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術江湖:晁宋路線之爭與梁山好漢的派系分合

2020-09-25 秦右史

晁蓋是東溪村天王,豪氣幹雲,是標準的革命派;宋江原本鄆城縣小吏,畏畏縮縮,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投降派。晁蓋與宋江的路線之爭,在攻打曾頭市前後,基本已經白熱化。晁蓋中箭死後,折箭樹統,激起了矛盾的暗流。

英雄的命運,也是時代的命運。

水滸豪傑

盧俊義是晁宋路線之爭的犧牲品,原二龍山部屬和晁蓋摯友兄弟阮氏、劉唐等,逐步被邊緣化。公孫勝雲遊四海,吳用背叛了革命路線,倒向了心機沉重的宋江,昭示了梁山108人的最終命運。當聚義堂改為忠義堂,替天行道變為順天護國,浪跡草莽、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江湖中人,都戴上了權力的緊箍咒。

緊箍咒,是洗腦的利器和殺器。

歷史業已證明,這個場景很熟悉。轟轟烈烈的義和團從反清滅洋轉為扶清滅洋之後,命運已經埋下了慘澹的伏筆。權力的枷鎖,戴在頭上,如同無聲的幽靈,禁錮著好漢的所作所為。


招安

平生仗義疏財,專愛結識天下好漢。晁蓋小小保正,一方莊主,也有殺富濟貧、推翻大宋的氣魄,七星聚義拉開了水滸傳的序幕。市井無賴高俅發跡,正回應了亂自上作的歷史規律。江湖豪傑劫富濟貧,折射出傳統朝代循環的基本趨勢。

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只是宋江失意時的權宜之計。得勢之後的宋江,只會言給兄弟們謀一條出路,忠義為本。藉助九天玄女賜書,籠絡人心。最終英雄血灑疆場,生還者僅30人。才子金聖歎評價晁蓋:

一身集有魯達之闊、林衝之毒、楊志之正、柴進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吳用之捷、盧俊義之大、石秀之警,不作第一人,可乎?


晁蓋與宋江

晁蓋直爽,不做作;宋江虛偽,善洗腦。青州城破後,二龍山、桃花山和白虎山三山共十一名頭領加入梁山泊,複雜了梁山的權力派系。義字當頭,晁蓋的威望明顯大於宋江。108人上應天星,兄弟聚義,何等輝煌。比如阮小七,被封為蓋天軍都統制之後,因穿著龍袍戲耍被剝奪官職,貶成平民,可見江湖人的藐視權勢的心理。

宋江骨子裡,是一個權力的奴才。

但是,宋江的領導能力、心思程度和宣傳水平明顯高於原晁蓋一派。從官逼民反到民從官意,顯示的是宋江派的權力巔峰。晁蓋死後,宋江自任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晁蓋基本已經湮沒了。梁山義士先後徵遼國、徵田虎、徵王慶、徵方臘,死傷慘重,最終宋江班師回朝,並未給晁蓋討得任何追封和賞賜,何談兄弟義氣、光宗耀祖?


遺言

古來豪傑多氣短,運去英雄不自由。不招安的英雄,或許也能安穩過一生。刀尖上舔血,也比與虎謀皮強。晁蓋的遺言,基本失效了。

在真實的歷史上,宋江之流根本經受不起朝廷的清剿。《宋史·張叔夜傳》: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覘所向,賊徑趨海瀕,劫鉅舟十餘,載擄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能夠看出,宋江面對宋朝軍隊,基本是不堪一擊的。


替天行道?

《水滸傳》之名,也頗值得回味。《詩經·大雅》云: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水滸就是江湖,就是在野,就是草莽。宋人範仲淹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從這個角度來說,宋江的結局,也是宋代理學佔據主導的表現。

個人的命運歸宿,乃是時代的大流所趨,知人論世。

《水滸傳》的結局,也是社會現實的折射。作者施耐庵深諳孔孟學問,服膺宋明理學,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元末軍閥張士誠起兵後,邀請施耐庵為軍幕,最終卻不歡而散,這也可能是施耐庵對起義軍命運思考的開啟。據說,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後裔,由此而言,施耐庵肯定不會創作出過分出格、辱沒綱常的作品。梁山豪傑最終的歸宿,便是施耐庵所期待的正統結局。


英姿颯爽

所謂一世英名,不過煙雲罷了。晁蓋宋江的路線之爭,是傳統中國江湖豪傑的普遍命運。

相關焦點

  • 梁山好漢楊林,為什麼總是很幸運
    51位好漢,地暗星。楊林在水滸中實在是個讓許多讀者遺忘的角色,但是楊林與梁山人物之間的關係很廣闊,值得一書。入雲龍公孫勝是個半仙半諸葛的高人,公孫勝只給梁山推薦過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楊林。半仙之體的公孫勝或許早已看破梁山命運,及多數好漢悲慘的結局,所以不會輕易引薦好漢到梁山,他引薦楊林,也或許是他看到了楊林的人生智慧和註定的命運。
  • 梁山好漢排座次之秦明
    秦明秦明坐在梁山上的第七位是最恰到好處的,也基本上沒什麼爭議。論武功,秦明絕對是梁山上前八位。論資歷,秦明作為青州派系的代表,上山也較早。論戰功,秦明也是常勝之將。所以秦明坐到第七位,是沒有任何人有意見的。
  • 《水滸傳》:從歷史的微言大義,看梁山好漢小人物李忠的人生之旅
    但是李忠作為一個最低微階層出身的人,最終卻成為一位梁山好漢,這其中之妙處就在於,《水滸傳》是為小人物做傳。它不同於《三國演義》,與三國人物相比,梁山好漢都是小人物,而李忠這一類型更是小人物中的小人物,《水滸傳》就是以小人物為擔當,書寫了一部人性的悲劇。
  • 《水滸傳》被讀反了:梁山主張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晁蓋
    金聖歎在此處又批「其實都是宋江權術」,宋江如此勸說武松,也是設身處地,英雄相憐,好漢相惜,合情合理,無可指責,如何又變成了宋江的「權術」呢?《水滸傳》寄託了施耐庵「佛道合一」的宗教思想,但是,北宋徽宗時期,便出現了一場大規模的佛道之爭。
  • 宋江為何一直是梁山老大?因為宋江身邊有一人,梁山好漢都怕他
    但是在這一幫江湖義氣的大老粗面前玩兒官僚,也使得梁山有點核心價值觀不統一,人心不齊,有為數不少的人都是跟他悄悄劃清界限的。梁山好漢雖然多有粗魯之人,卻都不是傻子,傻子是混不了江湖的。只有一人例外——那就是李逵。相貌兇惡,武力值爆表,令人聞風喪膽的李逵是實打實的死心眼兒。一心願意相信宋江說的話,為宋江效力可以說是扒心扒肺,不打折扣。
  • 李俊在泰國當了國王,為什麼沒有將倖存的梁山兄弟接過去享福呢?
    《水滸傳》中有一百零八位好漢,其中許多在招安後下場不佳,不是在徵討方臘中去世,就是被高俅暗害,只有一個&34;李俊,在一切塵埃落定後翩然南下,得了一個善終。李俊排名天罡星第26位,在潯陽江上左右逢源,水性極好,一直是梁山水軍統領,在招安之後,他於徵討方臘的過程中立下大功,率軍攻打湖門,又擒住了方臘的守將吳值,之後他要通過詐降的戰術協助了宋江大軍破城,是平定方臘之亂的主要功臣。
  • 梁山108條好漢當中,誰對梁山的發展壯大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梁山的108個好漢當中,誰對梁山的發展壯大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呢?肯定有人認為是宋江。確實宋江對梁山的發展壯大,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不是他不斷的拉人上山,梁山很難發展壯大。108條好漢裡面,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好漢,是因為宋江的原因而上山。 宋江對梁山的影響只能說是最大,但不能說是至關重要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 宋江聚義廳上排座次,公孫勝看清楚後,轉身離去,梁山從此無兄弟
    而晁蓋和吳用所想的,也就是基於他仗義的目的,想在梁山建立一個英雄好漢聚義的地方。這也是梁山泊的初衷,施耐庵取名《水滸傳》就意指的是一眾江湖豪傑追尋心中理想國的地方。他並不止於集結江湖人士,給法外狂徒提供庇護之所,滿足一眾好漢能大吃大喝。
  • 梁山最終發展成為第一巨寇,他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知道是誰嗎?
    到了宋江接受招安時,已經有一百單八條好漢、七萬多嘍囉。可以說王倫時期,就是一個沒有名氣的山賊團夥,到了宋江時期則發展成了天下第一大巨寇。那麼在梁山逐步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誰才是真正的幕後推手呢? 梁山之所以能發展到如此規模,絕對離不開這個人:那就是高俅。
  • 宋江文武不精,靠什麼手段籠絡住了梁山眾多好漢?
    宋江黑矮其貌不揚,沒有通達的文採也沒有精湛武功,但他卻能在魚龍混雜的梁山得以服眾,各種關係處理得遊刃有餘。眾多兄弟對這位哥哥除了敬畏就是佩服、佩服。換成現在的說法,宋江是一位成功的CEO,有著仗義疏財、義薄雲天的完美人設!宋江活成了梁山好漢中的明星,一桿好漢心甘情願去追星,成為他的小跟班。宋江用了什麼手段,得以籠絡住眾多好漢的心呢?
  • 施耐庵寫《水滸傳》時,為何要給梁山好漢們起諢名綽號?
    "黑旋風"李逵、"行者"武松、"花和尚"魯智深、"豹子頭"林衝等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梁山好漢。尤其是那每個人必有得綽號,更是讓大家對個性鮮明的好漢們好感大增,恐怕各位小時候沒少將喜愛的綽號,冠名到自個兒頭上。
  • 宋江聚義廳排座次,公孫勝看後,貧道去也,梁山從此無真情
    但隨著閱歷的增加,就會明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群人在一起總要有一個領袖,一百零八位位好漢的關係中也有地位,有權謀。而一旦沾染上權力,所有的事情都開始變了味道,及時雨是要當領袖的及時雨,是要改變這一眾落草為寇的人物的命運的及時雨。或許他一開始就不想落草為寇,一直嚮往的都是朝廷,所以才會有最後的結局。
  • 梁山108好漢,活得最明白的就這15個,結局說明一切
    《水滸傳》是一部開頭很痛快,結尾很憋屈的小說,不為別的,就為梁山好漢的結局。最後梁山好漢死的死、殘的殘、走的走、散的散,得以善終的,沒有幾個,讀著讓人徒生感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梁山好漢這樣的悲劇呢?
  • 生擒史文恭對梁山來說根本不難,為什麼一定要賺盧俊義上山?
    正如前面所說,要生擒史文恭,對梁山來說並非難事,宋江和吳用為什麼要費盡心思賺盧俊義上山,讓他去生擒史文恭呢?而更重要的是,根據晁蓋遺言,誰捉得史文恭,誰就是梁山寨主,宋江這不是拱手將梁山寨主之位讓出來嗎?眾所周知,宋江對寨主之位覬覦已久,怎麼可能讓肥水流到外人田呢?這跟他內心所求顯然是不符的。
  • 水滸中公孫勝為什麼要上梁山,你以為他是為了錢?快醒醒吧!
    所屬派系:晁蓋嫡系與宋江的交情:看透了宋江的為人,沒什麼私交對梁上的貢獻:石碑出土,讓梁山眾兄弟相信他們都是「天上的神靈」上山後擔任的職務:當初七人計劃智取生辰綱的時候,劉唐見晁蓋時帶來的只是生辰綱的初步消息,但他連生辰綱的押送路線都已經搞清楚了。公孫勝道:「貧道已打聽知他來的路線了,只是黃泥岡大路上來。」這就很能說明一些事情了。
  • 梁山共有108將,但這四人卻配不上「好漢」二字,人品太差
    在施耐庵的小說《水滸傳》中,梁山共有108將,而很多人都喜歡將這108將稱為「108條好漢」。但事實上,這108人中有很多人都是草菅人命之人,根本配不上「好漢」二字。那具體都有哪些人不配稱為「好漢」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人:「黑旋風」李逵。
  • 宋江當年如果不招安,梁山好漢會有啥下場?沒想像中好
    雖然他們的出身不同,遭遇不同,但是最後的歸宿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梁山。,有的是為了躲避追殺,有的是不滿朝廷的制度,而有的人純粹是為了江湖道義。他們能上梁山,最大的原因就是當時朝廷的腐敗,有一些奸佞之臣在朝廷中隻手遮天。才成就了梁山上這群好漢,可是他們的存在影響到了朝廷,他們就派兵絞殺,無奈這些人個個都本領通天,朝廷只能無功而返。
  • 看穿江湖:投資家兼道德綁架高手宋江
    最終還像驅羔羊一樣把梁山好漢們帶到溝裡,他憑什麼?憑什麼?能做到這些,說來說去終歸兩點,那就是宋江把遊民群體崇尚的精神圖騰——「江湖義氣」研究透了,把手下一百單八將的心理琢磨透了!水泊梁山好漢「義氣」在江湖上是聯結遊民群體的的紐帶,是形成江湖集團的黏合劑,其重要特徵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 方臘只有八大將,為何能殺掉半數梁山好漢?
    演義中宋江自己的人馬有十幾萬,朝廷沒給一兵一卒,其實真實的宋江並沒有這麼多人,梁山也沒有108個好漢。歷史中梁山只有36人,宋江的人馬也只有幾千人而已,這幾千人不說攻打方臘,連自保都難。小說中說宋江如何如何厲害,後被朝廷招安徵討方臘,那只是借宋江這個人宣傳正義而已。那就以小說而言,宋江帶領梁山好漢徵討方臘,而方臘只有八大將,卻能斬殺梁山半數好漢。
  • 《平凡的世界》:路線之爭?權力之爭?
    路線之爭的背後其實就是權力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