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麥家的認識始於暗算。原來諜戰故事還可以這樣講。風度翩翩的錢之江顛覆了我對特工的印象,那段風度翩翩的桌上舞蹈,還有和代主任鬥智鬥勇的那一番綿裡藏針的對話,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等到電影風聲上映,鋪天蓋地的宣傳反而讓人感到一絲疑惑。走進電影院,從頭到尾對酷刑的渲染,讓我感覺這個故事不過是暗算版本加上普通的諜戰故事的混合體。並不像麥家本人的風格。
看完電影,心裡總有一點缺憾,那就用原著來彌補解惑吧。讀完風聲,長嘆一口氣,麥家不愧是麥家。充滿懸疑的氣氛和環境,多角度人物視角的敘事,逐步反轉的情節,讓人慾罷不能,一口氣讀完,這才放手。
裘莊的四天四夜,肥原似乎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他知道吳志國金生火李寧玉白小年和顧曉夢這五個人當中,一定有一個人是共產黨的潛伏特工老鬼,他也知道周恩來的特使將在四天以後的深夜十一點文軒閣召開秘密會議,他還知道,老鬼那封報警的信根本沒有傳遞出去。
只要他穩坐釣魚臺,笑看這五個人為了證明自己,互相攻擊,最後露出破綻的就是老鬼,這齣好戲,他不需要用酷刑逼供,他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智慧,找出老鬼,而且,只要他到時候人馬往文軒閣一派,那共黨特使,還不是甕中捉鱉?
而老鬼,失去了自由,沒有辦法把會議洩密的情報傳遞出去,還要面對肥原的窺探,其他四個人的攻擊,證明自己不是老鬼。他或者是她必須在第四天之前,把情報傳遞出去,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故事的第一部東風的結尾裡,吳志國被刑訊而死,李寧玉自殺身亡,自信的肥原陷入了迷惑。他沒法確定誰是老鬼,但是他還有一張王牌在手,還可以擒獲共黨特使。可是當他在文軒閣白白等了一晚上的時候,他明白老鬼已經把情報傳遞出去了。
東風就是設置了一個死局,然後破局。我們都已經知道李寧玉就是老鬼,可是她到底是怎麼把情報傳遞出去的呢?東風的後記說是用一幅畫記錄了莫斯密碼。電影風聲裡面用針線和唱戲也是借鑑了這一點,但是這和暗算傳遞情報的情節就雷同了。
所以在接下來的西風裡面,講的就是老鬼如何破局的經過。如果說東風是具有阿加莎克裡斯蒂風格的密室求生之路,西風就是充滿羅生門色彩的從另一個角度講的故事,而且層層遞進,一環套一環。
西風這個故事的講述人是當年現場的見證人,顧曉夢。她的身份是軍統特工,背景則是個超級富二代。
在這個故事裡面,李寧玉早就暴露了。她想利用交通員老鱉進來收垃圾的機會,扔出了藏著情報的藥丸殼子,卻被顧曉夢發現了。李寧玉使出渾身解數,套出了顧曉夢的軍統身份,從懇求欺騙到威脅,暫時勸住了顧曉夢。
接著,她趁熱打鐵,對顧曉夢從情感入手,講述了自己身世愛情和革命經歷。最後逼迫顧曉夢同意為她運送情報,然而,本來應該出現的交通員卻沒有來。時間緊迫,李寧玉決定犧牲自己,來送出情報。不過,她和顧曉夢都認為,就算是一具屍體,肥原也根本不可能送出去。
東風裡那副記載了莫斯密碼的畫,在西風這個故事中,也是李寧玉畫的,不過,這幅畫就是一個掩護顧曉夢送出情報的幌子,但是,李寧玉必須要死去,這個計劃才能施行。
這段反轉的確出人意料,高明的舉重若輕,這一點電影風聲最後傳遞情報的針線和唱腔未免不夠符合故事的情景,在邏輯上也說不通。
《風聲》的第三部分靜風,是故事裡的所有人的縮小版傳記,當然也包括他們最後的結局,還有很多在東風和西風裡面的細節,比如,交通員老鱉是怎麼把情報送出去的,肥原後來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看完《風聲》,會有這樣一種感覺,仿佛走在幽深的山谷裡面,你在竭力尋找那條通向外面的大路,你面對的是很多歧路,隨著故事的深入,你能看到每條歧路通向哪裡。這是一個跟隨作者不斷前行,尋找最終目的的過程,也是一個在懸疑中尋找答案的過程。這就是麥家小說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