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打官司」是靠偷拍完成的,只要身體硬,張藝謀可以拼一輩子

2020-08-19 電影stalker

敲腳的享受和無數的燈籠流淌著權利的暗示

珠玉在前

1991年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是根據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改編的。

張藝謀拿到小說之後,本來要在南方取景,因為小說的故事就是發生在南方。

但因為他在山西拍過《老井》,對山西也挺熟悉,後來看了喬家大院,感到非常震撼,覺得不拍太可惜了。

他要是不拍,別人肯定也會拍。

燈籠和雪地的反差中瀰漫著壓抑的氣氛

蘇童顯然對改換背景頗有微詞,但張藝謀被山西古建的美吸引,誰說也沒用,就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把《妻妾成群》改在了山西喬家大院。前後一共拍了三個多月。

當時喬家大院還沒什麼遊客,也就沒有封閉大院進行拍攝,偶爾來遊玩的遊客還能看到張藝謀的團隊拍電影。

當時張藝謀坐在二樓的平臺上想,這個畫面該怎麼構圖,攝影該怎麼取景。

對稱和充滿透視感的畫面,構成了主要場景和氛圍

忽然就看到整個大院的透視線,覺得這就是一種規矩,沒有規矩就沒有方圓,那索性就把規矩當做影片的核心。於是就又開始劇本。

點燈、封燈、滅燈,每天晚上儀式化的一種循環,以此來作為視覺造型的主要部分。

那時候張藝謀膽子大,就把這個故事完全按他的意思改了。

每一個構圖都極富美感

張藝謀告訴他的同班同學,攝影師趙飛,就說攝影機別動,就這麼根據透視線拍。

看過耶穌的那幅「最後的晚餐」沒,就那樣拍。

監製侯孝賢時常過來探班,說你這院怎麼沒人吶,在哪吃飯,在哪打水,衛生誰來做,一個大院空空蕩蕩,沒有生活的氣息這麼拍呢,要是我的話,我可不會這麼拍。

空蕩蕩的院子,在現實生活和形而上間築起高牆

侯孝賢含蓄地表達出他的不理解,但張藝謀腦子裡想的,就是完全用一種繪畫的方式去拍,去營造一個象徵性的氛圍,不自覺地在找一個統一的視覺造型風格。

今天看起來,這跟之前張藝謀的處女作《紅高粱》有一種反差。

極富透視和幾何美感的構圖

如果說《紅高粱》是自由、狂野、不拘一格的一種天性。

那《大紅燈籠》就是規矩、壓抑、一成不變的掙扎感。

很極端,也很可貴,這種不顧一切的追求,做到極致,可能只有那時候的張藝謀才會有。

鞏俐的造型相信沒有老鄉能認出她是演員

顛覆在後

到了1992年,張藝謀又看上了陳源斌的小說《萬家訴訟》。

秋菊打官司》這個故事,就是根據《萬家訴訟》改編的,當時是劉恆做編劇,他是一個現實主義功底深厚的作家。

劉恆寫了好幾個月,快寫完了,張藝謀桀驁不馴的性格又起了作用,他覺得這個劇本不是不好,而是跟當時的那些作品大同小異,沒有特點,僅僅還是個普通的農村題材電影。

演員徹底融入了鄉村的環境中

沒意思,要創新,不能還像以前那樣拍。

眼看臨近開機,張藝謀跟幾個主創還在討論,突然想到不如把這個電影拍成紀錄片那樣的風格,大家也跟著興奮起來,就說要不然咱們就換攝影機拍。

張藝謀馬上就給投資方香港銀都的馬先生打電話,問行不行,換成超16毫米攝影機。馬先生也很支持這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就馬上去租器材。

純粹的寫實風格,助張藝謀捧得了時年威尼斯金獅獎

攝影師池小寧也非常興奮,根據自己的觀影經驗想,怎麼做成記錄風格,比如偷拍什麼的。

可是呢,編劇劉恆幾個小時一言未發。

過了好久,他才說,那我這劇本不是白寫了麼。

張藝謀覺得很對不起他,但是,仍然沒有用他的劇本。

與新聞片無二的場景和人物

這麼一搞,《秋菊打官司》就完全變成了另一種電影。

劇組開始在寶雞農村拍攝,每天就寫一個大綱,幾句主要臺詞,就安排攝影師去偷拍。

大家都當起了「狗仔隊」,把攝影機各種藏,一卷膠片上去能拍11分鐘,兩組攝影都藏起來拍。

他們做了個紙箱子,倆人天亮之前蹲著進去,穿上尿不溼,拿著水和饅頭,掏兩個洞,黑布擋著。

這麼淳樸的農村戲,只能生在那個年代

演員八九點早上來,副導演帶著走一遍位,就開始一邊晃悠一邊拍。

錄音怎麼辦,就提前把小型麥克掛到各種違建上,急中生智。

正式拍之前,張藝謀讓鞏俐裝上假肚子,到村裡去體驗生活,村民都不知道他是假懷孕,天天在村裡轉。

鞏俐憑藉毫無痕跡的表演,獲得了時年威尼斯最佳女演員獎

攝影師也是,天天去轉,一天八小時跟上班一樣,不裝膠片,直接用攝影機空瞄,逮什麼瞄什麼。

結果一個禮拜之後,沒有人再注意他們了,連狗都不理了。

這下才把村民的警惕性降了下來。

不會再有人比鞏俐的村姑演的更像村姑了

這種艱苦的拍攝環境,張藝謀就拿著對講機在遠處的車上,攝影師就在箱子裡蹲一天,都不知道他們能拍成什麼樣。

但大家有一個共識,就是要捕捉一種「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

因為沒有監視器,張藝謀每天就問,今天怎麼樣,撲面嗎?

攝影師說,絕對撲面!有幾個撲面?起碼兩三個是撲面的!太好了,收工!

這就是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撲面地都快找不到演員了

等素材拍的差不多了,攝影師池小寧租了16毫米的放映機,全劇組都來看樣片的放映。

那個時候看樣片是個非常神聖的事情,盼星星盼月亮,就等著這一刻。

可是,還沒放映完大家都走了,就剩張藝謀和池小寧看了一宿接一宿。因為什麼呢?

戈治均飾演的李公安,演技同樣卓群

因為素材實在太多了,而且各種穿幫、失誤、不知所云,大家雖然是電影專業的,可是最後全都堅持不住了,睡覺都不睡了,都回去了,只有導演和攝影師在整晚的看。

所以那時劇組瀰漫著一種失敗的氛圍,就覺得張藝謀這回搞砸了,沒戲了,這都拍的啥東西。

可是在張藝謀的掌控中,《秋菊打官司》還是化腐朽為神奇了。

極致的接地氣,極致的攝影眼

今天看來,《秋菊打官司》這部電影的美學,可以理性地把它歸到紀實類電影,可那個時候是很前衛的,還沒有人那樣做過。

如果是現在,這麼大規模的偷拍是不可能了,不能隨便侵犯老百姓的肖像權。

因為電影是商品,畢竟不是新聞片。

就是這位大姐在吃棉花糖

當時一個吃棉花糖的大姐就把張藝謀的劇組告了,因為影片裡給了她一個近景,幾秒鐘,大姐說給她心理造成很大負擔,因為她翹班了,被鏡頭抓個正著。

只要身體好,時間允許,我是願意拼命工作的一個人,我就是喜歡拍電影,有時候快慢不是我一個人能控制的,很多時候都是劇本跟不上速度。現在說中國電影市場好,其實就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碰上一個好劇本很難;當然有很多導演自編自導,十年磨一劍,那確實非常好,但我呢這人閒不住,磨劇本對我來說太煎熬了,我就希望快點拿到劇本快點拍,稍作調整就能拍,就不耽誤任何時間。

魔幻現實少不了的流行文化拼貼

張藝謀其人

張藝謀不是作家,也不是作者導演,他其實是個職業導演。

職業導演是用畫面、節奏、電影語言講故事的人,是善用形象思維創作的人,不太擅長文本的創作。

所以一個職業導演,大部分時間並不是自編自導,那樣節奏會變得很慢。

質樸的創作隊伍,所以才能毫無違和

某種意義上來說,應該發揮導演的優勢和強項,多給「好導演」以「好劇本」,這樣就可以多拍幾部「好電影」。

誠如張藝謀所言,中國最缺的其實是好編劇,我們拍的電影出的問題,很多還是劇本的先天問題。

電影學院戲文系,剛畢業的學生,在上學期間就做槍手,畢了業更是被公司提前籤走了,不論哪個項目,寫兩稿就走,沒時間再奉陪,有時候很難磨出一個好劇本。

每年北電關注度最高的還是導演系和表演系

因為電影劇本創作沒有捷徑,也很磨鍊人,雖然每年北電報考文學系的考生挺多,但是能成功考進去的人很少,更別提為了生計很多人都去寫網大網劇了,院線電影周期長要求高,沒有資歷也很難勝任。

很多導演精力很旺盛,有使不完的勁,有無數衝動和願望,就是希望遇到一個好劇本。

樸素的慶祝,當時的柏林還是西柏林

甚至就像逛淘寶,導演不一定有明確的目的,但就是在不停瀏覽,碰到一個好東西,通過感性就買了,讓情感上的喜歡浮在第一位,而不是處心積慮地安排自己走一條「政治正確」的路線。

如果一個導演總是考慮下一步應該拍什麼,多大年齡應該拍什麼,那樣就失去了藝術的靈感和創造力。

張藝謀就差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我更喜歡的是去碰撞一個劇本一個故事,而不是苦苦地去從零做起去想一個故事,所以希望年輕的編劇人才,能夠寫出好的劇本給我們,我們一起去把電影拍出來,實現夢想。

張藝謀之所被稱為「國師」,是因為累積獲得過包括威尼斯金獅獎、柏林金熊獎、坎城評審團大獎等等,在內的133個獎項102項提名。

希望張導能夠一直保持這樣旺盛的創作力,並能身體健康。

讓我們一同期待即將到來的,張導的3部新片:《一秒鐘》《懸崖之上》《堅如磐石》!

歡迎關注:一個專注電影領域的頭條號,一個只寫電影的迷影者

相關焦點

  • 莫言曾一度懷疑張藝謀看走了眼,擔心《紅高粱》會砸在鞏俐手裡。
    1986年張藝謀開始籌拍《紅高粱》,「我奶奶」這個角色很關鍵,尋找的過程也比較費腦筋,找了幾個人選都感覺不合適,只能先當作候補,後來張藝謀、顧長衛、楊鳳良去到中戲挑演員,他們當時相中了史可,因為莫言在小說中對「我奶奶」這個角色描述是體態比較豐滿的那種,史可外形上接近這個角色。
  • 陳阿鋒在他的溫州拌麵館守了一輩子,他會「失守」嗎?
    ©Heneedsfood.com「你找誰?」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看著他問。 「小妹妹,你知道阿勇麵攤在哪嗎?」陳意道。 「諾,你往前面走幾步,再往右拐就是了。」小女孩指著前面的方向。 「謝謝你了。」 「怎麼,你家娒佬 [註:甌語小孩兒] 身體暖啊?」陳阿鋒問。 「噢,都高燒 38.6 了,胃口又不好,就是想吃一口你家的豆芽米麵諾!」
  • 「給大小人的童話」他拿起箭,再一次殺死了弟弟
    那支箭,可以是語言,可以是暴力,也可以是這世上所有尖銳的東西。巫女躲在少年的耳邊說,「只要將害死弟弟的箭刺中製造它的主人的心臟,你的弟弟就會復活。」於是,少年拿起了箭。他沿著溪流步行,翻過群山,在大地的各個角落尋找那支箭的主人。
  • 《海的女兒》啟示:別讓寒門貴子成為「蘇明哲」
    伸出你小小的舌頭吧,我可以把它割下來作為報酬,你也可以得到這服強烈的藥劑了。」女人只要用身材,眼睛和輕盈的步態就可以迷住男性了,甚至不用說話,這看起來確實是把女性貶低成不會說話的玩物,只能靠性和美貌取悅男人,但是我們知道,這句話出自一個反面形象,「巫婆」的嘴裡,而最後的小美人魚,其實並沒有選擇用身材去誘惑王子,王子一直愛的是另一個公主
  • 半日談:「或將揭開「愛」的謎底。」
    這一點就像「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那般,真的很難。尤其是我深知「過慣了好日子的人比窮一輩子的人還痛苦」。用現在流行的話術來說,我明顯就是個「渣男」、「花心大蘿蔔」。然後,關於戀愛、暗戀的那些小心思,毫不誇張的講,我清楚得很!其中就包括自我安慰、自欺欺人,以及自我欺騙。說白了,這就有點像「狗皮膏藥」,怎麼趕也趕不走,又臭又硬,頑固不化。
  • 中國女孩都被「霸道總裁」騙了
    利用喜歡自己的女生,讓她偷拍女主角的照片發給他。彈幕裡和社交網絡上:「好霸道、好喜歡!」「這種暗搓搓的佔有欲我太迷戀了!」而最讓人遺憾的是,明明可以拍成溫馨的高級家庭劇,非要插上這樣一個「霸道總裁」。仿佛沒有這種戲碼,就無法迎合市場一樣。高級和low的分界線很微妙,一不小心,淪為俗劇。劇本明明可以做得更好的。
  • 68元就可以帶孩子來拼鑰匙扣了
    假期就是小朋友出門放鬆的好時候了,家長朋友們也上了一周的班了,是不是可以帶孩子一起出門放鬆一下呀?現在好多小朋友都喜歡玩益智的玩具,那麼這家一直都手工就很適合喲.趣木屋益智手工!這是一家針對於小朋友動手能力的益智手工,需要家長跟小朋友一起來拼,還能增強親子之間的關係呢.地址關山大道355號,武漢k11 select 2樓️推薦項目️亮亮積木:2到12歲的孩子,在玩積木的時候,小孩子可以開發自己的思維邏輯能力,以及想像能力,讓孩子帶來不同的遊戲體驗.鑰匙扣:在家長和小朋友的配合下,做出一個漂亮的鑰匙扣吧,漂亮的飾扣可以讓爸爸媽媽隨時帶在身上,就能想到自己的小寶貝喲.最近商家推出來了
  • V4.2更新前瞻 | 「失落迷迭」角色活動情報介紹
    「案件紀實」一共分為4個部分,艦長需要完成每一部分中不同的任務,進行不斷的探索調查,一步步揭秘真相。不同部分的關卡會隨著活動的時間進度逐步開放。」中,艦長可以使用每日發放的門票「精緻的墨水瓶」進行挑戰,獲取限時活動代幣「迷迭香」。
  • 買內褲,別盯著「純棉」的
    💁🏻‍♀️▎另外,100% 純棉內褲其實不存在棉本身是一種沒有彈性的面料,相對較硬,穿起來可能會不太舒服。根據國家相關標準,目前聚氨酯纖維(氨綸)總含量 ≤ 5%,可以使用「100% 棉」、「純棉」或「全棉」宣稱,並說明「XX 部分或 XX 纖維除外」。舒適起見,市面上大多數純棉內褲的含棉量都不是 100% 。通常來說,一款「95% 棉 + 5% 氨綸」的純棉內褲,舒適度就很不錯了。
  • 「含光君寵羨記26」含光君,魏先生這輩子就全靠你了
    魏無羨不禁瑟瑟發抖,抓住藍忘機的手越來越緊,藍忘機明白過來,現在的魏無羨是莫玄羽的身體,什麼都弱,畏高,趕緊降低了高度。「如有不適,一定告知於我!」「藍湛,想當年我們一起去除水祟,你也御劍帶過我,當年那具身體可不是這個樣子的,我……」魏無羨不覺傷感起來。
  • 前有國產摳圖神劇,後有《三千鴉殺》「換臉」表演
    「五毛特效」、「靈異摳圖」、「辣眼服裝」隨著科技的發展,AI 的出現,也給我們帶來多樣的視覺展現。或許「AI換臉」要列入全新槽點,並稱國產劇四大槽點吧!只要顏值、劇情不過分,火一火還是沒問題的。但是其中「換臉門」遭遇了不少的槽點。劇集從第三集開始出現了一個名叫「青青」的人物,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在看聊齋片。
  • 「男子漢的約定」馬拉松背後超催淚真相
    馬拉松到底有甚麼吸引人,可以讓一個父親矢志跑完馬拉松完成與兒子天人永隔的約定;可以讓一位年輕時熱愛跑馬拉松的行將就木的古稀老人燃起希望之光這位男性選手娓娓道來他參加本屆馬拉松比賽是因為要完成與剛過世不久的孩子的生前約定。他說:「我名叫李鋼是現職教師,剛痛失愛兒,為了完成與兒子在今年夏天的約定,所以帶著兒子遺照參加比賽,在後段險些堅持不住的關頭,就喊著兒子的名字才能順利完成這場天人永隔的約定。」這名男性選手李鋼今年40歲,今年夏天愛兒不幸於玩水嬉戲時溺斃,但父子兩人早前就約定要參加這場馬拉松比賽。
  • 「憨憨子的從前2」:鄰居家的爺爺得了一種怪病
    「這鬼天氣,真是說冷就冷啊」,張爺爺抱怨著,張爺爺邊說著,邊起身往屋裡走。剛才的那陣風,張爺爺也馬上就忘到腦後啦。可是,奇怪的事情來了。自那以後,張爺爺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最開始是有點頭疼腦熱,還有嗓子疼。張爺爺也沒當回事。
  • 汕頭「跑偏創作者」故事會
    我想可以啊,但乾脆搞大一點,搞成創作者故事會吧,不只是寫文章的,還有畫畫的,搞音樂的,藝術的,反正就怎麼高大上怎麼來。「我們最近在開發小遊戲。」他說。「呃?小、小遊戲?」「對,就是那種,怎麼說呢,就是很好玩,然後很簡單,還有點養成,然後就……反正就很牛逼。」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想著趕緊奉承一下,然後說回文字創作的事,於是我隨口說了一句:「哇!這也太棒啦!」沒想到這成了跑偏的開始,他立馬說:「那這麼棒的話,我就來分享遊戲創作吧。」
  • 「武道」中正安舒 氣沉丹田!武俠小說常言的「丹田」實為何物?
    一種說法是丹田乃身體力量交匯之所,也是心與氣寄託之地。丹田何在?現時大部分人論及的丹田,都是指肚臍下三寸的小腹位置,正好對應中醫記載的氣海穴,乃外氣與體內「真氣」交匯之處。其實,依照道教傳統學說,這隻屬於「練精化氣」的下丹田,還有處在羶中、負責「練氣化神」的中丹田,以及位於眉心、主管「練神還虛」的上丹田。若然修行者能夠把三個丹田連成一線,使體內「真氣」上達腦髓,那就可以超脫成仙。
  • 魔改劇背後,一個網文作者的「恰飯」夢
    「網文大大」們在群裡給自己立下目標:今天至少更新一萬字。有群主負責監督,沒完成的人,必須在群裡給大家發200塊紅包。小蘇在群裡沒發過紅包,還搶到過不少紅包,但她最終還是退了群,「感覺自己就像牲口一樣,被鞭子抽著碼字。」
  • 大家已經逐漸忘了那個禁忌但「它們」可沒忘…《夜半洗頭》
    我因為太累的關係,反而睡不著,加上睡帳棚的關係,熱得受不了,地面又很累,可以感覺到帆布下面的石頭在磕著身體,我想翻身,左右的空間又不大,總之睡得很不舒服。但在這種艱困的環境下,別班那兩個同學卻睡得跟豬一樣,不到五分鐘就在打呼了。我實在睡不著,好一會兒之後就坐起身,全身因為流汗的關係黏得受不了。我有點後悔了,先前應該跟華哥一起衝衝身體的。
  • 《何以為家》:「童年」是現代文明最大的仁慈
    聽起來這只是一個「什麼都需要考試,只有做父母不需要考試」的故事,父母只管生,不管養,將孩子當做搖錢樹和免費勞動力,在這種敘述裡「父母皆禍害」,你可以學著營銷號們一樣,把一切繁殖癌之類的帽子扣在父母頭上,也可以盡情地控訴原生家庭。
  • 處男張藝謀
    張孝友寫上「國民黨少校軍需」之後,對自己的兒子說:「孩子你要好好學習,你和其他同學不一樣,全靠你自己努力了。」張詒謀知道必須夾起尾巴做人。他刻苦學習,從不敢惹事。雖然成績拔尖,但他不敢寫入團申請書,更不敢提及自己的父親。上山下鄉浪潮中,他和北京轉學來西安的女生肖華一起到乾縣北倪村插隊,彼此相愛算是青春生活裡難得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