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腦懸疑劇《隱秘的角落》已經落下帷幕,但是關於它的話題依然不減。也許由於劇情篇幅所限,劇中對於張東升和徐靜兩人的婚姻是如何走入魚死網破的結局交待得不是特別清楚。於是,出於好奇,電視劇完結後,我又去看了原著小說《壞小孩》。
原著中,張東升原本是一個出身農村,但是成績優異,深受導師賞識的高材生,他與徐靜也是通過導師而得以相識,相愛。而徐靜的父母看不起張東升,嫌棄他的出身,覺得他高攀了自己家,但由於徐靜堅持下嫁,最後不得不妥協。
只是張東升為了娶她也放棄了深造的機會,籤下了婚前協議,做了財產公證,背井離鄉,入贅到女方家中。但是在家中,即使他任勞任怨,忍氣吞聲,卻始終不受嶽父嶽母待見,甚至知道妻子出軌後,他也始終選擇隱忍。可這些也最終成為埋在他心中仇恨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等待著有一天破土而出。
張東升無疑是一個讓人覺得可悲,可憐,可恨的角色,他為了保全心中的感情,不惜策劃殺人,一錯再錯,不可原諒,但是作為妻子的徐靜卻是為這場悲劇埋下隱患的真正推手。
1. 結婚前沒有充分了解,對婚姻生活的準備不夠
徐張兩人是在學校導師處認識的,讀書時的張東升,相貌堂堂,才華橫溢,是老師眼中的香餑餑。而徐靜也為這樣的表象所吸引,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段感情當中去,非君不嫁。在受到了家庭的阻力時,也許也激起了她的反叛欲,認為自己的選擇一定是對的。
在感情的衝擊下,她只感受到熱戀的激情,而沒有從實際出發,去深入的了解張東升的成長環境和家庭情況是否是自己能夠接受的。而婚姻生活也並不只是靠感情就能維繫,最終它會回歸現實和平淡,但是正是認清現實的徐靜,在婚後感到了強烈的落差,從而逐漸對與張東升的婚姻失望。
2. 盲目的優越感
說實話,男人都是要面子的,尤其是在外人面前。而在親戚家孩子的滿月酒時,張東升受到親戚的奚落,作為妻子卻一言不發,不能站在丈夫的角度維護他,怎麼也說不過去,張東升的家庭地位可見一斑。
日復一日乏味的婚姻,張東升的不思進取,唯唯諾諾,都使徐靜感到無力,於是那種天生的優越感便跑出來作祟,甚至覺得張跟自己結婚就是奔著自己家裡的錢來得,認為他處處不如自己。
在徐靜看來,張東升出身農村,條件跟自己差了不是一星半點,所以她在骨子裡是有點看不起張東升的,至於當初為什麼要堅決跟張東升結婚,也許是熱戀蒙蔽了她的眼睛。
勢均力敵的婚姻也許更能平衡家庭關係。如果張東升沒有為愛情放棄自己的學業或是在婚後能在自己的事業上有所建樹,而不是一心只圍著嶽丈家和妻子身上打轉,是否他的人生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3 .當婚姻出現問題後不是想著如何解決,而是選擇了出軌
徐靜愛過張東升嗎?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否則當初她也不會為了跟張東升結婚,與家庭對抗,而選擇生米煮成熟飯,先斬後奏,但是這份愛隨著時間消磨殆盡,最終在婚姻的牢籠中漸漸成為一攤死水,再也掀不起波瀾。
她不想繼續這場名存實亡的婚姻,但是她選錯了路,她選擇了出軌,行將踏錯便再無可挽回。
當婚姻出現問題,我想肯定是夫妻雙方都有問題,冷暴力和出軌顯然都不能改變現狀。唯有雙方敞開心扉,交流溝通才能知道對方心中所想。如果還有感情,能夠挽回固然好,但是如果真的相看兩相厭,青山綠水,各自安好,未嘗不失為一場體面的退出。
4.自私自利
在家中,照料徐靜父母更多的是作為女婿的張東升,但是在山上,當張東升問嶽父自己還有沒有機會的時候,徐父說只希望自己的女兒幸福。這成為了壓垮張東升,讓他走了極端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徐靜的自私則是承襲自自己的父母。由於張東升的出身,為了以防萬一,所以兩人結婚前進行了財產公證,如果離婚的話,張東升必須淨身出戶。在這個家庭裡,張東升可謂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是只是因為徐靜的不愛和出軌,就否定了他多年來的付出,作為婚姻中的非過錯方,這個協議,顯然對張東升是不公平的。
作為妻子,但凡為張東升考慮一點,能肯定一點他為家庭和為自己付出,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
小說和電視劇固然有些過於極端,不是任何人都會像被出軌的張東升那樣偏執和殘忍,但是徐靜卻需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而付出的家破人亡的慘痛代價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