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風聲》——原來她才是真正的「老鬼」

2020-11-20 夜禮服的玫瑰

聽朋友說麥家的小說非常精彩,特別是這部《風聲》懸念迭起,情節步步緊扣,強烈推薦我去看一看。我之前有看過周迅、李冰冰主演的電影《風聲》,而看完原著小說之後才發現書中的情節和電影裡居然相差甚遠,故事還是一個故事,但裡面每一個人物都變得更加豐滿!

在電影裡主角是顧小夢,她看似一副大小姐的派頭,說話大大咧咧毫無顧忌,而實際上卻是一個非常冷靜、勇敢的地下黨員。而李寧玉只是一個在汪偽政府工作的普通女人,她有自己的感情生活也有脆弱的一面,在猜測到顧小夢身份後她非常氣憤想揭發她,但面對顧小夢的眼淚和哭訴卻下不了手。

在小說裡卻完全相反,李寧玉才是那個唯一的「老鬼」,而顧小夢是潛伏的國民黨人員,心理素質、戰鬥經驗不如李寧玉成熟。


小說分為三個篇章,「東風」、「西風」、「靜風」,共產黨說,國民黨說,作者說,「一事三說」。通過不同的角度對一件事反覆的寫,讓你對整個事件的背景、人物越來越清晰,真實感越來越強,但對所謂的真相卻越來越迷惑,不知道誰說的才是真的!

或許作者的意圖便希望每一個讀者都會有一個自己心裡的真相,這也是閱讀最大的樂趣,一個故事在讀者的心裡進行了二次創作。


小說裡非常關鍵性的兩個人物是李寧玉和顧小夢,有爭議的疑點聚焦在「到底誰將情報傳出去的」?潘老,也就是李寧玉的哥哥,他說是李寧玉用生命的代價將情報藏在畫裡帶了出來。而顧小夢卻說潘老是騙子,是自己幫助李寧玉把情報傳遞出來的,是她通過藥丸將情報帶出了裘莊!

「三說」,無論是誰說都留下了不合情理、說不通的地方,但偏偏這樣才有真實感,如果事事都嚴絲無縫便缺乏了人性,感覺更像是編造而成。


「三說」,無論是誰說都讓一個潛伏在黑暗裡的勇敢、堅韌、無畏無懼的革命者李寧玉的形象漸漸變得清晰。

在電影裡,「老鬼」顧小夢和「老槍」吳志國同時被關在了裘莊,兩人是同志,為了完成任務爭先赴死。而在小說裡,「老鬼」李寧玉是一個人,孤立無援、四處高牆,敵人無處不在的監視、隨時都可能暴露的壓迫感,讓她陷入了黑暗之中。

眼看著時間一點點過去,裘莊之外大批的同志生命受到威脅,但自己卻無法將情報傳遞出去。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同志去赴死。


李寧玉的心沒有一刻安寧過,她周旋在肥原的懷疑之下,製造種種假象為自己爭取時間,在顧小夢面前暴露之後也沒有喪失冷靜,抓住對方軟肋處處緊逼,軟硬兼施。


這樣一個女性地下工作者的形象可能是我們之前從未遇見過的,她一直處在弱勢之中,四周都是懸崖峭壁。她沒有那麼善良和光明磊落,為了將情報傳遞出去使出渾身解數,陷害、利用他人、虛與委蛇、假意哭求。她是一個弱女子,但卻用層層壁壘將自己包裹!她是一個戰士,用自己的生命和敵人奮戰到最後一刻。

相關焦點

  • 《風聲》:老鬼、老槍不是個人,而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
    近來讀了麥加的諜戰小說《風聲》,之前看周迅、李冰冰版電影《風聲》很感人,欽佩那個年代的人對內心信仰的執著與堅定。故事發生子啊一九四一年春夏之交:日偽時期。地點是中國江南名城杭州:西子湖畔。中共的地下工作者「老鬼」打入敵人內部,但是不幸露了馬腳。
  • 小說《風聲》「老鬼」出色地完成任務,詮釋了個人成功的三大要素
    這是作家麥家的代表作《風聲》中的主角「老鬼」,在執行任務被囚禁時,既要努力隱藏自己的共黨臥底身份,還要努力將那份事關同志們安危的重要情報傳出去時的真實心情寫照。其作品《解密》《暗算》《風聲》《人生海海》等作品被譯成了三十多種語言發行。其個人也獲得了茅盾文學獎、南方文學盛典年度傑出作家、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榮譽。根據其小說改編的《風聲》電影版,掀起了中國諜戰影視的狂潮。
  • 《風聲》丨雖不及諸葛孔明,「老鬼」的這三個特點也遠超普通人
    於是,最近我又翻開了麥家的另一部作品《風聲》。《風聲》講述的故事發生在日偽時期,五名偽政府的軍事要員被囚禁於西子湖畔的裘莊裡,潛伏在他們中間的共黨臥底「老鬼」身份即將暴露,危在旦夕。可是,一直到「老鬼」死去,負責審訊的肥原都沒弄清楚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臥底,而且風聲還是走漏了出去,這足以證明「老鬼」是一個成功的臥底。我認為這個臥底的成功離不開他身上的三個特點。
  • 死局與破局:《風聲》書評
    原來諜戰故事還可以這樣講。風度翩翩的錢之江顛覆了我對特工的印象,那段風度翩翩的桌上舞蹈,還有和代主任鬥智鬥勇的那一番綿裡藏針的對話,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等到電影風聲上映,鋪天蓋地的宣傳反而讓人感到一絲疑惑。走進電影院,從頭到尾對酷刑的渲染,讓我感覺這個故事不過是暗算版本加上普通的諜戰故事的混合體。並不像麥家本人的風格。看完電影,心裡總有一點缺憾,那就用原著來彌補解惑吧。
  • 沉浸式戲劇《風聲》迎來首批觀眾,你猜誰是「老鬼」?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何晶圖/主辦方供圖7月10日、11日晚,沉浸式戲劇《風聲》在上海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進行展示。這是由「華人夢想」耗時數年打造的一部大型原創沉浸式作品,由麥家工作室獨家授權。《風聲》改編自麥家的同名原著小說,以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少佐肥原追查洩密的「老鬼」為主線,聚焦我黨地下工作者暗中潛伏敵營的驚險較量,將特情、偵破等故事元素及人性發掘融為一爐。
  • 原著《風聲》:迷宮式劇情,反轉燒腦,演繹真人版「狼人殺」!
    十一年後再讀這麥家的原著《風聲》,意外地讓我顛覆了對國產小說的認知。這本經典懸疑故事著作,在當代中國小說裡,可以稱得上是獨一無二,故事情節反轉再反轉,好似迷宮一般,讓讀者一步一步地去突破。後來,肥原又將懷疑地目光投向異常冷靜、不配合的的李寧玉身上,在一番威脅與恐嚇下,也沒能從她嘴裡套出什麼話。這時肥原心急如焚,而」老鬼「也焦慮不已,被困裘莊的消息無法傳遞出去,外面準備接頭的同志就處在危險邊緣了。
  • 《風聲》:大孤獨大絕望之後的心靈鏡像
    《風聲》,是當代優秀的諜戰小說,也是密室小說,作家麥家描寫了這樣一個故事:日偽時期,代號「老鬼」的我黨地下工作者,潛於日偽情報組織內部。某日,我黨集結抗日反偽志士開會的消息走漏了風聲,「老鬼」知情而報,情報不幸被敵人偶然截獲。敵人為找到「老鬼」把所有嫌疑人被軟禁在裘莊,企圖各個擊破。就在這危如累卵之際,完全與世隔絕的「老鬼」卻在無數耳目的監視下,以讓人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傳出了情報。
  • 《風聲》:當你以為自己窺見真相,麥家卻用實力給出另一番答案
    本以為透過電影,多少可以窺見《風聲》這部小說的精彩之處。不過,在讀過原著之後才發現,原來在書中有那麼多細膩的情節被忽略了。因此,在我看來,儘管電影很不錯,但還是小說更有魅力。文字是有力量的,作者麥家在小說的開頭部分寫的就很有意思。
  • 麥家《風聲》全新修訂版來了,電影只拍出了原著的三分之一
    每個人都有嫌疑 《風聲》又名《肥原的困惑之老鬼究竟是誰?》(開個玩笑)。 棋中棋,套中套 吳志國不承認自己是老鬼,還一口咬定,「老鬼」是李寧玉,她模仿了自己的筆記並嫁禍給他,肥原的推測似乎走進了誤區》全新修訂版來了,電影只拍出了原著的三分之一 就在「我」準備發表這本書時,顧小夢卻找來了,她阻止這本書出版,因為在她的口中,故事有了另外一個版本。
  • 《風聲》:1941年西子湖畔的洋樓裡,女英雄李寧玉的故事
    經歷過大孤獨的、大絕望的人,會懂得《風聲》給你的大堅韌和大智慧!01看過了《風聲》的電影,便對它的原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看完了原著,慢知慢覺才覺得原著和電影,差別很大。今天執筆,想寫一寫我在《風聲》裡收穫的驚喜。
  • 最不可走漏的就是風聲,多少秘密藏其中?
    一大早聽說,吳志國是老鬼。於是王田香把他囚禁在東樓,用了一夜的酷刑,背脊上足以用皮開肉綻來形容,下身皮帶抽掉了,外褲耷拉在胯下,內褲上血跡斑斑,如果是女人的話,一定會讓人想到剛被強暴過。 肥原心情不錯,大家都以為囚禁日子已經要結束了,沒想到,下午審訊室裡傳出三聲槍響,肥原又開始懷疑李寧玉是老鬼。
  • 《風聲》:電影只拍了三分之一,原著的智鬥更精彩
    我第一次知道麥家的小說《風聲》,是十年前我剛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天晚上我百無聊賴地躺在宿舍,用諾基亞手機自帶的收音機功能收聽廣播節目。非常偶然地聽到《風聲》的廣播劇,在一段扣人心弦的音樂之後,有一個充滿神秘感的中年女聲介紹「某某臺大型廣播劇,改編自麥家原著小說《風聲》」。
  • 《風聲》再版:見證魔窟中用生命守護的信仰
    而麥家的諜戰小說《風聲》,也用這種方式,讓讀者代入其中,去探索一場「捉鬼」疑案。它講述了抗戰時期,汪偽政府為揪出地下黨特務「老鬼」,將吳志國、白小年、李寧玉、顧曉夢四人軟禁,在步步驚心的勾心鬥角中,但直到最後,「老鬼」都沒有暴露,還再次送出了事關組織存亡的情報。
  • 《風聲》丨貌似安靜的較量中顯示的是信仰的力量和犧牲的準備
    麥家的《風聲》電影看了印象很深,裡面幾個黃金演員周迅、張涵予、王志文、蘇有朋、李冰冰和黃曉明的精彩演繹讓人對原作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觀影后我就看了小說,說實話,因為觀影的視覺效果當時太強烈了,尚沒有品出小說的絕妙之處,這次《風聲》再版,看著購物車裡新版書的封面,趁著雙十一還是有下了單從頭到晚又細細看了一遍
  • 那虛無的風聲……
    《風聲》這部電影改編自麥家的同名小說。一部讓人窒息,牽動最深入細膩神經感知的電影。濃鬱的暗沉色調,營造出無比緊張的諜戰氛圍。誰才是個局真正的操盤手?誰在推動主導著劇情的發展走向?表面上看,是設局的人,他們擁有絕對的權力和優勢掌控著每個人的生殺予奪,決定遊戲的開始與結束。在這場力量懸殊的較量中,被調查質詢的幾個人,處於「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被動境地,幾乎拿不到一分一毫的主動權。最先撐不住的便是自私狂傲之輩和膽小如鼠之流。而當助紂為虐實施暴行的設局人也命喪同伴之手時,那股真正主導劇情發展的無形能量才越來越清晰的呈現出來。
  • 風聲原著小說各人物大結局是什麼 顧曉夢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電視劇《風聲》在北京衛視播出了,這是一部由徐璐、文詠珊、周一圍主演的諜戰劇,改編自麥家的同名小說,女主顧曉夢是軍統特工。那麼《風聲》小說各人物大結局是什麼? 顧曉夢最後的結局是什麼?下面八寶網小編帶來介紹。
  • 一改動全身,為什麼《隱秘的角落》打不過《風聲》?
    最近熱播的網劇《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看過《無證之罪》的觀眾,一定對嚴良這個人有印象。《風聲》講述了在汪偽政府背景下,特務處接到一個任務,要揪出潛伏在組織內的地下黨「老鬼」,並將地下黨組織這一條線一網打盡
  • 《風聲》:遭遇「密室迷宮」中的大絕望,麥家重塑信仰的力量
    《風聲》的結構分為三部分:東風、西風、靜風,以不同的視角,講述了同一個故事:日偽截獲了一封代號「老鬼」傳給共產黨地下組織的情報,軍部長官肥原要揪出隱藏的「老鬼」,就軟禁了包括「老鬼」在內的吳金李顧四位日偽內部人員,企圖找出「老鬼」。 「老鬼」是誰?在完全封閉的裘莊,「老鬼」該如何脫身?情報該如何傳出去?
  • 《風聲》:歷史越走越遠,但是,英雄的身影卻永遠讓我們銘記
    但由於從事了特殊的職業,他們一直生活在世俗的陽光無法照射到的角落,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情感,他們的命運,是我們永遠的秘密……」這是小說《風聲》獲得茅盾文學獎時作者麥家的致辭。正是懷著對這些人崇高的敬意,麥家滿懷深情地創作了《風聲》這部長篇諜戰小說。
  • 閱讀 | 風聲四起,扣人心弦的諜戰劇背後深層的信仰之心
    書的作者麥家是繼魯迅、錢鍾書、張愛玲後首位入選英國「企鵝經典文庫」的當代作家,他08年所寫的《暗算》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14年《解密》英文版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為「全球年度十佳小說」,2017年被英國《每日電訊報》選入「二十部史上最佳間諜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