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羨慕過餐風飲露、含英咀華、吸風飲氣的神仙?……別急,這可不是神仙的專利,唐代的一位隱士就在無意中撞了好運,得到眾花神贈予的花英(花之精華),從此返老還童,升仙得道去也。
話說在唐朝年間,有一位隱士崔玄微,此人喜愛清靜、不曾娶妻,平生以訪仙問道、養花種草為樂。只在家中園林,闢出一塊清靜府邸,種得花樹繁茂,草木幽深,可謂是別有洞天,好個閬苑仙葩。玄微是愛花如命之人,把自己關在園子中,不許外人進出,自己也不踏出園門一步,眨眼幾十年過去了,他仍日日夜夜在此流連。
有一晚他正在月下獨步,偶遇一青衣女子冉冉而來,聊了幾句後,青衣女子又引出她的一些同伴,紅衣女子、白衣女子、綠衣女子……原來她們與人相約已久,要去尋人。正說話間,眾女子驚喜地說她們等的人來了。
崔處士慌忙藏到一邊,倏忽間封十八姨不知從哪裡快步走來了,還帶了一群隨從。眾人相見了,見問到主人,崔處士此時方走了出來,但見那封十八姨,雖已過了知天命之年,但仍風姿綽約,態度有點冷冷的,氣度不凡,眉眼間倒有大丈夫氣概。在她身邊,有點陰風慘慘,毛骨悚然的感覺。
大家互相作揖入座後,酒宴開席了。好個皎潔的月夜啊!滿園馥鬱飄香不說,女子們還都是色藝雙絕的美人!美人們奉酒唱歌,歌聲委婉動聽,玄微既飽了眼福,又飽了耳福。到了封十八姨,她正吃得酒酣耳熱,露出輕狂模樣來,說話間不意一揚手,酒醉手軟,恰好將一杯酒,全潑在一紅衣女子的身上。
那女子叫阿措,年輕貌美,性格又極愛整潔 ,見紅衣被汙了,也是氣盛,登時翻了臉,橫眉立目、杏眼圓睜道:
眾姐妹有所求,我不畏耳!
意思是她們都有求於你,我卻不怕你!說完,便陡地拂袖而去,留下眾人面面相覷。
這可把德高望重的封十八姨氣慘了,她「騰」地起身,雙目圓睜著,銀牙緊咬:小妮子莫不是要耍酒瘋麼!眾人眼見情勢不好,齊刷刷地站起來,空氣瞬間凝固了。十八姨一甩頭,帶著僕從,氣呼呼地向南走了。女子們嘆息一聲,便也消失了。
一場酒宴就這麼不歡而散。眨眼間曲終人散,人跡杳然。
崔處士正欲追隨一探究竟,怎奈露冷苔滑,跌了一跤。他一個激靈醒了,只見園內哪有什么女子,哪有什麼歡宴,哪有什麼杯盤碗筷?唯有室內馨香依然,伴隨著清風明月的皎然。原來是南柯一夢啊。
誰料第二晚,眾女子又來了,作揖乞求崔處士道:
我們姐妹本住您苑中,每年都要被惡風所害,居住不得安寧,不得已仰仗封十八姨庇佑。昨日小妹冒昧,得罪了她。我等恐怕要遭殃了。處士如果肯庇護我們,定當有微薄酬謝奉上。
崔處士驚異道:我本一介凡夫,能幫到你們什麼呢?
女子道:只消在每年元旦,作一紅色旗子,上面畫上日月五星,立在苑東即可。請於此月21日,東風一起就立之,也許能免本日之難。
崔處士慨然應允道:這個不難,敢不從命?女子們辭謝作別,香風拂過。
到了那日清早,果見東風徐來,不一會有愈演愈烈之勢,崔處士慌忙將旗立起,狂風過處一路掃蕩,但見飛沙走石、林摧木折,只有苑中的繁花絲毫不動。玄微這才明白,原來眾女子是花精。紅衣女子阿措是石榴花,封十八姨是風神。
翌日園中花神齊來叩謝,並交給他桃李花數鬥,囑其服食:
君當以此花英為食,定將輕身延年,位列仙班。
玄微謹遵服之,果然容顏不老,不久之後得道成仙了。
崔玄微一心賞花、本無心世事,誰知因愛花成痴,引來了花神現身,又因一念之善,成全了他人,反而成全了自己。講的是個「善有善報」。
你道那隻因一杯酒潑翻在身便要翻臉的石榴仙子是否也忒小氣?說出「別人有求於你,我卻不怕你。」這樣的話來,有何緣故?
預報一下,還有更好玩兒的故事在後面。