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父母暴病而亡,他墜入土溝,忽見一個道士,道士:蒼天有眼

2020-10-16 郝麗君

北宋年間,碧嶺村有個姓何的貧寒之家,一家三口,相依為命,兒子名叫何歌。

何歌自小懂事,長大後,孝順父母,長到二十多歲時,卻因家貧,尚未娶妻。

這天,何歌父親去集鎮上售賣山貨,路過一個富戶的門口時,被從內跑出的一條惡狗咬傷了腿腳。


何父回家之後,傷病加重,請了許多郎中診治,將家中銀錢花盡,卻是越來越重,不久撒手人寰。

何母悲痛欲絕,村民們都勸何歌,乾脆將老父的棺材抬到富戶的門口索賠去。

何歌依言而行,借了鄰居的馬車,拉著棺材,又召集了幾個同族的親戚,浩浩蕩蕩地去了富戶門口,何母和何歌伏屍痛哭,引來許多百姓圍觀。

不料,富戶和官府多有來往,很快叫來眾衙役,不問青紅皂白,就將何歌和母親下獄,在裡面忍飢挨餓,挨打受刑,一月後才放了出來。

何父的屍首早被同族親戚安葬入土,何母又氣又恨,回家後就不思飲食,每日嚎哭。

她坐在門外大罵蒼天無眼,讓壞人橫行無忌,欺壓鄉民,卻無處申冤。

連罵一月有餘,嗓子啞了,說不出話來,最後發熱病倒,日夜亂說胡話。

何歌因為給父親治病,而傾盡所有,此時眼看著母親病重,卻是束手無策。


最後,他只能找四鄰借了幾兩銀子,又借了驢車,帶著母親去鎮上的醫館求醫。


豈料,醫館也是那個富戶的產業,他們當即將何歌母子攆出,又是一頓亂打,打得二人遍體鱗傷。

母子二人傷心而回,何母又氣又恨,回家後就躺在榻上,七天不吃不喝,硬生生把自己餓死榻上。

臨死大吼一聲:「兒啊,一定要給爹娘報仇啊!」

何歌有了自知之明,知道不是富戶的對手,放棄復仇,在家裡哭了幾日後,將老母殮葬入土,眼睛哭得又紅又腫,幾乎瞎了。

一月後,他又去墳前哭祭父母,雙目已經看不清道路,一個不小心,掉到了路旁的溝裡。

何歌雙手攀爬而上,連續滾落幾次,跌得滿臉傷痕,最後氣得在溝底又喊又撓。

忽然,他感覺手下撓出一個東西來,他邊哭邊睜眼看去,淚眼朦朧中,他看見眼前兩株人參半掩土中。


何歌悲喜交集,他一邊擦著眼淚,一邊咧嘴笑了。

他心裡想道:「這一定是老天眷顧我,才讓我看見這隻人參的!」

想到這裡,他連忙動手刨出,捧在手心裡,久久地注視著它,眼淚又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就在此時,忽見一個道士從旁走過,道士聽見哭聲,緩步而至。

何歌也抬頭望著道士,但見道士呵呵笑道:「蒼天有眼!善有善報,蒼天不負善良之人啊!」


說罷,道士伸出手來,將何歌從土溝裡拽了出來,又安慰幾句,這才飄然而去。

何歌將人參小心地收入懷裡,拿到集鎮上賣了,得到三百兩銀子。

有了銀子,他很快治好了眼睛,又修房蓋屋,不久,娶回一個美貌的妻子,終於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消息傳出,村民們議論紛紛,都說,蒼天有眼,還是庇佑窮人的,何歌也算是否極泰來,好人有好報了。

相關焦點

  • 故事:女子深夜獨行,男子尾隨上前,道士:壞事做盡,必有禍殃
    明朝洪武年間,李渠鎮上有個名叫吳虎的男人,家境殷實。 這年,吳虎父母相繼去世,只剩一個妹妹。 說罷,率眾追去,一直追到鎮子口外,但見小青沿路朝遠處的林地走去,吳虎正要去追,忽見一個道士走來。 但見眼前的小青姑娘,只是一個紙人,旁邊就是一座墳墓,嚇得吳虎尖叫一聲,扭頭就跑,眾奴僕也連忙緊隨而逃,都嚇得魂飛魄散。
  • 故事:道士救他一命,他卻要害恩人,道士:你恩將仇報必遭天譴
    反正有他人作伴,眼看著全鎮人個個面帶著將死之兆,也都不覺得事有古怪,反而覺得很是正常。 這日,鎮上有個叫陸二力的男人,去山上尋找草藥自治,途中累得半死,也沒有尋到能治病的草藥。 他坐在一棵樹下喘息,正沮喪時,忽然抬頭,看見遠處一座道觀,又飢又渴,連忙上前去討水喝。 陸二力抬手叩門,裡面出來一個老道士,將他迎進觀內。
  • 故事:書生救一道士,道士卻說他三日內必死,結果書生中了進士
    明朝有一書生,名叫吳尊儒,為人善良,樂善好施。一次他和幾個同窗好友結伴到京城去參加考試。一天,他正在客棧吃飯,忽聽到店小二大聲呵斥一位穿著破爛的道士原來是道士吃了飯卻沒錢付帳,這吳尊儒動了惻隱之心,對店小二說道:「他的帳記在我頭上。」道士連忙道謝。酒足飯飽之後,那道士對吳尊儒說:「公子可是到京城趕考?感謝公子款待,我無以為報,可否讓我為公子佔卜一卦?」吳尊儒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報了自己的生辰八字,道士仔細看了看他的五官和手掌,掐算了一陣,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吳尊儒對他說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道長只管明言就是。」
  • 故事:男孩扶受傷道士回家,道士砸碎一顆珠子,救男孩的爺爺一命
    (原創民間故事,圖片來源於網絡)從前,北林村有一戶人家,一直以來,都過著貧窮的日子。後來,小兩口外出做工了,把十歲的兒子交給爺爺帶。:「你把這顆珠子帶回家,放到柜子上,三日後你家就會走好運,發大財了,到時候,你父母就不用離家去打工了!」
  • 民間故事:道士下山捉酒鬼
    故事,虛構。我的師父是一個道士,他平時就住在道觀裡,除了主持觀裡的事務,潛心修行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救人度人。提到救人度人,說的自然就是一些解決非科學事件所給人造成的困擾和危險,或者說科學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醫院治不好的病,比如明明渾身不舒服但是去了醫院卻查不出毛病。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一村民一夜之間突然瘋癲,精神病院束手無策,最終無奈之下只得來寺裡找師父幫忙。
  • 故事:男子受傷無人照顧,每天醒來床頭總有飯菜,道士送他一道符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圖片來源於網絡)阿傑是個光棍漢,靠著上山砍柴為生,日子過得清苦。這天,阿傑在半山腰砍柴時,不小心摔倒了,繼而滾落山崖。雖然保住了一條命,但雙腿受傷了,之後經過一番包紮,郎中說他暫時無法下床走路,需要靜養一段時間。
  • 聊齋故事:兄弟挖蜈蚣,道士見了直磕頭,它是你們的祖先
    廣平和廣明是兩兄弟,住在李家村裡,父母去世了,兩兄弟勤勤懇懇幹活掙了些錢,於是商量著把舊房子拆了蓋個新樓房以後娶媳婦用,兩兄弟也沒多的錢請工人,渾身有的是力氣。於是兩個人就開幹了,先把舊房子推牆拆瓦,再開始挖新房子的地基,進度還算不錯。
  • 故事:道士的法術
    太河鎮有個叫陶正的人,為人好色,喜歡捉弄同村的未婚少女。村裡人都非常討厭他,見了他都躲得遠遠的。一日,陶正見初中生李芳剛放學回家,便在其背後學狼叫嚇唬她,小姑娘嚇得哭著跑回了家。陶正大笑道:「這小丫頭真是膽小。」陶正走到馬路上,見一人身穿道袍,仙風道骨。那人對陶正說:「你在村裡壞事做盡,今晚要遭報應了。」陶正聽後大罵:「哪裡來的假道士,敢管我的閒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高聽,蜂翁,狗皮道士,劉生青詞之譴
    聞其家有哭聲,諗其人既斃,乃悠然去。否則憤憤,復集毒 螫人如初。蜂翁《稽神錄》裡記載,廬陵有個舉子應試途中,晚上到一個農家借宿。一個老翁出來說:「我們家屋子窄,人口多,一個房間只能容納一張床。」及就寢惟聞訌訌之聲,既曉而寤,身臥田中,旁有大蜂窠。客常患風,因而遂愈,蓋食蜂之餘爾。狗皮道士叫狗皮道士的人,不知道他的家鄉,也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明朝末年,他光著腳,披張狗皮在成都乞討。每到一家門口,就學狗叫,非常像。家犬聽到,以為真來了狗,也跑出來叫。道士就和狗對著叫個不停。鄰居的狗也跑出來,聚成一群圍著他叫。
  • 故事:窮書生被追跳崖,看見一個死者,激動地大哭:蒼天有眼啊
    明朝宣德年間,瑞和鎮上有個名叫何賢的書生,父母早逝,獨自過活,尚未婚配。 這日,何賢的一個鄰居劉小五前來借銀子娶親,開口要借一百兩。 不料,路旁忽然躥出一個劫匪,掄刀亂砍,嚇得一行人跑了個精光,劫匪掀開轎簾一看,見新娘子早已嚇得癱軟,背了新娘子就跑,妄想賣去青樓賺銀子。
  • 民間故事:稚童眉心有肉球,父親遍訪名醫,道士見了大驚:不能割
    這一日,這李三做夢,在夢中,黑暗之地,長有一棵樹,樹身只有一人身高,上面枝杈倒是繁茂,在樹頂的位置,結有一枚紅色的果實,在他看到這枚果實的一刻,果實竟然化作了一個指頭大小的小人,看著他帶著笑意。這時,李三的夢醒了,天色已經蒙蒙亮了。
  • 劉溥助道士捉蛇妖
    有一天偶然去三元官遊玩,有個道士見他是個少有的奇人,於是和他做了方外之交,二人關係親密融洽。劉溥缺錢時,道士必定竭力相濟,絲毫沒有吝惜猶豫過。劉溥卻不能安然受之,時常慚愧,但卻無以回報。一天劉溥到三元宮拜訪道士,見道士皺著眉頭獨自默默坐在那裡,面有憂色。劉溥叩問:「大師為了何事如此憂鬱?如果有用小生之處,定當萬死不辭。」
  • 講講嶗山道士的故事,老道士講述真正的修行高人故事
    尤其是住在嶗山,看這個動畫片,更覺得有趣味。《嶗山道士》的故事取自聊齋,講一個人很仰慕神仙,每天捧著一本《神仙傳》研究,用他老婆的話說,就是「又看《神仙傳》,看得痴頭呆腦」!想想也是,一個殷實人家,嬌妻良田的,還修什麼仙呢?豈不就是「痴頭呆腦」!這個呆子不聽,自己一個人偷偷去修仙了。
  • 聊齋故事:道士替員外趕走女鬼卻遭驅逐,道士離開後員外直呼上當
    松滋縣有一個叫秦禮的人,家境優渥是松滋縣首富。一天夜裡一個女子的哭聲將秦府上下全部吵醒,秦禮讓家丁在整個秦府查找哭聲的來源,整個秦府被找遍也沒有找到哭聲的來源。到了次日夜裡子時左右,哭聲再一次響起,整個秦府又一次全體出動可還是沒有查到哭聲的來源,全府上下又一次聽女子哭了一晚上。秦禮非常害怕又是燒香又是拜佛。
  • 明清奇聞——奇異道士潘爛頭:神仙之間,自相殘殺,相煎何太急
    京江有一個姓潘的道士,誰也不知道他的來歷,只知道他很有幾分神通,常常能拘神喚鬼,指令他們做這做那,讓人神奇不已。他也不向別人求助,而是畫了道符,念起幾句咒語,不一會兒,一個陰間的判官來到他面前,恭敬地問他有什麼事。潘道士半開玩笑地說道:「快去,幫我送點草紙來。」判官大怒:「我費了這麼大的勁,才從陰間趕過來,你竟然只是為了讓我給你取草紙?」一面說,一面提起判官筆點向潘道士的額頭。
  • 《聊齋志異》:嶗山道士
    自古以來仙法眾多,「穿牆之術」就是其中的一種,今天我們來欣賞一個關於仙法的小故事,《聊齋志異》——嶗山道士。他聽說嶗山上仙人很多,就背上行李,前去尋仙訪道。他登上山頂,見一道觀,清雅幽靜。一道士端坐在蒲團,白髮垂肩,仙風道骨。王生忙上前施禮請教,一番交談下來覺得道士所講甚是玄妙,於是懇求收他為徒。道士搖搖頭說:「你素來嬌生慣養,恐怕吃不了苦。」王生忙拍著胸脯一通發誓,道士見他態度誠懇,便答應下來,傍晚的時候,道士的徒弟都過來了。
  • 故事:老漢被騙光錢財,病重吐血,哭道:蒼天有眼,一定替我報仇
    明朝洪武年間,四季村有個名叫丁高的男子,出身富家,自小嬌生慣養。這年,丁高的父母自覺年歲漸長,丁高又不學無術,唯恐他們過世後,兒子將家業敗光,餓死街頭,提前為丁高找到一個老者何義為師。一晃一年已過,丁高連皮毛都還沒有學到,他的父母卻在此時忽然生了重病,很快雙雙辭世。丁高瞬間成了孤兒,大哭一場,將父母埋葬,正如他父母所料的一樣,他頓時覺得無人管束,終於獲得了自由,大為興奮。
  • 聊齋故事:亡妻常坐在床頭,和尚、道士束手無策,卻被一郎中化解
    永寧村有一個叫胡泉的人,他以種地為生,雖然沒有什麼本事,但卻有一個令全村人羨慕的好妻子,他的妻子王氏賢良淑德、勤儉持家,還是十裡八鄉有名的美女,當年去王家提親的人把王家的門檻都踩壞了。可是王氏卻不顧家裡人的勸阻執意要嫁給胡泉為妻。二人成親之後,日子雖然貧窮,夫妻倆卻很開心,也很幸福。
  • 故事:老婆晚上總是做噩夢,請來道士擺治,道士說:嬰兒告狀
    古時候,有一家富戶,家主名叫狄良三,主婦人稱扈大娘。扈大娘這人脾氣不好,比較霸道,家裡由她說了算。而且她還是一個醋罈子,不準狄良三納小妾。狄良三天性懦弱,只能由著扈大娘撒野。 這一天晚上,扈大娘忽然看見一個判官,帶著幾個小鬼衝了進來,喝問道:「扈大娘,你可知罪?」扈大娘戰戰兢兢地說:「大人,我本本分分地過日子,哪有什麼罪?」判官喝道:「還沒有醒悟,給我狠狠地打!」
  • 搜神記之營陵道士
    其同郡人婦死已數年,聞而往見之,曰:「願令我一見亡婦,死不恨矣。」道人曰:「卿可往見之。若聞鼓聲,即出,勿留。」乃語其相見之術。俄而得見之;於是與婦言語,悲喜恩情如生。良久,聞鼓聲,恨恨不能得住,當出戶時,忽掩其衣裾戶間,掣①絕而去。至後歲餘,此人身亡。家葬之,開冢,見婦棺蓋下有衣裾。【注釋】①掣:拉,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