,這世間,就是精神地獄!所以,生而為人,對不起。《人間失格》是一本非常深刻的小說,為我們展現了人性深處的渴望和現實生活的無奈會對一個人造成怎樣的改變。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是20年前,當時讀的是《人間失格》單部小說。《人間失格》這本很喪的書並沒有如今這樣的「文學體量」。就是在那時,青春期的我一度處於自我懷疑中,而這本書那麼巧讓我發現並沉迷,我覺得我就是大庭葉藏,或者我會成為大庭葉藏。
  • 太宰治與三島由紀夫:你我的《人間失格》
    在正式進入《人間失格》之前,我想先把目光引向日本另一位文豪的另一本小說——三島由紀夫的《憂國》。小說中武山自戕的敘述為三島由紀夫的自殺埋下了伏筆,就像餘華說的那樣:「到最後已經不再是三島由紀夫在敘述《憂國》,而是《憂國》在敘述三島由紀夫了。」同樣是寫死,三島由紀夫和太宰治有一種微妙而重要的區別。
  • 我發現讀高一的弟弟在看《人間失格》,怎麼辦?要不要告訴爸媽?
    注意,提問者問的是他弟弟看《人間失格》應該怎麼辦?也就是說他認為還在讀高中的弟弟看《人間失格》當然是有問題的,或許他的弟弟可以看《紅樓夢》,可以看金庸,但就是不能看《人間失格》這種書。從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到,《人間失格》所表現出的思想是非常消極厭世的,這就是為什麼題主潛意識裡覺得念高一的弟弟不應該看這種書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感謝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感謝 我是奔著太宰治的名氣去讀《人間失格》這部作品的,太宰治被譽為日本無賴派大師,在日本與川端康成但讀完以後,即便在充滿陽光的午後,我也能感到背脊的一陣陣涼意。 「人間失格」意思是失去了做人的資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葉藏到東京後開始逃學、酗酒、參加學生運動、被女人包養。在與不同的女人的糾纏中多次自殺未遂,一步一步走向黑暗,成為社會邊緣人,最終被社會拋棄。男主的一生,就像小說一開頭寫的那樣「回首往昔,我的人生充斥著恥辱。」
  • 《人間失格》:太宰治看似喪,其實最治癒
    在倡導正能量的當今社會,《人間失格》這本負能量「真經」,卻成為噹噹上賣得最好的一本書。為什麼那麼多人都買這本書來讀呢?我認為有以下3個原因:1、 很多時候,你就是那個無助的葉藏從紙面上來看,《人間失格》講的是一個富二代的病態故事。
  • 從《惡意》到《人間失格》
    洗過熱水澡,躺在小窩裡,看《人間失格》。我不喜歡這本書,雖然我的生活也是一團糟糕,灰暗不知未來希望,粗略翻完,心緒繁雜。---《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嗎?人,一輩子快樂的時光總是轉瞬即逝的,所謂的幸福,不正是河床上那些微微閃光的金沙嗎?極度的悲傷之後,迎來的這樣一種不可思議的微弱光明。抓住了可能生活會變得不一樣,沒有抓住啊,或許就會像葉那樣了。
  • 一本《人間失格》引發的教育問題
    這個問題讓人哭笑不得,其實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問題恰恰折射和諷刺了整個時代的側影,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沉重。沒錯,就是沉重。提問者問出了這個問題代表他自己本身是覺得他弟弟的行為是有問題的,他弟弟看《人間失格》應該怎麼辦?
  • 《人間失格》裡關於幸福的定義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裡有個短篇故事叫《燈籠》我很喜歡:窮木屐匠的獨生女兒咲子,一見鍾情,愛上了比自己小五歲的商學院學生水野,水野是個孤兒,父母相繼離世家道中落,被藥店的掌柜收留,每天過的抑鬱落寞,捉襟見肘。水野也喜歡和咲子一起散步,當咲子得知水野要和朋友去海濱遊泳卻不怎麼高興時,咲子在商場偷了一條男式泳褲被抓了現行送到警局,在被警察審問時,咲子像被狐狸附了身似的滔滔不絕,儼然瘋了。
  • 人間失格:喪失為人資格 誰之錯
    5月1日 好書推薦:《人間失格》當你很頹的時候,不妨讀一下《人間失格》,你會發現,操蛋的人生不過如此;當你很嗨的時候,不妨也讀一下《人間失格》,檢驗一下你是不是真正的快樂。《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是太宰治的遺作。作者通過葉藏的第一人稱視覺,帶領大家進入一個悲劇世界。主人公從小懦弱敏感痛苦,戴上假面是他融入周遭的唯一手段。老師眼裡的調皮可愛學生,家人面前的開心果,女人心中的憂鬱王子,朋友眼中的「傻子」。如果家庭一直富裕,可能他會苟且著渾渾噩噩活下去,但現實總是多變而殘忍。
  • 《人間失格》這書好看嗎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看完本書,我才明白文中的主人公葉藏為何發出這麼一句感慨了。其實,人間失格,就是說人失去本我失去人格。他尤其害怕他的父親。高中時他喜歡繪畫,結果認識了後來他永遠輕視但不得不為之相處的另外一個人:堀木。
  • 刷爆網抑雲的《人間失格》究竟有什麼魔力?他們又是否誤解了什麼
    很喜歡太宰治在《人間失格》裡的一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不會有悲痛來襲。」「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我知道有人是愛我的,但我好像缺乏愛人的能力。」相信你們或多或少也都聽過這些話吧,這些話仿佛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總會出現在深夜,或者用一種更明白的表達方式,它們總會在深夜的十二點,出現在「網抑雲」中,這些風靡網抑雲的話語出自於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他的書究竟有什麼魅力呢?能讓這麼多人沉迷。
  • 比較《沉淪》和《人間失格》:你來人間一趟,記得看看太陽
    所有的一切都使奧涅金感到厭煩,他既無法融入上流圈子,他的自尊心又無法讓他放下身段,過下層人民的生活,這樣游離在人群之外的人被稱為&34;。《沉淪》中的&34;也是一個典型的零餘者形象,在日本留學,患有憂鬱症,在讀到感人的詩歌時,會不由自主地流下淚來;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總是覺得旁人帶有惡意;在平常日子裡,總是會自嘲並裝出一幅憂鬱的樣子。
  • 《人間失格》:讀不懂這本書的人,是幸福的
    《人間失格》的封面有一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相信看到這句話的人都會有一股巨大的無力感襲遍全身。到底是怎樣的人生,才會令人有這般絕望?我答:「讀不懂未必是壞事,你是幸福的。」讀不懂這本書的人,是幸福的1.他們沒有敏感脆弱的情緒葉藏是脆弱敏感的,他能感受到別人一舉一動裡的情緒,所以學會了看人眼色生活。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不必抱歉
    人間失格》。《人間失格》的意思是「失去作為人的資格」,究竟是誰失去為人的資格?他為何會失去為人的資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又是為何出現?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穿過書本的斑駁隧道,探索那一段充滿不安與絕望的人生旅程。面具「不喜歡的事情無法說不喜歡,面對喜歡的事情總是戰戰兢兢,像偷東西一樣。」
  • 那麼消極頹喪的《人間失格》,為什麼上榜作家經典文庫?
    我強迫自己耐著性子讀完了這本薄薄的《人間失格》「人間失格」意為失去做人的資格,全書講述了主人公大庭葉藏,消極、頹廢、吸菸、酗酒、吸毒、多次嘗試自殺、看不到希望、一路走向衰亡的一生。沉悶、壓抑,讓我常常想中途放棄。
  • 《在細雨中呼喊》和《人間失格》4點意象對比
    《人間失格》中大庭葉藏在家中的地位是可有可無的。他的可有可無是因為家中兄弟姊妹眾多。在日本來說,只有長子才有資格繼承家中的產業,故而對長子的關注就會很多。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就好像古代的帝王家,一般傳位只會傳給長子,那麼對於其他皇子的關注就會少很多。那麼其他皇子在皇帝的眼中就會成為可有可無的人。
  • 第五本推薦《人間失格》
    第五本,推薦這本《人間失格》!對大熱的東西存在本能的排斥,例如念書時別人都喜歡beyond,而我不聽,反而去聽他們的競爭對手,達明一派。這部《人間失格》太火了,所以一直放在那沒有看,直到年底才拿出來。整部書都非常非常的「喪」!
  • 重溫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才發現,這本書不但不喪,還很正能量
    特意選擇在白天重溫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因為總覺得夜裡看這本很「喪」的書,情緒容易崩潰《人間失格》的基調也非常頹喪。理由是「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 想幸福,卻畏懼傷害。
  • 人間失格—僅一夜之間,我的心竟判若兩人
    每次當人們說起太宰治這個名字,我的腦海裡邊就自動出現了他說的那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好像在太宰治創作的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給人一種很喪的感覺,而就是這樣自殺五次終於如願的太宰治,給我們留下了那部爭議頗多的《人間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