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老家本家的一個老人,年過六旬,患胃癌有兩年多了,家中條件一般,治療一直斷斷續續。最近身體狀況很差,整個人骨瘦嶙峋,如同一盞枯燈,生命進入倒計時。
他有兩個兒子,還領養了一個女兒都已成家,一生勤儉節約,為了孩子們成家傾其所有。如今孩子都成家了,接著生兒育女。孩子們為了生計外出務工,未生病前老人又一邊幫忙照料孫子、孫女,一邊種著幾分薄田。平淡的日子伴著子孫們的歡笑,雖操勞但也值得。
關於老人,有幾件事讓我印象深刻。十幾年前大兒子找個外地媳婦,生了孩子後補辦婚禮,老人捨不得租婚車,而選擇自己騎著踏板摩託車把兒媳送去3公裡外的鄉鎮化妝,做頭髮,然後再馱她回家迎客,算是一個極簡的娶親過場,他大兒媳也樂呵呵的。
還有就是幾年前老人領養的女兒原定正月初六結婚,出嫁前那一年大年夜,女兒女婿都在一起吃團圓飯,陪父母一起歡歡喜喜過年。凌晨,就在千家萬戶鞭炮齊鳴迎接新年的時候,女兒羊水破了,陣痛逐漸升級,預產期提前了。可這個時候外面灰濛濛的一片,鞭炮和禮花燃放後煙霧瀰漫,即便開霧燈,私家車也沒辦法前行,老人頭頂著高瓦數頭燈在前面小跑,女婿載著女兒在後面慢慢行車。父愛如山,深沉而溫暖。
老人像蠟燭一樣燃燒著自己,照亮了孩子們前行的路。而如今病入膏肓,孩子們依然忙碌養自己的子女,買房裝修,未曾問問老人,是不是想吃點什的,是不是需要陪著上趟醫院,還有沒有未完成的心願……難道他們習慣了接受父母的照顧,可慣了父母長期以來的給予,忘了父母老了,也需要他們的關心與照顧,老人傷心了,失望了,給本家長輩留話:他死後喪事從簡,不讓兩個兒子披麻戴孝。
何為孝道?善事父母為孝。願天下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不柱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