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一響《無人生還》

2020-08-29 有一板慄

什麼樣的懸疑小說最驚悚?

當然是童謠+殺人案件。

而其中最出名的,當屬阿加莎·克裡斯蒂的經典著作《無人生還》。


殺人童謠​

十個小士兵,外出去吃飯;一個被嗆死,還剩九個人。

九個小士兵,熬夜熬得深;一個睡過頭,還剩八個人。

八個小士兵,動身去德文;一個要留下,還剩七個人。

七個小士兵,用刀砍木棍;一個砍自己,還剩六個人。

六個小士兵,無聊玩蜂箱;一個被蜇死,還剩五個人。

五個小士兵,喜歡學法律;一個當法官,還剩四個人。

四個小士兵,出海去逞能;一個葬魚腹,還剩三個人。

三個小士兵,走進動物園;一個遭熊襲,還剩兩個人。

兩個小士兵,坐著曬太陽;一個被曬焦,只剩一個人。

這個小士兵,孤單又影只;投繯上了吊,一個也沒剩。


內容簡介

十個相互陌生、​身份各異的人受邀前往德文郡海岸邊一座孤島上的豪宅。客人到齊後,主人卻沒有出現。

當晚,一個神秘的聲音發出指控,分別說出每個人心中罪惡的秘密。接著,一個客人離奇死亡。暴風雨讓小島與世隔絕,十個小士兵-​-這首古老的童謠成了死亡咒語。如同歌謠中所預言的,客人一個接一個死去……殺人遊戲結束後,竟無一人生還!


人物

克萊索恩(維拉.克萊索恩),年輕的女教師,收到聘請信件後,到島上做歐文先生的秘書。

菲利普.隆巴德,僱傭兵。

布洛爾(戴維斯),警察。

瓦格雷夫,退休老法官,受邀前去島上赴宴。

阿姆斯特朗,醫生,受邀到島上為歐文先生看病。

安東尼·馬斯頓,紈絝子弟,受邀到島上去參加派對。

麥克阿瑟,退伍的將軍,部隊的老同事來信邀請島上敘舊。

艾米莉.布倫特,憤世嫉俗的信教徒,被邀請到島上免費度過這個暑假。

羅傑斯夫婦,提前被歐文先生聘用,到島上做管家和僕人。


死亡順序

就是這10個人,如同被魔咒附體一般,每天都有人按著兒歌裡述說的方式死去。

每死一個人,餐桌上的瓷娃娃就會少掉一個,一時之間,人人自危。他們彼此懷疑,彼此試探,可是終究沒能阻止死神的到來。

最後風浪停息了,島上的明爭暗鬥也沒有了,只留下了十具屍體,無一人生還。


兇手是誰?

兇手扮演了一個正義使者,當法律無法為人們聲張正義時,他便用他自己的方式去匡扶正義。

他利用了人與人之間的猜忌心理,從而造成了恐慌,才讓他得以完成這一場完美的,極具藝術性的犯罪。

可兇手真的是為了正義嗎?

與其說是正義,更像是他為了完成一次完美的案件而設計的謀殺。

從愛瑪珍船長交給警察局的手稿可以知曉,兇手是一個從小就喜歡給花園裡的蟲子們製造各種死亡的虐待狂,殺害狂。

可他偏偏又是個矛盾體,憎惡一切犯罪,身體裡有著強烈的正義感,堅信正義應該戰勝一切。

於是在看多了罪惡逃脫法網後,他決定做一個犯罪學方面的藝術家,去殺一次人,但不是普普通通的殺人,而是像完成藝術一樣,製造一次不同凡響,震撼人心的殺人案件。

兇手只是打著正義的幌子,實施他內心的罪惡罷了,於是在他審批眾人時,他也審批了自己。


正義永不會缺席

法律是規範,但也無法做到十全十美,總有一部分人違了法、犯了罪,可還是逃脫了法律制裁。

他們將罪惡埋藏於內心深處,不僅不悔過,還正義凜然的為自己辯護、心安理得的自我催眠

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是永遠不會缺席。


學會冷靜

善惡有輪迴,蒼天饒過誰!

往往邪念只是一瞬間,如果在面對選擇時,能冷靜30秒,能心懷善良想想這世間的美好,那麼人生將會是另一番走向吧!

相關焦點

  • 史上最恐怖懸疑話劇《無人生還》驚悚歸來,帶你開啟尖叫之夜
    上線僅2天,豆瓣評分就飆至9.0,劇中的童謠《小白船》也刷爆朋友圈,成為2020年度新晉「恐怖童謠」。恐怖童謠風靡世界故事,從一首童謠開始。古老的童謠就像詛咒一樣,籠罩著所有人:十個頑皮的小士兵,吃完晚飯去喝酒,嗆死一個沒法救,十個只剩九。九個頑皮的小士兵深夜不睡困又乏,一挨靠枕就倒下,九個只剩八。
  • 「劇評」《無人生還》小說結尾版
    《無人生還》的小說出版於1939年,91年來再版無數次,衍生出了數不清的改編作品,對後來的偵探推理小說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僅從偵探推理小說史而言,《無人生還》直接開創了偵探推理小說的兩大模式,即暴風雪山莊模式(又稱孤島模式)、童謠殺人模式。而這部作品對人性的拷問、對司法制度的揭露,又進一步催生了後來的「社會派推理」小說流派。
  • 《無人生還》——阿加莎 偵探、懸疑、推理系列小說首推第一本
    ——《無人生還》十個素不相識、身份各異的人受邀前往德文郡海岸邊一座孤島上的豪宅。暴風雨令小島與世隔絕,《十個士兵》——這首古老的童謠成了死亡咒語。如同歌謠中語言的,客人一個接一個死去……殺人遊戲結束後,竟無一人生還! 《無人生還》為阿加莎·克裡斯蒂作品之一 ,開創了童謠殺人和孤島模式,是古典推理的不朽名作;被改編為二十部影視劇,同名話劇七十年常演不衰。
  • 正義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10人被困孤島,無路可退,無人生還
    然後,他們就一個個地死去了,按照牆壁上所掛起的一首童謠的內容一一死去 阿婆的這本小說開創了偵探和推理小說的「孤島模式」和「童謠殺人模式」。更是影響了後世的小說家創作方式,為無數人借鑑模仿。 長鏡頭由遠到近,讓你有一種被鎖定的壓迫感,更是暗示著每個人都是待宰殺的獵物,無人生還。
  • 為什麼十個人接二連三的死去,無人生還?你知道兇手是誰嗎?
    十個人,他們在自己的房間裡都發現了這首童謠:十個小士兵,出門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九個小士兵,秉燭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個只剩八。八個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連不離去,八個只剩七。這個故事是英國推理小說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創作的長篇小說《無人生還》。
  • 為什麼十個人接二連三的死去,《無人生還》?你知道兇手是誰嗎?
    十個人,他們在自己的房間裡都發現了這首童謠:十個小士兵,出門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九個小士兵,秉燭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個只剩八。八個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連不離去,八個只剩七。>這個故事是英國推理小說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創作的長篇小說《無人生還
  • 《無人生還》:欲罷不能看不夠,良心導讀不劇透
    眾多作品中,知名度最高,再版次數最多的,無疑是經典之作《無人生還》,單行本總銷量超過一億冊。這首出自《鵝媽媽童謠》的兒歌被阿婆引用在書中,貫穿全文,變身為一首恐怖的「殺人童謠」,昭示著十個人相繼離奇死亡的顯性線索。而與此同時,餐桌上的十個小瓷人也緊密配合情節發展——每死一個人,它們的數量就會莫名地少掉一個。
  • 《無人生還》:凡是人,都有一個惡魔住在心裡
    《無人生還》是英國小說家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推理小說。在這篇故事裡,八個素不相識的人分別因為不同的原因被相邀到一座孤島上做客。然後這些人一個一個死去,無一人還。整個故事一直配合著一首童謠,十個被害者先後像童謠中描述的一樣死去,讓人在低呤中感受著死亡的氣息,讓人讀起來一氣呵成,又不寒而慄。
  • 《無人生還》:若無人審判,我便是唯一的法官
    今天接著給大家推薦她的又一部經典之作《無人生還》!這是BBC於阿加莎誕辰125周年推出的三集電視劇,也是最接近原著的一部影視作品!《無人生還》開啟了「暴風雪山莊」模式推理小說的先河,即在孤立空間內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 十個素不相識的人受邀到無人島,竟無人生還!而兇手就藏在其中
    阿加莎久負盛名的一本作品《無人生還》,讀完之後,故事確實很吸引,但感覺少了那種激動人心的解密過程,作者挖了一個大坑,最後放出來的解密,給我的感覺是「就這?」,感覺意猶未盡啊。 雖然本書未能盡善盡美,但細細回味之下,《無人生還》這一本書有一些地方確實是讓人耳目一新。
  • 神奇的童謠
    中國古代一直有人認為,神靈有時會藉助童謠或民謠,來向人間暗示未來的吉兇禍福。這種預言性質的童謠,在歷代史籍中多有記載。明代萬曆年間,山東鄉試時,當時山東省省會濟南府曾流行一首童謠說:「三人兩小,太陽離島」。後來發榜,那一屆的解元(科舉鄉試第一名)為長山縣的徐海曙。徐海曙,字「日升」。此時人們才明白這首童謠正是在預言此事:「三人兩小」就是一個「徐」字,雙人旁與右半邊「餘」字上的「人」字,合起來為「三人」;「餘」字的下半部為「二」、「小」兩字的重疊。
  • 設計「無人生還」殺人遊戲的變態法官,有什麼資格「替天行道」?
    《無人生還》這個名字,直接透露了這部推理小說的結局:10個人全死掉了。如果想了解案發的全過程,只用看書中最後的番外獨立章節就可以了。推理小說《無人生還》,阿加莎代表作 1、瓦格雷夫本就是一位法官陪審團制度,正是起源於《無人生還》這個故事的發生地英國。1166年,亨利二世頒布的《克拉靈頓詔令》規定:發生刑事案件後,必須由熟悉情況的12名陪審員向法庭控告並證明犯罪事實。
  • 仰高:遙遠的童謠
    遙遠的童謠 作者:仰高小女兒兩歲多的時候,送回鄉下老家住了一個多月。返城之後,我們驚訝地發現,她說話時不時夾雜著一些方言。平時普通話發音並不十分準確的小女兒,說起方言來卻像模像樣。讓我們更為驚訝的事還在後頭。那天,玩在興頭上,她突然順口冒出了一首童謠:猴娃兒猴,搬石頭,塌了猴娃兒腳趾頭。
  • 童謠解讀:石頭裂裂
    這首童謠,我不能完全從字面上解釋它的意思,比如為什么爹爹、奶奶、花娘、孫猴要從裂開的石頭裡出來。這首童謠的大致意思,是一個家境一般的家庭,孩子的父親是家裡的頂梁柱,靠小生意買賣養家。爹爹又娶親,孩子多了一個年輕漂亮的後媽。至於孩子的親媽,並沒有交代清楚,或許已經逝世。
  • 看懸疑集經典:《無人生還》
    想起看這本書是因為看東野圭吾的《大雪中的山莊》,故事裡面講密室殺人的,其中有情節是客廳的書架上有五本經典懸疑小說,其中就有《無人生還》這本書。好奇心讓我半夜裡在電子書裡下載並找到開始看。 有點驚恐。確實是躲在被子裡仍然瑟瑟發抖的下雪天的福利,諸多場景和心理描寫,那種艱難的猜疑和代入感的恐懼讓人從裡到外的涼透了!
  • 《無人生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中《無人生還》則是此風格的巔峰之作。而餐桌上的十個小瓷人也越來越少,越到後面人們便越要經歷恐懼,猜忌,背叛,罪惡感的積累……終於喧囂歸附於安靜,小說的結局就像這本書的名字一樣《無人生還》。 不知過了多久,一個漂流瓶被漁民打撈了起來,裡面是一份手稿,上面恰是兇手的自白,而兇手正是法官,他中途獲取了醫生的信任,假死騙過了所有人,製造了這一起完美犯罪。而他最後也不留破綻的自殺,為警察留下了這個懸案。
  • 《無人生還》:除了飆升的腎上腺素,懸疑推理作品還能給你什麼?
    《無人生還》之經典無需贅述,也並不需要再贅言去讚美,只是讀完小說之後,一直有個念頭在腦海裡盤旋:除了飆升的腎上腺素,是什麼讓我們如此痴迷於懸疑推理一類的作品? 人類對恐懼上癮。 有無數人不厭其煩地製造無數種手段激發人的快感,試圖讓你學會如何在人世學會樂觀與快樂,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快樂與快感的實現是有難度的。
  • 偵探推理小說的巔峰:《無人生還》阿加莎克裡斯蒂
    《無人生還》阿加莎克裡斯蒂這是一部偵探推理小說,非常的經典,有關於十個人在一個荒島上按照特定的預定的歌謠的方式死去。這個劇情我在美人為餡,精絕鬼城,還有名偵探柯南裡面都看到過,這本書在全世界都暢銷了一億多冊,這裡面的推理簡直是,所有案件的設計都非常的好,一環套一環,這就是犯罪的藝術。
  • 兩廣的朋友們,來康康這些童謠還記得麼
    心中一陣泛酸,那些童謠啊…… 那會兒,大家都還小,和弟弟妹妹們的大多數娛樂便是自娛自樂,狂風暴雨來了,我們六個,不但沒有躲雨,反而跑出院子裡,在風中群魔亂舞,那時候我們覺得我們就是超人,豆子大的雨滴下來,我們六個圍成圈,一邊轉一邊唱「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擔柴上街買,阿嫂出街著花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