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人物解析之林黛玉:人間渡劫的聖潔靈魂

2020-09-05 君心微暖J

作者:君心微暖 (原創)

《紅樓夢》是清末著名的章回小說,是一部具有批判社會現實精神的情愛小說,曾一度被列為禁書。

在近現代,由於它出色的藝術成就和豐富深刻的思想底蘊,為諸多世人奉為——紅學文化。

由於對《紅樓夢》的熱愛,而特此發現自己的觀點!

此篇文章就聊一聊大家最熟悉的人物:林黛玉

(如有不同意見請留言)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

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這是《紅樓夢》裡對林黛玉形象描述的詩句,十句話,有九話,描繪她的絕世氣質。一個神仙般的人物。


今天就從如下三方面,來了解一下林黛玉這個人物。


1、家世



原生家庭,最能體現一個人!

林黛玉的家世背景,可謂是大觀園一眾小姐中家世最好的。

先說父親這邊,父親往上4代皆是列侯,本是三代世襲,因為隆恩又延襲一代,到她的爺爺。

而到她的父親這一代,沒有了世襲,但卻是實力派。

她的父親林如海是憑藉實力,考得探花郎(國考第三名),然後,一路升官,先是巡鹽御史(7品,相當於縣長市長)後升至蘭臺寺大夫(應該地方都御使正四品,相當於正廳、正司級幹部,具體難證)。

再說,她的母親,國公府獨女,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家族世襲,絕對是各方面的都上等的世家千金。



為什麼給林黛玉安排這樣一個背景呢?

我們來看一下林黛玉來世間的原因:她是絳珠仙草轉世,前來人間報恩與神瑛侍者。

用什麼報恩?

淚水。

品行,最能代表一個人。

林黛玉人物的創造是報恩,是以善為基點的。

所以,給她打造了一個無魚龍混雜的書香世家的背景,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最後她難在汙濁的賈府存活下去的原因吧!

鐘鼎之家,又是書香之族,但家中無甚旁支,就是這樣的家世,才造就了林黛玉的才華智慧和形單離影的孤傲。

2、性格


林黛玉的性格,讓很多世人詬病。

沒有認真讀過《紅樓夢》的人,總認為林黛玉就是一個愛哭哭啼啼的內向女子。

其實,她性格裡,不僅有著胸懷坦蕩的大氣,更有著別樣的幽默和可愛。



說到林黛玉的性格,不得不說一下她的家庭教育。

父母修養沒得說,而且難得的是,她的父親很愛母親,四十多歲,喪妻,卻無意續弦。

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有愛的家庭養出來的孩子,一般都有很正的家庭觀念,所以,她不喜歡像薛寶衩那樣耍心思,虛偽的表現自己。

再說,她的家庭老師賈雨村,一個混跡於政治場合的官員。

他的父母又把她當假子來養,怎麼可能是那種小家子氣的女生。

她的小脾氣也只是針對寶玉而言,一個十一、二歲談戀愛的小姑娘,有這種情感上的表現,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她的性格秉直,不喜歡耍彎彎道道罷了!


雖然寶玉的丫鬟多次挑釁她,作為一個主子,她也沒有故意為難報復,可見心地善良。

尤其是在薛寶釵的丫鬟香菱身上,更能展現黛玉純潔的真性情。

寶釵說香菱呆,寶玉說香菱俗,但黛玉卻覺得香菱聰明。

香菱找她來學詩,林黛玉就傾囊相授,讓香菱贏得大家的稱讚。

可見,黛玉絕不是那種無胸懷的女子。

她之所以長流淚的形象,是因為要用情報恩。

也有另一種寓意,在寶玉娶寶釵的那一刻,她離世了,也預示了愛情被濁世包辦婚姻打敗後,愛情真性情的喪失。

在愛情裡,她也是敢愛敢恨的性子。知道寶玉娶別人,後來,寶玉找她,她既不見,也不責問。

3、行事


行事,最能彰顯一個人的胸懷。

有人說,娶妻當娶薛寶釵,林黛玉這種只適合談戀愛。

不得不說,你錯失了一個擁有賢妻的機會。

先說,勸寶玉科考這事:

一大家子天天都勸你好好學習,別貪玩了,你煩不煩?

不得說,林黛玉是寶玉的知己,她不勸寶玉這些,因為她深知寶玉的性子,聰明但是不喜歡受約束。

等時機成熟了,他又和黛玉聊得來,再勸他好好想想將來,也未必就不可。



再說管家方面:

探春、寶釵她們代理管家時,黛玉也是暗自思考過賈府的現狀的,並看出來賈府入不敷出的落敗之勢。

還同寶玉商談,節儉為好,寶玉卻說,不管怎樣,都不會短他們兩人花銷。

相對於寶玉的不管不問,黛玉還是很為兩人的將來籌謀的。

再說馭下方面:

雖然賈府的丫鬟婆子們,都說寶釵大度,為人和氣。

但看看寶釵做事:

聽到小紅秘密的時候,她卻撒謊扯到黛玉身上。

平常,就連丫鬟靛兒都敢給她開玩笑,說她偷藏了她的扇子。

時間長了,不見得是個鎮住大家的女主。

再看看黛玉:

一向管治有方,賞罰分明,沒有一個丫鬟,敢開她玩笑的,而且丫鬟紫鵑對她更是至死不渝。

她去世了,紫鵑恨寶玉恨得不行。

出身世家得她,彰顯的是一身大家貴氣,絕非小女子事多的「嬌氣」。



她內心是善良的、對人是真性情、做事的有規則,處處顯露著她的美好。

她是一朵孤傲的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就像是一個匆匆瀏覽世間的美好過客。

款款而來,遺世而去,不沾染一點濁世浮塵。




君心微暖,治癒系溫暖文字,願暖君心!

相關焦點

  • 《紅樓夢》裡《葬花詞》背後,暗示林黛玉死亡方式,她是自縊!
    《紅樓夢》裡《葬花詞》的背後,暗示著林黛玉死亡的方式,她是自縊身亡!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紅樓夢》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時候眼淚是流幹了的。因此,他在判詞裡寫林黛玉的結局寫得非常之隱晦。這就與寫秦可卿的判詞形成鮮明的對比。秦可卿是直接畫著她上吊自盡,而林黛玉則是畫著一圈玉帶懸在樹上。
  • 她不是在演林黛玉,她就是林黛玉!去世13年依舊讓人念念不忘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紅樓問世兩百多年,出現了無數的影視戲曲版本,有無數的人演過林黛玉。但好像每次說起這個角色,腦海裡出現的都是陳曉旭的身影。可以說,林黛玉成全了她,反之亦然。她不是在演林黛玉,她就是林黛玉!去世13年依舊讓人念念不忘!在影視史上,87版的《紅樓夢》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經典」。
  • 《紅樓夢》人性解析:賈寶玉的非尋常人格魅力
    《紅樓夢》中的人物刻畫豐富多彩,整個主線主要還是圍繞著&34;這個角色展開,對賈寶玉人物形象的剖析能夠讓我們更加深入了解《紅樓夢》。如此順風順水的人物背景會出現結局巨大反差,一開始就埋下伏筆。封建禮教中,婚姻講究&34;,而賈寶玉偏偏不服從這種&34;,賈府長輩看中品行和背景兼具的薛寶釵,而寶玉卻對薛姐姐&34;,偏偏就迷戀了挑剔、小氣又不具有&34;的林黛玉。寶黛二人同樣嚮往自由,更追求精神上的共鳴,這也是他們感情得以&34;的原因。
  • 《紅樓夢》主要人物與清泰陵神器的關係。
    這些人物是雍正魂魄的後代,依照「三生石」典故推理,他們還擁有雍正之性,因此他們是雍正的幻像,在《紅樓夢》反面代指雍正。石頭是這些魂魄的典型特徵,石頭就可代指這些魂魄,也就代指了雍正。《紅樓夢》反面是一部雍正史,所以《紅樓夢》又取名《石頭記》。秦可卿病亡,書中詳細介紹了前來送殯的六個家庭,並說「這六家與榮寧二家,當日所稱『八公』的便是。」「八」有「分開「的意思。
  • 《紅樓夢》之林黛玉:改善自己的命運,從覺醒和改變開始
    ,而且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有些悒鬱不忿之意」;她刻薄,寶玉的奶媽說她「說出一句話,比刀子還尖」,林紅玉說她「嘴裡又愛刻薄人」,寶釵說她「一張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歡又不是」;她悲觀,患得患失,以為憑
  • 真假林黛玉—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兒,林黛玉是賈黛玉、妙玉是甄黛玉
    正文:一、妙玉、黛玉相似的成長軌跡和家庭背景1、妙黛都是是蘇州人士、祖上都是讀書仕宦之家。妙玉第一次出場是在林之孝的口中。又有林之孝家的來回:「……外有一個帶髮修行的,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
  • 紅樓夢裡的死亡形式有多少,曹雪芹會怎麼給林黛玉選死法?
    痴迷紅樓夢的讀者,可能都特別想知道,紅樓夢八十回以後的事,比如林黛玉之死;我甚至這樣想過,能讓我有生之年看到曹雪芹的全本紅樓夢,即一百零八回紅樓夢,我寧願少活三年(當然現在年輕不畏死,可能到了七八十的時候
  • 由《紅樓夢》黛玉出走揚州城,論史上後果最嚴重的「住姥姥家」
    《紅樓夢》由遠及近,由外及裡。冷子興說了那麼一大套,怎麼介入真正的榮國府呢?一個外戚或許就是叩開大門和大夢的最好人選。而這個人,必定不是普通人,即便不是榮國府的核心人物,如賈寶玉之類,但也是和賈家有根深蒂固關係的人,那麼,誰是?林黛玉,很合適的身份,外甥女。
  • 《紅樓夢》影視劇林黛玉篇,十一種版本您更喜歡哪一個?
    其中一個重要人物那便是林黛玉,原著中寫林黛玉: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兩種矛盾的特徵令這個人物有了更強大的感情衝擊力。
  • 《紅樓夢》中人
    曹公用他的如椽巨筆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最終完成了《紅樓夢》這部皇皇巨著,為中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寶庫增添了一顆璀璨的明珠。《紅樓夢》中人物眾多,有名姓的大約七百多人,人物關係錯綜複雜。而其中主人公寶黛釵的關係,更是引人入勝,讓人唏噓難忘。
  • 初中四大名著之紅樓夢練習
    作品塑造了三個悲劇人物:_______,為愛情熬盡最後一滴眼淚,含恨而死;_______,終於離棄」溫柔富貴之鄉」而遁入空門;_______,雖成了榮府的「二奶奶」卻沒有贏得真正的愛情,陪伴她的是終生悽涼孤苦。
  • 賈母不死,黛玉必嫁!秘密藏在林黛玉貼身丫環的一句話裡
    紅樓夢第三回,賈雨村給林黛玉當了家庭老師一年光景,賈敏一疾而終,賈雨村打算辭別離開另尋他路時,林如海挽留了他,讓林黛玉一邊跟他讀書一邊守孝。因為林黛玉此時年紀還小,大約六歲,不易出遠門;林黛玉一身之病不能離家,癩頭和尚明確說過:「若要好時,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林黛玉年少體質又弱,確實不易出行。但是賈府家大業大,賈母輩分又高,林如海縱然安排好了林黛玉的生活,但仍只能服從賈母的安排。所以,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屬於被賈母強行接進去的。
  • 看不見的陰謀:林黛玉家接二連三死人,甄士隱貴客炎老爺神秘現身
    曹翁塑造人物的一種手法,在《紅樓夢》開篇被脂硯齋一語道破:「餘不及一人者,蓋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曹翁正是通過香菱的經歷,豐滿黛玉的遭遇。「源易緣」認為,曹翁採取這樣一種塑造人物的手法也是不得已,為的是向讀者隱喻地交代出真相,至於作者在避諱什麼,現在只是推測,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香菱讓人駭然的遭遇裡,暗含了黛玉家不便明說的隱情:林家接二連三死人,和一個炎姓老爺有關。
  • 黛玉的明媚與哀愁
    不過,黛玉的幽默,走的是偏文藝路線,俏皮雅致。按寶釵的註解,鳳丫頭稍嫌粗俗,還是顰兒有文化,有格調。林妹妹的可愛,寶玉最了解。戀愛中的人,誤會是常態,但黛玉從不記仇,誤會一澄清,就雨過天晴破涕為笑。所以,當聽到黛玉吟出:「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時,寶玉不禁慟倒在山坡之上,巨大的虛無感瞬間擊中了他。這個被遺棄在青埂峰下,從永恆之境墜落人間的石頭,被命運選中,幻形入世,註定要目睹青春、生命和一切美好事物隕落的悲劇,收穫徹底的荒寒和破敗。這惘惘的威脅,讓他成了一個悲觀主義者,為了抵抗虛無,便喜聚不喜散,惟願留住當下,美好永存。
  • 「天堂多了林黛玉,地上少了陳曉旭」論陳曉旭的紅樓之行
    那人說,在南方有一種小草,很脆弱,不經風雨,命運就和林黛玉差不多。當年《紅樓夢》從全國選演員,陳曉旭經過三個月的選拔,最終夢想成真成為了黛玉扮演者。>當時陳曉旭位列候選人第三位,自己覺得處境還是比較危險的,因為另外兩個都是有點兒經驗的演員,而且多少有點林黛玉的味道
  • 87版紅樓夢,她原是黛玉第一候選人,因少婦氣息太濃改演配角
    87版《紅樓夢》在拍攝前,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大範圍的選角,尤其是主角寶玉、黛玉等人到底由誰來演,一直頗受群眾關注。林黛玉作為劇中第一女主角,更是吸引了全國各地萬名年齡各異、氣質不同的女孩子們報名參加。可以說,劇組當時每天收到的自薦信都要用麻袋來裝,甚至還有一些女孩子不遠千裡跑到劇組,毛遂自薦非演黛玉不可。
  • 從續書到同人創作,《紅樓夢》被毀了嗎?
    ——《紅樓之林如海重生》(作者:雙面人)作為公侯之家孤女,黛玉本應坐擁一大筆財產,但她卻要在賈府謹小慎微、舉動堪憂。為什麼?《紅樓夢》第七十二回,賈璉說:「將來得罪人之處不少。這會子再發個三二百萬的財就好了。」按字面理解,賈府曾經發過這樣一筆財。
  • 林黛玉對賈寶玉的靈魂之問,入選高中語文統考試題,該如何回答?
    紅樓夢中,林黛玉對賈寶玉有靈魂之問,賈寶玉被問的啞口無言,這個橋段被選入了2020年北京朝陽區高三語文統考的試題中,題目的原題是這樣的:《紅樓夢》第二十二回中,林黛玉曾用賈寶玉的名字開玩笑地詰問他在紅樓夢之前的文學作品中,男人的形象是沙場英雄,比如關羽張飛,或者是綠林好漢,武松李逵等人,他們貌似不食人間煙火,沒有七情六慾。直到賈寶玉出現,曹雪芹給我們塑造了一個懂得尊重懂得關懷女性的男人形象,這個「貴」是物以稀為貴。在紅樓夢眾多的男子中,賈寶玉可是一個例外。
  • 《紅樓夢》喧鬧而悽婉之經典魅力
    揭露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榮國府,漸漸與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使用調包計,使得賈寶玉娶了薛寶釵,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故事,林黛玉的悲慘命運實在讓人感到惋惜,但最讓人憎恨的卻是當時的封建傳統觀念。
  • 釵黛之別,真假之愛
    確實,有一些人是帶著窺探的心理去看紅樓夢的。但大多數人是去看愛情的。紅樓夢裡最重要的人物關係莫過於寶黛釵三人的感情糾葛了。但真正經歷了生活種種,初心仍在的人會發現:黛玉之好其實是人間至寶,而寶釵之好,不過如遍地的野草。有很多人認為寶釵的好彌足珍貴,但如果你看遍了生活中的種種虛偽,必然會發現像寶釵這樣的人太多了。生活之中,為了種種,人總難免虛偽一點兒,難免世俗一些。有這樣一篇寓言一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