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梁帝的智商究竟如何?套路皇帝陛下的N種辦法

2020-10-14 聽奶爸講故事

在整部《琅琊榜》中梁帝給人的感覺一直是智商完全被碾壓,而在碾壓他的這一批人裡除了我們熟知的智慧代表梅長蘇外,也包括了高湛、紀王爺等人。

然而梁帝真的如此不堪麼?答案自然不是。

在言侯爺的回憶中,我們可以看到梁帝的上位過程充滿了頗多的曲折和磨難,而一世英雄治軍能手的林燮,以及刀斧加身面不改色的言闕,都願意追隨彼時局面尚不佔優的梁帝,自然是因為梁帝身上有著屬於他的獨特魅力和智慧。

但為何梁帝到了晚年,便開始有著諸多的不堪,會被梅長蘇等人屢次利用呢?

01:梁帝「昏頭」的那些事

客觀的說,梁帝在整部劇中的表現其實並沒有那麼不堪,如果拋卻上帝視角,梁帝站在他的那個位置,所做出的選擇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比如「三位稚子擊敗百裡奇一事」。

這件事是梁帝在劇中第一件被梅長蘇套路的事情,梅長蘇為了實現答應靖王救出庭生,想出了用三位稚子擊敗百裡奇,再借用巨大功勞,開口讓梁帝赦免罪奴的招術。

(為何是三位,原因也是在於三位容易掩人耳目也更合理,如果只是一位稚子,則庭生太過容易暴露,同時一位孩子無法在表面上讓人相信可以擊敗百裡奇。)

而在這一設計中,最大的難點有三:

梁帝是否會答應用三位稚子去挑戰百裡奇;三位稚子是否真的可以戰勝百裡奇;得勝後得梁帝是否真的會赦免三位稚子以及將他們交給梅長蘇。

看過電視的自然知曉,梅長蘇最終成功的實現了這一計劃,前面兩個難點的關鍵分別是在於蒙摯幫忙,百裡奇是江左盟的人,但第三個難點的實現,卻完全是梅長蘇利用了梁帝的心理,成功的套路了梁帝一次。

梅長蘇先是借著梁帝正在賞賜興頭之上的機會,以裝傻的手法將梁帝的賞賜首次引導到了三位孩子身上,他說「這三位孩子都是戴罪之身,得賞賜一些他們可以用得上的東西才好」。

其後在梁帝的解釋之下,梅長蘇再次表達,作為大梁臣民為梁帝解決憂慮實乃分內之事,況且他之所以可以贏下賭局,不過是百裡奇太弱罷了。

這一段話除了表達了梅長蘇的謙遜和對皇權的尊重外,再一次藉助表面貶低百裡奇弱,實則再次提到了真正有功的是三位孩子這層含義,但即便這層含義再過明確,但如果梁帝沒有選擇赦免則一切白搭,於是梅長蘇的第二招啟用。

霓凰站起身來,對梁帝表達三個孩子擊敗百裡奇,也算是幫助了自己,她懇求梁帝可以赦免三個孩子的罪奴身份,並讓她將三個孩子帶回穆王府,而另一邊的梅長蘇在聽聞這段話後立即表達了抗議,並對梁帝說:是自己先提及此事,且這三個孩子也是自己一直教導,懇請梁帝為自己做主。

梁帝面對眼前一幕,選擇哈哈一笑,並說道:朕可不上你們的當,不為你們做這個主,這三個孩子到底屬於誰,還是你們自己去爭吧。

走到此時,梁帝成功被梅長蘇帶偏,梅長蘇也實現了他的全部訴求,此時我們復盤這件事,我們會發現梅長蘇之所以可以成功拯救庭生,最大的原因是在於兩個關鍵點和三個注意。

02:最深的套路是沒有套路

其實無論是拯救庭生這件事,還是其後蒙摯用梅長蘇教給他的話推出了靖王主審慶國公一案,又或柳澄大人推出沈追做戶部尚書,這裡面的關鍵點都是一樣的。

第一個關鍵點:顧左右而言他。

梅長蘇想要的是救出庭生,但真正起到作用的卻是孩子的歸屬問題,同樣其他的幾件事情也是如此,梅長蘇他們深知梁帝是一個極度聰慧和自負的人,如果想要實現某種目的,反而越不能提及到與這個目的相關的一切事情。

他們唯一能做的是提及一些和這個事情相關的其他細節,而這些細節需要滿足與這個目的相關,卻又看不出直接相關的原則。

但只能達到這個原則還不夠,還得滿足下面的第二個關鍵點。

第二個關鍵點:符合梁帝的思維邏輯

梁帝是整個大梁的中心,而成為中心便也意味著,梁帝的脾性和特點,早已被太多的人知曉,而在知曉的這一批人裡,梅長蘇、柳澄、高湛、紀王爺等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們早已摸透了梁帝的一切特點,並透過梁帝過往所做過的那些事中總結出了梁帝思考事情的邏輯順序。

當他們掌握了這一切以後,想要套路梁帝,只需要將符合梁帝思考問題順序和條件的因素逐個擺在梁帝,梁帝根據這些已有條件和他過往十幾年的思考邏輯,自然就會得出固定的答案,而這個答案便是梅長蘇等人所需要的。

所以我們會發現一切的答案在梁帝這裡,他都不會感覺到任何異常,因為根據這些已知條件,得出的結論是符合梁帝自己的思維習慣的。

但梁帝卻忽略了,答案確實沒有問題,但那些已知條件呢?而梅長蘇等人動手的卻恰恰就是這個已知條件,所以與其說梁帝是因為愚笨而被套路,倒不如說是因為梁帝早已被梅長蘇等人摸得太透而被套路。

另外在這個套路的過程中,還有三個點需要重點注意,這三個點分別是:「突出對皇權的敬畏」;「梁帝沒有提到的細節不要突然給出」,以及「不要為梁帝給出問題答案」,當你們掌握這兩個關鍵點以及三個注意之後,此時的你們也可以套路梁帝。

相關焦點

  • 《琅琊榜》:梁帝的智商究竟如何?為何他總被梅長蘇套路
    在整部《琅琊榜》中梁帝給人的感覺一直是智商完全被碾壓,而在碾壓他的這一批人裡除了我們熟知的智慧代表梅長蘇外,也包括了高湛這件事是梁帝在劇中第一件被梅長蘇套路的事情,梅長蘇為了實現答應靖王救出庭生,想出了用三位稚子擊敗百裡奇,再借用巨大功勞,開口讓梁帝赦免罪奴的招術。
  • 琅琊榜:梁帝為什麼要除掉赤焰軍?林燮到底做了什麼?
    《琅琊榜》宣稱是一部權謀劇,看完之後頗爽,有種水到渠成的感覺,也接受了梅長蘇(林殊)復仇的合理性。但看完之後細想,赤焰軍被屠戮的原因遠比電視劇演的複雜。梁帝為何要誅滅赤焰軍,封掉百年帥府?那就要看看林氏的勢力強大到什麼地步,林燮又做了哪些觸怒梁帝的事情。
  • 《琅琊榜》:蒙摯智商到底有多高?高公公的這個眼神給出了答案
    important}蒙摯的智商在整部《琅琊榜》中是一個比較「迷」的存在,有人說他武功雖然很高,智商卻有些不在線,但也有人說蒙摯其實城府極深,做事滴水不漏……》中基本呈現了三個狀態,一個是在下屬面前的威嚴,一個是在梁帝面前的忠誠,一個是在梅長蘇面前的憨笑,除了狀態不同外,蒙摯在這三類人面前出現時的智商表現也是不同的。
  • 《琅琊榜》與赤焰軍有過淵源的蒙摯,究竟用什麼魔力迷住了梁帝?
    第二個理由,在於蒙氏世代忠良,在梁帝心中蒙家的作風和家訓是良好的,是忠臣的最佳代表,而出身在蒙家的蒙摯理應天然性的具備這種品質。其實在整部《琅琊榜》中可以看出蒙摯對梁帝確實是十分忠心和信賴的比如「越貴妃復位」一事,當梅長蘇說:「這個皇帝還是這麼薄情寡義」的時候,蒙摯有些嘟嘟囔囔的說:「畢竟此事事關祭禮,陛下想必也是沒有辦法吧」。
  • 琅琊榜:高湛的語言魅力——語言是智商與情商的體現
    《琅琊榜》劇情很精彩,劇中人物性格突顯,尤其是有個配角高湛進入我的心裡。他具備我們大家許多人都欠缺的一種性格特點,溫順善良,審時度勢,靈機應變,因勢利導。一個大內總管,能夠屹立不倒服侍幾代君王,所謂伴君如伴虎,可是高湛活得很幸福,劇中最後呈現的是他肉墩墩的紅樸樸的溫潤笑臉,讓人見了心裡暖洋洋的,有如冬日裡揣著一個小太陽。
  • 琅琊榜:梅長蘇之死原因為何?疑兇有二人,梁帝和南楚宇文喧
    在靖王蕭景琰成為太子之後,梁帝因為身體原因可是,再多次看琅琊榜之後第二種可能就是梁帝的反擊。最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你不能去,我更不能去~朝中太子一走,京城局勢如何發展可又說不準了疑兇二:皇帝陛下!
  • 琅琊榜:三位隱藏大佬,紀王墊底,高湛屈居第2,第1逆天
    琅琊榜中,梅長蘇的智商和情商爆表是公認的。但還有三個人,個人感覺他們此方面的修為完全不輸麒麟才子。單單就說話這一項藝術來講,他們就可以分分鐘教你做人。身為皇帝陛下的弟弟,就梁帝多疑的性格來講,他能安全活下來就是個奇蹟。
  • 琅琊榜:梁帝給穆府賜兩道菜,眾人驚訝,梁帝只是重視穆府麼?
    很多人覺得這是《琅琊榜》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梁帝口中的溫馨場面和當時劍拔弩張的氣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原來梁帝曾經也是如此溫情的一個人,只是不知道從何時起,梁帝漸漸少了個人的七情六慾,只剩下了作為皇帝的權謀手段,以至於任何的行為都帶著更加深層次的政治目的。
  • 《琅琊榜》紀王爺:懂得裝糊塗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琅琊榜》是根據海宴同名網絡小說改編,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興山河為主線,講述了「麒麟才子」梅長蘇才冠絕倫、以病弱之軀撥開重重迷霧、智博奸佞,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進行的一系列鬥爭。其實他是一個智商高,懂得如何在爾虞我詐的鬥爭中保全自己的人。他的每一場戲都對梅長蘇設計的局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很喜歡紀王爺這個角色,大智若愚,常常風花雪月,卻又正義感爆棚。梁帝生性多疑猜忌,殺功臣,殺皇子,而紀王爺還活得那麼瀟灑快活,與他的性格和智慧是分不開的。
  • 如果《琅琊榜》從梁帝的角度看待十三年前的舊案,是怎樣的故事?
    因為他不僅是父親,更是可以隨時決定你性命的皇帝。蕭景禹究竟有沒有逆反的心思?根據劇中很多人的描述,確實沒有。可關鍵在於,他沒懂自己的父親。那麼從梁帝的角度,林燮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我想一開始的時候,梁帝對林燮就如同對大哥一樣,親密無間,可以託付性命。
  • 高公公,《琅琊榜》隱藏的高手,他是什麼時候成為的靖王人
    琅琊榜中的高湛—高公公,是活到最後一集的人物。《琅琊榜》劇末,庭生、小太子在一起玩耍,高公公的一句「這風從未停止過」一語雙關結束了琅琊榜第一部。高公公是皇帝的貼身太監,相伴梁帝身邊幾十年,對梁帝的喜好了如指掌,隨口而出的一句話就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琅琊榜》靜嬪談話四兩撥千斤,分析她滴水不漏的高超話術
    《琅琊榜》裡靜嬪位份低,沒有顯貴娘家,在子憑母貴的後宮,她並不能給兒子太多的助力。靖王作為一位多年帶兵徵戰且戰功赫赫的將領,他的智商情商絕不會太低,有時候只是他願不願意罷了。①開頭先肯定對方觀點:陛下說的是——首先肯定皇帝的觀點,不管是否贊同,都先肯定他,保全對方的面子,他才願意聽你繼續說下去。
  • 細品《琅琊榜》2:霓凰郡主選親
    ,虎符是在梁帝手上,但兵荒馬亂的時候,你也要讓手握重兵的將軍能夠毫無貳心的聽命於你才行,可這一點,梁帝一開始就做不到,所以才會導致梁帝後來完全被梅長蘇架空,逼宮。但是梁帝不信任林燮,導致了赤焰軍被滅,也許在赤焰軍被滅的那一刻起,梁帝再也不信任朝中任何一個人會完全效忠於他,而朝中任何一個長眼睛的人也不敢全身心的效忠這樣一個疑心深重的皇帝,所以導致《琅琊榜》中梁帝一出場,他的權力本來就處於一種真空與半架空的狀態,梅長蘇只不過巧用計謀加速了這個架空的過程,使這個趨勢更明顯而已。
  • 琅琊榜:梁帝只對霓凰郡主說的四個字,其實他當時已經動了殺機
    《琅琊榜》裡,霓凰郡主是統帥一方的將領。因為她手握十萬大軍,是雲南穆府實際上的穆王,這讓梁帝非常忌憚。梁帝直接做了決定,幾乎不給霓凰郡主反應的機會。好在霓凰郡主早已不是柔軟的女兒心腸,要求改下規則。這絕對不是梁帝願意看到的,他絕對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
  • 公主比武招親,異國勇士百戰百勝,沒想到成了梁帝的眼中釘
    若無皇帝陛下的特赦,永遠都不能離開。既然堂堂靖王殿下如此關懷這個孩子,肯定有其不同尋常之處,梅長蘇雖有疑慮,但是仍然自薦收庭生為徒,並答應接他離開夜幽庭。郡主的反問讓靖王一時不知如何作答,匆忙帶領庭審離去,梅長蘇要解救庭生,郡主越發對這個麒麟才子有了興趣。
  • 從《琅琊榜》看職場的平衡——如何與你的上級領導相處?
    《琅琊榜》電視劇中,懸鏡司首座夏江在幕後,聽到了祁王太子要求梁帝裁撤懸鏡司。導演只用一個鏡頭,就交代了《琅琊榜》的前傳!梁帝先後迎娶了言闕的妹妹和林帥的妹妹,通過聯姻的方式,形成了穩定的家族統治平衡。 然而,隨著祁王太子的長大成人,這一平衡的格局被打破!祁王太子是林帥妹妹的孩子,太子天然擁有了外戚軍方的支持,而我們的林帥,通過與雲南穆王府的兒女訂婚,讓南北兩大軍事力量實現聯盟,進一步鞏固了太子的地位,卻也置皇帝於危局。
  • 琅琊榜:梁帝滅赤焰軍和林家錯了嗎,從外戚幹政的角度解讀帝王心
    這樣肉眼可見的危局,梁帝怎能坐視不管?本文將從下面三個角度解讀梁帝滅赤焰軍的真實原因:一、 外戚幹政局面形成的原因二、 梁帝對外戚幹政的焦慮和解決方案三、 如不滅殺赤焰軍,梁帝如何緩解他的危局?所以,皇帝重用族親,等於培養的是競爭對手,而戚那邊的人,卻是因為自己當皇帝才能飛黃騰達,所以戚親會極力幫助自己穩固帝位。
  • 《琅琊榜》:為何大家都說靜妃最聰明,今天我拿出了證據
    作為一位偽資深寫《琅琊榜》的兼職自媒體作者,靜妃是一位篇幅佔比較少但又常常會被提及到的人物,而每一次靜妃的出現,通常都會伴隨著以下幾個詞彙一起:「聰慧」、「城府極深」、「極善識人斷物」…似乎靜妃聰明早已成為了一件人盡皆知的事情,但靜妃究竟是聰慧在了哪裡?
  • 《琅琊榜》中言闕反叛梁帝,是愛情偉大還是人性自私?它真的對麼
    important}言闕在整部《琅琊榜》中雖然出場不多,但屬於他的每一次出場都足夠圈粉,言侯身上獨有的那份儒雅又不失霸氣的氣度,以及那份對宸妃的無窮痴戀,都讓人欽佩和神傷不已,於是當言侯豁出去一切只想要讓梁帝死亡的那一刻,多數的人選擇了理解和支持!
  • 《琅琊榜》靜妃:在無爭中走向了權力的頂峰的智慧女人
    在《琅琊榜》這部經典的古裝權謀劇中,女性角色的戲份不多,這些女性角色裡我最喜歡英姿颯爽的霓凰郡主和隱忍低調、智商超群的靜妃。靜妃進宮三十多年,隱忍低調,她的芷蘿院游離於榮華奢腴的宮院之外,未植富麗花樹,反而闢出一片小小藥圃,寧靜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