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了,依然記得他叫何昌中!這是個真實事件.
那時,頂替根本不需要冒名,直接把你換掉就是了,只要有&34;!
他存在過,音容笑貌歷歷在腦海.以此文紀念他......
網圖
你怎麼弄丟了自己的玩具
何中留給世間的最後聲音是一聲撕天裂地的吶喊.
他喊得很大聲,可是蕩蕩滾滾的黃埔江邊,沒人聽見.
夜,很涼.
何中跳江時,仿佛看到頭頂的滾滾紅塵,還有,身下的滾滾江水.
江水很涼,他想.
現在算起來,那該是二十年前的江水...
小的時候,何中與我是玩伴,幾乎天天粘在一起,今天打架明天和好,和好之後再與別的小朋友打架,總之,關係很不錯的那種.
那時候,我們的家裡面都很窮,很少有零食,也很少有玩具,更不必說零用錢了.不像現在的孩子,沒錢可以問家長要,甚或偷家裡的錢.我想那時候很多小朋友都有撿拾破銅爛鐵然後送到回收站換錢的經歷,當然,那時的回收站,不是現在電腦上的那種.
何中和我就經常聯合跑到紡織廠外的垃圾堆,拾撿一種銅圈.那銅圈恐怕只有幾克的重量,很小的那種.那銅圈本是安裝在一種小木管的頂端,小木管便是用來纏線用的.那木管細細長長的,有著規矩的紋路,頂端被黃黃的銅圈套著,底端是感覺很柔和的弧型,拿在小手裡很舒服,像玩具.要知道,畢竟那個年代的物具都很少精緻.而且,那種精巧的木管我們也很難得到,廠裡是要回收的.只有在冬天,垃圾裡木管的灰燼便多起來,可能工人階級用它取暖,我們便撿拾到比較多的銅圈,用凍得醬紫的小手捧著,還要仔細用手撮去燃燒後銅圈上的非銅殘鎦,然後送到回收站換錢.
網圖
對何中,我總是有些依戀的,他總是撿到更多的銅圈,他的手便凍得更加的醬紫,而我們得到的零食卻平分.可是轉眼,醬紫這個詞已經被變成&34;.
後來,我們家搬走了.我們也上了不同的中學.到高中時,聽說何中去上海當了兵.沒想到的是,上海,對何中來說,居然變成了傷害.
再後來事情,大抵都是小時玩伴們告訴我的.何中在上海當兵當得很苦,畢竟是少小離家.何中便努力學習,考取了&34;,但最後被分數少於他的一個參謀的女兒頂掉了.
小時候,何中和俺家的附近有座不知名的小土丘,儘管小,我們仍然叫它山.於山頂西望,可以看到海.有些午後,會看到太陽慢慢地熔在波濤裡,海水的顏色會變得好紅,眩目的憧憬.仿佛,天上也在飄散很多金紅色的小星星.那時候,我不知道那叫輝煌!
當兩個軍人捧著一個被黑紗蒙著的方方盒子送到何中家後,人們說 --------
西山上,夕陽裡,經常可以看到何中的,瘋掉的娘.
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