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與赤焰軍有過淵源的蒙摯,究竟用什麼魔力迷住了梁帝?

2020-09-09 影評時光機

梅長蘇未入京城之前,整個大梁京都充斥著諸多禁忌詞彙,這些詞彙除了堅決不會在梁帝面前被提及外,滿朝文武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同樣也會極力避免提到這些詞彙。

這些詞彙裡有「祁王」、有「宸妃」、有「林燮」、有「赤焰軍」……

這些詞彙的背後代表著「反叛」、「謀逆」……,在梁帝的心裡與這些詞彙掛鈎的人便天然性的處在不被相信的那一面,然而有一個人卻是例外,這個人便是蒙摯

(只針對電視劇展現內容討論,至於蒙摯書中家世和其他隱情不再贅述。)

01:梁帝最信任的保鏢

依照梅長蘇所說:「蒙氏世代忠良……」,可以看出蒙摯家世並不弱,同時蒙家更是那種偏向於「將門虎子」類型的家族,蒙摯打小的人生規劃便已基本定型,它們或許如下:

先去江湖習得武藝,再去軍中賺取經驗,回到朝中擔任要職,官至人臣歸隱山林……這便是蒙摯的一生,也是最為坦途的一生。

然而這條路線中的第二條,對蒙摯來說差點便成了他人生中的重大轉折,因為「賺取經驗」的路上,蒙摯選擇了去赤焰軍。

蒙摯在習得一身高強的硬派武藝後,自然需要去軍中歷練,而彼時林燮掌管的赤焰軍是整個大梁最能打、也最常打的軍隊之一。

蒙摯想要獲取經驗和軍功,赤焰軍是其最佳選擇,所以最終蒙摯去了赤焰軍,但就是這樣一個去過赤焰軍並待過一段時間的人,卻在其後的十餘年間逐漸成為了梁帝最為倚重的禁軍統領並將他慢慢的提升至了大統領之位,可以說恩寵與信任之多,滿朝文武不做第二人想。

那為何明明在赤焰軍待過的蒙摯,會成為梁帝最為信任的人呢?

02:原因分析

第一個理由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理由,便是蒙摯在赤焰軍所待時間較短,按照蒙摯自己所述:「不過區區一年」,而同時這個一年時間又是非常早期的時間。

即在蒙摯離開赤焰軍的時候,離那場梅嶺血案的發生還相隔甚久,再加上其後蒙摯並未與赤焰軍等人在軍事層面有過過多交集,故而於情於理蒙摯自然不該因為此事受到牽連。

第二個理由,在於蒙氏世代忠良,在梁帝心中蒙家的作風和家訓是良好的,是忠臣的最佳代表,而出身在蒙家的蒙摯理應天然性的具備這種品質。

其實在整部《琅琊榜》中可以看出蒙摯對梁帝確實是十分忠心和信賴的,從一開始梅長蘇對梁帝的一些「吐槽」,蒙摯偶爾辯護便可以略見一斑。

比如「越貴妃復位」一事,當梅長蘇說:「這個皇帝還是這麼薄情寡義」的時候,蒙摯有些嘟嘟囔囔的說:「畢竟此事事關祭禮,陛下想必也是沒有辦法吧」。

所以,若拋開蒙摯對林殊的信任,對公道的秉持,蒙摯是對得起梁帝給予的那份信任的。

第三,蒙摯的聰慧和武功高強是另一個主要理由,看似呆萌的蒙摯,其實在很多關鍵的時候善於「插科打諢」,而他的這種插科打諢在梁帝這邊卻被定義為了「蒙摯這人不善心機,為人簡單……」,對於陪伴君王之人,尤其是近侍這一種類,這樣的定性在某些時候可以起到救命的奇效。

同時蒙摯武功高強,為天下有數的高手,對於梁帝來說,禁軍這樣一個重中之重的防護之責自然要交給一個武功高強之人。

最後還有一個偏腹黑的理由,如果整個梅嶺一案和祁王一案都不過是梁帝默認下的一種清除威脅的鐵血手段,那作為發號施令的梁帝,自然無比清楚林家與祁王到底有沒有謀逆之心,自然也就知曉只在赤焰軍待過一年的蒙摯是否是忠臣之人。

相關焦點

  • 琅琊榜:梁帝為什麼要除掉赤焰軍?林燮到底做了什麼?
    《琅琊榜》宣稱是一部權謀劇,看完之後頗爽,有種水到渠成的感覺,也接受了梅長蘇(林殊)復仇的合理性。但看完之後細想,赤焰軍被屠戮的原因遠比電視劇演的複雜。梁帝為何要誅滅赤焰軍,封掉百年帥府?那就要看看林氏的勢力強大到什麼地步,林燮又做了哪些觸怒梁帝的事情。
  • 《琅琊榜》前傳之夏江的反擊——太子裁撤懸鏡司與赤焰軍血染梅嶺
    《琅琊榜》電視劇中,懸鏡司首座夏江側身幕後,聽到了祁王太子要求梁帝裁撤懸鏡司。不得不佩服,導演只用一個鏡頭,就交代了《琅琊榜》的前傳!祁王太子是林帥妹妹的孩子,太子天然擁有了外戚軍方的支持,而我們的林帥長袖善舞,也學會了梁帝通過聯姻的方式鞏固自己的實力,通過與雲南穆王府的兒女訂婚,南北兩大軍事力量成為聯盟,置皇帝於危局。此刻的皇帝,再往前一步就會重蹈當年唐朝李淵的覆轍。本已如坐針氈的梁帝,聽到太子要裁撤懸鏡司,立刻申斥了太子。
  • 《琅琊榜》:蒙摯智商到底有多高?高公公的這個眼神給出了答案
    蒙摯在整部《琅琊榜》中基本呈現了三個狀態,一個是在下屬面前的威嚴,一個是在梁帝面前的忠誠,一個是在梅長蘇面前的憨笑,除了狀態不同外,蒙摯在這三類人面前出現時的智商表現也是不同的。20庭杖,其後蒙摯在副官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的走向休息之地,此時副官略有不忿的說道:「這事也不能怪大統領啊!
  • 《琅琊榜》如果沒有梅長蘇,梁帝會把皇位傳給誰呢
    看《琅琊榜》電視劇,總覺得靖王之所以成為未來的梁帝,是因為梅長蘇的設計,使得太子和譽王都失去了繼承皇位的資格。成年皇子中也只有靖王可以擔當大任,不得不給靖王。當初梁帝將玲瓏公主納入後宮,可能也不會有後面的事情。但單憑璇璣公主在掖庭那種鬼地方都能弄出一個消息網,可見滑族的女人都是聰明過人的。但凡你有一分威脅,梁帝都不會放過。他怎麼會讓有滑族血脈的人登上皇位,為滑族平反昭雪,將大梁陷入不仁不義的地步。他平時寵他,只是為了讓他和太子平衡朝臣之間的關係。
  • 《琅琊榜》:梁帝的智商究竟如何?為何他總被梅長蘇套路
    這件事是梁帝在劇中第一件被梅長蘇套路的事情,梅長蘇為了實現答應靖王救出庭生,想出了用三位稚子擊敗百裡奇,再借用巨大功勞,開口讓梁帝赦免罪奴的招術。而在這一設計中,最大的難點有三:梁帝是否會答應用三位稚子去挑戰百裡奇;三位稚子是否真的可以戰勝百裡奇;得勝後得梁帝是否真的會赦免三位稚子以及將他們交給梅長蘇。
  • 琅琊榜:梅長蘇最信任是誰?憨直的蒙摯才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蒙摯,大梁禁軍統領,琅琊高手榜排名第二的大梁第一高手,因在赤焰軍中待過一年,是被祁王蕭景禹提拔上來,而一直感念在心。能做到蒙摯這樣對自身優缺點瞭然於胸,把對朋友的情分時時放在心上,把對友情的好心用在「刀刃」上,寧願不作為,也不妄自添亂,才算是對人對己都更負責任的做法吧。
  • 琅琊榜:梁帝的智商究竟如何?套路皇帝陛下的N種辦法
    在整部《琅琊榜》中梁帝給人的感覺一直是智商完全被碾壓,而在碾壓他的這一批人裡除了我們熟知的智慧代表梅長蘇外,也包括了高湛、紀王爺等人。然而梁帝真的如此不堪麼?答案自然不是。這件事是梁帝在劇中第一件被梅長蘇套路的事情,梅長蘇為了實現答應靖王救出庭生,想出了用三位稚子擊敗百裡奇,再借用巨大功勞,開口讓梁帝赦免罪奴的招術。
  • 從《琅琊榜》看職場的平衡——如何與你的上級領導相處?
    《琅琊榜》電視劇中,懸鏡司首座夏江在幕後,聽到了祁王太子要求梁帝裁撤懸鏡司。導演只用一個鏡頭,就交代了《琅琊榜》的前傳!梁帝先後迎娶了言闕的妹妹和林帥的妹妹,通過聯姻的方式,形成了穩定的家族統治平衡。 然而,隨著祁王太子的長大成人,這一平衡的格局被打破!祁王太子是林帥妹妹的孩子,太子天然擁有了外戚軍方的支持,而我們的林帥,通過與雲南穆王府的兒女訂婚,讓南北兩大軍事力量實現聯盟,進一步鞏固了太子的地位,卻也置皇帝於危局。
  • 細品《琅琊榜》2:霓凰郡主選親
    這也是我遲遲不點評《琅琊榜》的原因,因為真實與虛幻相結合,確實不好點評。不過《琅琊榜》的確是近年來難得的質量上乘的國產古裝劇,說他開創了一股國產權謀劇的潮流也不為過,所以最後還是下決心點評了,身為作者也經常要挑戰一下自我。
  • 《琅琊榜》中蒙摯大統領,實力讓各國敬畏,終讓人信賴。
    蒙摯乃是大梁第一高手,琅琊榜十大高手中排名第二的人,他憨厚,正直,在劇中從梅長蘇出場,他都在協助倍受折磨的林殊復仇之計。九安山一戰,蒙摯的先鋒軍更是浴血奮戰。《琅琊榜》中,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形象。而蒙摯即是梁帝禁軍統領,也是一個手握官城護衛職責的守護神,他呆萌,給人一種可以信賴的安全感。他忠於國家,在梁帝在位中以正義為皇長子祁王;王帥林燮及七萬大軍沉冤招雪。
  • 琅琊榜:梁帝蕭選眾叛親離,落得悲慘下場,只因他犯下了3宗大罪
    在電視劇《琅琊榜》中亦不例外,大梁是偏安一隅的南方小國,在它的周圍,有北燕、南楚、大渝和東海等鄰國。為君者,要稱得上聖明,得有護民、護國、護君權三個方面的能力,但是梁帝蕭選一樁都沒做到!一是梁帝蕭選不愛惜子民,護民失職。
  • 《琅琊榜》:那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可以這樣說:林殊和穆霓凰的婚姻,是林府赤焰軍和雲南穆府的聯姻——是全國最強兩支軍隊的聯姻。而這兩支軍隊,很遺憾,梁帝雖為名義上的主人,可他實際上是沒有什麼控制實權。在第五十三集中,夏江在梁帝面前指證梅長蘇就是林殊,梅長蘇和靖王都在宮裡,蒙摯被迫在家休沐。靖王、蒙摯、霓凰提前合計到了午時靖王和梅長蘇還沒安全出宮,就起兵謀反。
  • 《琅琊榜》中當年製造梅嶺慘案的幕後黑手究竟是梁王還是另有其人
    《琅琊榜》主要是講述林殊化身梅長蘇,轉換身份背景以後,重返金陵,為當年林家蒙冤,父親母親之死來報仇伸冤的。而整個故事的脈絡大體就是圍繞當年的梅林慘案,也就是赤焰軍一案延展開來的。林殊當年在梅嶺慘案中僥倖活下來,卻也是身中火寒之毒,經歷了剝皮削骨之痛,九死一生。
  • 如果《琅琊榜》從梁帝的角度看待十三年前的舊案,是怎樣的故事?
    《琅琊榜》講述的是林殊為赤焰軍和皇長子蕭景禹翻案的故事。蕭景禹究竟有沒有逆反的心思?根據劇中很多人的描述,確實沒有。可關鍵在於,他沒懂自己的父親。蕭景禹在做太子的時候沒明白這個道理,可是當他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卻太晚了,因此他在被賜死之前說出了他和梁帝之間最大的問題「父不知子,子不知父」。林燮:關鍵不在於有沒有,而是在於想不想林燮,輔佐梁帝奪得皇位,血洗滑族勢力,數次救景帝於危難之中,從梁帝上位開始,就有了不可磨滅的功勞,說一句「功高蓋主」根本不為過。
  • 《琅琊榜》梁帝殺光7萬赤焰軍,曹操和朱元璋也幹了一樣的事
    然而,對梁帝蕭選來說,7萬赤焰軍難道還是他的軍隊麼?只是林家的私兵罷了。軍中只知有林帥、不知有皇帝,已經是鐵一般的既成事實。所以,在指責梁帝殺光7萬赤焰軍一事,如何昏聵、如何不合理的同時,不妨看看他此時的實際處境,看看祁王和林燮一黨的偌大權勢和囂張氣焰,不論是嬴政、劉邦、劉徹,還是李世民、朱元璋、朱棣,試問究竟有哪個雄才大略的帝王能容?
  • 《琅琊榜》梁帝真的是信錯人,才冤枉祁王和赤焰軍謀反嗎?
    電視劇《琅琊榜》中,梅長蘇在江湖蟄伏了十二年,終於回到帝都金陵,殫精竭慮扶持靖王上位,將朝堂六部重新洗牌。這一切部署籌謀,都是為了了卻心願,給赤焰一案有關的人平反。但是他卻死鴨子嘴硬,說自己是錯信夏江,才冤枉了祁王和赤焰軍。梁帝真的是信錯人,才導致今天這幅局面嗎?
  • 《琅琊榜》中梅長蘇為何要蟄伏十二年之久才返回金陵報仇?
    《琅琊榜》中梅長蘇返回金陵的時候距離梅嶺慘案發生已經十二年之久了。梅嶺雪間,怨魂悲鳴,骸骨累累,七萬赤焰軍的血不能白流,父帥,兄長不能白死,梅長蘇,或許應該叫他林殊,從死神手裡奪回命的那一刻開始,他就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復仇。可是,他為何還是選擇蟄伏等待了十二年之久,才重返金陵,開展復仇大業?
  • 《琅琊榜》:赤焰一案的操盤者有幾人?誰才是梅長蘇最該恨的
    整部《琅琊榜》的一切劇情,論及源頭都可追溯至「赤焰軍」一案。,赤焰軍依舊尚未佔據完整上風,另一邊派去搬救兵的聶鋒也並未帶著救兵如期歸來。此時京城之中,同樣風雲突變,祁王府(太子府)與林帥府被團團圍住,梁帝一紙詔令,上曰:太子蕭景禹與赤焰軍統帥林燮意圖謀反,赤焰軍已被謝玉率兵剿滅,並擊退大渝來犯兵士。
  • 《琅琊榜》:笑裡藏刀、運籌帷幄,道不盡梅長蘇波瀾壯闊的一生
    他是胸有丘壑的將門之後,也是奇兵絕謀的天才將領。17歲那年遭遇梅嶺慘案,身中火寒奇毒。為了能夠平反冤案,他挫骨拔毒以致面目全非,成為江左盟的盟主,蟄伏於江湖。29歲入帝都,憑一己之力攪亂時局,削弱太子的實力,扶持新皇繼位,洗刷了冤屈。林殊,蘇哲,梅長蘇,究竟哪一個才是真正的他?
  • 《琅琊榜》:看似不爭不搶的靜妃,憑什麼能笑到最後?
    導語:《琅琊榜》作為一部經典古裝權謀劇,書中的人物個個都立體飽滿,打動人心。其中的靜妃,更是讓許多觀眾喜愛。01《琅琊榜》以赤焰軍的冤屈得以昭雪,林氏一族蒙受的屈辱也終於得到洗刷為結局,大快人心。當太子被關禁閉譽王獨大時,梁帝問她,「怎麼看譽王?」她用一句「聽說他一位是賢王」,成功引起皇上的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